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南

soook
이동: 둘러보기, 검색

周南


詩三家義集疏

1. 周南

[注] 魯說曰 : 古之周南, 卽今之洛陽. 又曰 : 洛陽而謂周南者, 自陝以東, 皆周南之地也. [疏]《史記․太史公自序》:“天子始建漢家之封,而太史公留滯周南.” ‘古之’至‘洛陽’, 裴駰注引摯虞文. ‘洛陽’至‘地也’,《漢書․司馬遷傳》顔注引張晏文. 此魯家相承舊說也.

楊雄《方言》: “窕, 美也. 陳 楚 周南之間曰窕.” 以陳楚周南地望相接, 特並擧之. 遷雄皆魯詩家也. 洛陽, 《漢志》河南郡雒陽縣. (今河南洛陽縣) 陝, 《漢志》弘農郡陝縣. (今河南潁州)
《水經․河水》注云: “昔周召分陝, 以此城爲東西之別, 東城卽虢邑之上陽也.”

《周南》詩篇有 <汝墳>, 周南大夫之妻作. 有<芣苢>, 蔡人之妻作. 有<漢廣>, 江漢合流之地所作.

《漢志》: “汝南郡, 莽曰汝墳.”(今本誤“汾”) 汝陰縣, “莽曰汝墳, 故胡國.(今潁州府阜陽縣)” “上蔡, 故蔡國.(今汝寧府上蔡縣)” 江夏郡 沙羨, 江漢合流之地屬焉, 皆周南地也. 云“自陝以東皆周南之地”者, 就周陳楚*衛之間推測.

二南四至: (召南見後.) 周南之西與周都接, 以陝爲界. 其東北與召南接, 以汝南郡汝陰郡爲界. 其東南與陳接. (前漢 淮陽國, 後漢 陳國, 今 陳州府 淮寧縣) 東與楚接. (漢 楚國, 今 徐州府 銅山縣).


蓋周業興於西岐, 化被於江漢汝蔡, 江漢所爲詩, 並得登於《周南》之篇, 其地在周之南, 故以周南名其國. 江漢蒙化, 雖皆服屬於周, 然諸侯衆盛, 各君其國, 如《晉語》之蔡原․《考工記》注之妢胡, 猶可考案, 周特羈縻撫輯之而已. 迨文王受命稱王, 召公代行方伯之職, 南土日闢, 故別爲召南國名. 武王滅商之後, 戡定南國, 別建列侯.


《禮樂記》: “《武》, 始而北出, 再成而滅商, 三成而南, 四成而南國是疆.” 卽《詩》“南國”究竟矣. 詩人之作, 或當時采自風謠, 或後世追述往事. 《周南》是歸美文王, 故云“王者之風”; 《召南》則兼美召伯, 故云“諸侯之風”. 總覽《詩》恉, 憭然易明. 乃《毛詩․大序》云: “然則<關雎><麟趾>之化, 王者之風, 故繫之周公. 南, 言化自北而南也. <鵲巢><騶虞>之德, 諸侯之風也, 先王之所以敎, 故繫之召公.

《孔疏》: “<關雎><麟趾>之化, 是王者之風, 文王之所以敎民. 王者必聖, 周公聖人, 故繫之周公. 不直名爲‘周’, 而必連言‘南’者, 言此文王之化, 自北土而行於南方故也. <鵲巢><騶虞>之德, 是諸侯之風, 先王太王王季所以敎化民也. 諸侯必賢, 召公賢人, 故繫之召公.” 又《魏書․儒林傳》梁武帝問於李業興, “《詩․周南》王者之風, 繫之周公; 《召南》仁賢之風, 繫之召公, 何名爲繫?” 對曰, “鄭注《儀禮》曰 : 昔太王王季居於岐陽, 躬行召南之敎, 以興王業. 及文王, 行今周南之敎, 以受命作邑於酆, 分其故地, 屬之二公.” 武帝又問, “若是, 故地應自統攝, 何由分封二公?” 業興曰, “文王爲諸侯時, 所化之本國, 今旣登九五之尊, 不可復守諸侯之地, 故分封二公.”

●愚案 : 《周南》之詩, 不及周公一語, 曷爲繫之於公? 若以公爲周聖人, 然則文王非周乎? 抑非聖乎? 文王之先, 起自諸侯, 召公分土, 亦任方伯之職, 旣云繫之召公, 曷爲以諸侯之風歸之太王王季乎? 且兩言之中, 析周召言人, 《二南》言化, 杜撰不辭, 聖門親授之恉, 殆不若是. (“然則”八句, 語意難通, 且與上“詩之至也”不相貫注.)《鄭譜》說曲袒《毛序》, 啓梁武分封之疑, 業興臆測, 助成其詞, 亦非確論也.

《孔疏》: “<關雎>者, 詩篇之名. 旣以<關雎>爲首, 遂以<關雎>爲一卷之目. 《商書․金縢》云: ‘公乃爲詩, 以貽王, 名之曰<鴟鴞>.’ 然則篇名皆作者所自名, 旣言‘爲詩’, 乃云‘名之’, 則先作詩, 後爲名也. 名篇之例, 義無定準, 多不過五, 少纔取一. 或偏擧兩字, 或全取一句. 偏擧則或上或下, 全取則或盡或餘. 亦有捨其篇首, 撮章中之一言, 或復都遺見文, 假外理以定稱. <黃鳥>顯‘緜蠻’之貌, <草蟲>棄‘喓喓’之聲, 瓜瓞取‘緜緜’之形, 瓠葉捨‘番番’之狀. ‘夭夭’與桃名而俱擧, ‘蚩蚩’從氓狀而見遺.<召旻><韓奕>則采合上下, <騶虞><權輿>則並取篇末. 其中踳駁, 不可勝論, 豈古人之無常, 何立名之異與? 以作非一人, 故名無定目. ” 據孔說, 是舊目如此, 三家當然, 今從之. <關雎>下毛加“詁訓傳”三字, 今刪. 孔又云 : “《說文》: 弟, 次也. 字從竹․弟. 稱‘第一’者, 言其次第當一, 所以分別先後也.”

●愚案 :《說文》: “弟, 韋束之次第也.”不從“竹”. 《五經文字》: “弟, 從韋省象圍帀次第之形.” 孔誤, 今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