"論語譯註"의 두 판 사이의 차이
red
(사용자 2명의 중간 판 34개는 보이지 않습니다) | |||
46번째 줄: | 46번째 줄: | ||
==='''八章'''=== | ==='''八章'''=== | ||
<big> | <big> | ||
− | + | ||
<br/><br/> | <br/><br/> | ||
61번째 줄: | 61번째 줄: | ||
==='''九章'''=== | ==='''九章'''=== | ||
<big> | <big> | ||
− | + | ||
<br/><br/> | <br/><br/> | ||
− | ● 譯文:孔子説:“我整天和顏回講學,他從不提反對意見和疑問,像個蠢人。等他退回去自己研究,却也能發揮,可見颜回並不愚蠢。” <br/> | + | ● 譯文: 孔子説:“我整天和顏回講學,他從不提反對意見和疑問,像個蠢人。等他退回去自己研究,却也能發揮,可見颜回並不愚蠢。” <br/> |
○ 注釋01: 回——顏回,孔子最得意的學生,魯國人,字子淵,小孔子三十歲(史記 仲尼弟子列傳如此。但根據毛奇龄 論語稽求篇和崔適 論語足徵記的考證,史記的“三十”應爲“四十”之誤,顏淵實比孔子小四十歲,公元前 511—480)。<br/> | ○ 注釋01: 回——顏回,孔子最得意的學生,魯國人,字子淵,小孔子三十歲(史記 仲尼弟子列傳如此。但根據毛奇龄 論語稽求篇和崔適 論語足徵記的考證,史記的“三十”應爲“四十”之誤,顏淵實比孔子小四十歲,公元前 511—480)。<br/> | ||
○ 注釋02: 退而省其私——朱熹的集注以爲孔子退而省顏回的私,“則見其日用動静語默之間皆足以發明夫子之道。”用顏回的實踐來證明他能發揮孔子之道,説也可通。 <br/> | ○ 注釋02: 退而省其私——朱熹的集注以爲孔子退而省顏回的私,“則見其日用動静語默之間皆足以發明夫子之道。”用顏回的實踐來證明他能發揮孔子之道,説也可通。 <br/> | ||
72번째 줄: | 72번째 줄: | ||
==='''十章'''=== | ==='''十章'''=== | ||
<big> | <big> | ||
− | + | ||
<br/><br/> | <br/><br/> | ||
− | ● | + | ● 譯文: 孔子説:“考查一個人所結交的朋友;觀察他爲達到一定目的所採用的方式方法;了解他的心情,安於什麽,不安於什麽。那麽,這個人怎樣隱藏得住呢?這個人怎樣隱藏得住呢?” <br/> |
○ 注釋01: 所以——“以”字可以當“用”講,也可以當“與”講。如果解釋爲“用”,便和下句“所由”的意思重複,因此我把它解釋爲“與”,和微子篇第十八“而誰以易之”的“以”同義。有人説“以猶爲也”。“視其所以”卽大戴禮 文王官人篇的“考其所爲”,也通。<br/> | ○ 注釋01: 所以——“以”字可以當“用”講,也可以當“與”講。如果解釋爲“用”,便和下句“所由”的意思重複,因此我把它解釋爲“與”,和微子篇第十八“而誰以易之”的“以”同義。有人説“以猶爲也”。“視其所以”卽大戴禮 文王官人篇的“考其所爲”,也通。<br/> | ||
○ 注釋02: 所由——“由”,“由此行”的意思。學而篇第一的“小大由之”,雍也篇第六的“行不由徑”,泰伯篇第八的“民可使由之”的“由”都如此解。“所由”是指所從由的道路,因此我用方式方法來譯述。 <br/> | ○ 注釋02: 所由——“由”,“由此行”的意思。學而篇第一的“小大由之”,雍也篇第六的“行不由徑”,泰伯篇第八的“民可使由之”的“由”都如此解。“所由”是指所從由的道路,因此我用方式方法來譯述。 <br/> | ||
○ 注釋03: 所安——“安”就是陽貨篇第十七孔子對宰予説的“女安,則爲之”的“安”。一個人未嘗不錯做一兩件壞事,如果因此而心不安,仍不失爲好人。因之譯文多説了幾句。<br/> | ○ 注釋03: 所安——“安”就是陽貨篇第十七孔子對宰予説的“女安,則爲之”的“安”。一個人未嘗不錯做一兩件壞事,如果因此而心不安,仍不失爲好人。因之譯文多説了幾句。<br/> | ||
○ 注釋04: 人焉廋哉——焉,何處;廋,音搜,sōu,隱藏,藏匿。這句話機械地翻譯,便是:“這個人到哪裏去隱藏呢。”史記 魏世家述説李克的觀人方法是“居視其所親,富視其所與,達視其所舉,窮視其所不爲,貧視其所不取”。雖較具體,却無此深刻。 <br/> | ○ 注釋04: 人焉廋哉——焉,何處;廋,音搜,sōu,隱藏,藏匿。這句話機械地翻譯,便是:“這個人到哪裏去隱藏呢。”史記 魏世家述説李克的觀人方法是“居視其所親,富視其所與,達視其所舉,窮視其所不爲,貧視其所不取”。雖較具體,却無此深刻。 <br/> | ||
+ | <br/><br/> | ||
+ | </big> | ||
+ | |||
+ | ==='''十一章'''=== | ||
+ | <big> | ||
+ | |||
+ | <br/><br/> | ||
+ | |||
+ | ● 譯文: 孔子説:“在温習舊知識時,能有新體會、新發現,就可以做老師了。” <br/> | ||
+ | ○ 注釋01: 温故而知新——皇侃 義疏説,“温故”就是“月無忘其所能”,“知新”就是“日知其所亡”(19.5),也通。 <br/> | ||
+ | <br/><br/> | ||
+ | </big> | ||
+ | |||
+ | ==='''十二章'''=== | ||
+ | <big> | ||
+ | |||
+ | <br/><br/> | ||
+ | |||
+ | ● 譯文: 孔子説:“君子不像器皿一般,[只有一定的用途。] <br/> | ||
+ | ○ 注釋01: 古代知識範圍狹窄,孔子認爲應該無所不通。後人還曾説,一事之不知,儒者之恥。雖然有人批評孔子“博學而無所成名” (9.2),但孔子仍説“君子不器”。 <br/> | ||
+ | <br/><br/> | ||
+ | </big> | ||
+ | |||
+ | ==='''十三章'''=== | ||
+ | <big> | ||
+ | |||
+ | <br/><br/> | ||
+ | |||
+ | ● 譯文: 子貢問怎樣才能做一個君子。孔子道:“對於你要説的話,先實行了,再説出來[這就够説是一個君子了]。” <br/> | ||
+ | <br/> | ||
+ | <br/><br/> | ||
+ | </big> | ||
+ | |||
+ | ==='''十四章'''=== | ||
+ | <big> | ||
+ | |||
+ | <br/><br/> | ||
+ | |||
+ | ● 譯文: 孔子説:“君子是團結,而不是勾結;小人是勾結,而不是團結。” <br/> | ||
+ | ○ 注釋01: 周、比——“周”是以當時所謂道義來團結人,“比”則是以暫時共同利害互相勾結。“比”舊讀去聲 bì。 <br/> | ||
+ | <br/><br/> | ||
+ | </big> | ||
+ | |||
+ | ==='''十五章'''=== | ||
+ | <big> | ||
+ | |||
+ | <br/><br/> | ||
+ | |||
+ | ● 譯文: 孔子説:“只是讀書,却不思考,就會受騙;只是空想,却不讀書,就會缺乏信心。” <br/> | ||
+ | ○ 注釋01: 罔——誣罔的意思。“學而不思”則受欺,似乎是孟子盡心下“盡信書,不如無書”的意思。 <br/> | ||
+ | ○ 注釋02: 殆——論語的“殆”(dài)有兩個意義。下文第十八章“多見闕殆”的“殆”當“疑惑”解(説本王引之 經義述聞),微子篇“今之從政者殆而”的“殆”當危險解。這裏兩個意義都講得過去,譯文取前一義。古人常以“罔”“殆”對文,如詩經 小雅 節南山云:“弗問弗仕,勿罔君子,式夷式己,無小人殆。”(“無小人殆”卽“無殆小人”,因韻脚而倒裝。)舊注有以“罔然無所得”釋“罔”,以“精神疲殆”釋“殆”的,似乎難以圓通。 <br/> | ||
+ | <br/><br/> | ||
+ | </big> | ||
+ | |||
+ | ==='''十六章'''=== | ||
+ | <big> | ||
+ | |||
+ | <br/><br/> | ||
+ | |||
+ | ● 譯文: 孔子説:“批判那些不正確的議論,禍害就可以消滅了。” <br/> | ||
+ | ○ 注釋01: 攻——論語共用四次“攻”字,像先進篇的“小子鳴鼓而攻之”,顔淵篇的“攻其惡,無攻人之惡”的三個“攻”字都當“攻擊”解,這裏也不應例外。很多人却把它解爲“治學”的“治”。<br/> | ||
+ | ○ 注釋02: 異端——孔子之時,自然還没有諸子百家,因之很難譯爲“不同的學説”,但和孔子相異的主張、言論未必没有,所以譯爲“不正確的議論”。<br/> | ||
+ | ○ 注釋03: 斯——連詞,“這就”的意思。<br/> | ||
+ | ○ 注釋04: 已——應該看爲動詞,止也。因之我譯爲“消滅”。如果把“攻”字解爲“治”,那麽“斯”字得看作指代詞,“這”的意思;“也已”得看作語氣詞。全文便如此譯:“從事不正確的學術研究,這是禍害哩。”一般的講法是如此的,雖能文從字順,但和論語詞法和句法都不合。<br/> | ||
+ | <br/><br/> | ||
+ | </big> | ||
+ | |||
+ | ==='''十七章'''=== | ||
+ | <big> | ||
+ | |||
+ | <br/><br/> | ||
+ | |||
+ | ● 譯文: 孔子説:“由!教給你對待知或不知的正確態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聰明智慧。” ” <br/> | ||
+ | ○ 注釋01: 由——孔子學生,仲由,字子路,卞(故城在今山東 泗水縣東五十里)人,小於孔子九歲。(公元前 542—480)<br/> | ||
+ | ○ 注釋02: 是知也——荀子 子道篇也載了這一段話,但比这詳細。其中有兩句道:“言要則知,行至則仁。”因之讀“知”爲“智”。如果“知”如字讀,便該這樣翻譯:這就是對待知或不知的正確態度。 <br/> | ||
+ | <br/><br/> | ||
+ | </big> | ||
+ | |||
+ | ==='''十八章'''=== | ||
+ | <big> | ||
+ | |||
+ | <br/><br/> | ||
+ | |||
+ | ● 譯文: 子張向孔子學求官職得俸禄的方法。孔子説:“多聽,有懷疑的地方,加以保留;其餘足以自信的部分,謹慎地説出,就能減少錯誤。多看,有懷疑的地方,加以保留;其餘足以自信的部分,謹慎地實行,就能減少懊悔。言語的錯誤少,行動的懊悔少,官職俸禄就在這裏面了。” <br/> | ||
+ | ○ 注釋01: 子張——孔子學生顓孫師,字子張,陳人,小於孔子四十爲政篇第二八歲。(公元前 503—?)<br/> | ||
+ | ○ 注釋02: 干禄——干,求也,禄,舊時官吏的俸給。<br/> | ||
+ | ○ 注釋03: 闕殆——和“闕疑”同意。上文作“闕疑”,這裏作“闕殆”。“疑”和“殆”是同義詞,所謂“互文”見義。<br/> | ||
+ | ○ 注釋04: 行——名詞,去聲,xìng。 ” <br/> | ||
+ | <br/><br/> | ||
+ | </big> | ||
+ | |||
+ | |||
+ | ==='''十九章'''=== | ||
+ | <big> | ||
+ | |||
+ | <br/><br/> | ||
+ | |||
+ | ● 譯文: 魯哀公問道:“要做些甚麽事才能使百姓服從呢?”,孔子答道:“把正直的人提拔出來,放在邪曲的人之上,百姓就服從了;若是把邪曲的人提拔出來,放在正直的人之上,百姓就會不服從。” <br/> | ||
+ | ○ 注釋01: 哀公——魯君,姓姬,名蔣,定公之子,繼定公而卽位,在位二十七年。(公元前 494—466)“哀”是諡號。<br/> | ||
+ | ○ 注釋02: 孔子對曰——論語的行文體例是,臣下對答君上的詢問一定用“對曰”,這裏孔子答覆魯君之問,所以用“孔子對曰”。<br/> | ||
+ | ○ 注釋03: 錯諸枉——“錯”有放置的意思,也有廢置的意思。一般人把它解爲廢置,説是“廢置那些邪惡的人”(把“諸”字解爲“衆”)。这種解法和古漢語語法規律不相合。因爲“枉”、“直”是以虚代實的名詞,古文中的“衆”、“諸”這類數量形容詞,一般只放在真正的實體詞之上,不放在這種以虚代實的詞之上。這一規律,南宋人孫季和(名應時)便已明白。王應麟 困學紀聞曾引他的話説:“若諸家解,何用二‘諸’字?”這二“諸”字只能看做“之於”的合音,“錯”當“放置”解。“置之於枉”等於説“置之於枉人之上”,古代漢語“於”字之後的方位詞有時可以省略。朱亦棟論語札記解此句不誤。 <br/> | ||
+ | <br/><br/> | ||
+ | </big> | ||
+ | |||
+ | |||
+ | ==='''二十章'''=== | ||
+ | <big> | ||
+ | |||
+ | <br/><br/> | ||
+ | |||
+ | ● 譯文: 季康子問道:“要使人民嚴肅認真,盡心竭力和互相勉勵,應該怎麽辦呢?”孔子説:“你對待人民的事情嚴肅認真,他們對待你的政令也會嚴肅認真了;你孝順父母,慈愛幼小,他們也就會對你盡心竭力了;你提拔好人,教育能力弱的人,他們也就會勸勉了。”<br/> | ||
+ | ○ 注釋01: 季康子——季孫肥,魯哀公時正卿,當時政治上最有權力的人。“康”是諡號。<br/> | ||
+ | ○ 注釋02: 以——連詞,與“和”同。<br/> | ||
+ | <br/><br/> | ||
+ | </big> | ||
+ | |||
+ | ==='''二十一章'''=== | ||
+ | <big> | ||
+ | |||
+ | <br/><br/> | ||
+ | |||
+ | ● 譯文: 有人對孔子道:“你爲什麽不參與政治?”孔子道:“尚書上説,‘孝呀,只有孝順父母,友愛兄弟,把這種風氣影響到政治上去。’這也就是參與政治了呀,爲什麽定要做官才算參與政治呢?” <br/> | ||
+ | ○ 注釋01: 書云——以下三句是尚書的逸文,作僞古文尚書的便從這裏採入君陳篇。<br/> | ||
+ | ○ 注釋02: 施——這裏應該當“延及”講,從前人解爲“施行”,不妥。<br/> | ||
+ | ○ 注釋03: 施於有政——“有”字無義,加於名詞之前,這是古代構詞法的一種形態,詳拙著文言語法。楊遇夫先生説:“政謂卿相大臣,以職言,不以事言。”(説詳增訂積微居小學金石論叢論語子奚不爲政解)那麽。這句話便當譯爲“把這種風氣影響到卿相大臣上去”。 <br/> | ||
+ | <br/><br/> | ||
+ | </big> | ||
+ | |||
+ | |||
+ | ==='''二十二章'''=== | ||
+ | <big> | ||
+ | |||
+ | <br/><br/> | ||
+ | |||
+ | ● 譯文: 孔子説:“做爲一個人,却不講信譽,不知那怎麽可以。譬如大車子沒有安横木的輗,小車子没有安横木的軏,如何能走呢?” <br/> | ||
+ | ○ 注釋01: 人而無信——這“而”字不能當“如果”講。不説“人無信”,而説“人而無信”者,表示“人”字要作一讀。古書多有這種句法,譯文似能表達其意。<br/> | ||
+ | ○ 注釋02: 輗、軏——輗音倪,ní;軏音月,yuè。古代用牛力的車叫大車,用馬力的車叫小車。兩者都要把牲口套在車轅上。車轅前面有一道横木,就是駕牲口的地方。那横木,大車上的叫做鬲,小車上的叫做衡。鬲、衡兩頭都有關鍵(活銷),輗就是鬲的關鍵,軏就是衡的關鍵。車子没有它,自然無法套住牲口,那怎麽能走呢? <br/> | ||
+ | <br/><br/> | ||
+ | </big> | ||
+ | |||
+ | |||
+ | ==='''二十三章'''=== | ||
+ | <big> | ||
+ | |||
+ | <br/><br/> | ||
+ | |||
+ | ● 譯文: 子張問:“今後十代[的禮儀制度]可以預先知道嗎?”孔子説:“殷朝沿襲夏朝的禮儀制度,所廢除的,所增加的,是可以知道的;周朝沿襲殷朝的禮儀制度,所廢除的,所增加的,也是可以知道的。那麽,假定有繼承周朝而當政的人,就是以後一百代,也是可以預先知道的。” <br/> | ||
+ | ○ 注釋01: 十世可知也——從下文孔子的答語看來,便足以斷定子張是問今後十代的禮儀制度,而不是泛問,所以譯文加了幾個字。這“也”字同“耶”,表疑問。 <br/> | ||
+ | <br/><br/> | ||
+ | </big> | ||
+ | |||
+ | |||
+ | ==='''二十四章'''=== | ||
+ | <big> | ||
+ | |||
+ | <br/><br/> | ||
+ | |||
+ | ● 譯文: 孔子説:“不是自己應該祭祀的鬼神,却去祭祀他,這是獻媚。眼見應該挺身而出的事情,却袖手旁觀,這是怯懦。” <br/> | ||
+ | ○ 注釋01: 鬼——古代人死都叫“鬼”,一般指已死的祖先而言,但也偶有泛指的。 <br/> | ||
+ | ○ 注釋02: 祭——祭是吉祭,和凶祭的奠不同(人初死,陳設飲食以安其靈魂,叫做奠)。祭鬼的目的一般是祈福。 <br/> | ||
+ | ○ 注釋03: 諂——chǎn,諂媚,阿諛。 <br/> | ||
<br/><br/> | <br/><br/> | ||
</big> | </big> |
2022년 2월 16일 (수) 17:25 기준 최신판
목차
「爲政」
五章
● 譯文: 孟懿子向孔子問孝道。孔子説:“不要違背禮節。” 不久,樊遲替孔子趕車子,孔子便告訴他説:“孟孫向我問孝道,我答覆説,不要違背禮節。”樊遲道:“這是什麽意思?” 孔子道:“父母活着,依規定的禮節侍奉他們;死了,依規定的禮節埋葬他們,祭祀他們。”
○ 注釋01: 孟懿子——魯國的大夫,三家之一,姓仲孫,名何忌,“懿”是諡號。他父親是孟僖子 仲孫貜。左傳 昭公七年説,孟僖子將死,遺囑要他向孔子學禮。
○ 注釋02: 無違——黄式三 論語後案説:“左傳 桓公二年云,‘昭德塞違’,‘滅德立違’,‘君違,不忘諫之以德’;六年傳云:‘有嘉德而無違心’,襄公二十六年傳云,‘正其違而治其煩’……古人凡背禮者謂之違。”因此,爲政篇第二 我把“違”譯爲“違禮”。王充 論衡 問孔篇曾經質問孔子,爲什麽不講“無違禮”,而故意省略講爲“無違”,難道不怕人誤會爲“毋違志”嗎?由此可見“違”字的這一含義在後漢時已經不被人所了解了。
○ 注釋03: 樊遲——孔子學生,名須,字子遲,比孔子小四十六歲。(史記 仲尼弟子列傳作小三十六歲,孔子家語作小四十六歲。若從左傳哀公十一年所記載的樊遲的事考之,可能史記的“三”係“亖”(古四字)之誤。)
○ 注釋04: 生,事之以禮——“生”和下句“死”都是表示時間的節縮語,所以自成一逗。古代的禮儀有一定的差等,天子、諸侯、大夫、士、庶人各不相同。魯國的三家是大夫,不但有時用魯公(諸侯)之禮,甚至有時用天子之禮。這種行爲當時叫做“僭”,是孔子所最痛心的。孔子這幾句答語,或者是針對這一現象發出的。
六章
● 譯文: 孟武伯向孔子請教孝道。孔子道:“做爹娘的只是爲孝子的疾病發愁。”
○ 注釋01: 孟武伯——仲孫彘,孟懿子的兒子,“武”是諡號。
○ 注釋02: 其——第三人稱表示領位的代名詞,相當於“他的”、“他們的”。但這裏所指代的是父母呢,還是兒女呢?便有兩説。王充 論衡 問孔篇説:“武伯善憂父母,故曰,唯其疾之憂。”淮南子 説林訓説:“憂父之疾者子,治之者醫。”高誘 注云:“父母唯其疾之憂,故曰憂之者子。”可見王充、高誘都以爲“其”字是指代父母而言。馬融却説:“言孝子不妄爲非,唯疾病然後使父母憂。”把“其”字代孝子。兩説都可通,而譯文採取馬融之説。
七章
● 譯文: 子游問孝道。孔子説:“現在的所謂孝,就是説能够養活爹娘便行了。對於狗馬都能够得到飼養;若不存心嚴肅地孝順父母,那養活爹娘和飼養狗馬怎樣去分别呢?”
○ 注釋01: 子游——孔子學生,姓言,名偃,字子游,吴人,小於孔子四十五歲。
○ 注釋02: 養——“養父母”的“養”從前人都讀去聲,音漾,yàng。
○ 注釋03: 至於——張相的詩詞曲語詞匯釋把“至於”解作“卽使”、“就是”。在這一段中固然能够講得文從字順,可是“至於”的這一種用法,在先秦古書中僅此一見,還難於據以肯定。我認爲這一“至於”和孟子 告子上的“惟耳亦然。至於聲,天下期於師曠,是天下之耳相似也。惟目亦然。至於子都,天下莫不知其姣也。”的“至於”用法相似。都可用“談到”、“講到”來譯它。不譯也可。
○ 注釋04: 至於犬馬皆能有養——這一句很有些不同的講法。一説是犬馬也能養活人,人養活人,若不加以敬,便和犬馬的養活人無所分别。這一説也通。還有一説是犬馬也能養活它自己的爹娘(李光地 論語剳記、翟灏 四書考異),可是犬馬在事實上是不能够養活自己爹娘的,所以這説不可信。還有人説,犬馬是比喻小人之詞(劉寶楠 論語正義引劉寶樹説),可是用這種比喻的修辭法,在論語中找不出第二個相似的例子,和論語的文章風格不相侔,更不足信。
八章
● 譯文:子夏問孝道。孔子道:“兒子在父母前經常有愉悦的容色,是件難事。有事情,年輕人效勞;有酒有肴,年長的人吃喝,難道這竟可認爲是孝麽?”
○ 注釋01: 色難——這句話有兩説,一説是兒子侍奉父母時的容色。禮記 祭義篇説:“孝子之有深愛者必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可以做這兩個字的註脚。另一説是侍奉父母的容色,後漢的經學家包咸、馬融都如此説。但是,若原意果如此的話,應該説爲“侍色爲難”,不該簡單地説爲“色難”,因之我不採取。
○ 注釋02: 弟子、先生——劉台拱 論語駢枝云:“論語言‘弟子’者七,其二皆年幼者,其五謂門人。言‘先生’者二、皆謂年長者。”馬融説:“先生謂父兄也。”亦通。
○ 注釋03: 食——舊讀去聲,音嗣,sì,食物。不過現在仍如字讀 shí,如“主食”、“副食”、“麵食”。
○ 注釋04: 饌——zhuàn,吃喝。魯論作“餕”。餕,食餘也。那麽這句便當如此讀:“有酒,食先生餕”,而如此翻譯:“有酒,幼輩吃其剩餘。”
○ 注釋05: 曾——音層,céng,副詞,竟也。
九章
● 譯文: 孔子説:“我整天和顏回講學,他從不提反對意見和疑問,像個蠢人。等他退回去自己研究,却也能發揮,可見颜回並不愚蠢。”
○ 注釋01: 回——顏回,孔子最得意的學生,魯國人,字子淵,小孔子三十歲(史記 仲尼弟子列傳如此。但根據毛奇龄 論語稽求篇和崔適 論語足徵記的考證,史記的“三十”應爲“四十”之誤,顏淵實比孔子小四十歲,公元前 511—480)。
○ 注釋02: 退而省其私——朱熹的集注以爲孔子退而省顏回的私,“則見其日用動静語默之間皆足以發明夫子之道。”用顏回的實踐來證明他能發揮孔子之道,説也可通。
十章
● 譯文: 孔子説:“考查一個人所結交的朋友;觀察他爲達到一定目的所採用的方式方法;了解他的心情,安於什麽,不安於什麽。那麽,這個人怎樣隱藏得住呢?這個人怎樣隱藏得住呢?”
○ 注釋01: 所以——“以”字可以當“用”講,也可以當“與”講。如果解釋爲“用”,便和下句“所由”的意思重複,因此我把它解釋爲“與”,和微子篇第十八“而誰以易之”的“以”同義。有人説“以猶爲也”。“視其所以”卽大戴禮 文王官人篇的“考其所爲”,也通。
○ 注釋02: 所由——“由”,“由此行”的意思。學而篇第一的“小大由之”,雍也篇第六的“行不由徑”,泰伯篇第八的“民可使由之”的“由”都如此解。“所由”是指所從由的道路,因此我用方式方法來譯述。
○ 注釋03: 所安——“安”就是陽貨篇第十七孔子對宰予説的“女安,則爲之”的“安”。一個人未嘗不錯做一兩件壞事,如果因此而心不安,仍不失爲好人。因之譯文多説了幾句。
○ 注釋04: 人焉廋哉——焉,何處;廋,音搜,sōu,隱藏,藏匿。這句話機械地翻譯,便是:“這個人到哪裏去隱藏呢。”史記 魏世家述説李克的觀人方法是“居視其所親,富視其所與,達視其所舉,窮視其所不爲,貧視其所不取”。雖較具體,却無此深刻。
十一章
● 譯文: 孔子説:“在温習舊知識時,能有新體會、新發現,就可以做老師了。”
○ 注釋01: 温故而知新——皇侃 義疏説,“温故”就是“月無忘其所能”,“知新”就是“日知其所亡”(19.5),也通。
十二章
● 譯文: 孔子説:“君子不像器皿一般,[只有一定的用途。]
○ 注釋01: 古代知識範圍狹窄,孔子認爲應該無所不通。後人還曾説,一事之不知,儒者之恥。雖然有人批評孔子“博學而無所成名” (9.2),但孔子仍説“君子不器”。
十三章
● 譯文: 子貢問怎樣才能做一個君子。孔子道:“對於你要説的話,先實行了,再説出來[這就够説是一個君子了]。”
十四章
● 譯文: 孔子説:“君子是團結,而不是勾結;小人是勾結,而不是團結。”
○ 注釋01: 周、比——“周”是以當時所謂道義來團結人,“比”則是以暫時共同利害互相勾結。“比”舊讀去聲 bì。
十五章
● 譯文: 孔子説:“只是讀書,却不思考,就會受騙;只是空想,却不讀書,就會缺乏信心。”
○ 注釋01: 罔——誣罔的意思。“學而不思”則受欺,似乎是孟子盡心下“盡信書,不如無書”的意思。
○ 注釋02: 殆——論語的“殆”(dài)有兩個意義。下文第十八章“多見闕殆”的“殆”當“疑惑”解(説本王引之 經義述聞),微子篇“今之從政者殆而”的“殆”當危險解。這裏兩個意義都講得過去,譯文取前一義。古人常以“罔”“殆”對文,如詩經 小雅 節南山云:“弗問弗仕,勿罔君子,式夷式己,無小人殆。”(“無小人殆”卽“無殆小人”,因韻脚而倒裝。)舊注有以“罔然無所得”釋“罔”,以“精神疲殆”釋“殆”的,似乎難以圓通。
十六章
● 譯文: 孔子説:“批判那些不正確的議論,禍害就可以消滅了。”
○ 注釋01: 攻——論語共用四次“攻”字,像先進篇的“小子鳴鼓而攻之”,顔淵篇的“攻其惡,無攻人之惡”的三個“攻”字都當“攻擊”解,這裏也不應例外。很多人却把它解爲“治學”的“治”。
○ 注釋02: 異端——孔子之時,自然還没有諸子百家,因之很難譯爲“不同的學説”,但和孔子相異的主張、言論未必没有,所以譯爲“不正確的議論”。
○ 注釋03: 斯——連詞,“這就”的意思。
○ 注釋04: 已——應該看爲動詞,止也。因之我譯爲“消滅”。如果把“攻”字解爲“治”,那麽“斯”字得看作指代詞,“這”的意思;“也已”得看作語氣詞。全文便如此譯:“從事不正確的學術研究,這是禍害哩。”一般的講法是如此的,雖能文從字順,但和論語詞法和句法都不合。
十七章
● 譯文: 孔子説:“由!教給你對待知或不知的正確態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聰明智慧。” ”
○ 注釋01: 由——孔子學生,仲由,字子路,卞(故城在今山東 泗水縣東五十里)人,小於孔子九歲。(公元前 542—480)
○ 注釋02: 是知也——荀子 子道篇也載了這一段話,但比这詳細。其中有兩句道:“言要則知,行至則仁。”因之讀“知”爲“智”。如果“知”如字讀,便該這樣翻譯:這就是對待知或不知的正確態度。
十八章
● 譯文: 子張向孔子學求官職得俸禄的方法。孔子説:“多聽,有懷疑的地方,加以保留;其餘足以自信的部分,謹慎地説出,就能減少錯誤。多看,有懷疑的地方,加以保留;其餘足以自信的部分,謹慎地實行,就能減少懊悔。言語的錯誤少,行動的懊悔少,官職俸禄就在這裏面了。”
○ 注釋01: 子張——孔子學生顓孫師,字子張,陳人,小於孔子四十爲政篇第二八歲。(公元前 503—?)
○ 注釋02: 干禄——干,求也,禄,舊時官吏的俸給。
○ 注釋03: 闕殆——和“闕疑”同意。上文作“闕疑”,這裏作“闕殆”。“疑”和“殆”是同義詞,所謂“互文”見義。
○ 注釋04: 行——名詞,去聲,xìng。 ”
十九章
● 譯文: 魯哀公問道:“要做些甚麽事才能使百姓服從呢?”,孔子答道:“把正直的人提拔出來,放在邪曲的人之上,百姓就服從了;若是把邪曲的人提拔出來,放在正直的人之上,百姓就會不服從。”
○ 注釋01: 哀公——魯君,姓姬,名蔣,定公之子,繼定公而卽位,在位二十七年。(公元前 494—466)“哀”是諡號。
○ 注釋02: 孔子對曰——論語的行文體例是,臣下對答君上的詢問一定用“對曰”,這裏孔子答覆魯君之問,所以用“孔子對曰”。
○ 注釋03: 錯諸枉——“錯”有放置的意思,也有廢置的意思。一般人把它解爲廢置,説是“廢置那些邪惡的人”(把“諸”字解爲“衆”)。这種解法和古漢語語法規律不相合。因爲“枉”、“直”是以虚代實的名詞,古文中的“衆”、“諸”這類數量形容詞,一般只放在真正的實體詞之上,不放在這種以虚代實的詞之上。這一規律,南宋人孫季和(名應時)便已明白。王應麟 困學紀聞曾引他的話説:“若諸家解,何用二‘諸’字?”這二“諸”字只能看做“之於”的合音,“錯”當“放置”解。“置之於枉”等於説“置之於枉人之上”,古代漢語“於”字之後的方位詞有時可以省略。朱亦棟論語札記解此句不誤。
二十章
● 譯文: 季康子問道:“要使人民嚴肅認真,盡心竭力和互相勉勵,應該怎麽辦呢?”孔子説:“你對待人民的事情嚴肅認真,他們對待你的政令也會嚴肅認真了;你孝順父母,慈愛幼小,他們也就會對你盡心竭力了;你提拔好人,教育能力弱的人,他們也就會勸勉了。”
○ 注釋01: 季康子——季孫肥,魯哀公時正卿,當時政治上最有權力的人。“康”是諡號。
○ 注釋02: 以——連詞,與“和”同。
二十一章
● 譯文: 有人對孔子道:“你爲什麽不參與政治?”孔子道:“尚書上説,‘孝呀,只有孝順父母,友愛兄弟,把這種風氣影響到政治上去。’這也就是參與政治了呀,爲什麽定要做官才算參與政治呢?”
○ 注釋01: 書云——以下三句是尚書的逸文,作僞古文尚書的便從這裏採入君陳篇。
○ 注釋02: 施——這裏應該當“延及”講,從前人解爲“施行”,不妥。
○ 注釋03: 施於有政——“有”字無義,加於名詞之前,這是古代構詞法的一種形態,詳拙著文言語法。楊遇夫先生説:“政謂卿相大臣,以職言,不以事言。”(説詳增訂積微居小學金石論叢論語子奚不爲政解)那麽。這句話便當譯爲“把這種風氣影響到卿相大臣上去”。
二十二章
● 譯文: 孔子説:“做爲一個人,却不講信譽,不知那怎麽可以。譬如大車子沒有安横木的輗,小車子没有安横木的軏,如何能走呢?”
○ 注釋01: 人而無信——這“而”字不能當“如果”講。不説“人無信”,而説“人而無信”者,表示“人”字要作一讀。古書多有這種句法,譯文似能表達其意。
○ 注釋02: 輗、軏——輗音倪,ní;軏音月,yuè。古代用牛力的車叫大車,用馬力的車叫小車。兩者都要把牲口套在車轅上。車轅前面有一道横木,就是駕牲口的地方。那横木,大車上的叫做鬲,小車上的叫做衡。鬲、衡兩頭都有關鍵(活銷),輗就是鬲的關鍵,軏就是衡的關鍵。車子没有它,自然無法套住牲口,那怎麽能走呢?
二十三章
● 譯文: 子張問:“今後十代[的禮儀制度]可以預先知道嗎?”孔子説:“殷朝沿襲夏朝的禮儀制度,所廢除的,所增加的,是可以知道的;周朝沿襲殷朝的禮儀制度,所廢除的,所增加的,也是可以知道的。那麽,假定有繼承周朝而當政的人,就是以後一百代,也是可以預先知道的。”
○ 注釋01: 十世可知也——從下文孔子的答語看來,便足以斷定子張是問今後十代的禮儀制度,而不是泛問,所以譯文加了幾個字。這“也”字同“耶”,表疑問。
二十四章
● 譯文: 孔子説:“不是自己應該祭祀的鬼神,却去祭祀他,這是獻媚。眼見應該挺身而出的事情,却袖手旁觀,這是怯懦。”
○ 注釋01: 鬼——古代人死都叫“鬼”,一般指已死的祖先而言,但也偶有泛指的。
○ 注釋02: 祭——祭是吉祭,和凶祭的奠不同(人初死,陳設飲食以安其靈魂,叫做奠)。祭鬼的目的一般是祈福。
○ 注釋03: 諂——chǎn,諂媚,阿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