이천역전

DH 교육용 위키
이동: 둘러보기, 검색

해제

이 페이지는 고려대 철학과 대학원 동양철학전공 원전 강독 세미나(의적단)의 일환으로 작성되었다. 기존에 온라인에서 『이정집』에 접근·활용하기가 쉽지 않아 위키 사이트를 활용하려고 한다.

위키소스 원문 링크
kanripo 원문 링크

원문

伊川易傳序

易, 變易也. 隨時變易以從道也. 其為書也, 廣大悉備, 將以順性命之理, 通幽明之故, 盡事物之情, 而示開物成務之道也. 聖人之憂患後世, 可謂至矣. 去古雖逺, 遺經尚存. 然而前儒失意以傳言, 後學誦言而忘味, 自秦而下, 蓋無傳矣. 予生千載之後, 悼斯文之湮晦, 將俾後人沿流而求源, 此傳所以作也. 易有聖人之道四焉: 以言者尚其辭; 以動者尚其變; 以制器者尚其象; 以卜筮者尚其占. 吉凶消長之理、進退存亡之道, 備於辭; 推辭考卦, 可以知變; 象與占在其中矣. 君子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 動則觀其變而玩其占. 得於辭, 不達其意者, 有矣; 未有不得於辭而能通其意者也. 至微者, 理也; 至著者, 象也. 體用一源, 顯微无間. 觀會通以行其典禮, 則辭無所不備. 故善學者, 求言必自近; 易於近者, 非知言者也. 予所傳者, 辭也; 由辭以得其意, 則在乎人焉.

有宋元符二年己夘正月庚申, 河南程頤正叔序.

권1

권2

복復䷗震下坤上

復, 「序卦」"物不可以終盡. 剝, 窮上反下, 故受之以復."[1] 物无剝盡之理. 故剝極則復来; 隂極則陽生. 陽剝極於上而復生於下, 窮上而反下也. 復所以次剝也. 為卦一陽生於五隂之下, 隂極而陽復也. 嵗十月隂盛既極, 冬至則一陽復生於地中, 故為復也; 陽, 君子之道. 陽消極而復反, 君子之道消極而復長也, 故為反善之義.

復, 亨. 出入无疾, 朋來无咎.

"復, 亨", 既復則亨也. 陽氣復生於下, 漸亨盛而生育萬物; 君子之道既復, 則漸以亨通, 澤於天下. 故復則有亨盛之理也. "出入无疾", '出入'謂生長復生於内入也, 長進於外出也. 先云'出', 語順耳. 陽生, 非自外也, 来於内. 故謂之'入'. 物之始生, 其氣至微, 故多屯艱; 陽之始生, 其氣至微, 故多摧折. 春陽之發, 為隂寒所折, 觀草木於朝暮, 則可見矣. "出入无疾", 謂微陽生長无害之者也. 既无害之而其類漸進而来, 則將亨盛. 故"无咎"也. 所謂'咎', 在氣則為差忒; 在君子則為抑塞, 不得盡其理. 陽之當復, 雖使有疾之, 固不能止其復也, 但為阻礙耳. 而卦之才有"无疾"之義, 乃復道之善也. 一陽始生至微, 固未能勝羣隂而發. 生萬物必待諸陽之来, 然後能成生物之功而无差忒, 以"朋来而无咎"也. 三陽子丑寅之氣, 生成萬物, 衆陽之功也. 若君子之道既消而復, 豈能便勝於小人? 必待其朋類漸盛, 則能恊力以勝之也.

反復其道, 七日來復. 利有攸往.

謂消長之道, 反復迭至, 陽之消至七日而来復. 姤, 陽之始消也; 七變而成復. 故云'七日', 謂七更也; 臨云: "八月有凶", 謂陽長至于隂長歷八月也. 陽進則隂退; 君子道長則小人道消. 故"利有攸往"也.

彖曰: "'復亨'; 剛反, 動而以順行, 是以'出入无疾, 朋來无咎.'"

"復亨", 謂剛反而亨也. 陽剛消極而来反, 既来反則漸長盛而亨通矣. "動而以順行, 是以出入无疾, 朋来无咎", 以卦才言其所以然也. 下動而上順, 是"動而以順行"也; 陽剛反而順動, 是以得"出入无疾, 朋来而无咎"也. 朋之来, 亦順動也.

"'反復其道, 七日來復', 天行也. '利有攸往', 剛長也. 復其見天地之心乎!"

其道反復往来, 迭消迭息, 七日而来復者, 天地之運行如是也. 消長相因, 天之理也. 陽剛, 君子之道長. 故"利有攸往". 一陽復於下, 乃天地生物之心也. 先儒皆以静為見天地之心, 盖不知動之端乃天地之心也. 非知道者, 孰能識之?

象曰: "雷在地中, 復. 先王以至日閉關, 商旅不行, 后不省方."

'雷'者, 隂陽相薄而成聲. 當陽之微, 未能發也. "雷在地中", 陽始復之時也. 陽始生於下而甚微, 安静而後能長. 先王順天道, 當至日陽之始生, 安静以養之. 故閉關, 使商旅不得行. 人君不省視四方, 觀復之象而順天道也. 在一人之身亦然, 當安静以養其陽也.


初九: 不逺復, 无祗悔, 元吉.

復者, 陽反来復也. 陽, 君子之道. 故復為反善之義. 初剛陽来復處, 卦之初復之最先者也. 是不逺而復也. 失而後有復; 不失則何復之有? 惟失之不逺而復, 則不至於悔, 大善而吉也. '袛', 宜音'袛', 抵也. 『玉篇』云: "適也, 義亦同." "无袛悔", 不至於悔也. 坎卦曰: "袛既平, 无咎",[2] 謂至既平也. 顔子无形顯之過, 夫子謂其庶幾[3], 乃"无袛悔"也. 過既未形而改, 何悔之有? 既未能不勉而中, 所欲不踰矩, 是有過也. 然其明而剛, 故一有不善, 未嘗不知; 既知未嘗不遽改, 故不至於悔, 乃"不逺復"也. '袛', 陸徳明音'支'; 『玉篇』五經文字羣經音辨並見衣部.

象曰: "不逺之復, 以修身也."

"不逺而復"者, 君子所以修其身之道也. 學問之道, 无他也, 唯其知不善, 則速改以從善而已.

권3

권4

간艮䷳艮下艮上

「序卦」"震者, 動也. 物不可以終動, 止之. 故受之以艮. 艮者, 止也."[4] 動静相因, 動則有靜, 靜則有動. 物无常動之理, 艮所以次震也. 艮者, 止也. 不曰止者, 艮山之象, 有安重堅實之意, 非止義可盡也. 乾坤之交, 三索而成艮. 一陽居二隂之上, 陽動而上進之. 物既至於上, 則止矣. 隂者, 靜也. 上止而下靜, 故為艮也. 然則與畜止之義, 何異? 曰: 畜止者, 制畜之義, 力止之也; 艮止者, 安止之義, 止其所也.

艮其背, 不獲其身; 行其庭, 不見其人, 无咎.

人之所以不能安其止者, 動於欲也. 欲牽於前而求其止, 不可得也. 故艮之道, 當艮其背. 所見者在前而背乃背之, 是所不見也. 止於所不見, 則无欲以亂其心而止乃安, "不獲其身"、"不見其身"也. 謂忘我也. 无我則止矣. 不能无我, 无可止之道. "行其庭, 不見其人", 庭除之間至近也. 在背則雖至近不見. 謂不交於物也. 外物不接, 内欲不萌, 如是而止, 乃得止之道. 於止為无咎也.

「彖」曰: "艮, 止也. 時止則止, 時行則行. 動靜不失其時, 其道光明."

艮為止. 止之道, 唯其時行止. 動靜不以時, 則妄也. "不失其時", 則順理而合義. 在物為理, 處物為義. 動靜合理義, 不失其時也, 乃其道之光明也. 君子所貴乎時, 仲尼行止久速, 是也. 艮體篤實, 有光明之義.

"艮其止, 止其所也."

"艮其止", 謂止之而止也. 止之而能止者, 由止得其所也. 止而不得其所, 則无可止之理. 夫子曰: "於止, 知其所止",[5] 謂當止之所也. 夫有物必有則, 父止於慈; 子止於孝; 君止於仁; 臣止於敬.[6] 萬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 得其所則安; 失其所則悖. 聖人所以能使天下順治, 非能為物作則也. 唯止之各於其所而已.

"上下敵應, 不相與也."

以卦才言也. 上下二體, 以敵相應, 无相與之義. 隂陽相應, 則情通而相與. 乃以其敵, 故不相與也. 不相與, 則相背, 為艮其背止之義也.

"是以不獲其身, 行其庭, 不見其人, 无咎也."

相背, 故"不獲其身", "不見其人". 是以能止; 能止則无咎也.

「象」曰: "兼山, 艮. 君子以思不出其位."

上下皆山, 故為"兼山". 此而并彼為兼, 謂重復也, 重艮之象也. 君子觀艮止之象, 而思安所止, 不出其位也. "位"者, 所處之分也. 萬事各有其所, 得其所則止而安. 若當行而止, 當速而久, 或過或不及, 皆出其位也. 况踰分非據乎!

각주

  1. <주역> <서괘> 《剝》者,剝也。物不可以終盡剝,窮上反下,故受之以《復》。
  2. <주역> 감괘 九五:坎不盈,祗既平,无咎。
  3. <논어> <선진> 18. 子曰:「回也其庶乎,屢空。賜不受命,而貨殖焉,億則屢中。」
  4. <주역> <서괘> 《震》者,動也。物不可以終動,止之,故受之以《艮》。《艮》者,止也。物不可以終止,故受之以《漸》。
  5. <대학장구> 전3장. 詩云:「緡蠻黃鳥,止于丘隅。」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鳥乎!」
  6. <대학장구> 전3장. 詩云:「穆穆文王,於緝熙敬止!」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