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이정유서"의 두 판 사이의 차이

DH 교육용 위키
이동: 둘러보기, 검색
(卷十五: 入關語錄(或云;明道先生語) ; 伊川先生語)
(卷十五: 入關語錄(或云;明道先生語) ; 伊川先生語)
 
(같은 사용자에 의한 5개의 중간 편집이 숨겨짐)
2,365번째 줄: 2,365번째 줄:
 
15-05 敬卽便是禮, 無己可克.
 
15-05 敬卽便是禮, 無己可克.
  
15-06 大而化, 則已與理一, 一則 一無此字. 無已.
+
15-06 大而化, 則已與理一, 一則<sub>一無此字.</sub>無已.
  
 
15-07 致知則有知, 有知則能擇.
 
15-07 致知則有知, 有知則能擇.
2,375번째 줄: 2,375번째 줄:
 
15-10 道無精粗, 言無高下.
 
15-10 道無精粗, 言無高下.
  
15-11 物則 一作卽. 事也, 凡事上窮極其理, 則無不通.
+
15-11 物則<sub>一作卽.</sub>事也, 凡事上窮極其理, 則無不通.
  
 
15-12 有主則虛, 無主則實, 必有所事.
 
15-12 有主則虛, 無主則實, 必有所事.
2,385번째 줄: 2,385번째 줄:
 
15-15 人患事繫累, 思慮蔽固, 只是不得其要. 要在明善, 明善在乎格物窮理. 窮至於物理, 則漸久後天下之物皆能窮, 只是一理.
 
15-15 人患事繫累, 思慮蔽固, 只是不得其要. 要在明善, 明善在乎格物窮理. 窮至於物理, 則漸久後天下之物皆能窮, 只是一理.
  
15-16 人多思慮不能自寧, 只是做他心主不定. 要作得心主定, 惟是止於事, 爲人君止於仁之類. 如舜之誅四凶, 四凶己 一作他. 作惡, 舜從而誅之, 舜何與焉? 人不止於事, 只是攬他事, 不能使物各付物. 物各付物, 則是役物. 爲物所役, 則是役於物. 有物必有則, 須是止於事.
+
15-16 人多思慮不能自寧, 只是做他心主不定. 要作得心主定, 惟是止於事, 爲人君止於仁之類. 如舜之誅四凶, 四凶己<sub>一作他.</sub>作惡, 舜從而誅之, 舜何與焉? 人不止於事, 只是攬他事, 不能使物各付物. 物各付物, 則是役物. 爲物所役, 則是役於物. 有物必有則, 須是止於事.
  
 
15-17 視聽言動, 非理不爲, 卽是禮, 禮卽是理也. 不是天理, 便是私欲. 人雖有意於爲善, 亦是非禮. 無人欲卽皆天理.
 
15-17 視聽言動, 非理不爲, 卽是禮, 禮卽是理也. 不是天理, 便是私欲. 人雖有意於爲善, 亦是非禮. 無人欲卽皆天理.
2,409번째 줄: 2,409번째 줄:
 
15-27 「養心莫善於寡欲」, 不欲則不惑. 所欲不必沈溺, 只有所向便是欲.
 
15-27 「養心莫善於寡欲」, 不欲則不惑. 所欲不必沈溺, 只有所向便是欲.
  
15-28 人惡多事, 或人憫一作欲簡. 之. 世事雖多, 盡是人事. 人事不敎人做, 更責誰何?
+
15-28 人惡多事, 或人憫<sub>一作欲簡.</sub>之. 世事雖多, 盡是人事. 人事不敎人做, 更責誰何?
  
 
15-29 要息思慮, 便是不息思慮.
 
15-29 要息思慮, 便是不息思慮.
2,451번째 줄: 2,451번째 줄:
 
15-48 釋氏之學, 更不消對聖人之學比較, 要之必不同, 便可置之. 今窮其說, 未必能窮得他, 比至窮得, 自家已化而爲釋氏矣. 今且以迹上觀之. 佛逃父出家, 便絶人倫, 只爲自家獨處於山林, 人鄕裏豈容有此物? 大率以所賤所輕施於人, 此不惟非聖人之心, 亦不可爲君子之心. 釋氏自己不爲君臣父子夫婦之道, 而謂他人不能如是, 容人爲之而已不爲, 別做一等人, 若以此率人, 是絶類也. 至如言理性, 亦只是爲死生, 其情本怖死愛生, 是利也.
 
15-48 釋氏之學, 更不消對聖人之學比較, 要之必不同, 便可置之. 今窮其說, 未必能窮得他, 比至窮得, 自家已化而爲釋氏矣. 今且以迹上觀之. 佛逃父出家, 便絶人倫, 只爲自家獨處於山林, 人鄕裏豈容有此物? 大率以所賤所輕施於人, 此不惟非聖人之心, 亦不可爲君子之心. 釋氏自己不爲君臣父子夫婦之道, 而謂他人不能如是, 容人爲之而已不爲, 別做一等人, 若以此率人, 是絶類也. 至如言理性, 亦只是爲死生, 其情本怖死愛生, 是利也.
  
15-49 「敬以直內」, 有主於內則虛, 自然無非僻之心. 如是, 則安得不虛? 「必有事焉」, 須把敬來做件事著. 此道最是簡, 最是易, 又省工夫. 爲此語, 雖近似常人所論, 然持之一本有久字. 必別.
+
15-49 「敬以直內」, 有主於內則虛, 自然無非僻之心. 如是, 則安得不虛? 「必有事焉」, 須把敬來做件事著. 此道最是簡, 最是易, 又省工夫. 爲此語, 雖近似常人所論, 然持之<sub>一本有久字.</sub>必別.
  
 
15-50 天子七廟, 亦恐只是一日行禮. 考之古, 則戊辰同祀文·武; 考之今, 則宗廟之祀亦是一日.
 
15-50 天子七廟, 亦恐只是一日行禮. 考之古, 則戊辰同祀文·武; 考之今, 則宗廟之祀亦是一日.
2,461번째 줄: 2,461번째 줄:
 
15-53 君子宜獲祐, 然而有貧悴短夭, 以至無繼者, 天意如何? 氣鍾於賢者, 固有所不周也.
 
15-53 君子宜獲祐, 然而有貧悴短夭, 以至無繼者, 天意如何? 氣鍾於賢者, 固有所不周也.
  
15-54 閑邪則固一有主字. 一矣, 然一作能. 主一則不消言閑邪. 有以一爲難見, 不可下工夫. 如何一作行. 一者, 無他, 只是整齊一作莊整. 嚴肅, 則心便一. 一則自是無非僻之奸. 此意但涵養久之, 則天理自然明.
+
15-54 閑邪則固<sub>一有主字.</sub>一矣, 然<sub>一作能.</sub>主一則不消言閑邪. 有以一爲難見, 不可下工夫. 如何<sub>一作行.</sub>一者? 無他, 只是整齊<sub>一作莊整.</sub>嚴肅, 則心便一. 一則自是無非僻之奸. 此意但涵養久之, 則天理自然明.
  
15-55 「必有事焉」, 有事於此一作敬. 也. 「勿正」者, 若思此而曰善, 然後爲之, 是正也. 「勿忘」, 則是必有事也. 「勿助長」, 則是勿正也. 後言之漸重, 須黙識取主一之意.
+
15-55 「必有事焉」, 有事於此<sub>一作敬.</sub>也. 「勿正」者, 若思此而曰善然後爲之, 是正也. 「勿忘」, 則是必有事也. 「勿助長」, 則是勿正也. 後言之漸重, 須黙識取主一之意.
  
 
15-56 修養之所以引年, 國祚之所以祈天永命, 常人之至於聖賢, 皆工夫到這裏, 則有此應.
 
15-56 修養之所以引年, 國祚之所以祈天永命, 常人之至於聖賢, 皆工夫到這裏, 則有此應.
2,477번째 줄: 2,477번째 줄:
 
15-61 有言:「未感時, 知如何所寓?」 曰:「『操則存, 舍則亡, 出入無時, 莫知其鄕』, 更怎生尋所寓? 只是有操而已. 操之之道, 敬以直內也.」
 
15-61 有言:「未感時, 知如何所寓?」 曰:「『操則存, 舍則亡, 出入無時, 莫知其鄕』, 更怎生尋所寓? 只是有操而已. 操之之道, 敬以直內也.」
  
15-62 「剛毅木訥」, 何求而曰一作以. 近仁? 只爲輕浮巧利, 於仁甚遠, 故以此爲近仁. 此正與「巧言令色」相反.
+
15-62 「剛毅木訥」, 何求而曰<sub>一作以.</sub>近仁? 只爲輕浮巧利, 於仁甚遠, 故以此爲近仁. 此正與「巧言令色」相反.
  
 
15-63 有土地, 要之耕而種粟以養人, 乃宜. 今以種果實, 只做果子喫了, 種糯, 使之化爲水飮之, 皆不濟事, 不穩當.
 
15-63 有土地, 要之耕而種粟以養人, 乃宜. 今以種果實, 只做果子喫了, 種糯, 使之化爲水飮之, 皆不濟事, 不穩當.
2,487번째 줄: 2,487번째 줄:
 
15-66 「率性之謂道」, 率, 循也. 若言道不消先立下名義, 則茫茫地何處下手? 何處著心?
 
15-66 「率性之謂道」, 率, 循也. 若言道不消先立下名義, 則茫茫地何處下手? 何處著心?
  
15-67 文字上一有雖字. 無閒暇, 終是一無二字. 少工夫. 然思慮則儘不廢. 於外事雖奔迫, 然思慮儘悠悠.
+
15-67 文字上<sub>一有雖字.</sub>無閒暇, 終是<sub>一無二字.</sub>少工夫. 然思慮則儘不廢. 於外事雖奔迫, 然思慮儘悠悠.
  
15-68 釋氏之學, 又不可道他不知. 亦儘極一作及. 乎高深, 然要之卒歸乎自私自利之規模. 何以言之? 天地之間, 有生便有死. 有樂便有哀. 釋氏所在, 便須覓一箇纖一作綴. 姦打訛處, 言免死生, 齊煩惱, 卒歸乎自私. 老氏之學, 更挾些權詐, 若言與之乃意在取之, 張之乃意在翕之, 又大意在愚其民而自智, 然則秦之愚黔首, 其術蓋亦出於此.
+
15-68 釋氏之學, 又不可道他不知. 亦儘極<sub>一作及.</sub>乎高深, 然要之卒歸乎自私自利之規模. 何以言之? 天地之間, 有生便有死. 有樂便有哀. 釋氏所在, 便須覓一箇纖一作綴. 姦打訛處, 言免死生, 齊煩惱, 卒歸乎自私. 老氏之學, 更挾些權詐, 若言與之乃意在取之, 張之乃意在翕之, 又大意在愚其民而自智, 然則秦之愚黔首, 其術蓋亦出於此.
  
 
15-69 天地之間, 只有一箇感與應而已. 更有甚事?
 
15-69 天地之間, 只有一箇感與應而已. 更有甚事?
2,521번째 줄: 2,521번째 줄:
 
15-83 忠恕所以公平, 造德則自忠恕, 其致則公平.
 
15-83 忠恕所以公平, 造德則自忠恕, 其致則公平.
  
15-84 仁之道, 要之只消道一公字. 公只是仁之理, 不可將公便喚做仁. 一本有將字. 公而以人體之, 故爲仁. 只爲公, 則物我兼照. 故仁, 所以能恕, 所以能愛,  恕則仁之施, 愛則仁之用也.
+
15-84 仁之道, 要之只消道一公字. 公只是仁之理, 不可將公便喚做仁. <sub>一本有將字.</sub> 公而以人體之, 故爲仁. 只爲公, 則物我兼照. 故仁, 所以能恕, 所以能愛,  恕則仁之施, 愛則仁之用也.
  
 
15-85 「出門如見大賓, 使民如承大祭」, 只是敬也. 敬則是不私之說也. 才不敬, 便私欲萬端害於仁.
 
15-85 「出門如見大賓, 使民如承大祭」, 只是敬也. 敬則是不私之說也. 才不敬, 便私欲萬端害於仁.
2,547번째 줄: 2,547번째 줄:
 
15-96 學者爲氣所勝·習所奪, 只可責志.
 
15-96 學者爲氣所勝·習所奪, 只可責志.
  
15-97 釋氏之說, 若欲窮其說, 而去取之, 則其說未能窮, 固已化而爲佛矣. 只且於迹上考之. 其設敎如是, 則其心果如何. 固難爲取其心, 不取其迹. 有是心則有是迹. 王通言心迹之判, 便是亂說, 不若且於迹上斷定不與聖人合. 其言有合處, 則吾道固已有. 有不合者, 固所不取, 如是立定, 却省易. 一作力.
+
15-97 釋氏之說, 若欲窮其說, 而去取之, 則其說未能窮, 固已化而爲佛矣. 只且於迹上考之. 其設敎如是, 則其心果如何. 固難爲取其心, 不取其迹. 有是心則有是迹. 王通言心迹之判, 便是亂說, 不若且於迹上斷定不與聖人合. 其言有合處, 則吾道固已有. 有不合者, 固所不取, 如是立定, 却省易.<sub>一作力.</sub>
  
15-98 儒者其卒必一作多. 入異敎, 其志非願也, 其勢自然如此. 蓋智窮力屈, 欲休來, 又知得未安穩. 休不得, 故見人有一道理, 其勢須從之. 譬之行一大道, 坦然無阻, 則更不由徑, 只爲前面逢著山, 逢著水, 行不得, 有窒礙, 則見一邪徑, 欣然從之. 儒者之所以必有窒礙者, 何也? 只爲不致知.知至至之, 則自無事可奪. 今夫有人處於異鄕, 元無安處, 則言某處安, 某處不安, 須就安處. 若已有家, 人言他人家爲安, 己必不肯就彼. 故儒者而卒歸異敎者, 只爲於己道實無所得, 雖曰聞道, 終不曾實有之.
+
15-98 儒者其卒必<sub>一作多.</sub>入異敎, 其志非願也, 其勢自然如此. 蓋智窮力屈, 欲休來, 又知得未安穩. 休不得, 故見人有一道理, 其勢須從之. 譬之行一大道, 坦然無阻, 則更不由徑, 只爲前面逢著山, 逢著水, 行不得, 有窒礙, 則見一邪徑, 欣然從之. 儒者之所以必有窒礙者, 何也? 只爲不致知.知至至之, 則自無事可奪. 今夫有人處於異鄕, 元無安處, 則言某處安, 某處不安, 須就安處. 若已有家, 人言他人家爲安, 己必不肯就彼. 故儒者而卒歸異敎者, 只爲於己道實無所得, 雖曰聞道, 終不曾實有之.
  
 
15-99 佛·莊之說, 大抵畧見道體, 乍見不似聖人慣見, 故其說走作.
 
15-99 佛·莊之說, 大抵畧見道體, 乍見不似聖人慣見, 故其說走作.
2,571번째 줄: 2,571번째 줄:
 
15-108 物理須是要窮. 若言天地之所以高深, 鬼神之所以幽顯. 若只言天只是高, 地只是深, 只是已辭, 更有甚?
 
15-108 物理須是要窮. 若言天地之所以高深, 鬼神之所以幽顯. 若只言天只是高, 地只是深, 只是已辭, 更有甚?
  
15-109 敬則無己可克, 一有「學者之」字. 始則須絶四.一有去字.
+
15-109 敬則無己可克, <sub>一有「學者之」字.</sub> 始則須絶四.<sub>一有去字.</sub>
  
 
15-110 人之身有形體, 未必能爲主. 若有人爲繫虜將去, 隨其所處, 已有不得與也. 唯心則三軍之衆不可奪也. 若幷心做主不得, 則更有甚?
 
15-110 人之身有形體, 未必能爲主. 若有人爲繫虜將去, 隨其所處, 已有不得與也. 唯心則三軍之衆不可奪也. 若幷心做主不得, 則更有甚?
2,601번째 줄: 2,601번째 줄:
 
15-123 孔子感麟而作春秋, 或謂不然, 如何? 曰:春秋不害感麟而作, 然麟不出, 春秋豈不作? 孔子之意, 蓋亦有素, 因此一事乃作, 故其書之成, 復以此終. 大抵須有發端處, 如畫八卦, 因見河圖·洛書. 果無河圖·洛書, 八卦亦須作.
 
15-123 孔子感麟而作春秋, 或謂不然, 如何? 曰:春秋不害感麟而作, 然麟不出, 春秋豈不作? 孔子之意, 蓋亦有素, 因此一事乃作, 故其書之成, 復以此終. 大抵須有發端處, 如畫八卦, 因見河圖·洛書. 果無河圖·洛書, 八卦亦須作.
  
15-124 “一陰一陽之謂道. 此理固深, 說則無可說. 所以陰陽者道, 旣曰氣則便是二. 言開闔已是感, 旣二則便有感, 所以開闔者道, 開闔便是陰陽. 老氏言虛而生氣, 非也. 陰陽開闔, 本無先後, 不可道 今日有陰, 明日有陽. 如人有形影, 蓋形影一時, 不可言今日有形, 明日有影, 有便齊有.”
+
15-124 “一陰一陽之謂道." 此理固深, 說則無可說. 所以陰陽者道, 旣曰氣則便是二. 言開闔已是感, 旣二則便有感, 所以開闔者道, 開闔便是陰陽. 老氏言虛而生氣, 非也. 陰陽開闔, 本無先後, 不可道 今日有陰, 明日有陽. 如人有形影, 蓋形影一時, 不可言今日有形, 明日有影, 有便齊有.”
  
15-125 「寂然不動, 感而遂通」, 此已言人分上事, 若論道, 則萬理皆具, 更不說感與未感.
+
15-125 「寂然不動, 感而遂通」, 此已言人分上事; 若論道, 則萬理皆具, 更不說感與未感.
  
 
15-126 中和, 若只於人分上言之, 則喜怒哀樂未發旣發之謂也. 若致中和, 則是達天理, 便見得天尊地卑·萬物化育之道, 只是致知也.
 
15-126 中和, 若只於人分上言之, 則喜怒哀樂未發旣發之謂也. 若致中和, 則是達天理, 便見得天尊地卑·萬物化育之道, 只是致知也.
2,647번째 줄: 2,647번째 줄:
 
15-146 凡物之散, 其氣遂盡, 無復歸本原之理. 天地間如洪爐, 雖生物銷鑠亦盡. 況旣散之氣, 豈有復在? 天地造化又焉用此旣散之氣? 其造化者, 自是生氣. 至如海水潮, 日出則水涸, 是潮退也,  其涸者已無也. 月出則潮水生也, 非却是將已涸之水爲潮. 此是氣之終始. 開闔便是易, 「一闔一闢謂之變」.  
 
15-146 凡物之散, 其氣遂盡, 無復歸本原之理. 天地間如洪爐, 雖生物銷鑠亦盡. 況旣散之氣, 豈有復在? 天地造化又焉用此旣散之氣? 其造化者, 自是生氣. 至如海水潮, 日出則水涸, 是潮退也,  其涸者已無也. 月出則潮水生也, 非却是將已涸之水爲潮. 此是氣之終始. 開闔便是易, 「一闔一闢謂之變」.  
  
15-147 傳錄言語, 得其言, 未得其心, 必有害. 雖孔門亦有是患. 如言昭公之知禮, 巫馬期告, 時孔子正可一作合. 不答其問, 必更有語言, 具巫馬期欲反命之意, 孔子方言「苟有過, 人必知之」. 蓋孔子答, 巫馬期亦知之, 陳司敗亦知之矣. 又如言伯夷·柳下惠皆古聖人也, 若不言淸和, 便以夷·惠爲聖人, 豈不有害? 又如孟子言「放勳曰」, 只當言「堯曰」, 傳者乘放勳爲堯號, 乃稱「放勳曰」. 又如言「聞斯行之」, 若不因公西赤有問, 及仲由爲比, 便信此一句, 豈不有害? 又如孟子·齊王「欲養弟子以萬鍾」, 此事欲國人矜式, 孟子何不可處? 但時子以利誘孟子, 孟子故曰「如使予欲富, 辭十萬而受萬, 是爲欲富乎?」 若觀其文, 只是孟子不肯爲國人矜式, 須知不可以利誘之意. 舜不告而娶, 須識得舜意. 若使舜便不告而娶, 固不可以其父頑, 過時不爲娶, 堯去治之, 堯命瞽使舜娶, 舜雖不告, 堯固告之矣. 堯之告之也, 以君治之而已. 今之官府, 治人之私亦多, 然而象欲以殺舜爲事, 堯奚爲不治? 蓋象之殺舜, 無可見之迹, 發人隱慝而治之, 非堯也.
+
15-147 傳錄言語, 得其言, 未得其心, 必有害. 雖孔門亦有是患. 如言昭公之知禮, 巫馬期告, 時孔子正可<sub>一作合.</sub>不答其問, 必更有語言, 具巫馬期欲反命之意, 孔子方言「苟有過, 人必知之」. 蓋孔子答, 巫馬期亦知之, 陳司敗亦知之矣. 又如言伯夷·柳下惠皆古聖人也, 若不言淸和, 便以夷·惠爲聖人, 豈不有害? 又如孟子言「放勳曰」, 只當言「堯曰」, 傳者乘放勳爲堯號, 乃稱「放勳曰」. 又如言「聞斯行之」, 若不因公西赤有問, 及仲由爲比, 便信此一句, 豈不有害? 又如孟子·齊王「欲養弟子以萬鍾」, 此事欲國人矜式, 孟子何不可處? 但時子以利誘孟子, 孟子故曰「如使予欲富, 辭十萬而受萬, 是爲欲富乎?」 若觀其文, 只是孟子不肯爲國人矜式, 須知不可以利誘之意. 舜不告而娶, 須識得舜意. 若使舜便不告而娶, 固不可以其父頑, 過時不爲娶, 堯去治之, 堯命瞽使舜娶, 舜雖不告, 堯固告之矣. 堯之告之也, 以君治之而已. 今之官府, 治人之私亦多, 然而象欲以殺舜爲事, 堯奚爲不治? 蓋象之殺舜, 無可見之迹, 發人隱慝而治之, 非堯也.
  
 
15-148 學春秋亦善, 一句是一事, 是非便見於此, 此亦窮理之要. 然他經豈不可以窮? 但他經論其義, 春秋因其行事, 是非較著, 故窮理爲要. 嘗語學者, 且先讀論語·孟子, 更讀一經, 然後看春秋. 先識得箇義理, 方可看春秋. 春秋以何爲準? 無如中庸. 欲知中庸, 無如權, 須是時而爲中. 若以手足胼胝, 閉戶不出, 二者之間取中, 便不是中. 若當手足胼胝, 則於此爲中; 當閉戶不出, 則於此爲中. 權之爲言, 秤錘之義也. 何物爲權? 義也. 然也只是說得到義, 義以上更難說, 在人自看如何.
 
15-148 學春秋亦善, 一句是一事, 是非便見於此, 此亦窮理之要. 然他經豈不可以窮? 但他經論其義, 春秋因其行事, 是非較著, 故窮理爲要. 嘗語學者, 且先讀論語·孟子, 更讀一經, 然後看春秋. 先識得箇義理, 方可看春秋. 春秋以何爲準? 無如中庸. 欲知中庸, 無如權, 須是時而爲中. 若以手足胼胝, 閉戶不出, 二者之間取中, 便不是中. 若當手足胼胝, 則於此爲中; 當閉戶不出, 則於此爲中. 權之爲言, 秤錘之義也. 何物爲權? 義也. 然也只是說得到義, 義以上更難說, 在人自看如何.
2,653번째 줄: 2,653번째 줄:
 
15-149 格物亦須積累涵養. 如始學詩者, 其始未必善, 到悠久須差精. 人則只是舊人, 其見則別.
 
15-149 格物亦須積累涵養. 如始學詩者, 其始未必善, 到悠久須差精. 人則只是舊人, 其見則別.
  
15-150 知至則當至之, 知終則當遂一無遂字. 終之, 須以知爲本. 知之深, 則行之必至, 無有知之而不能行者. 知而不能行, 只是知得淺. 飢而不食烏喙, 人不蹈水火, 只是知. 人爲不善, 只爲不知. 知至而至之, 知幾之事, 故可與幾. 知終而終之, 故可與存義. 知至是致知, 博學·明辨·審問·愼思·皆致知, 知至之事, 篤行便是終之. 如始條理, 終條理, 因其始條理, 故能終條理, 猶知至卽能終之.
+
15-150 知至則當至之, 知終則當遂<sub>一無遂字.</sub>終之, 須以知爲本. 知之深, 則行之必至, 無有知之而不能行者. 知而不能行, 只是知得淺. 飢而不食烏喙, 人不蹈水火, 只是知. 人爲不善, 只爲不知. 知至而至之, 知幾之事, 故可與幾. 知終而終之, 故可與存義. 知至是致知, 博學·明辨·審問·愼思·皆致知, 知至之事, 篤行便是終之. 如始條理, 終條理, 因其始條理, 故能終條理, 猶知至卽能終之.
  
 
15-151 春秋, 傳爲案, 經爲斷.
 
15-151 春秋, 傳爲案, 經爲斷.
2,683번째 줄: 2,683번째 줄:
 
15-164 星辰. 若以日月之次爲辰, 則辰上恐不容二十八舍. 若謂五星, 則不可稱辰. 或恐只是言北辰. 皆星也, 何貴乎北辰? 北辰自是不動. 只不動, 便是爲氣之主, 故爲星之最尊者. 主[尊], 一作宗.
 
15-164 星辰. 若以日月之次爲辰, 則辰上恐不容二十八舍. 若謂五星, 則不可稱辰. 或恐只是言北辰. 皆星也, 何貴乎北辰? 北辰自是不動. 只不動, 便是爲氣之主, 故爲星之最尊者. 主[尊], 一作宗.
  
15-165 先主之樂, 必須律以考其聲. 今律旣不可求, 人耳又不可全信, 正惟此爲難. 求中聲, 須得律. 律不得, 則中聲無由見. 律者自然之數. 至如今度量權衡, 亦非正也. 今之法且以爲準則可, 非如古法也. 此等物, 雖出於自然, 一有[之數]字. 亦須人爲之. 但古人爲之, 得其自然, 至於一作如. 規矩, 則極盡天下之方圓.
+
15-165 先主之樂, 必須律以考其聲. 今律旣不可求, 人耳又不可全信, 正惟此爲難. 求中聲, 須得律. 律不得, 則中聲無由見. 律者自然之數. 至如今度量權衡, 亦非正也. 今之法且以爲準則可, 非如古法也. 此等物, 雖出於自然, 一有[之數]字. 亦須人爲之. 但古人爲之, 得其自然, 至於<sub>一作如.</sub>規矩, 則極盡天下之方圓.
  
15-166 律厤之法, 今亦麤存, 但人用之小耳. 律之遺, 則如三命是也. 其法只用五行支幹納音之類. 厤之遺, 則是星算人生數, 一作處. 然皆有此理, 苟無此理, 却推不行.
+
15-166 律厤之法, 今亦麤存, 但人用之小耳. 律之遺, 則如三命是也. 其法只用五行支幹納音之類. 厤之遺, 則是星算人生數,<sub>一作處.</sub> 然皆有此理, 苟無此理, 却推不行.
  
 
15-167 素問之書, 必出於戰國之末, 觀其氣象知之, 天之氣運只如此, 但繫看者如何. 設如定四方, 分五行, 各配與一方, 是一般絡角而看之, 又一般分而爲二十四, 又一般規模大則大, 規模小則小, 然善言亦多. 如言「善言天者必有驗於人, 善言古者必有驗於今, 善觀人者必有見於已.」
 
15-167 素問之書, 必出於戰國之末, 觀其氣象知之, 天之氣運只如此, 但繫看者如何. 設如定四方, 分五行, 各配與一方, 是一般絡角而看之, 又一般分而爲二十四, 又一般規模大則大, 規模小則小, 然善言亦多. 如言「善言天者必有驗於人, 善言古者必有驗於今, 善觀人者必有見於已.」
2,707번째 줄: 2,707번째 줄:
 
15-176 尸如配位時, 男男尸, 女女尸. 祭事主嚴, 雖同時共室, 亦無嫌, 與喪祭執事不嫌同義. 執事且爾, 况今日事之, 便如國之先君與夫人, 如合祭之時, 考妣當各異位. 蓋人情亦無舅婦同坐之禮, 如特祭其廟之時, 則不害夫婦並祭.
 
15-176 尸如配位時, 男男尸, 女女尸. 祭事主嚴, 雖同時共室, 亦無嫌, 與喪祭執事不嫌同義. 執事且爾, 况今日事之, 便如國之先君與夫人, 如合祭之時, 考妣當各異位. 蓋人情亦無舅婦同坐之禮, 如特祭其廟之時, 則不害夫婦並祭.
  
15-177 學者先務, 固在心志. 有謂欲屛去聞見知思, 則是「絶聖棄智」. 有欲屛去思慮, 患其紛亂, 則是須坐禪入定. 如明鑑在此, 萬物畢照, 是鑑之常, 難爲使之不照. 人心不能不交感萬物, 亦難爲使之不思慮. 若欲免此<sub>一本無此四字</sub>, 唯是心<sub>一作在</sub>人有主. 如何爲主? 敬而已矣. 有主則虛, 虛謂邪不能入. 無主則實, 實謂物來奪之. 今夫甁甖, 有水實內, 則雖江海之浸, 無所能入, 安得不虛? 無水於內, 則停注之水, 不可勝注, 安得不實? 大凡人心, 不可二用, 用於一事, 則他事更不能入者, 事爲之主也. 事爲之主, 尙無思慮紛擾之患, 若主於敬, 又焉有此患乎? 所謂敬者, 主一之謂敬; 所謂一者, 無適之謂一. 且欲涵泳主一之義, 一則無二三矣<sub>一作"不一則二三矣"</sub>. 言敬, 無如聖人之言<sub>一無「聖人之言」四字</sub>. 易所謂「敬以直內, 義以方外」, 須是直內, 乃是主一之義. 至於不敢欺、不敢慢、尙不愧於屋漏, 皆是敬之事也. 但存此涵養, 久之自然天理明.
+
15-177 學者先務, 固在心志. 有謂欲屛去聞見知思, 則是「絶聖棄智」. 有欲屛去思慮, 患其紛亂, 則是須坐禪入定. 如明鑑在此, 萬物畢照, 是鑑之常, 難爲使之不照. 人心不能不交感萬物, 亦難爲使之不思慮. 若欲免此<sub>一本無此四字</sub>, 唯是心<sub>一作在人</sub>有主. 如何爲主? 敬而已矣. 有主則虛, 虛謂邪不能入. 無主則實, 實謂物來奪之. 今夫甁甖, 有水實內, 則雖江海之浸, 無所能入, 安得不虛? 無水於內, 則停注之水, 不可勝注, 安得不實? 大凡人心, 不可二用, 用於一事, 則他事更不能入者, 事爲之主也. 事爲之主, 尙無思慮紛擾之患, 若主於敬, 又焉有此患乎? 所謂敬者, 主一之謂敬; 所謂一者, 無適之謂一. 且欲涵泳主一之義, 一則無二三矣<sub>一作"不一則二三矣"</sub>. 言敬, 無如聖人之言<sub>一無「聖人之言」四字</sub>. 易所謂「敬以直內, 義以方外」, 須是直內, 乃是主一之義. 至於不敢欺、不敢慢、尙不愧於屋漏, 皆是敬之事也. 但存此涵養, 久之自然天理明.
  
 
15-178 閑邪存誠, 閑邪則誠自存. 如人有室, 垣墻不修, 不能防寇, 寇從東來, 逐之則復有自西入; 逐得一人, 一人復至. 不如修其垣牆, 則寇自不至, 故欲閑邪也.
 
15-178 閑邪存誠, 閑邪則誠自存. 如人有室, 垣墻不修, 不能防寇, 寇從東來, 逐之則復有自西入; 逐得一人, 一人復至. 不如修其垣牆, 則寇自不至, 故欲閑邪也.
2,715번째 줄: 2,715번째 줄:
 
15-180 論語有二處「堯·舜其猶病諸?」「博施濟衆」, 豈非聖人之所欲? 然五十乃衣帛, 七十乃食肉, 聖人之心, 非不欲少者亦衣帛食肉, 然所養有所不贍, 此病其施之不博也. 聖人所治, 不過九州四海, 然九州四海之外, 聖人亦非不欲兼濟, 然所治有所不及, 此病不能濟衆也. 推此以求, 「修己以安百姓」, 則爲病可知. 苟以爲吾治已足, 則便不是聖人. 修已以安百姓, 須有所施爲, 乃能安人. 此則自我所生, 學至堯·舜, 則自有堯舜之事. 言孝者必言曾子, 不可謂曾子之孝己甚.
 
15-180 論語有二處「堯·舜其猶病諸?」「博施濟衆」, 豈非聖人之所欲? 然五十乃衣帛, 七十乃食肉, 聖人之心, 非不欲少者亦衣帛食肉, 然所養有所不贍, 此病其施之不博也. 聖人所治, 不過九州四海, 然九州四海之外, 聖人亦非不欲兼濟, 然所治有所不及, 此病不能濟衆也. 推此以求, 「修己以安百姓」, 則爲病可知. 苟以爲吾治已足, 則便不是聖人. 修已以安百姓, 須有所施爲, 乃能安人. 此則自我所生, 學至堯·舜, 則自有堯舜之事. 言孝者必言曾子, 不可謂曾子之孝己甚.
  
15-181 「集義所生, 非義襲而取之也.」 「集義」是積義, 「所生」如集大成. 若累土爲山, 須是積土乃成山, 非是山已成形, 乃名爲義. 一作山, 一作土. 浩然之氣難識, 須要認得. 當行不慊於心之時, 自然有此氣象. 然亦未盡, 須是見「至大」·「至剛」·「以直」之三德, 方始見浩然之氣. 若要見時, 且看取地道. 坤六二, 「直方大, 不習無不利.」方便是剛, 大便是大, 直便是直. 於坤不言剛而言方者, 言剛則害於地道, 故下一作不. 復云:「至柔而動也剛.」以其先言柔而後云剛, 無害. 大, 只是對小而言是大也. 剛, 只是對柔而言是剛也. 直, 只是對曲而言是直也. 如此, 自然不習無不利. 坤之六二, 只爲已是地道, 又是二, 又是六, 地道之精純者. 至如六五便不同. 欲得學, 且只看取地道. 坤雖是學者之事, 然亦有聖人之道. 乾九二是聖人之事, 坤六二是學者之事. 聖賢之道, 其發無二, 但至一作只. 有深淺大小.
+
15-181 「集義所生, 非義襲而取之也.」 「集義」是積義, 「所生」如集大成. 若累土爲山, 須是積土乃成山, 非是山已成形, 乃名爲義.<sub>一作山, 一作土.</sub>. 浩然之氣難識, 須要認得. 當行不慊於心之時, 自然有此氣象. 然亦未盡, 須是見「至大」·「至剛」·「以直」之三德, 方始見浩然之氣. 若要見時, 且看取地道. 坤六二, 「直方大, 不習無不利.」 方便是剛, 大便是大, 直便是直. 於坤不言剛而言方者, 言剛則害於地道, 故下<sub>一作不</sub>. 復云: 「至柔而動也剛.」 以其先言柔而後云剛, 無害. 大, 只是對小而言是大也. 剛, 只是對柔而言是剛也. 直, 只是對曲而言是直也. 如此, 自然不習無不利. 坤之六二, 只爲已是地道, 又是二, 又是六, 地道之精純者. 至如六五便不同. 欲得學, 且只看取地道. 坤雖是學者之事, 然亦有聖人之道. 乾九二是聖人之事, 坤六二是學者之事. 聖賢之道, 其發無二, 但至<sub>一作只.</sub>有深淺大小.
  
 
15-182 嚴威儼恪, 非敬之道, 但致敬須自此入.
 
15-182 嚴威儼恪, 非敬之道, 但致敬須自此入.
2,721번째 줄: 2,721번째 줄:
 
15-183 「止於至善」, 「不明乎善」, 此言善者, 義理之精微, 無可得名, 且以至善目之. 「繼之者善」, 此言善, 却言得輕, 但謂繼斯道者莫非善也, 不可謂惡.
 
15-183 「止於至善」, 「不明乎善」, 此言善者, 義理之精微, 無可得名, 且以至善目之. 「繼之者善」, 此言善, 却言得輕, 但謂繼斯道者莫非善也, 不可謂惡.
  
15-184 「舜孶孶爲善」, 若未接物, 如何爲善? 只是主於敬, 便是爲善也. 以此觀之, 聖人之道, 不是但嘿然無言. 一作爲.
+
15-184 「舜孶孶爲善」, 若未接物, 如何爲善? 只是主於敬, 便是爲善也. 以此觀之, 聖人之道, 不是但嘿然無言.<sub>一作爲.</sub>
  
 
15-185 顔子擇中庸, 得善拳拳, 中庸如何擇? 如博學之, 又審問之, 又明辨之, 所以能擇中庸也. 雖然, 學問明辨, 亦何所據, 乃識中庸? 此則成乎致知. 致知者, 此則在學者自加功也. 大凡於道, 擇之則在乎智, 守之則在乎仁, 斷之則在乎勇. 人之於道, 只是患在不能守, 不能斷.  
 
15-185 顔子擇中庸, 得善拳拳, 中庸如何擇? 如博學之, 又審問之, 又明辨之, 所以能擇中庸也. 雖然, 學問明辨, 亦何所據, 乃識中庸? 此則成乎致知. 致知者, 此則在學者自加功也. 大凡於道, 擇之則在乎智, 守之則在乎仁, 斷之則在乎勇. 人之於道, 只是患在不能守, 不能斷.  
  
 
15-186 「必有事焉」, 謂必有所事, 是敬也. 勿正, 正之爲言輕, 勿忘是敬也. 正之之甚, 遂至於助長.
 
15-186 「必有事焉」, 謂必有所事, 是敬也. 勿正, 正之爲言輕, 勿忘是敬也. 正之之甚, 遂至於助長.
 +
 
15-187 編闢整續終自正. 和叔未知終自得否?
 
15-187 編闢整續終自正. 和叔未知終自得否?
  
2,732번째 줄: 2,733번째 줄:
 
15-189 世人之學, 博聞强識者豈少? 其終無有不入禪學者. 就其間特立不惑, 無如子厚·堯夫, 然其說之流, 恐未免此敝.  
 
15-189 世人之學, 博聞强識者豈少? 其終無有不入禪學者. 就其間特立不惑, 無如子厚·堯夫, 然其說之流, 恐未免此敝.  
  
15-190 楊子似出於子張, 墨子似出於子夏, 其中更有過不及, 豈是師·商不學於聖人之門? 一本張作夏, 夏作張.
+
15-190 楊子似出於子張, 墨子似出於子夏, 其中更有過不及, 豈是師·商不學於聖人之門? <sub>一本張作夏, 夏作張.</sub>
  
 
15-191 約. 敬是.
 
15-191 約. 敬是.
  
15-192 與叔·季明以知思聞見爲患, 某甚喜此論, 邂逅却正語及至要處, 世之學者, 大敝正在此, 若得他折難堅叩, 方能終其說, 直須要明辨.
+
15-192 與叔·季明以知思聞見爲患, 某甚喜此論, 邂逅却正語及至要處. 世之學者, 大敝正在此, 若得他折難堅叩, 方能終其說, 直須要明辨.
  
 
15-193 康仲一作拯. 問:「人之學非願有差, 只爲不知之故, 遂流於不同, 不知如何持守?」先生言:「且未說到持守. 持守甚事? 須先在致知. 致知, 盡知也. 窮理格物, 便是致知.」
 
15-193 康仲一作拯. 問:「人之學非願有差, 只爲不知之故, 遂流於不同, 不知如何持守?」先生言:「且未說到持守. 持守甚事? 須先在致知. 致知, 盡知也. 窮理格物, 便是致知.」
2,742번째 줄: 2,743번째 줄:
 
15-194 「禮, 孰爲大? 時爲大」, 亦須隨時. 當隨則隨, 當治則治. 當其時作其事, 便是能隨時. 「隨時之義大矣哉!」 尋常人言隨時, 爲且和同, 只是流狥耳, 不可謂和, 和則已是和於義. 故學者患在不能識時, 時出之, 亦須有溥博淵泉, 方能出之. 今之人自是與古之人別, 其風氣使之, 至如壽考形貌皆異. 古人皆不減百餘歲, 今豈有此人? 觀古人形象被冠冕之類, 今人豈有此等人? 故籩豆簠簋, 自是不可施於今人, 自時不相稱, 時不同也. 時上盡窮得理. 孟子言:「五百年必有王者興, 其間必有名世者, 以其時考之則可矣.」 他嘿識得此體用, 大約是如此, 豈可催促得他? 堯之於民, 匡直輔翼, 聖賢於此間, 見些功用. 擧此數端可以常久者, 示人. 殷因於夏, 周因於殷, 損益可知. 嘿觀得者, 須知三王之禮與物不必同. 自畫卦垂衣裳, 至周文方備, 只爲時也. 若不是隨時, 則一聖人出, 百事皆做了, 後來者沒事. 又非聖人智慮所不及, 只是時不可也.
 
15-194 「禮, 孰爲大? 時爲大」, 亦須隨時. 當隨則隨, 當治則治. 當其時作其事, 便是能隨時. 「隨時之義大矣哉!」 尋常人言隨時, 爲且和同, 只是流狥耳, 不可謂和, 和則已是和於義. 故學者患在不能識時, 時出之, 亦須有溥博淵泉, 方能出之. 今之人自是與古之人別, 其風氣使之, 至如壽考形貌皆異. 古人皆不減百餘歲, 今豈有此人? 觀古人形象被冠冕之類, 今人豈有此等人? 故籩豆簠簋, 自是不可施於今人, 自時不相稱, 時不同也. 時上盡窮得理. 孟子言:「五百年必有王者興, 其間必有名世者, 以其時考之則可矣.」 他嘿識得此體用, 大約是如此, 豈可催促得他? 堯之於民, 匡直輔翼, 聖賢於此間, 見些功用. 擧此數端可以常久者, 示人. 殷因於夏, 周因於殷, 損益可知. 嘿觀得者, 須知三王之禮與物不必同. 自畫卦垂衣裳, 至周文方備, 只爲時也. 若不是隨時, 則一聖人出, 百事皆做了, 後來者沒事. 又非聖人智慮所不及, 只是時不可也.
  
15-195 只歸之一作箇. 自然, 則無可觀, 更無可玩索. 一作賾.
+
15-195 只歸之<sub>一作箇.</sub>自然, 則無可觀, 更無可玩索.<sub>一作賾.</sub>
  
 
15-196 「雲從龍, 風從虎」, 龍陰物也, 出來有濕氣烝然自出, 如濕物在日中, 氣亦自出. 雖木石之微, 感陰氣尙亦有氣, 則龍之興雲不足怪. 虎行處則風自生. 龍只是獸, 茅山華陽洞曾跳出, 其狀殊可愛, 亦有時乾處能行, 其行步如虎. 茅山者則不嚙人, 北五臺者則傷人. 又有曾於鐵狗廟下穿得一龍卵, 後寄於金山寺, 龍能壅水上寺門, 取卵不得. 龍所以知者, 許大物亦自靈也. 龍以卵生者, 亦非神. 更一等龍, 必須胎生.
 
15-196 「雲從龍, 風從虎」, 龍陰物也, 出來有濕氣烝然自出, 如濕物在日中, 氣亦自出. 雖木石之微, 感陰氣尙亦有氣, 則龍之興雲不足怪. 虎行處則風自生. 龍只是獸, 茅山華陽洞曾跳出, 其狀殊可愛, 亦有時乾處能行, 其行步如虎. 茅山者則不嚙人, 北五臺者則傷人. 又有曾於鐵狗廟下穿得一龍卵, 後寄於金山寺, 龍能壅水上寺門, 取卵不得. 龍所以知者, 許大物亦自靈也. 龍以卵生者, 亦非神. 更一等龍, 必須胎生.

2024년 9월 24일 (화) 12:44 기준 최신판

목차

해제

이 페이지는 고려대 철학과 대학원 동양철학전공 원전 강독 세미나(의적단)의 일환으로 작성되었다. 기존에 온라인에서 『이정집』에 접근·활용하기가 쉽지 않아 위키 사이트를 활용하려고 한다.

원문

卷一: 端伯傳師說

01-01 伯淳先生嘗語韓持國曰:「如說妄說幻爲不好底性, 則請別尋一箇好底性來, 換了此不好底性著. 道卽性也. 若道外尋性, 性外尋道, 便不是. 聖賢論天德, 蓋謂自家元是天然完全自足之物, 若無所汚壞, 卽當直而行之; 若小有汚壞, 卽敬以治之, 使復如舊. 所以能使如舊者, 蓋爲自家本質元是完足之物. 若合修治而修治之, 是義也; 若不消修治而不修治, 亦是義也; 故常簡易明白而易行. 禪學者總是强生事. 至如山河大地之說, 是他山河大地, 又干你何事? 至如孔子, 道如日星之明, 猶患門人未能盡曉, 故曰『予欲無言』. 如顔子, 則便黙識, 其他未免疑問, 故曰『小子何述』, 又曰『天何言哉? 四時行焉, 百物生焉』, 可謂明白矣. 若能於此言上看得破, 便信是會禪, 也非是未尋得, 蓋實是無去處說, 此理本無二故也.」

01-02 王彦霖問立德進德先後. 曰:「此有二, 有立而後進, 有進而至於立. 立而後進, 則是卓然一作立.定後有所進, 立則是『三十而立』, 進則是『吾見其進也』. 有進而至於立, 則進而至於立道處也, 此進是『可與適道』者也, 立是『可與立』者也.」

01-03 王彦霖以爲: 人之爲善, 須是他自肯爲時, 方有所得, 亦難强. 曰:「此言雖是, 人須是自爲善, 然又不可爲如此却都不管他, 蓋有敎焉. 『修道之謂敎』, 豈可不修!」

01-04 王彦霖問:「道者一心也, 有曰『仁者不憂』, 有曰『知者不惑』, 有曰『勇者不懼』, 何也?」 曰:「「此只是名其德爾, 其理一也. 得此道而不憂者, 仁者之事也; 因其不憂, 故曰此仁也. 知, 勇亦然. 不成却以不憂謂之知. 不惑謂之仁也? 凡名其德. 千百皆然, 但此三者, 達道之大也.」

01-05 蘇季明嘗以治經爲傳道居業之實, 居常講習, 只是空言無益, 質之兩先生. 伯淳先生曰:「『修辭立其誠』, 不可不子細理會. 言能修省言辭, 便是要立誠. 若只是修飾言辭爲心, 只是爲僞也. 若修其言辭, 正爲立己之誠意, 乃是體當自家敬以直內, 義以方外之實事. 道之浩浩, 何處下手? 惟立誠才一作方有可居之處, 有可居之處則可以修業也. 『終日乾乾』, 大小大事却只是忠信, 所以進德爲實下手處, 修辭立其誠爲實修業處.」正叔先生曰:「治經, 實學也, 譬諸草木, 區以別矣. 道之在經, 大小遠近, 高下精粗, 森列於其中. 譬諸日月在上, 有人不見者, 一人指之, 不如衆人指之自見也. 如中庸一卷書, 自至理便推之於事. 如國家有九經, 及歷代聖人之迹, 莫非實學也. 如登九層之臺, 自下而上者爲是. 人患居常講習空言無實者, 蓋不自得也. 爲學, 治經最好. 苟不自得, 則盡治五經, 亦是空言.今有人心得識達, 所得多矣. 有雖好讀書, 却患在空虛者, 未免此弊.」

01-06 天地生一世人, 自足了一世事. 但恨人不能盡用天下之才, 此其不能大治.

01-07 天地生物, 各無不足之理, 常思天下․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有多少不盡處.

01-08 先生常論克己復禮. 韓持國曰:「道上更有甚克, 莫錯否?」 曰:「如公之言, 只是說道也. 克己復禮, 乃所以爲道也, 更無別處. 克己復禮之爲道, 亦何傷乎公之所謂道也! 如公之言, 卽是一人自指其前一物, 曰此道也. 他本無可克者. 若知道與己未嘗相離, 則若不克己復禮, 何以體道? 道在已, 不是與已各爲一物, 可跳身而入者也. 克己復禮, 非道而何? 至如公言, 克不是道, 亦是道也. 實未嘗離得, 故曰『可離非道也』, 理甚分明.」 又曰:「道無眞無假.」 曰:「旣無眞, 又無假, 却是都無物也. 到底須是是者爲眞, 不是者爲假, 便是道, 大小大分明.」

01-09 古人見道分明, 故曰:「吾斯之未能信」, 「從事於斯」, 「無是餒也」, 「立之斯立」.

01-10 佛學一作氏. 只是以生死恐動人. 可怪二千年來, 無一人覺此, 是被他恐動也. 聖賢以生死爲本分事, 無可懼, 故不論死生. 佛之學爲怕死生, 故只管說不休. 下俗之人固多懼, 易以利動. 至如禪學者, 雖自曰異此, 然要之只是此箇意見, 皆利心也. 籲曰:「此學, 不知是本來以公心求之, 後有此蔽, 或本只以利心上得之?」 曰:「本是利心上得來, 故學者亦以利心信之. 莊生云『不怛化』者, 意亦如此也. 如楊·墨之害, 在今世則已無之. 如道家之說, 其害終小. 惟佛學, 今則人人談之, 瀰漫滔天, 其害無涯. 舊嘗問學佛者, 『傳燈錄幾人?』云『千七百人』. 某曰:『敢道此千七百人無一人達者. 果有一人見得聖人「朝聞道夕死可矣」 與曾子易簀之理, 臨死須尋一尺布帛裹頭而死, 必不肯削髮胡服而終. 是誠無一人達者.』 禪者曰:『此迹也, 何不論其心?』 曰:『心迹一也, 豈有迹非而心是者也? 正如兩脚方行, 指其心曰:「我本不欲行, 他兩脚自行.」 豈有此理? 蓋上下·本末·內外, 都是一理也, 方是道. 莊子曰「遊方之內」·「遊方之外」者, 方何嘗有內外? 如此, 則是道有隔斷, 內面是一處, 外面又別是一處, 豈有此理?』 學禪者曰:『草木鳥獸之生, 亦皆是幻.』 曰:『子以爲生息於春夏, 及至秋冬便却變壞, 便以爲幻, 故亦以人生爲幻, 何不付與他. 物生死成壞, 自有此理, 何者爲幻?』」

01-11 天地之間, 非獨人爲至靈, 自家心便是草木鳥獸之心也. 但人受天地之中以生爾.一本此下云:「人與物, 但氣有偏正耳. 獨陰不成, 獨陽不生. 得陰陽之偏者爲鳥獸草本夷狄, 受正氣者人也.」

01-12 後漢人之名節, 成於風俗, 未必自得也. 然一變可以至道.

01-13 先王之世, 以道治天下; 後世只是以法把持天下.

01-14 語仁而曰「可謂仁之方也已」者, 何也? 蓋若便以爲仁, 則反使不識仁, 只以所言爲仁也. 故但曰仁之方, 則使自得之以爲仁也.

01-15 忠信所以進德, 「終日乾乾」, 君子當終日對越在天也. 蓋「上天之載, 無聲無臭」. 其體則謂之易, 其理則謂之道, 其用則謂之神, 其命於人則謂之性, 率性則謂之道, 修道則謂之敎. 孟子在其中又發揮出浩然之氣, 可謂盡矣. 一作性. 故說神, 「如在其上, 如在其左右」, 大小疑事, 而只曰「誠之不可掩.」 徹上徹下, 不過如此. 形而上爲道, 形而下爲器, 須著如此說. 器亦道, 道亦器; 但得道在, 不繫今與後, 己與人.

01-16 富貴驕人, 固不善;學問驕人, 害亦不細.

01-17 義理與客氣常相勝, 又看消長分數多少, 爲君子小人之別. 義理所得漸多, 則自然知得, 客氣消散得漸少, 消盡者是大賢.

01-18 「興於時, 立於禮」, 自然見有著力處; 至「成於樂」, 自然見無所用力. 一本云:「『興於詩』, 便須見有著力處; 『立於禮』, 便須見有得力處; 『成於樂』, 便須見有無所用力處.」

01-19 若不能存養, 只是說話.

01-20 韓愈亦近世豪傑之士. 如原道中言語雖有病, 然自孟子而後, 能將許大見識尋求者, 才見此人. 至如斷曰:「孟氏醇乎醇.」 又曰:「荀與楊擇焉而不精, 語焉而不詳.」 若不是佗見得, 豈千餘年後便能斷得如此分明也? 如楊子看老子, 則謂「言道德則有取, 至如槌提仁義, 絶滅禮學, 則無取」. 若以老子「剖斗折衡, 聖人不死, 大盜不止」, 爲救時反本之言, 爲可取, 却尙可恕. 如老子言「失道而後德, 失德而後仁, 失仁而後義, 失義而後禮」, 則自不識道, 已不成言語, 却言其「言道德則有取」, 蓋自是楊子已不見道, 豈得如愈也?

01-21 「予天民之先覺者」, 謂我乃天生此民中盡得民道而先覺者也. 旣爲先覺之民, 豈可不覺未覺者? 及彼之覺, 亦非分我之所有以予之, 皆彼自有此義理, 我但能覺之而已.

01-22 聖賢千言萬語, 只是欲人將已放之心, 約之使反, 復入身來, 自能尋向上去, 下學而上達也.

01-23 先生嘗語王介甫曰:「公之談道, 正如說十三級塔上相輪, 對望而談曰, 相輪者如此如此, 極是分明. 如某則戇直, 不能如此, 直入塔中, 上尋相輪, 辛勤登攀, 邐迤而上, 直至十三級時, 雖猶未見相輪, 能如公之言, 然某却實在塔中, 去相輪漸近, 要之須可以至也. 至相輪中坐時, 依舊見公對塔談說此相輪如此如此.」 介甫只是說道, 云我知有箇道, 如此如此. 只佗說道時, 已與道離. 佗不知道, 只說道時, 便不是道也. 有道者亦一作言自分明, 只作尋常本分事說了. 孟子言堯·舜性之, 舜由仁義行, 豈不是尋常說話? 至於易, 只道箇「立人之道曰仁與義」, 則和性字由字, 也不消道, 自己分明. 陰陽·剛柔·仁義, 只是此一箇道理.

01-24 嘉禮不野合, 野合則秕稗也. 故生不野合, 則死不墓祭. 蓋燕饗祭祀, 乃宮室中事. 後世習俗廢禮, 有踏靑, 藉草飮食, 故墓亦有祭. 如禮望墓爲壇, 並墓人爲墓祭之尸, 亦有時爲之, 非經禮也. 後世在上者未能制禮, 則隨俗未免墓祭. 旣有墓祭, 則祠堂之類, 亦且爲之可也.

01-25 禮經中旣不說墓祭, 卽是無墓祭之文也.

01-26 張橫渠於墓祭合一, 分食而祭之, 故告墓之文有曰「奔走荊棘, 殽亂桮盤之列」之語, 此亦未盡也. 如獻尸則可合而爲一, 鬼神如何可合而爲一?

01-27 墓人墓祭則爲尸, 舊說爲祭后土則爲尸者, 非也. 蓋古人祭社之外, 更無所在有祭后土之禮. 如今城隍神之類, 皆不當祭.

01-28 家祭, 凡拜皆當以兩拜爲禮. 今人事生, 以四拜爲再拜之禮者, 蓋中間有問安之事故也. 事死如事生, 誠意則當如此. 至如死而問安, 却是瀆神. 若祭祀有祝·有告·謝神等事, 則自當有四拜六拜之禮.

01-29 古人祭祀用尸, 極有深意, 不可不深思. 蓋人之魂氣旣散, 孝子求神而祭, 無尸則不饗, 無主則不依. 故易於渙·萃, 皆言「王假有廟」, 卽渙散之時事也. 魂氣必求其類而依之. 人與人旣爲類, 骨肉又爲一家之類. 已與尸各旣已潔齊, 至誠相通, 以此求神, 宜其饗之. 後世不知此, 一本有道字. 直以尊卑之勢, 遂不肯行爾. 古人爲尸者, 亦自處如何, 三代之末, 已是不得已而廢.

01-30 「宗子繼別爲宗」, 言別, 則非一也. 如別子五人, 五人各爲大宗. 所謂「兄弟宗之」者, 謂別子之子·繼禰者之兄弟宗其小宗子也.

01-31 凡人家法, 須令每有族人遠來, 則爲一會以合族, 雖無事, 亦當每月一爲之. 古人有花樹韋家宗會法, 可取也. 然族人每有吉凶嫁娶之類, 更須相與爲禮, 使骨肉之意常相通. 骨肉日踈者, 只爲不相見, 情不相接爾.

01-32 世人多愼於擇壻, 而忽於擇婦. 其實壻易見, 婦難知, 所繫甚重, 豈可忽哉!

01-33 籲問:每常遇事, 卽能知操存之意, 無事時如何存得熟? 曰:古之人耳之於樂, 目之於禮, 左右起居, 盤盂几杖, 有銘有戒, 動息皆有養. 今皆廢此, 獨有義理之養心耳. 但存此涵養意, 久則自熟矣. 「敬以直內」, 是涵養意. 言不莊不敬, 則鄙詐之心生矣;貌不莊不敬, 則怠慢之心生矣.

01-34 漢儒如毛萇·董仲舒, 最得聖賢之意, 然見道不甚分明. 下此, 卽至楊雄, 規模窄狹. 道卽性也. 言性已錯, 更何所得?

01-35 漢策賢良, 猶是人擧之. 如公孫弘者, 猶强起之, 乃就對. 至如後世賢良, 乃自求擧耳. 若果有曰「我心只望廷對, 欲直言天下事」, 則亦可尙矣. 若志在富貴, 則得志便驕縱, 失志則便放曠與悲愁而已.

01-36 周官醫以十全爲上, 非爲十人皆愈爲上. 若十人不幸皆死病, 則奈何? 但知可治不可治者十人皆中, 卽爲上.

01-37 有人勞正叔先生曰:「先生謹於禮四五十年, 應甚勞苦.」 先生曰:「吾日履安地, 何勞何苦? 佗人日踐危地, 此乃勞苦也.」

01-38 憂子弟之輕俊者, 只敎以經學念書, 不得令作文字.

01-39 子弟凡百玩好皆奪志. 至於書札, 於儒者事最近, 然一向好著, 亦自喪志. 如王,虞,顔,柳輩, 誠爲好人則有之. 曾見有善書者知道否? 平生精力一用於此, 非惟徒廢時日, 於道便有妨處, 足知喪志也.

01-40 王弼注易, 元不見道, 但却以老·莊之意解說而已.

01-41 呂與叔嘗言, 患思慮多, 不能驅除. 曰:「此正如破屋中禦寇, 東面一人來未逐得, 西面又一人至矣, 左右前後, 驅逐不暇. 蓋其四面空疎, 盜固易入, 無緣作得主定. 又如虛器入水, 水自然入. 若以一器實之以水, 置之水中, 水何能入來? 蓋中有主則實, 實則外患不能入, 自然無事.」

01-42 孔子曰:「其如示諸斯乎.」 指其掌. 中庸便曰:「明乎郊社之禮·禘嘗之義, 治國其如示諸掌乎!」 蓋有人疑孔子之語, 中庸又直指郊禘之義以發之. 曾子曰:「夫子之道, 忠恕而已矣.」 中庸以曾子之言雖是如此, 又恐人尙疑忠恕未可便爲道, 故曰:「忠恕違道不遠, 施諸已而不願, 亦勿施於人.」 此又掠下敎人.

01-43 堯夫嘗言:「能物物, 則我爲物之人也; 不能物物, 則我爲物之物也.」 亦不消如此. 人自人, 物自物, 道理甚分明.

01-44 伯淳近與吳師禮談介甫之學錯處, 謂師禮曰:「爲我盡達諸介甫, 我亦未敢自以爲是. 如有說, 願往復. 此天下公理, 無彼我. 果能明辨, 不有益於介甫, 則必有益於我.」

01-45 人以料事爲明, 便駸駸入逆詐憶不信去也.

01-46 射中鵠, 舞中節, 御中度, 皆誠也. 古人敎人以射御象勺, 所養之意如此.

01-47 凡物之名字, 自與音義氣理相通. 除其他有體質可以常論而得名者之外, 則天之所以爲天, 天未名時, 本亦無名, 只是蒼蒼然也, 何以便有此名? 蓋出自然之理, 音聲發於其氣, 遂有此名此字. 如今之聽聲之精者, 便知人性, 善卜者知人姓名, 理由此也.

01-48 籲言:「趙澤嘗云:『臨政[是]事不合著心, 惟恕上合著心』, 是否?」 曰:「彼謂著心勉而行恕則可, 謂著心求恕則不可. 蓋恕, 自有之理, 擧斯心加諸彼而已, 不待求而後得. 然此人之論, 有心爲恕, 終必恕矣.」

01-49 誠者合內外之道. 不誠無物

01-50 持國曰:「凡人志能使氣者, 能定其志, 則氣爲吾使, 志壹則動氣矣.」先生曰:「誠然矣, 志壹則動氣. 然亦不可不思氣壹則動志. 非獨趨蹶, 藥也, 酒也, 亦是也. 然志動氣者多, 氣動志者少. 雖氣亦能動志, 然亦在持其志而已.」

01-51 持國曰:「道家有三住, 心住則氣住, 氣柱則神住, 此所謂存三守一.」伯淳先生曰:「此三者, 人終食之頃未有不離者, 其要只在收放心.」

01-52 持國常患在下者多欺. 伯淳先生曰:「欺有三:有爲利而欺, 則固可罪; 有畏罪而欺者, 在所恕; 事有類欺者, 在所察.」

01-53 人於外物奉身者, 事事要好, 只有自家一箇身與心, 却不要好. 苟得外面物好時, 却不知道自家身與心却已先不好了也.


01-54 先生曰:「范景仁論性曰:『豈有生爲此, 死又却爲彼』, 儘似見得, 後却云『自有鬼神』, 又却迷也.」

01-55 少年時見物大, 食物美. 後不能然者, 物自爾也, 乃人與氣有盛衰爾.

01-56 「生之謂性」, 性卽氣, 氣卽性, 生之謂也. 人生氣稟, 理有善惡, 然不是性中元有此兩物相對而生也. 有自幼而善, 有自幼而惡, 后稷之克岐克嶷, 于越椒始生, 人知其必滅若敖氏之類. 是氣稟有然也. 善固性也, 然惡亦不可不謂之性也. 蓋「生之謂性」, 「人生而靜」以上不容說, 才說性時, 便已不是性也. 凡人說性, 只是說「繼之者善」也, 孟子言人性善是也. 夫所謂「繼之者善」也者, 猶水流而就下也. 皆水也, 有流而至海, 終無所汚, 此何煩人力之爲也? 有流而未遠, 固已漸濁., 有出而甚遠, 方有所濁. 有濁之多者, 有濁之少者. 淸濁雖不同, 然不可以濁者不爲水也. 如此, 則人不可以不加澄治之功. 故用力敏勇則疾淸, 用力緩怠則遲淸, 及其淸也, 則却只是元初水也. 亦不是將淸來換却濁, 亦不是取出濁來置在一隅也. 水之淸, 則性善之謂也. 故不是善與惡在性中爲兩物相對, 各自出來. 此理, 天命也. 順而循之, 則道也. 循此而修之, 各得其分, 則敎也. 自天命以至於敎, 我無加損焉, 此舜有天下而不與焉者也.

01-57 邢和叔言:「吾曹常須愛養精力, 精力稍不足則倦, 所以臨事皆勉强而無誠意.」 接賓客語言尙可見, 况臨大事乎?

01-58 嘗與趙汝霖論爲政, 切忌臨事著心. 曰:「此誠是也, 然唯恕上合著心.」

拾遺

01-59 浩然之氣, 天地之正氣, 大則無所不在, 剛則無所屈, 以直道順理而養, 則充塞於天地之間. 「配義與道」, 氣皆主於義而無不在道, 一置私意則餒矣. 「是集義所生」, 事事有理而在義也, 非自外襲而取之也. 告子外之者, 蓋不知義也. 楊遵道所錄伊川語中, 辨此一叚非明道語.

01-60 壹與一字同. 一動氣則動志, 一動志則動氣, 爲養氣者而言也. 若成德者, 志已堅定, 則氣不能動志.

01-61 北宮黝之勇, 在於必爲; 孟施舍之勇, 在於無懼. 子夏, 篤志力行者也; 曾子, 明理守約者也.

01-62 「必有事」者, 主養氣而言, 故必主於敬. 「勿正」, 勿作爲也. 「心勿忘」, 必有事也. 「助長」, 乃正也.

01-63 「北方之强」, 血氣也. 「南方之强」, 乃理强, 故聖人貴之.

01-64 人患乎懾怯者, 盖氣不充, 不素養故也.

01-65 忿懥, 怒也. 治怒爲難, 治懼亦難. 克己可以治怒, 明理可以治懼.

01-66 侯世與云:「某年十五六時, 明道先生與某講孟子, 至『勿正心, 勿忘勿助長』處, 云『二哥以必有事焉而勿正爲一句, 心勿忘勿助長爲一句, 亦得.』 因擧禪語爲况云:『事則不無, 擬心則差.』 某當時言下有省.」


卷二上: 元豐己未呂與叔東見二先生語

02上-01 古不必驗, 今之所患, 止患不得爲, 不患不能爲. 正

02上-02 「居處恭, 執事敬, 與人忠」, 此是徹上徹下語, 聖人元無二語.

02上-03 一人之心卽天地之心, 心一作體. 一物之理卽萬物之理, 一日之運卽一歲之運. 正

02上-04 志道懇切, 固是誠意: 若迫切不中理, 則反爲不誠. 蓋實理中自有緩急, 不容如是之迫, 觀天地之化乃可知. 正

02上-05 聖人用意深處, 全在繫辭, 詩, 書乃格言.

02上-06 古之學者, 皆有傳授. 如聖人作經, 本欲明道. 今人若不先明義理, 不可治經, 蓋不得傳授之意云爾. 如繫辭本欲明易, 若不先求卦義, 則看繫辭不得.

02上-07 觀易須看時, 然後觀逐爻之才. 一爻之間, 常包涵數意, 聖人常取其重者爲之辭. 亦有易中言之已多, 取其未嘗言者, 亦不必重事. 又有且言其時, 不及其爻之才, 皆臨時參考. 須先看卦, 乃看得繫辭.

02上-08 有德者, 得天理而用之, 旣有諸已, 所用莫非中理. 知巧之士, 雖不自得, 然才知稍高, 亦能窺測見其一二, 得而用之, 乃自謂泄天機. 若平心用之, 亦莫不中理, 但不有諸已, 須用知巧, 亦有元本無有宇. 反失之, 如蘇·張之類.

02上-09 敎人之術, 若童牛之牿, 當其未能觸時, 已先制之, 善之大者. 其次, 則豶豕之牙. 豕之有牙, 旣已難制, 以百方制之, 終不能使之改, 惟豶其勢, 則性自調伏, 雖有牙亦不能爲害. 如有不率敎之人, 却須置其檟楚, 別以道格其心, 則不須檟楚, 將自化矣.

02上-10 事君須體納約自牖之意. 人君有過, 以理開諭之, 旣不肯聽, 雖當救止, 於此終不能回, 却須求人君開納處進說. 牖乃開明處. 如漢祖欲廢太子, 叔孫通言嫡庶根本, 彼皆知之, 旣不肯聽矣, 縱使能言, 無以易此. 惟張良知四皓素爲漢祖所敬, 招之使事太子, 漢祖知人心歸太子, 乃無廢立意. 及左師觸龍事, 亦相類.

02上-11 天下善惡, 皆天理. 謂之惡者, 非本惡. 但或過或不及, 便如此, 如陽墨之類.明

02上-12 仁義禮智信五者, 性也. 仁者, 全體; 四者, 四支. 仁,體也. 義, 宜也. 禮,別也. 智知也. 信, 實也.

02上-13 學者全體此心, 學雖未盡, 若事物之來, 不可不應. 但隨分限應之, 雖不中, 不遠矣.

02上-14 學者須敬守此心, 不可急迫, 當栽培深厚, 涵泳於其間, 然後可以自得. 但急迫求之, 終是私己, 終不足以達道.

02上-15 學者全要識時. 若不識時, 不足以言學. 顔子陋巷自樂, 以有孔子在焉. 若孟子之時, 世旣無人, 安可不以道自任?

02上-16 訂頑一篇, 意極完備, 乃仁之體也. 學者其體此意, 令有諸己, 其地位已高. 到此地位, 自別有見處, 不可窮高極遠, 恐於道無補也.明

02上-17 醫書言「手足痿痺爲不仁」, 此言最善名狀. 仁者以天地萬物爲一體, 莫非己也. 認得爲己, 何所不至! 若不有諸己, 自與己不相干, 如手足不仁, 氣已不貫, 皆不屬己. 故博施濟衆, 乃聖人之功用. 仁至難言, 故曰「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達而達人, 能近取譬, 可謂仁之方也已」. 欲令如是觀仁, 可以得仁之體.明

02上-18 「博施濟衆」, 云「必也聖乎」者, 非謂仁不足以及此, 言「博施濟衆」者乃功用也.明

02上-19 嘗喩以心知天, 猶居京師往長安, 但知出西門便可到長安. 此猶是言作兩處. 若要誠實, 只在京師, 便是到長安, 更不可別求長安. 只心便是天,一作性便是天. 盡之便知性, 知性便知天, 當處便認取, 更不可外求.

02上-20 窮理, 盡性, 以至於命, 三事一時並了, 元無次序, 不可將窮理作知之事. 若實窮得理, 卽性命亦可了.明

02上-21 學者識得仁體, 實有諸己, 只要義理栽培. 如求經義, 皆是栽培之意.

02上-22 世間有鬼神馮依言語者, 蓋屢見之. 未可全不信, 此亦有理. 「莫見乎隱, 莫顯乎微」而已. 嘗以所求語劉絢, 其後以其思索相示, 但言與不是, 元未嘗告之. 近來求得稍親.

02上-23 昔受學於周茂叔, 每令尋顔子仲尼樂處所樂何事.

02上-24 眞知與常知異. 常見一田夫, 曾被虎傷, 有人說虎傷人, 衆莫不驚, 獨田夫色動異於衆. 若虎能傷人, 雖三尺童子莫不知之, 然未嘗眞知. 眞知須如田夫乃是. 故人知不善而猶爲不善, 是亦未嘗眞知. 若眞知, 決不爲矣.

02上-25 蒲人要盟事, 知者所不爲, 况聖人乎? 果要之, 止不之衛可也. 盟而背之, 若再遇蒲人, 其將何辭以對?

02上-26 嘗言鄭戩作縣, 定民陳氏爲里正. 旣暮, 有姓陳人乞分居, 戩立笞之, 曰:「安有朝定里正, 而夕乞分居?」 旣而察之, 乞分居者, 非定里正也. 今夫赤子未能言, 其志意嗜欲人所未知, 其母必不能知之, 然不至誤認其意者, 何也? 誠心愛敬而已. 若使愛敬其民如其赤子, 何錯繆之有? 故心誠求之, 雖不中, 不遠矣.

02上-27 欲知得與不得, 於心氣上驗之. 思慮有得, 中心悅豫. 沛然有裕者, 實得也. 思慮有得, 心氣勞耗者, 實未得也, 强揣度耳. 嘗有人言「比因學道, 思慮心虛」. 曰:「人之血氣, 固有虛實, 疾病之來, 聖賢所不免, 然未聞自古聖賢因學而致心疾者.」

02上-28 學者須先識仁. 仁者, 渾然與物同體. 義、禮、智、信, 皆仁也. 識得此理, 以誠敬存之而已. 不須防檢, 不須窮索. 若心懈, 則有防; 心苟不懈, 何防之有? 理有未得, 故須窮索. 存久自明, 安待窮索? 此道與物無對, 大不足以名之. 天地之用, 皆我之用. 孟子言「萬物皆備于我」, 須「反身而誠」, 乃爲「大樂」. 若反身未誠, 則猶是二物有對, 以己合彼, 終未有之 一本下更有「未有之」三字., 又安得樂? 『訂頑』意思, 乃備言此體. 以此意存之, 更有何事? 「必有事焉而勿正, 心勿忘, 勿助長」, 未嘗致纖毫之力, 此其存之之道. 若存得, 便合有得. 蓋良知良能元不喪失, 以昔日習心未除, 卻須存習此心, 久則可奪舊習. 此理至約, 惟患不能守. 旣能體之而樂, 亦不患不能守也.明

02上-29 事有善有惡, 皆天理也. 天理中物, 須有美惡. 蓋物之不齊, 物之情也, 但當察之, 不可自入於惡, 流於一物.明

02上-30 昔見上稱介甫之學, 對曰:「王安石之學不是.」 上愕然問曰:「何故?」 對曰:「臣不敢遠引, 止以近事明之. 臣嘗讀詩, 言周公之德云:『公孫碩膚, 赤潟几几.』 周公盛德, 形容如是之盛. 如王安石, 其身猶不能自治, 何足以及此!」明. 一本此下云:「又嘗稱介甫, 顥對曰:『王安石博學多聞斯有之, 守約則未也.』」

02上-31 聖人卽天地也. 天地中何物不有? 天地豈嘗有心揀別善惡, 一切涵容覆載, 但處之有道爾. 若善者親之, 不善者遠之,則物不與者多矣, 安得爲天地? 故聖人之志, 止欲「老者安之, 朋友信之, 少者懷之」.

02上-32 死生存亡, 皆知所從來, 胸中瑩然無疑, 只此理爾. 孔子言, “未知生, 焉知死?” 蓋略言之, 死之事, 卽生是也, 更無別理.明

02上-33 言體天地之化, 已剩一體字, 只此便是天地之化, 不可對此箇別有天地.明

02上-34 胡安定在湖州置治道齋, 學者有欲明治道者, 講之於中. 如治兵·治民·水利·算數之類. 嘗言劉彝善治水利, 後果爲政, 皆興水利有功.

02上-35 「晬面盎背」, 皆積盛致然; 「四體不言而喩」, 惟有德者能之.

02上-36 大學乃孔氏遺書, 須從此學則不差.明

02上-37 孔子之列國, 答聘而已, 若有用我者則從之.

02上-38 居今之時, 不安今之法令, 非義也. 若論爲治, 不爲則已, 如復爲之, 須於今之法度內處得其當, 方爲合義. 若須更改而後爲, 則何義之有?

02上-39 孟子言「養心莫善於寡欲」. 欲寡則心自誠. 荀子言「養心莫善於誠」, 旣誠矣, 又何養? 此已不識誠, 又不知所以養.

02上-40 賢者惟知義而已, 命在其中. 中人以下, 乃以命處義. 如言「求之有道, 得之有命」, 是求無益於得, 知命之不可求, 故自處以不求. 若賢者則求之以道, 得之以義, 不必言命.

02上-41 克己則私心去, 自然能復禮. 雖不學文, 而禮意已得.明

02上-42 今之監司, 多不與州縣一體. 監司專欲伺察, 州縣專欲掩蔽. 不若推誠心與之共治, 有所不逮, 可敎者敎之, 可督者督之, 至於不聽, 擇其甚者去一二, 使足以警衆可也.

02上-43 詩·書載道之文, 春秋聖人之用. 一本此下云:「五經之有春秋, 揂法律之有斷例也. 律令惟言其法, 至於斷例則始見其法之用也.」 詩·書如藥方, 春秋如用藥治疾, 聖人之用全在此書, 所謂「不如載之行事深切著明」者也. 有重疊言者, 如征伐盟會之類. 蓋欲成書, 勢須如此, 不可事事各求異義. 但一字有異, 或上下文異, 則義須別.

02上-44 君實修資治通鑑, 至唐事. 正叔問曰:「敢與太宗·肅宗正簒名乎?」 曰:「然.」 又曰:「敢辯魏徵之罪乎?」 曰:「何罪?」 「魏徵事皇太子, 太子死, 遂忘戴天之讐而反事之, 此王法所當誅. 後世特以其後來立朝風節而掩其罪. 有善有惡, 安得相掩?」 曰:「管仲不死子紏之難而事桓公, 孔子稱其能不死, 曰:『豈若匹夫匹婦之爲諒也. 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與徵何異?」 曰:「管仲之事與徵異. 齊侯死. 公子皆出. 小白長而當立, 子紏少亦欲立. 管仲奉子紏奔魯, 小白入齊, 旣立, 仲納子紏以抗小白. 以少犯長, 又所不當立, 義已不順. 旣而小白殺子紏, 管仲以所事言之則可死, 以義言之則未可死. 故春秋書『齊小白入於齊』, 以國繫齊, 明當立也; 又書『公伐齊納紏』, 二傳無子字. 紏去子, 明不當立也; 至『齊人取子紏殺之』, 此復繫子者, 罪齊大夫旣盟而殺之也. 與徵之事全異.」

02上-45 知·仁·勇三者, 天下之達德. 所以行之者一, 一則誠也. 止是誠實此三者, 三者之外, 更別無誠.

02上-46 孟子才高, 學之無可依據. 學者當學顔子入聖人爲近, 有用力處.明

02上-47 「若季氏則吾不能, 以季·孟之間待之.」 季氏强臣, 君待之之禮極隆, 然非所以待孔子. 季·孟之間, 則待之之禮爲至矣. 然復曰「吾老矣, 不能用也」, 此孔子不繫待之輕重, 特以不用而去.

02上-48 談經論道則有之, 少有及治體者. 「如有用我者」, 正心以正身, 正身以正家, 正家以正朝廷百官, 至於天下, 此其序也. 其間則又繫用之淺深, 臨時裁酌而應之, 難執一意.

02上-49 天地之道, 常垂象以示人, 故曰「貞觀」; 日月常明而不息, 故曰「貞明」.

02上-50 學者不必遠求, 近取諸身, 只明人理, 敬而已矣, 便是約處. 易之乾卦言聖人之學, 坤卦言賢人之學, 惟言‘敬以直內, 義以方外.’ 敬義立而德不孤. 至於聖人亦止如是, 更無別途. 穿鑿繫累, 自非道理, 故有道有理, 天人一也, 更不分別. 浩然之氣, 乃吾氣也. 養而不害, 則塞乎天地, 一爲私心所蔽, 則欿然而餒, 知其小也. 思無邪, 無不敬, 只此二句, 循而行之, 安得有差? 有差者, 皆由不敬不正也.明

02上-51 良能良知, 皆無所由, 乃出於天, 不繫於人.

02上-52 德性謂天賦天資, 才之美者也.

02上-53 凡立言欲涵蓄意思, 不使知德者厭, 無德者惑.

02上-54 且省外事, 但明乎善, 惟進誠心, 其文章雖不中不遠矣. 所守不約, 泛濫無功.明

02上-55 學者須學文, 知道者進德而已. 有德則「不習, 無不利」, 「未有學養子而後嫁」, 蓋先得是道矣. 學文之功, 學得一事是一事, 二事是二事, 觸類至於千百, 至於窮盡, 亦只是學, 不是德. 有德者不如是. 故此言可爲知道者言, 不可爲學者言. 如心得之, 則施於四體, 四體不言而喩. 譬如學書, 若未得者, 須心手相須而學, 苟得矣, 下筆便能書, 不必積學.

02上-56 有有德之言, 有造道之言, 有述事之言. 有德者, 止言已分事. 造道之言, 如顔子言孔子, 孟子言堯·舜. 止是造道之深, 所見如是.

02上-57 所見所期, 不可不遠且大, 然行之亦須量力有漸. 志大心勞, 力小任重, 恐終敗事.

02上-58 某接人多矣, 不雜者三人: 張子厚·邵堯夫·司馬君實.

02上-59 聖不可知, 謂聖之至妙, 人所不能測.

02上-60 立宗非朝廷之所禁, 但患人自不能行之.

02上-61 立淸虛一大爲萬物之源, 恐未安, 須兼淸濁虛實乃可言神. 道體物不遺, 不應有方所.

02上-62 敎人未見意趣, 必不樂學. 欲且敎之歌舞, 如古詩三百篇, 皆古人作之. 如關雎之類, 正家之始, 故用之鄕人, 用之邦國, 日使人聞之. 此等詩, 其言簡奧, 今人未易曉. 別欲作詩, 略言敎童子灑掃應對事長之節, 令朝夕歌之, 似當有助.

02上-63 「致知在格物」, 格, 至也, 窮理而至於物, 則物理盡.

02上-64 今之學者, 惟有義理以養其心. 若威儀辭讓以養其體, 文章物采以養其目, 聲者以養其耳, 舞蹈以養其血脉, 皆所未備.

02上-65 孟子之於道, 若溫淳淵懿, 未有如顔子者, 於聖人幾矣, 後世謂之亞聖, 容有取焉. 如「盍各言爾志」, 子路·顔子·孔子皆一意, 但有小大之差, 皆與物共者也. 顔子不自私已, 故無伐善; 知同於人, 故無施勞. 若聖人, 則如天地, 如「老者安之」之類. 孟子疑誤.

02上-66 大學「在明明德」, 先明此道; 「在新民」者, 使人用此道以自新; 「在止於至善」者, 見知所止.

02上-67 得而後動, 與慮而後動異. 得在己, 如自使手擧物, 無不從. 慮則未在己, 如手中持物以取物, 知其不利.

02上-68 聖人於文章, 不講而學. 蓋講者有可否之疑, 須問辨而後明. 學者有所不知, 問而知之, 則可否自決, 不待講論. 如孔子之盛德, 惟官名禮文有所未知, 故問於郯子·老子, 旣知則遂行而已, 更不須講.

02上-69 正叔言:「不當以體會爲非心, 以體會爲非心, 故有心小性大之說. 聖人之神, 與天一有地字.爲一, 安得有二? 至於不勉而中, 不思而得, 莫不在此. 此心卽與天地無異, 不可小了佗, 不可一作若或. 將心滯在知識上, 故反以心爲小.」 時本注云:「橫渠云:『心禦見聞, 不弘於性.』」

02上-70 鼓舞萬物, 不與聖人同憂, 此天與人異處. 聖人有不能爲天之所爲處.

02上-71 行禮不可全泥古, 須當視時之風氣自不同, 故所處不得不與古異. 如今人面貌, 自與古人不同. 若全用古物, 亦不相稱. 雖聖人作, 須有損益.

02上-72 交神明之意, 當在事生之後, 則可以盡孝愛而得其饗. 全用古事, 恐神不享.

02上-73 訂頑之言, 極純無雜, 秦·漢以來學者所未到.

02上-74 君與夫人當異廟, 故自無配. 明

02上-75 禘, 王者之大祭; 祫, 諸侯之大祭. 明

02上-76 伯淳言:「學者須守下學上達之語, 乃學之要.」

02上-77 嫂叔無服, 先王之權. 後聖有作, 雖復制服可矣.

02上-78 師不立服, 不可立也, 當以情之厚薄, 事之大小處之. 如顔閔於孔子, 雖斬衰三年可也, 其成已之功, 與君父竝, 其次各有淺深, 稱其情而已. 下至曲藝, 莫不有師, 豈可一槩制服?

02上-79 子厚以禮敎學者. 最善, 使學先有所據守.

02上-80 斟酌去取古今, 恐未易言, 須尺度權衡在胸中無疑, 乃可處之無差.

02上-81 學禮者考文, 必求先王之意, 得意乃可以沿革.

02上-82 凡學之雜者, 終只是未有所止, 內不自足也. 譬之一物, 懸在空中, 苟無所倚著, 則不之東則之西, 故須著摸佗別道理, 只爲自家不內足也. 譬之家藏良金, 不索外求, 貧者見人說金, 須借他底看.

02上-83 朋友講習, 更莫如相觀而善工夫多.

02上-84 昨日之會, 大率談禪, 使人情思不樂, 歸而悵恨者久之. 此說天下已成風, 其何能救! 古亦有釋氏, 盛時尙只是崇設像敎, 其害至小. 今日之風, 便先言性命道德, 先驅了知者, 才愈高明, 則陷溺愈深. 在某, 則才卑德薄, 無可奈何佗. 然據今日次第, 便有數孟子, 亦無如之何. 只看孟子時, 楊墨之害能有甚? 况之今日, 殊不足言. 此事蓋亦繫時之汚隆. 淸談盛而晉室衰. 然淸談爲害, 却只是閑言談, 又豈若今日之害道? 今雖故人有一 初本無一字. 爲此學而陷溺其中者, 則旣不可回. 今 初本無今字. 只有望於諸君爾. 直須置而不論, 更休曰且待嘗試. 若嘗試, 則已化而自爲之矣. 要之, 決無取. 初本無此上二十九字. 其術, 初本作佛學. 大槩且是絶倫類, 初本卷末注云:「『昨日之會, 大率談禪』章內, 一本云云, 上下皆同, 版本已定, 不可增益, 今附於此. 異時有別鋟版者, 則當以此爲正.」 今從之. 世上不容有此理. 又其言待要出世, 出那裏去? 又其迹須要出家, 然則家者, 不過君臣·父子·夫婦·兄弟, 處此等事, 皆以爲寄寓, 故其爲忠孝仁義者, 皆以爲不得已爾. 又要得脫世網, 至愚速者也. 畢竟學之者, 不過至似佛. 佛者一詰胡爾, 佗本是箇自私獨善, 枯槁山林, 自適而已. 若只如是, 亦不過世上少這一箇人. 又却要周遍, 謂旣得本, 則不患不周遍. 要之, 決無此理. 一本此下云:「然爲其學者, 詰之, 理雖有屈時, 又却亂說, 卒不可憑, 考之.」 今日所患者, 患在引取了中人以上者, 其力有以自立, 故不可回. 若只中人以下, 自不至此, 亦有甚執持? 今彼言世網者, 只爲些秉彝又殄滅不得, 故當忠孝仁義之際, 皆處於不得已, 直欲和這些秉彝都消殺得盡, 然後以爲至道也. 然而畢竟消殺不得. 如人之有耳目口鼻, 旣有此氣, 則須有此識; 所見者色, 所聞者聲, 所食者味. 人之有喜怒哀樂者, 亦其性之自然, 今强曰必盡絶, 爲得天眞, 是所謂喪天眞也. 持國之爲此學者三十年矣, 其所得者, 儘說得知有這道理, 然至於「反身而誠」, 却竟無得處. 佗有一箇覺之理, 可以「敬以直內」矣, 然無「義以方外」. 其直內者, 要之其本亦不是. 譬之贊易, 前後貫穿, 都說得是有此道理, 然須「黙而成之, 不言而信, 存乎德行」 一再有德行字. 處, 是所謂自得也. 談禪者雖說得, 蓋未之有得. 其徒亦有肯道佛卒不可以治天下國家者, 然又須道得本則可以周遍.

02上-85 有問:「若使天下盡爲佛, 可乎?」其徒言:「爲其道則可, 其迹則不可.」伯淳言:「若盡爲佛, 則是無倫類, 天下却都沒人去(裏)[理]; 然自亦以天下國家爲不足治, 要逃世網, 其說至於不可窮處, 佗又有一箇鬼神爲說.」

02上-86 「立人之道曰仁與義.」 據今日, 合人道廢則是. 今尙不廢者, 猶只是有那些秉彝, 卒殄滅不得. 以此思之, 天壤間可謂孤立, 其將誰告耶?

02上-87 今日卓然不爲此學者, 惟范景仁與君實爾, 然其所執理, 有出於禪學之下者. 一日做身主不得, 爲人驅過去裏.

02上-88 君實嘗患思慮紛亂, 有時中夜而作, 達旦不寐, 可謂良自苦. 人都[那]來多少血氣? 若此, 則幾何而不摧殘以盡也. 其後告人曰: 「近得一術, 常以中爲念.」 則又是爲中所亂. 中又何形? 如何念得佗? 只是於名言之中, 揀得一箇好字. 與其爲中所亂, 却不如與一串數珠. 及與佗數珠, 佗又不受. 殊不知中之無益於治心, 不如數珠之愈也. 夜以安身, 睡則合眼, 不知苦苦思量箇甚? 只是不與心爲主. 三更常有人喚醒[習]也. 諸本無此八字.

02上-89 學者於釋氏之說, 直須如滛聲美色以遠之, 不爾, 則駸駸然入於其中矣. 顔淵問爲邦, 孔子旣告之以五帝·三王之事, 而復戒以「放鄭聲, 遠佞人」, 曰「鄭聲滛, 佞人殆」. 彼佞人者, 是佗一邊佞耳, 然而於已則危, 只是能使人移, 故危也. 至於禹之言曰:「何畏乎巧言令色.」 巧言令色直消言畏, 只是須著如此戒愼, 猶恐不免. 釋氏之學, 更不消言, 常戒到自家自信後, 便不能亂得.

02上-90 以書傳道, 與口相傳, 煞不相干. 相見而言, 因事發明, 則幷意思一時傳了; 書雖言多, 其實不盡.

02上-91 顴秦中氣豔衰, 邊事所困, 累歲不稔. 昨來餽邊喪亡, 今日事未可知, 大有可憂者; 以至士人相繼淪喪, 爲足粧(妝)點關中者, 則遂化去. 吁! 可怪也. 凡言王氣者, 實有此理. 生一物須有此氣, 不論美惡, 須有許大氣美(豔), 故生是人. 至如闕里, 有許多氣豔, 故此道之流, 以至今日. 昔橫渠說出此道理, 至此幾乎衰矣. 只介父一箇, 氣豔大小大.

02上-92 伯淳嘗與子厚在興國寺曾講論終日, 而曰:「不知舊日曾有甚人於此處講此事.」

02上-93 與叔所問, 今日宜不在有疑. 今尙差池者, 蓋爲昔有雜學, 故今日疑所進有相似處, 則遂疑養氣爲有助, 便休信此說. 蓋前日思慮紛擾, 今要虛靜, 故以爲有助. 前日思慮紛擾, 又非禮義, 又非事故, 如是則只是狂妄人耳. 懲此以爲病, 故要得虛靜. 其極欲得如槁木死灰, 又却不是, 蓋人, 活物也, 又安得爲槁木死灰? 旣活, 則須有動作, 須有思慮. 必欲爲槁木死灰, 除是死也. 「忠信所以進德」者, 何也? 閑邪則誠自存, 誠存, 斯爲忠信也. 如何是「閑邪」? 非禮而勿視聽言動, 邪斯閑矣. 以此言之, 又幾時要身如槁木, 心如死灰? 又如「絶四」後, 畢竟如何, 又幾時須如槁木死灰? 「敬以直內」, 則須君則是君, 臣則是臣, 凡事如此, 大小直截也.

02上-94 有言養氣可以爲養心之助. 曰:「敬則只是敬, 敬字上更添不得. 譬之敬夫矣, 又豈須得道更將敬兄助之? 又如今端坐附火, 是敬於向火矣, 又豈須得道更將敬於水以助之? 猶之有人曾到東京, 又曾到西京, 又曾到長安, 若一處上心來, 則他處不容參然在心, 心裏著兩件物不得.」

02上-95 飮酒不可使醉, 不及亂者, 不獨不可亂志, 只血氣亦不可使亂, 但使浹洽而已可也.

02上-96 邢和叔後來亦染禪學, 其爲人明辯有才, 後更曉練世事, 其於學, 亦日月至焉者也. 尹子曰:「明辯有才而復染禪學, 何所不爲也?」

02上-97 伯淳自謂:只得佗人待做惡人, 敬而遠之. 嘗有一朝士久不見, 謂伯淳曰:「以伯淳如此聰明, 因何許多時終不肯回頭來?」伯淳答以「蓋恐回頭後錯也.」

02上-98 巽之凡相見須室礙, 蓋有先定之意. 和叔一作與叔. 據理却合滯礙, 而不然者, 只是佗至誠便相信心直篤信.

02上-99 理則須窮, 性則須盡, 命則不可言窮與盡, 只是至於命也. 橫渠昔嘗譬命是源, 窮理與盡性如穿渠引源. 然則渠與源是兩物, 後來此議必改來.

02上-100 今語道, 則須待要寂滅湛靜, 形便如槁木, 心便如死灰. 豈有直做牆壁木石而謂之道? 所貴乎「智周天地萬物而不遺」, 又幾時要如死灰? 所貴乎「動容周旋中禮」, 又幾時要如槁木? 論心術, 無如孟子, 也只謂「必有事焉」. 一本有而勿正心字. 今旣如槁木死灰, 則却於何處有事?

02上-101 君實之能忠孝誠實, 只是天資, 學則元不知學. 堯夫之坦夷, 無思慮紛擾之患, 亦只是天資自美爾, 皆非學之功也.

02上-102 持國嘗論克己復禮, 以謂克却不是道. 伯淳言:「克便是克之道.』持國又言:「道則不須克.」伯淳言:「道則不消克, 却不是持國事. 在聖人, 則無事可克, 今日持國, 須克得己便然後復禮.」

02上-103 游酢·楊時是學得靈利高才也. 楊時於新學極精, 今日一有所問, 能盡知其短而持之. 介父之學, 大扺支離. 伯淳嘗與楊時讀了數篇, 其後盡能推類以通之.

02上-104 有問: 詩三百, 非一人之作, 難以一法推之. 伯淳曰:「不然. 三百, 三千中所擇, 不特合於雅·頌之音, 亦是擇其合於敎化者取之. 篇中亦有次第淺深者, 亦有元無次序者.」

02上-105 新政之改, 亦是吾黨爭之有太過, 成就今日之事, 塗炭天下, 亦須兩分其罪可也. 當時天下, 岌岌乎殆哉! 介父欲去數矣. 其時介父直以數事上前卜去就, 若靑苗之議不行, 則決其去. 伯淳於上前, 與孫萃老同得上意, 要了當此事. 大抵上意不欲抑介父, 要得人擔當了, 而介父之意尙亦無必. 伯淳嘗言:「管仲猶能言『出令當如流水, 以順人心』. 今參政須要做不順人心事, 何故?」 介父之意只恐始爲人所沮, 其後行不得. 伯淳却道:「但做順人心事. 人誰不願從也?」 介父道:「此則感賢誠意.」 却爲天祺其日於中書大悖, 緣是介父大怒, 遂以死力爭於上前, 上爲之一以聽用, 從此黨分矣. 莘老受約束而不肯行, 遂坐貶. 而伯淳遂待罪, 旣而除以京西提刑, 伯淳復求對, 遂見上. 上言:「有甚文字?」 伯淳云:「今咫只天顔, 尙不能少回天意, 文字更復何用?」 欲去, 而上問者數四. 伯淳每以陛下不宜輕用兵爲言, 朝廷羣臣無能任陛下事者. 以今日之患觀之, 猶是自家不善從容. 至如靑苖, 且放過, 又且何妨? 伯淳當言職, 苦不曾使文字, 大綱只是於上前說了, 其他些小文字, 只是備禮而已. 大抵自仁祖朝優容諫臣, 當言職者, 必以詆訐而去爲賢, 習以成風, 惟恐人言不稱職以去, 爲落便宜. 昨來諸君, 蓋未免此. 苟如是爲, 則是爲己, 尙有私意在, 却不在朝廷, 不干事理.

02上-106 今日朝廷所以特惡忌伯淳者, 以其可理會事, 只是理會學, 這裏動, 則於佗輩有所不便也, 故特惡之深.

02上-107 以吾自處, 猶是自家當初學未至, 意未誠, 其德尙薄, 無以感動佗天意, 此自思則如此. 然據今日許大氣豔, 當時欲一二人動之, 誠如河濱之人捧土以塞孟津, 復可笑也. 據當時事勢, 又至於今日, 豈不是命!

02上-108 只著一箇私意, 便是餒, 便是缺了佗浩然之氣處. 「誠者物之終始, 不誠無物.」這裏缺了佗, 則便這裏沒這物. 浩然之氣又不待外至, 是集義所生者. 這一箇道理, 不爲堯存, 不爲桀亡, 只是人不到佗這裏, 知此便是明善.

02上-109 「生生之謂易」, 是天之所以爲道也. 天只是以生爲道, 繼此生理者, 卽是善也. 善便有一箇元底意思. 「元者善之長」, 萬物皆有春意, 便是「繼之者善也」. 「成之者性也」, 成却待佗萬物自成其一作甚. 性須得.

02上-110 告子云「生之謂性」則可. 凡天地所生之物, 須是謂之性. 皆謂之性則可, 於中却須分別牛之性, 馬之性. 是他便只道一般, 如釋氏說蠢動含靈, 皆有佛性, 如此則不可. 「天命之謂性, 率性之謂道」者, 天降是於下, 萬物流形, 各正性命者, 是所謂性也. 循其性而不失, 是所謂道也. 此亦通人物而言. 循性者, 馬則爲馬之性, 又不做牛底性; 牛則爲牛之性, 又不爲馬底性. 此所謂率性也. 人在天地之間, 與萬物同流, 天幾時分別出是人是物? 「修道之謂敎」, 此則專在人事, 以失其本性, 故修而求復之, 則入於學. 若元不失, 則何修之有? 是由仁義行也. 則是性已失, 故修之. 「成性存存, 道義之門」, 亦是萬物各有成性存存, 亦是生生不已之意. 天只是以生爲道.

02上-111 萬物皆只是一箇天理, 己何與焉. 至如言天討有罪, 五刑五用哉. 天命有德, 五服五章哉. 此都只是天理自然當如此. 人幾時與, 與則便是私意. 有善有惡, 善則理當喜. 如五服, 自有一箇次第以章顯之. 惡則理當惡, 彼自絶於理. 故五刑五用.曷嘗容心喜怒於其間哉? 舜擧十六相, 堯豈不知? 只以佗善未著, 故不自擧. 舜誅四凶, 堯豈不察? 只爲佗惡未著, 那誅得佗? 擧與誅, 曷嘗有毫髮厠於其間哉? 只有一箇義理, 義之與比.

02上-112 人能放這一箇身公共放在天地萬物中一般看, 則有甚妨礙? 雖萬身, 曾何傷? 乃知釋氏苦根塵者, 皆是自私者也.

02上-113 要修持佗這天理, 則在德, 須有不言而信者. 言難爲形狀. 養之則須直不愧屋漏與愼獨, 這是箇持養底氣象也.

02上-114 知止則自定, 萬物撓不動, 非是別將箇定來助知止也.

02上-115 詩·書中凡有一箇主宰的意思, 皆言帝; 有一箇包涵徧覆的意思, 則言天; 有一箇公共無私的意思, 則言王. 上下千百歲中, 若合符契.

02上-116 如天理底意思, 誠只是誠此者也, 敬只是敬此者也, 非是別有一箇誠, 更有一箇敬也.

02上-117 天理云者, 這一箇道理, 更有甚窮已? 不爲堯存, 不爲桀亡. 人得之者, 故大行不加, 窮居不損. 這上頭來, 更怎生說得存亡加滅? 是他原無少欠, 百理俱備. 胡本此下云:「得這箇天理, 是謂大人. 以其道變通無窮, 故謂之聖. 不疾而速, 不行而至, 須黙而識之處, 故謂之神.」

02上-118 「天地設位, 而易行乎其中矣」; 「乾坤毁, 則無以見易」. 「易不可見, 則乾坤或幾乎息矣」. 易是箇甚? 易又不只是這一部書, 是易之道也. 不要將易又是一箇事, 卽事一作唯, 一作只是. 盡天理, 便是易也.

02上-119 天地之化, 旣是二物, 必動已不齊. 譬之兩扇磨行, 便其齒齊, 不得齒齊. 旣動, 則物之出者, 何可得齊? 轉則齒更不復得齊. 從此參差萬變, 巧歷不能窮也.

02上-120 天地之間, 有者只是有. 譬之人之知識聞見, 經歷數十年, 一日念之, 了然胸中, 這一箇道理在那裏放著來.

02上-121 養心者, 且須是敎他寡欲, 又差有功.

02上-122 中心斯須不和不樂, 則鄙詐之心入之矣. 此與「敬以直內」同理. 謂敬爲和樂則不可, 然敬須和樂, 只是中心沒事也.

02上-123 大凡利害禍福, 亦須致命. 須得致之爲言, 直如人以力自致之謂也. 得之不得, 命固已定, 君子須知佗命方得. 「不知命無以爲君子.」 蓋命苟不知, 無所不至. 故君子於困窮之時, 須致命便遂得志. 其得禍得福, 皆已自致, 只要申其志而已.

02上-124 「求之有道, 得之有命」, 是求無益於得, 言求得不濟事. 元本無不字. 此言猶只爲中人言之, 若爲中人以上而言, 却只道求之有道, 非道則不求, 更不消言命也.

02上-125 堯夫豪傑之士, 根本不帖帖地. 伯淳嘗戲以亂世之姦雄中, 道學之有所得者, 然無禮不恭極甚. 又嘗戒以不仁, 已猶不認, 以爲人不曾來學. 伯淳言:「堯夫自是悠悠.」自言須如我與李之才方得道.

02上-126 「天民之先覺」, 譬之皆睡, 佗人未覺來, 以我先覺. 故搖擺其未覺者亦使之覺, 及其覺也, 元無小欠. 蓋亦未嘗有所增加也, 適一般爾. 「天民」云者, 蓋是全盡得天生斯民底事業. 「天之生斯民也, 將以道覺斯民.」蓋言天生此民, 將以此道覺此民, 則元無小欠, 亦無增加, 未嘗不足. 「達可行於天下」者, 謂其全盡天之生民之理, 其術亦足以治天下國家故也.

02上-127 「可欲之謂善」, 便與「元者善之長」同理.

02上-128 禮樂不可斯須去身.

02上-129 「不能反躬, 天理滅矣.」 天理云者, 百理具備, 元無少欠, 故「反身而誠」, 只是言得已上, 更不可道甚道. 元本道字屬下文.

02上-130 命之曰易, 便有理.[道理皆自然] 若安排定, 則更有甚理? 天地陰陽之變, 便如二扇磨, 升降盈虧剛柔, 初未嘗停息, 陽常盈, 陰常虧, 故便不齊. 譬如磨旣行, 齒都不齊, 旣不齊, 便生出萬變. 故物之不齊, 物之情也. 而莊周强要齊物, 然而物終不齊也. 堯夫有言:「泥空終是著, 齊物到頭爭.」此其肅如秋, 其和如春. 如秋, 便是「義以方外」也. 如春, 觀萬物皆有春意. 堯夫有詩云:「拍拍滿懷都是春.」又曰:「芺蓉月向懷中照, 楊柳風來面上吹.」又曰:「卷舒萬古興亡手, 出入幾重雲水身.」若莊周, 大抵寓言, 要入佗放蕩之場. 堯夫却皆有理, 萬事皆出於理, 自以爲皆有理, 故要得縱心妄行總不妨.

02上-131 觀天理, 亦須放開意思, 開闊得心胸, 便可見, 打揲了習心兩漏三漏子. 今如此混然說做一體, 猶二本, 那堪更二本三本! 今雖知「可欲之爲善」, 亦須實有諸己, 便可言誠, 誠便合內外之道. 今看得不一, 只是心生. 除了身只是理, 便說合天人. 合天人, 已是爲不知者引而致之. 天人無間. 未不充塞則不能化育, 言贊化育, 已是離人而言之.

02上-132 須是大其心, 使開闊, 譬如爲九層之臺, 須大做脚始得.

02上-133 元亨者, 只是始而亨者也, 此通人物而言, 通, 元本作詠字. 謂始初發生, 大槪一例亨通也. 及到利貞, 便是「各正性命」後, 屬人而言也. 利貞者分在性與情, 只性爲本, 情是性之動處, 情又幾時惡. 「故者以利爲本」, 只是順利處爲性, 若情則須是正也.

02上-134 醫家以不認痛癢謂之不仁, 人以不知覺不認義理爲不仁, 譬最近.

02上-135 所以謂萬物一體者, 皆有此理, 只爲從那裏來. ‘生生之謂易’, 生則一時生, 皆完此理. 人則能推, 物則氣昏, 推不得, 不可道他物不與有也. 人只爲自私, 將自家軀殼上頭起意, 故看得道理小了佗底. 放這身來, 都在萬物中一例看, 大小大快活. 釋氏以不知此, 去佗身上起意思, 奈何那身不得, 故却厭惡, 要得去盡根塵, 爲心原不定, 故要得如枯木死灰. 然沒此理, 要有此理, 除是死也. 釋氏其實是愛身, 放不得, 故說許多. 譬如負販之蟲, 已載不起, 猶自更取物在身. 又如抱石沉河, 以其重愈沉, 終不道放下石頭, 惟嫌重也.

02上-136 孟子論四端處, 則欲擴而充之; 說約處, 則博學詳說而反說約. 此內外交相養之道也.

02上-137 ‘萬物皆備於我’, 不獨人爾, 物皆然. 都自這裏出去, 只是物不能推, 人則能推之. 雖能推之, 幾時添得一分? 不能推之, 幾時減得一分? 百理具在, 平鋪放著. 幾時道堯盡君道, 添得些君道多, 舜盡子道, 添得些孝道多? 元來依舊.

02上-138 橫渠敎人, 本只是謂世學膠固, 故說一箇淸虛一大, 只圖得人稍損得沒去就道理來, 然而人又更別處走. 今日且只道敬.

02上-139 聖人之德行, 固不可得而名狀. 若顔子底一箇氣象, 吾曹亦心知之, 欲學聖人, 且須學顔子. 後來曾子·子夏, 煞學得到上面也.

02上-140 今學者敬而不見得, 元本有未字. 又不安者, 只是心生, 亦是太以敬來做事得重, 此「恭而無禮則勞」也. 恭者, 私爲恭之恭也; 禮者非體一作禮. 之禮, 是自然的道理也. 只恭而不爲自然的道理, 故不自在也. 須是「恭而安」. 今容貌必端, 言語必正者, 非是道獨善其身, 要人道如何, 只是天理只如此, 本無私意, 只是箇循理而已.

02上-141 堯夫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玉者溫潤之物, 若將兩塊玉來相磨, 必磨不成, 須是得佗箇麤礪底物方磨得出. 譬如君子與小人處, 爲小人侵陵, 則修省畏避, 動心忍性, 增益預防, 如此便道理出來.

02上-142 公掞昨在洛有書室, 兩旁各一牖, 牖各三十六隔, 一書天道之要, 一書仁義之道, 中以一牓, 書「毋不敬, 思無邪」. 中處之, 此意亦好.

02上-143 古人雖胎敎與保傅之敎, 猶勝今日庠序鄕黨之敎. 古人自幼學, 耳目游處, 所見皆善, 至長而不見異物, 故易以成就. 今人自少所見皆不善, 才能言便習穢惡, 日日消鑠, 更有甚天理? 須人理皆盡, 然尙以些秉彝消鑠盡不得. 故且恁過, 一日之中, 起多少巧僞, 萌多少機穽. 據此箇薰蒸, 以氣動氣, 宜乎聖賢之不生, 和氣之不兆也. 尋常問或有些時和歲豐, 亦出於幸也. 不然, 何以古者或同時或同家並生聖人, 及至後世, 乃數千歲寂寥?

02上-144 人多言天地外, 不知天地如何說內外, 外面畢竟是箇甚? 若言著外, 則須似有箇規模.

02上-145 凡言充塞云者, 却似箇有規模底體面, 將這氣充實之. 然此只是指而示之近耳. 氣則只是氣, 更說甚充塞? 如化育則只是化育, 更說甚贊? 贊與充塞, 又早却是別一件事也?

02上-146 理之盛衰之說, 與釋氏初劫之言, 如何到佗說便亂道, 又去窺測得些? 彼其言成住壞空, 曰成壞則可, 住與空則非也. 如小兒旣生, 亦日日長行, 元不曾住. 是佗本理只是一箇消長盈虧耳, 更沒別事.

02上-147 極爲天地中, 是也, 然論地中儘有說. 據測景, 以三萬里爲中, 若有窮然. 有至一邊已及一萬五千里, 而天地之運蓋如初也. 然則中者, 亦時中耳. 地形有高下, 無適而不爲中, 故其中不可定下. 譬如楊氏爲我, 墨氏兼愛, 子莫於此二者以執其中, 則中者適未足爲中也. 故曰:「執中無權, 猶執一也.」 若是因地形高下, 無適而不爲中, 則天地之化不可窮也. 若定下不易之中, 則須有左有右, 有前有後, 四隅旣定, 則各有遠近之限, 便至百千萬億, 亦猶是有數. 蓋有數則終有盡處, 不知如何爲盡也.

02上-148 日之形, 人莫不見, 似輪似餅. 其形若有限, 則其光亦須有限. 若只在三萬里中升降出沒, 則須有光所不到處, 又安有此理? 今天之蒼蒼, 豈是天之形? 視下也亦須如是. 日固陽精也, 然不如舊說, 周回而行, 中心是須彌山, 日無適而不爲精也. 地旣無適而不爲中, 則日無適而不爲精也. 氣行滿天地之中, 然氣須有精處, 故其見如輪如餅. 譬之鋪一溜柴薪, 從頭爇著, 火到處, 其光皆一般, 非是有一塊物推著行將去. 氣行到寅, 則寅上有光; 行到卯, 則卯上有光. 氣充塞, 無所不到. 若這上頭得箇意思, 便知得生物之理.

02上-149 觀書者, 亦須要知得隨文害義. 如書曰:「湯旣勝夏, 欲遷其社, 不可.」 旣處湯爲聖人, 聖人不容有妄擧. 若湯始欲遷社, 衆議以爲不可而不遷, 則是湯先有妄擧也. 不可者, 湯不可之也. 湯以爲國旣亡, 則社自當遷; 以爲遷之不若不遷之愈, 故但屋之. 屋之, 則與遷之無以異. 旣爲亡國之社, 則自王城至國都皆有之, 使爲戒也. 故春秋書「亳社災」, 然則魯有亳社, 屋之, 故有火災. 此制, 計之必始於湯也.

02上-150 長安西風而雨, 終未曉此理. 須是自東自北而風則雨, 自南自西則不雨. 何者? 自東自北皆屬陽, 坎卦本陽. 陽唱而陰和, 故雨; 自西自南陰也, 陰唱而陽不和. 蝃蝀之詩曰:「朝隮于西, 崇朝其雨.」 是陽來唱也, 故雨; 「蝃蝀在東」, 則是陰先唱也; 「莫之敢指」者, 非謂手指莫敢指陳也, 猶言不可道也. 易言「密雲不雨, 自我西郊」, 言自西則是陰先唱也, 故雲雖密而不雨. 今西風而雨, 恐是山勢使然.

02上-151 學者用了許多工夫, 下頭須落道了, 是入異敎. 只爲自家這下元未曾得箇安泊處, 那下說得成熟? 世人所惑者鬼神轉化, 佗總有說, 又費力說道理, 又打入箇無底之壑, 故一生出不得. 今日須是自家這下照得理分明, 則不走作. 形而下形而上者, 亦須更分明須得. 雖則心有一作存. 黙識, 有難名狀處, 然須說盡心知性知天, 亦須於此留意. 此章一無「落道了是」四字.

02上-152 學則與佗「窮理盡性以至於命」, 則不失. 異敎之書, 「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 然其流必乖, 故不可以一事遂都取之. 若楊·墨亦同是堯·舜, 同非桀·紂. 是非則可也, 其就上所說, 則是成就他說也. 非桀是堯, 是吾依本分事, 就上過說, 則是佗私意說箇. 要之, 只有箇理.

02上-153 講學本不消得理會, 然每與剔撥出, 只是如今雜亂膠固, 須著說破.

02上-154 孟子論王道便實. 「徒善不足爲政, 徒法不能自行」, 便先從養生一作道. 上說將去. 旣庶旣富, 然後以「飽食煖衣而無敎」爲不可, 故敎之也. 孟子而後, 却只有原道一篇, 其間語固多病, 然要之大意儘近理. 若西銘, 則是原道之宗祖也. 原道却只說到道, 元未到得西銘意思. 據子厚之文, 醇然無出此文也, 自孟子後, 蓋未見此書.

02上-155 聖人之敎, 以所貴率人, 釋氏以所賤率人. 初本無此十六字. 卷末注云:「又『學佛者難吾言』章, 一本章首有云云, 下同, 餘見『昨日之會』章.」 學佛者難聲去吾言, 謂「人皆可以爲堯·舜, 則無僕隸」. 正叔言:「人皆可以爲堯·舜, 聖人所願也; 其不爲堯·舜, 是所可賤也, 故以爲僕隸.」

02上-156 游酢·楊時先知學禪, 已知向裏沒安泊處, 故來此, 却恐不變也. 暢大隱許多時學, 乃方學禪, 是於此蓋未有所得也. 呂進伯可愛, 老而好學, 理會直是到底. 天祺自然有德氣, 似箇貴人氣象, 只是却有氣短處, 規規太以事爲重, 傷於周至, 却是氣局小. 景庸則只是才敏. 須是天祺與景庸相濟, 乃爲得中也.

02上-157 子厚則高才, 其學更先從雜博中過來.

02上-158 理則天下只是一箇理, 故推至四海而凖, 須是質諸天地, 考諸三王不易之理. 故敬則只是敬此者也, 仁是仁此者也, 信是信此者也. 又曰:「顚沛造次必於是.」 又言「吾斯之未能信」, 只是道得如此, 更難爲名狀.

02上-159 今異敎之害, 道家之說則更沒可闢, 唯釋氏之說衍蔓迷溺至深. 今日今日一作自. 是釋氏盛而道家蕭索. 方其盛時, 天下之士往往自一作又. 從其學, 自難與之力爭. 惟當自明吾理, 吾理自立, 則彼不必與爭. 然在今日, 釋氏却未消理會, 大患者却是介甫之學. 譬之盧從史在潞州, 知朝廷將討之, 當時便使一處逐其節度使. 朝廷之議, 要討逐節度者, 而李文饒之意, 要先討潞州, 則不必治彼而自敗矣. 如今日, 却要先整頓介甫之學, 壞了後生學者.

02上-160 異敎之說, 其盛如此, 其久又如是, 亦須是有命, 然吾輩不謂之命也.

02上-161 人之於患難, 只有一箇處置, 盡人謀之後, 却須泰然處之. 有人遇一事, 則心心念念不肯捨(舍), 畢竟何益? 若不會處置了放下, 便是無義無命也.

02上-162 「道之不明也, 賢者過之, 不肖者不及也.」 賢者則只過當, 不肖又却都休.

02上-163 冬至一陽生, 却須斗寒, 正如欲曉而反暗也. 陰陽之際, 亦不可截然不相接, 厮侵過便是道理. 天地之間, 如是者極多. 艮之爲義, 終萬物, 始萬物, 此理最妙, 須玩索這箇理.

02上-164 古言乾·坤退處不用之地, 而用六子. 若人, 則便分君道無爲, 臣道有爲. 若天, 則誰與佗安排? 佗如是, 須有道理. 故如八卦之義, 須要玩索.

02上-165 早梅冬至已前發, 方一陽未生, 然則發生者何也? 其榮其枯, 此萬物一箇陰陽升降大節也. 然逐枝自有一箇榮枯, 分限不齊, 此各有一乾·坤也. 各自有箇消長, 只是箇消息. 惟其消息, 此所以不窮. 至如松柏, 亦不是不彫, 只是後彫, 彫得不覺, 怎少得消息? 方夏生長時, 却有夏枯者, 則冬寒之際有發生之物, 何足怪也!

02上-166 物理最好玩.

02上-167 陰陽於天地間, 雖無截然爲陰爲陽之理, 須去參錯(差), 然一箇升降生殺之分, 不可無也. 02上-168 動植之分, 有得天氣多者, 有得地氣多者, 「本乎天者親上, 本乎地者親下」. 然要之, 雖木植亦兼有五行之性在其中, 只是偏得土之氣, 故重濁也.

02上-169 伯淳言:「西銘某得此意, 只是須得佗子厚有如此筆力, 佗人無緣做得. 孟子以後, 未有人及此. 得此文字, 省多少言語. 且敎佗人讀書, 要之仁孝之理備於此, 須臾而不於此, 則便不仁不孝也.」

02上-170 詩前序必是當時人所傳, 國史明乎得失之迹者是也. 不得此, 則何緣知得此篇是甚意思? 大序則是仲尼所作, 其餘則未必然. 要之, 皆得大意, 只是後之觀詩者亦添入.

02上-171 詩有六體, 須篇篇求之, 或有兼備者, 或有偏得一二者. 今之解詩者, 風則分付與國風矣, 雅則分付與大·小雅矣, 頌卽分付與頌矣. 詩中且沒却這三般體, 如何看得詩? 風之爲言, 便有風動之意; 興便有一興喩之意; 比則直比之而已, 蛾眉瓠犀是也; 賦則賦陳其事, 如「齊侯之子, 衛侯之妻」是也, 雅則正言其事, 頌則稱美之言也, 如「于嗟乎騶虞」之類是也.

02上-172 關雎之詩, 如言「樂得淑女, 以配君子; 憂在進賢, 不滛其色」, 非后妃之事, 明知此意是作詩者之意也. 如此類推之.

02上-173 詩言后妃夫人者, 非必謂文王之妻也, 特陳后妃夫人之事, 如斯而已. 然其後亦有當時詩附入之者, 汝墳是也. 且二南之詩, 必是周公所作, 佗人恐不及此. 以其爲敎於衽席之上, 閨門之內, 上下貴賤之所同也. 故用之鄕人邦國而謂之國風也. 化天下只是一箇風, 至如鹿鳴之詩數篇, 如燕羣臣·遣戍役·勞還率[卒]之類, 皆是爲國之常政, 其詩亦恐是周公所作, 如後人之爲樂章是也.

02上-174 論語中言「唐棣之華」者, 因權而言逸詩也. 孔子刪詩, 豈只取合於雅頌之音而已, 亦是謂合此義理也. 如皇矣·蒸民·文王·大明之類, 其義理, 非人人學至於此, 安能及此? 作詩者又非一人, 上下數千年若合符節, 只爲合這一箇理, 若不合義理, 孔子必不取也.

02上-175 夫子言「興於詩」, 觀其言, 是興起人善意, 汪洋浩大, 皆是此意. 如言「秉心塞淵, 騋牝三千」. 須是塞淵, 然後騋牝三千. 塞淵有義理. 又如駉之詩, 坰牧是賤事, 其中却言「思無邪」. 詩三百, 一言以蔽之者在此一句. 坰牧而必要思無邪者, 蓋爲非此則不能坰牧. 又如考槃之詩, 解者謂賢人永誓不復告君, 不復見君, 又自誓不詐而實如此也, 據此安得有賢者氣象? 孟子之於齊, 是甚君臣, 然其去, 未嘗不遲遲顧戀. 今此君才不用, 便躁忿如此, 是不可磯也. 乃知此詩, 解者之誤. 此詩是賢者退而窮處, 心不忘君, 怨慕之深者也. 君臣猶父子, 安得不怨? 故直至於寤寐弗忘, 永陳其不得見君與告君, 又陳其此誠之不詐也. 此章注「塞淵有義理」, 一作「塞淵於義理」.

02上-176 堯與舜更無優劣, 及至湯·武便別. 孟子言性之反之, 自古無人如此說, 只孟子分別出來, 便知得堯·舜是生而知之, 湯·武是學而能之. 文王之德則似堯·舜, 禹之德則似湯·武, 要之皆是聖人.

02上-177 詩云:「上天之載, 無聲無臭, 儀刑文王, 萬邦作孚.」上天又無聲臭之可聞, 只看文王便萬邦取信也. 又曰:「維天之命, 於穆不已.」蓋曰天之所以爲天也. 「文王之德之純」, 蓋曰文王之所以爲文也. 然則文王之德, 直是似天. 「昊天曰明, 及爾出王;昊天曰旦, 及爾游衍」, 只爲常是這箇道理. 此箇亦須待佗心熟, 便自然別.

02上-178 「樂則生, 生則烏可已也」, 須是熟方能如此. 「苟爲不熟, 不如稊稗」.

02上-179 「是集義所生, 非義襲而取之也.」須集義, 這上頭莫非義也.

02上-180 仁義禮智根於心, 其生色言四者, 本於心而生色也. 「睟於面, 盎於背, 施於四體, 四體不言而喩」, 孟子非自及此, 焉能道得到此?

02上-181 今志於義理而心不安樂者, 何也? 此則正是膌一箇「助之長」. 雖則心操之則存, 舍之則亡, 然而持之太甚, 便是「必有事焉而正之」也, 亦須且恁去如此者只是德孤. 「德不孤, 必有鄰」, 到德盛後, 自無窒礙, 左右逢其源也.

02上-182 中庸言「禮儀三百, 威儀三千」, 方是說「優優大哉」. 又却非如異敎之說, 須得如枯木死灰以爲得也.

02上-183 得此義理在此, 甚事不盡? 更有甚事出得? 視世之功名事業, 甚譬如閑. 視世之仁義者, 甚煦煦孑孑, 如匹夫匹婦之爲諒也. 自視天來大事, 處以此理, 又曾何足論? 若知得這箇義理, 便有進處. 若不知得, 則何緣仰高鑽堅, 在前在後也? 竭吾才, 則又見其卓爾.

02上-184 德者得也, 須是實到這裏須得.

02上-185 言「反身而誠, 樂莫大焉」, 却是著人上說.

02上-186 邵堯夫於物理上儘說得, 亦大段漏洩佗天機.

02上-187 人於天理昏者, 是只爲嗜欲亂著佗. 莊子言「其嗜欲心者, 其天機淺」, 此言却最是.

02上-188 這箇義理, 「仁者又看做仁了也, 知者又看做知了也, 百姓又日用而不知」, 此所以「君子之道鮮矣」. 此箇亦不少, 亦不剩, 只是人看他不見.

02上-189 今天下之士人, 在朝者又不能言, 退者遂忘之, 又不肯言, 此非朝廷吉祥. 雖未見從, 又不曾有大橫見加, 便豈可自絶也? 君臣, 父子也, 父子之義不可絶. 豈有身爲侍從, 尙食其祿, 視其危亡, 曾不論列, 君臣之義, 固如此乎?

02上-190 「寂然不動, 感而遂通」者, 天理具備, 元無歉少, 不爲堯存, 不爲桀亡, 父子君臣, 常理不易, 何曾動來! 因不動, 故言寂然; 惟不動, 感便通, 非自外也.

02上-191 若不一本, 則安得「先天而天不違, 後天而奉天時?」

02上-192 所務於窮理者, 非道須盡窮了天下萬物之理, 又不道是窮得一理便到, 只是要積累多後, 自然見去.

02上-193 天地安有內外? 言天地之外, 便是不識天地也. 人之在天地, 如魚在水, 不知有水, 直待出水, 方知動不得.

02上-194 禮一失則爲夷狄, 再失則爲禽獸. 聖人初恐人入於禽獸也, 故於春秋之法極謹嚴. 元本無故字. 中國而用夷狄禮, 則便夷狄之. 韓愈言「春秋謹嚴」, 深得其旨. 韓愈道佗不知又不得. 其言曰:「易奇而法, 詩正而葩, 春秋謹嚴, 左氏浮誇.」 其名理皆善.

02上-195 當春秋·戰國之際, 天下小國介於大國, 奔命不暇, 然足以自維持數百年. 此勢却似稻塍, 各有界分約束. 後世遂有土崩之勢, 道壞便一時壞, 元本無此一壞字. 陳涉一叛, 天下遂不支梧. 今日堂堂天下, 只西方一敗, 朝廷遂震, 何也? 蓋天下之勢, 正如稻塍, 各有限隔, 則卒不能壞. 今天下却似一箇萬頃陂, 要起卒起不得, 及一起則洶湧, 遂奈何不得. 以祖宗德澤仁厚, 涵養百餘年間, 一時柔了人心, 雖有豪傑, 無箇端倪起得, 便只要安靜, 不宜使搖動. 雖夷狄亦散兵却鬥, 恃一本無恃字. 此中國之福也. 一本此字下有非字.

02上-196 賈誼有五餌之說, 當時笑其迂踈, 今日朝廷正使著, 故得許多時寧息.

02上-197 天地動靜之理, 天圓則須轉, 地方則須安靜. 南北之位, 豈可不定下? 所以定南北者, 在坎離也. 坎離又不是人安排得來, 莫非自然也.

02上-198 論語爲書, 傳道立言, 深得聖人之學者矣. 如鄕黨形容聖人, 不知者豈能及是? 正

02上-199 「不愧屋漏」, 便是箇持養氣象.

02上-200 孔孟之分, 只是要別箇聖人賢人. 如孟子若爲孔子事業, 則儘做得, 只是難似聖人. 譬如翦綵以爲花, 花則無不似處, 只是無他造化功. 「綏斯來, 動斯和」, 此是不可及處.

02上-201 只是這道理, 以上却難言也. 如言「吾斯之未能信」, 皆是古人此理已明故也.

02上-202 敬而無失, 便是「喜怒哀樂未發之謂中」也. 敬不可謂之中, 但敬而無失, 卽所以中也.

02上-203 微仲之學雜, 其愷悌嚴重寬大處多, 惟心艱於取人, 自以才高故爾. 語近學, 則不過入於禪談; 不常議論, 則以苟爲有詰難, 亦不克易其言, 不必信心, 自以才高也.

02上-204 和叔常言「及相見則不復有疑, 旣相別則不能無疑」, 然亦未知果能終不疑. 不知佗旣已不疑, 而終復有疑, 何故? 伯淳言:「何不問他? 疑甚不如劇論.」

02上-205 和叔任道擔當, 其風力甚勁, 然深潛縝密, 有所不逮於與叔. 蔡州謝良佐雖時學中因議州擧學試得失, 便不復計較. 建州游酢, 非昔日之游酢也, 固是穎, 然資質溫厚. 南劒州楊時雖不逮酢, 然煞穎悟. 林大節雖差魯, 然所問便能躬行. 劉質夫久於其事, 自小來便在此. 李端伯相聚雖不久, 未見佗操履, 然才識穎悟, 自是不能已也.

02上-206 介父當初, 只是要行已志, 恐天下有異同, 故只去上心上把得定, 佗人不能搖, 以是拒絶言路, 進用柔佞之人, 使之奉行新法. 今則是佗已去, 不知今日却留下害事.

02上-207 昨春邊事權罷, 是皆李舜擧之力也. 今不幸適喪此人, 亦深足怜(憐)也. 此等事皆是重不幸.

02上-208 李憲本意, 佗只是要固蘭會, 恐覆其功, 必不肯主這下事. 元豐四年取興·靈事.

02上-209 新進游·楊輩數人入太學, 不惟議論須異, 且動作亦必有異, 故爲學中以異類待之, 又皆學春秋, 愈駭俗矣.

02上-210 堯夫之學, 先從理上推意, 言象數言天下之理, 須出於四者, 推到理處, 曰:處曰添二字. 「我得此大者, 則萬事由我, 無有不定.」 然未必有術, 要之亦難以治天下國家. 其爲人則直是無禮不恭, 惟是侮玩, 雖天理一作地. 亦爲之侮玩. 如無名公傳言「問諸天地, 天地不對, 弄丸餘暇, 時往時來」之類.

02上-211 堯夫詩「雪月風花未品題」, 佗便把這些事, 便與堯·舜三代一般. 此等語, 自孟子後, 無人曾敢如此言來, 直是無端. 又如言文字呈上, 堯夫皆不恭之甚. 「須信畫前元有易, 自從刪後更無詩」, 這箇意思, 古元未有人道來.

02上-212 「行已須行誠盡處」, 正叔謂:「意則善矣, 然言誠盡, 則誠之爲道, 非能盡也.」 堯夫戲謂:「且就平側.」

02上-213 司馬子微嘗作坐忘論, 是所謂坐馳也. 微一作綦.

02上-214 伯淳昔在長安倉中閑坐, 後見長廊柱, 以意數之, 已尙不疑, 再數之不合, 不免令人一一聲言而數之, 乃與初數者無差, 則知越著心把捉越不定.

02上-215 呂與叔以氣不足而養之, 此猶只是自養求無疾, 如道家修養亦何傷, 若須要存想飛昇, 此則不可.

02上-216 徐禧奴才也, 善兵者有二萬人未必死, 彼雖十萬人, 亦未必能勝二萬人. 古者以少擊衆而取勝者多, 蓋兵多亦不足恃. 昔者袁紹以十萬阻官渡, 而曹操只以萬卒取之; 王莽百萬之衆, 而光武昆陽之衆有八千, 仍有在城中者, 然則只是數千人取之; 符堅下淮百萬, 而謝元才二萬人, 一麾而亂. 以此觀之, 兵衆則易老, 適足以資敵人, 一敗不支, 則自相蹂踐. 至如聞風聲鶴唳, 皆以爲晉軍之至, 則是自相殘也. 譬之一人軀幹極大, 一人輕捷, 兩人相當, 則擁腫者遲鈍, 爲輕捷者出入左右之, 則必困矣. 自古師旅勝敗, 不能無之. 然今日邊事, 至號踈曠前古未之聞也. 其源在不任將帥, 將帥不愼任人. 閫外之事, 將軍處之, 一一中覆, 皆受廟算, 上下相狥, 安得不如此? 元豐五年永樂城事.

02上-217 楊定鬼神之說, 只是道人心有感通. 如有人平生不識一字, 一日病作, 却念得一部杜甫詩, 却有此理. 天地間事, 只是一箇有, 一箇無, 旣有卽有, 無卽無. 如杜甫詩者, 是世界上實有杜甫詩, 故人之心病及至精一有箇道理, 自相感通. 以至人心在此, 託夢在彼, 亦有是理, 只是心之感通也. 死者託夢, 亦容有此理. 有人過江, 其妻墮水, 意其爲必死矣, 故過金山寺爲作佛事. 方追薦次, 忽其婢子通傳墮水之妻, 意度在某處作甚事, 是誠死也. 及三二日, 有漁人撐舟, 以其妻還之, 乃未嘗死也, 蓋旋於急流中救活之. 然則其婢子之通傳是何也? 亦是心相感通. 旣說心有感通, 更說甚生死古今之別?

02上-218 天祺自然有德氣, 望之有貴人之象, 只是氣局小, 太規規於事爲重也. 昔在司竹, 常愛用一卒長, 及將代, 自見其人盜筍皮, 遂治之無少貸. 罪已正, 待之復如初, 略不介意, 人觀其德量如此.

02上-219 正叔謂子厚:「越獄, 以謂卿監已上不追攝之者, 以其貴朝廷. 有旨追攝, 可也; 又請枷項, 非也. 不已太辱矣? 貴貴, 以其近於君.」 子厚謂:「若終不伏, 則將奈何?」 正叔謂:「寧使公事勘不成則休, 朝廷大義不可虧也.」 子厚以爲然.

02上-220 俗人酷畏鬼神, 久亦不復敬畏.

02上-221 冬至一陽生, 而每遇至後則倍寒, 何也? 陰陽消長之際, 無截然斷絶之理, 故相攙掩過. 如天將曉, 復至陰黑, 亦是理也. 大抵終始萬物, 莫盛乎艮, 此儘神妙, 須儘硏窮此理.

02上-222 今尺長於古尺. 欲尺度權衡之正, 須起於律. 律取黃鍾, 黃鍾之聲, 亦不難定. 世自有知音者, 將上下聲考之, 須一作旣得其正, 便將黍以實其管, 看管實幾粒, 然後推而定法可也. 古法:律管當實千二百粒黍, 今羊頭山黍不相應, 則將數等驗之, 看如何大小者, 方應其數, 然後爲正. 昔胡先生定樂, 取羊頭山黍, 用三等篩子篩之, 取中等者用之, 此特未爲定也. 此尺是器上所定, 更有因人而制. 如言深衣之袂一尺二寸, 若古人身材只用一尺二寸, 豈可運肘? 卽知因人身而定.

02上-223 旣是爲人後者, 便須將所後者呼之以爲父, 以爲母. 不如是, 則不正也, 却當甚爲人後? 後之立疑義者, 只見禮不杖期內, 有爲人後者爲其父母報, 便道須是稱親. 禮文蓋言出爲人後, 則本父母反呼之以爲叔爲伯也, 故須著道爲其父母以別之, 非謂却將本父母亦稱父母也.

02上-224 哲廟取孟后詔云:「孟元孫女.」 后孟在女也, 而以孟元孫女詔者, 伊川云:「自古天子不娶小國, 蓋孟元將校, 曾隨文潞公貝州獲功, 官至團練使, 而在是時止是小使臣耳.」此一段非元豐時事, 疑後人記.

卷二下: 附東見錄後

02下-01 今許大西事, 無一人敢議者. 自古擧事, 不能無可否是非, 亦須有議論. 如符堅壽春之役, 其朝廷宗室, 固多有言者, 以至宮女有張夫人者, 猶上書諫. 西晉平吳, 當取也, 主之者惟張華一人而已. 然當時雖羊叔子建議, 而朝廷亦不能無言. 又如唐師取蔡州, 此則在中國容其數十年恣睢, 然當時以爲不宜取者, 固無義理, 然亦是有議論. 今則廟堂之上無一人言者, 幾何不一言而喪邦也!元豐四年, 用种諤·沈括之謀伐西夏.

02下-02 今日西師, 正惟事本不正, 更說甚去就! 君子於任事之際, 須成敗之由一作責. 在己, 則自當生死以之. 今致其身, 使禍福死生利害由人處之, 是不可也. 如昨軍興事務繁夥, 是亦學也; 但恐只了佗紛紛底, 則又何益? 如從軍者之行, 必竟是爲利祿, 爲功名. 由今之擧, 便使得人一城一國, 又是甚功名? 君子恥之. 今日從宦, 苟有軍事, 不能免此, 是復蹈前事也. 然則旣如此, 曷爲而不已也?

02下-03 胎息之說, 謂之愈疾則可, 謂之道, 則與聖人之學不干事, 聖人未嘗說著. 若言神住則氣住, 則是浮屠入定之法. 雖謂養氣猶是第二節事, 亦須以心爲主, 其心欲慈惠安一作虛.靜, 故於道爲有助, 亦不然. 孟子說浩然之氣, 又不如此. 今若言存心養氣, 只是專爲此氣, 又所爲者小. 捨大務小, 捨本趨末, 又濟甚事! 今言有助於道者, 只爲奈何心不下, 故要得寂湛而已, 又不似釋氏攝心之術. 論學若如是, 則大段雜也. 亦不須得道, 只閉目靜坐爲可以養心. 「坐如尸, 立如齊」, 只是要養其志, 豈只待爲養這些氣來, 又不如是也.
태식胎息설에 대해 '병을 치료한다'고 하면 괜찮지만, '도道'라고 하면 성인의 학문과 아무런 관련이 없으니, 성인께서는 [태식胎息에 대해] 말씀하신 적이 없다. '신神이 있으면 기氣도 있다'고 말하는 것은 불교에서 입정入定하는 방법이다. [불교에서] 비록 '양기養氣는 부차적인 일일 뿐이고, 역시 심心을 위주로 해야 하니, 심心이 자혜롭고 고요하게 되기 때문에 도道에 도움이 된다'고 말하더라도 옳지 않다. 맹자께서 말씀하신 '호연지기浩然之氣'도 이와 같지 않다. 지금 '존심存心'·'양기養氣'를 말하더라도 그저 오로지 이 기氣만 위하고, 또 실천하는 것이 작다. 큰 것을 버리고 작은 것에 힘쓰며, 근본을 버리고 말단을 좇으니, 더 이상 무슨 일이 되겠는가? 지금 [불교에서] '도에 도움이 된다'고 말하는 것은 어떤 마음도 쓰지 못하기 때문에 고요하려고 할 뿐이니, 불교의 섭심攝心술과는 같지 않다. 학문을 논하는 것이 이와 같다면 대단히 잡박한 것이다. 말할 필요도 없이 그저 눈을 감고 정좌하면 심心을 기를 수 있다. '시동처럼 안고 재계하듯 서는 것'[1]은 그 뜻을 기르려는 것이니, 어찌 이 기氣를 기르는 것만 기다리고 있겠는가? 또한 이와 같지 않다.

02下-04 浮屠之術, 最善化誘, 故人多向之. 然其術所以化衆人也, 故人亦有向有不向者. 如介甫之學, 佗便只是去人主心術處加功, 故今日靡然而同, 無有異者, 所謂一正君而國定也. 此學極有害. 以介甫才辨, 遽施之學者, 誰能出其右? 始則且以利而從其說, 久而遂安其學. 今天下之新法害事處, 但只消一日除了便沒事. 其學化革了人心, 爲害最甚, 其如之何! 故天下只是一箇風. 風如是. 則靡然無不向也.

02下-05 今日西事要已, 亦有甚難? 前事亦何足恥? 只朝廷推一寬大天地之量, 許之自新, 莫須相從. 然此恐未易. 朝廷之意, 今日不得已, 須著如此. 但夏人更重有所要, 以堅吾約, 則邊患未已也. 一本通下章爲一段.

02下-06 范希文前日西擧, 以虛聲而走敵人. 今日又不知誰能爲希文者.

02下-07 關中學者, 以今日觀之, 師死而遂倍之, 却未見其人, 只是更不復講.

02下-08 餽運之術, 雖自古亦無不煩民·不動搖而足者. 然於古則有兵車, 其中載糗糧, 百人破二十五人. 然古者行兵在中國, 又不遠敵, 若是深入遠處, 則決無省力. 且如秦運海隅之粟以饋邊, 率三十鍾而致一石, 是二百倍以來. 今日師行, 一兵行, 一夫饋, 只可供七日, 其餘日必俱乏食也. 且計之, 須三夫而助一兵, 仍須十五日便回, 一日不回, 則一日乏食. 以此校之, 無善術. 故兵也者, 古人必不得已而後用者, 知此耳.

02下-09 目畏尖物, 此事不得放過, 便與克下. 室中率置尖物, 須以理勝佗, 尖必不刺人也, 何畏之有!

02下-10 橫渠墓祭爲一位, 恐難推同几之義. 同几唯設一位祭之, 謂夫婦同牢而祭也. 呂氏定一歲疏數之節, 有所不及, 恐未合人情. 一本作呂氏成時失之疏. 雨露旣濡, 霜露旣降, 皆有所感. 若四時之祭有所未及, 則不得契感之意. 一本作疏則不契感之情. 今祭祀, 其敬齊禮文之類, 尙皆可緩, 且是要大者先正始得. 今程氏之家祭, 只是男女異位, 及大有害義者, 稍變得一二, 佗所未遑也. 吾曹所急正在此. 凡祭祀, 須是及祖. 知母而不知父, 狗彘是也. 知父而不知祖, 飛鳥是也. 人須去上面立一等, 求所以自異始得.

02下-11 自古治亂相承, 亦常事. 君子多而小人少, 則治; 小人多而君子少, 則亂. 然在古, 亦須朝廷之中君子小人雜進, 不似今日剪截得直是齊整, 不惟不得進用, 更直憔悴善類, 略去近道, 則須憔悴舊日交遊. 只改節者, 便於世事差遂. 此道理, 不知爲甚? 正叔近病, 人有言之, 曰:「在佗人則有追駁斥放, 正叔無此等事, 故只有病耳.」

02下-12 介甫今日亦不必誅殺, 人人靡然自從, 蓋只消除盡在朝異己者. 在古, 雖大惡在上, 一面誅殺, 亦斷不得人議論, 今便都無異者.

02下-13 卜筮之能應, 祭祀之能享, 亦只是一箇理. 蓍龜雖無情, 然所以爲卦, 而卦有吉凶, 莫非有此理. 以其有是理也, 故以是問一作心向. 焉, 其應也如響. 若以私心及錯卦象而問之, 便不應, 蓋沒此理. 今日之理與前日已定之理, 只是一箇理, 故應也. 至如祭祀之享亦同. 鬼神之理在彼, 我以此理向之, 故享也. 不容有二三, 只是一理也. 如處藥治病, 亦只是一箇理. 此藥治箇如何氣, 有此病服之卽應, 若理不契, 則藥不應.

02下-14 古之言鬼神, 不過著於祭祀, 亦只是言如聞歎息之聲, 亦不曾道聞如何言語, 亦不曾道見如何形狀. 如漢武帝之見李夫人, 只爲道士先說與在甚處, 使端目其地, 故想出也. 然武帝作詩, 亦曰「是耶非耶」. 嘗問好談鬼神者, 皆所未曾聞見, 皆是見說, 燭理不明, 便傳以爲信也. 假使實所聞見, 亦未足信, 或是心病, 或是目病. 如孔子言人之所信者目, 目亦有不足信者耶. 此言極善.

02下-15 今日雜信鬼怪異說者, 只是不先燭理. 若於事上一一理會, 則有甚盡期, 須只於學上理會.

02下-16 師巫在此, 降言在彼, 只是抛得遠, 決無此理. 又言留下藥, 尤知其不然. 生氣盡則死, 死則謂之鬼可也. 但不知世俗所謂鬼神何也? 聰明如邵堯夫, 猶不免致疑, 在此嘗言, 有人家若虛空中聞人馬之聲. 某謂:「旣是人馬, 須有鞍韉之類皆全, 這箇是何處得來?」 堯夫言:「天地之間, 亦有一般不有不無底物.」 某謂:「如此說, 則須有不有不無底人馬, 凡百皆爾, 深不然也.」

02下-17 風肅然起於人心恐怖. 要之, 風是天地間氣, 非土偶人所能爲也. 漢時神君, 今日二郞廟, 皆有之.

02下-18 人心作主不定, 正如一箇翻車, 流轉動搖, 無須臾停, 所感萬端. 又如懸鏡空中, 無物不入其中, 有甚定形? 不學則却都不察, 及有所學, 便覺察得是爲害. 著一箇意思, 則與人成就得箇甚好見識?一作「無意於學, 則皆不之察, 曁用心自觀, 卽覺其爲害. 存此紛雜, 竟與人成何見識!」 心若不做一箇主, 怎生奈何? 張天祺昔常言, 「自約數年, 自上著牀, 便不得思量事」. 不思量事後, 須强把佗這心來制縛, 亦須寄寓在一箇形象, 皆非自然. 君實自謂「吾得術矣, 只管念箇中字」, 此則又爲中繫縛, 且中字亦何形象? 若愚夫不思慮, 冥然無知, 此又過與不及之分也. 有人胸中常若有兩人焉, 欲爲善, 如有惡以爲之間; 欲爲不善, 又若有羞惡之心者. 本無二人, 此正交戰之驗也. 持其志, 便氣不能亂, 此大可驗. 要之, 聖賢必不害心疾, 其佗疾却未可知. 佗藏府, 只爲元不曾養, 養之卻在修養家.一作「持其志, 使氣不能亂, 此大可驗. 要之, 聖賢必不病心疾, 佗藏府有患, 則不嘗專志於養焉.」

02下-19 仁祖時, 北使進言, 「高麗自來臣屬北朝, 近來職貢全缺, 殊失臣禮, 今欲加兵. 又聞臣屬南朝, 今來報知」. 仁祖不答, 及將去也, 召而前, 語之曰:「適議高麗事, 朕思之, 只是王子罪, 不干百姓事. 今旣加兵, 王子未必能誅得, 且是屠戮百姓.」 北使遂屈無答, 不覺汗流浹背, 俯伏於地, 歸而寢兵. 佗都不言彼兵事勢, 只看這一箇天地之量, 亦至誠有以格佗也.

02下-20 人心緣境, 出入無時, 人亦不覺.

02下-21 人夢不惟聞見思想, 亦有五藏所感者. 02下-22 天下之或寒或燠, 只緣佗地形高下. 如屋陰則寒, 屋陽則燠, 不可言於此所寒, 於此所熱. 且以尺五之表定日中一萬五千里, 就外觀未必然.

02下-23 人有壽考者, 其氣血脈息自深, 便有一般深根固蔕底道理. 一作氣象. 人脈起於陽明, 周旋而下, 至於兩氣口, 自然勻長, 故於此視脈. 又一道自頭而下, 至足大衝, 亦如氣口. 此等事最切於身, 然而人安然恬於不知. 至如人爲人問「你身上有幾條骨頭, 血脈如何行動, 腹中有多少藏府」, 皆冥然莫曉. 今人於家裏有多少家活屋舍, 被人問著, 已不能知, 却知爲不智, 於此不知, 曾不介意, 只道是皮包裹, 不到少欠, 大小大不察. 近取諸身, 一身之上, 百理具備, 甚物是沒底? 背在上故爲陽, 胸在下故爲陰, 至如男女之生, 已有此象. 天有五行, 人有五藏. 心, 火也, 著些天地間風氣乘之, 便須發燥. 肝, 木也, 著些天地間風氣乘之, 便須發怒. 推之五藏皆然. 孟子將四端便爲四體, 仁便是一箇木氣象, 惻隱之心便是一箇生物春底氣象, 羞惡之心便是一箇秋底氣象, 只有一箇去就斷割底氣象, 便是義也. 推之四端皆然. 此箇事, 又著箇甚安排得也? 此箇道理, 雖牛馬血氣之類亦然, 都恁備具, 只是流形不同, 各隨形氣, 後便昏了佗氣. 如其子愛其母, 母愛其子, 亦有木底氣象, 又豈無羞惡之心? 如避害就利, 別所愛惡, 一一理完. 更如獮猴尤似人, 故於獸中最爲智巧, 童昏之人見解不及者多矣. 然而唯人氣最淸, 可以輔相裁成, 「天地設位, 聖人成能」, 直行乎天地之中, 所以爲三才. 天地本一物, 地亦天也. 只是人爲天地心, 是心之動, 則分了天爲上, 地爲下, 兼三才而兩之, 故六也.

02下-24 天地之氣, 遠近異像, 則知愈遠則愈異. 至如人形有異, 曾何足論! 如史冊有鬼國狗國, 百種怪異, 固亦有之, 要之這箇理則一般. 其必一作有. 異者, 譬如海中之蟲魚鳥獸, 不啻百千萬億, 卒無有同於陸上之物. 雖極其異, 要之只是水族而已.

02下-25 天地之中, 理必相直, 則四邊當有空闕處. 空闕處如何, 地之下豈無天? 今所謂地者, 特於 一作爲. 天中一物爾. 如雲氣之聚, 以其久而不散也, 故爲對. 凡地動者, 只是氣動. 凡所指地者, 一作損缺處. 只是土, 土亦一物爾, 不可言地. 更須要知坤元承天, 是地之道也.

02下-26 古者百畝, 今四十一畝餘. 若以土地計之, 所收似不足以供九人之食. 曰:「百畝九人固不足, 通天下計之則亦可. 家有九人, 只十六已別受田, 其餘皆老少也, 故可供. 有不足者, 又有補助之政, 又有鄕黨賙捄之義, 故亦可足.

02下-27 後世雖有作者, 虞帝不可及也. 猶之田也, 其初開荒蒔種甚盛, 以次遂漸薄, 虞帝當其盛時故也. 其間有如夏衰, 殷衰, 周衰, 有盛則有衰, 又是其間之盛衰, 推之後世皆若是也. 如一樹, 方其榮時, 亦有發生, 亦有彫謝. 桑楡旣衰矣, 亦有發生, 亦有彫謝. 又如一歲之中, 四時之氣已有盛衰, 一時之中又有盛衰, 推之至如一辰, 須有辰初·辰正·辰末之差也. 今言天下之盛衰, 又且只據書傳所有, 聞見所及. 天地之廣, 其氣不齊, 又安可計? 譬之一國有幾家, 一家有幾人, 人之盛衰休戚未有齊者. 姓之所以蕃庶者, 由受姓之祖, 其流之盛也.

02下-28 內則謂請靧請浴之類, 雖古人謹禮, 恐不如是之煩.

02下-29 古人乘車, 車中不內顧, 不親指, 不遠視, 行則鳴環佩, 在車則聞和鸞, 式則視馬尾, 自然有箇君子大人氣象. 自五胡亂華以來, 惟知鞍馬爲便利, 雖萬乘之尊, 猶執鞭上馬. 執鞭非貴人事.

02下-30 使人謂之啞御史猶可, 且只是格君心.

02下-31 正叔嘗爲葬說, 有五事: 相地, 須使異日決不爲路, 不置城郭, 不爲溝渠, 不爲貴人所奪, 不致耕犁所及, 此大要也. 其穴之次, 設如尊穴南向北首, 陪葬者前爲兩列, 亦須北首, 各於其穴安夫婦之位. 坐於堂上, 則男東而女西, 臥於室中, 則男外而女內也. 推此爲法觀之. 葬, 須爲坎室爲安. 若直下便以土實之, 則許大一塊虛土, 壓底四向, 流水必趨土虛處, 大不便也. 且棺椁雖堅, 恐不能勝許多土頭, 有失比化者無使土親膚之義.

02下-32 心所感通者, 只是理也. 知天下事有卽有, 無卽無, 無古今前後. 至如夢寐皆無形, 只是有此理. 若言涉於形聲之類, 則是氣也. 物生則氣聚, 死則散而歸盡. 有聲則須是口, 旣觸則須是身. 其質旣壞, 又安得有此? 乃知無此理, 便不可信.

02下-33 草木, 土在下, 因升降而食土氣; 動物却土在中, 脾在內也. 非土則無由生.

02下-34 禮言「惟天地之祭爲越紼而行事」, 此事難行. 旣言越紼, 則是猶在殯宮, 於時無由致得齋, 又安能脫喪服衣祭服? 此皆難行. 縱天地之祀爲不可廢, 只一作則. 消使冡宰攝爾. 昔者英宗初卽位, 有人以此問, 先生答曰:「古人居喪, 百事皆此有闕字. 如常, 特於祭祀廢之, 則不若無廢爲愈也.」 子厚正之曰:「父在爲母喪, 則不敢見其父, 不敢以非禮見也. 今天子爲父之喪, 以此見上帝, 是以非禮見上帝也, 故不如無祭.」

02下-35 「萬物皆備於我」, 此通人物而言. 禽獸與人絶相似, 只是不能推. 然禽獸之性却自然, 不待學, 不待敎, 如營巢養子之類是也. 人雖是靈, 却椓喪處極多, 只有一件, 嬰兒飮乳是自然, 非學也, 其佗皆誘之也. 欲得人家嬰兒善, 且自小不要引佗, 留佗眞性, 待他自然, 亦須完得些本性須別也.

02下-36 勿謂小兒無記性, 所厯事皆能不忘. 故善養子者, 當其嬰孩, 鞠之使得所養, 全其和氣, 乃至長而性美, 敎之示以好惡有常. 至如養犬者, 不欲其升堂, 則時其升堂而朴之. 若旣朴其升堂, 又復食之於堂, 則使孰從? 雖日撻而求其不升, 不可得也. 養異類且爾, 况人乎? 故養正者, 聖人也.

02下-37 極, 須爲天下之中. 天地之中, 理必相直. 今人所定天體, 只是且以眼定, 視所極處不見, 遂以爲盡. 然向曾有於海上見南極下有大星十, 則今所見天體蓋未定. 雖似不可窮, 然以土圭之法驗之, 日月升降不過三萬里中. 故以尺五之表測之, 每一寸當一千里. 然而中國只到鄯善·莎車, 已是一萬五千里. 若就彼觀日, 尙只是三萬里中也. 天下之或寒或暖, 只緣地形高下. 如屋陰則寒, 屋陽則燠, 不可言於此所寒矣, 屋之西北又益寒. 伯淳在澤州, 嘗三次食韭黃, 始食懷州韭, 次食澤州, 又次食幷州, 則知數百里間氣爭三月矣. 若都以此差之, 則須爭半歲, 如是, 則有在此冬至, 在彼夏至者. 雖然, 又沒此事, 只是一般爲冬爲夏而已.

02下-38 貴姓子弟於飮食玩好之物之類, 直是一生將身伏事不懈, 如管城之陳醋甁, 洛中之史畫匣是也. 更有甚事? 伯淳與君實嘗問觀史畫, 猶能題品奈煩. 伯淳問君實:「能如此與佗畫否?」 君實曰:「自家一箇身, 猶不能事持得, 更有甚工夫到此?」

02下-39 電者陰陽相軋, 雷者陰陽相擊也. 軋者如石相磨而火光出者, 電便有雷擊者是一作甚. 也. 或傳京師少聞雷, 恐是地有高下也.

02下-40 神農作本草, 古傳一日食藥七十死, 非也. 若小毒, 亦不當嘗; 若大毒, 一嘗而死矣, 安得生? 其所以得知者, 自然視色嗅味, 知得是甚氣, 作此藥, 便可攻此病. 須是學至此則知自至此.

02下-41 或以謂原壤之爲人, 敢慢聖人, 及母死而歌, 疑是莊周, 非也. 只是一箇鄕里麤鄙人, 不識義理, 觀夫子責之辭, 可以見其爲人也. 一本此下云:「若是莊周, 夫子亦不敢叩之責之, 適足以啓其不遜爾, 彼亦必須有答.」

02下-42 古人適異方死, 不必歸葬故里, 如季子是也. 其言骨肉歸於土, 若夫魄氣, 則無不之也. 然觀季子所處, 要之非知禮者也.

02下-43 古人之法, 必犯大惡則焚其屍. 今風俗之弊, 遂以爲禮, 雖孝子慈孫, 亦不以爲異. 更是公方明立條貫, 元不爲禁: 如言軍人出戍, 許令燒焚, 將骨殖歸; 又言郊壇須三里外方得燒人, 則是別有焚屍之法. 此事只是習慣, 便不以爲事. 今有狂夫醉人, 妄以其先人棺櫬一彈, 則便以爲深讐巨怨, 及親拽其親而納之火中, 則略不以爲怪, 可不哀哉!

02下-44 英宗欲改葬西陵, 當是時, 潞公對以禍福, 遂止. 其語雖若詭對, 要之却濟事.

02下-45 父子異宮者, 爲命士以上, 愈貴則愈嚴. 故父子異宮, 猶今有逐位, 非如異居也.

卷三: 謝顯道記憶平日語

03-01 「鳶飛戾天, 魚躍于淵, 言其上下察也.此一段子思喫緊爲人處, 與「必有事焉而勿正心」之意同, 活潑潑地. 會得時, 活潑潑地; 不會得時, 只是弄精神.

03-02 切脈最可體仁.鄭轂云:「當見顯道先生問此語, 云:『是某與明道切脈時, 坐間有此語.』」

03-03 觀雞雛. 此可觀仁.

03-04 漢成帝夢上帝敗我濯龍淵, 打不過.

03-05 問鬼神有無. 曰:「待說與賢道沒時, 古人却因甚如此道? 待說與賢道有時, 又却恐賢問某尋.」

03-06 射法具而不滿者, 無志者也.

03-07 尸居却龍見, 淵黙却雷聲.

03-08 須是合內外之道, 一天人, 齊上下, 下學而上達, 極高明而道中庸.

03-09 旣得後, 便須放開, 不然, 却只是守.

03-10 詩可以興. 某自再見茂叔後, 吟風弄月以歸, 有「吾與點也」之意.

03-11 古人互相點檢, 如今之學射者亦然.

03-12 鐵劒利而娼優拙. 此重則彼輕.

03-13 自「舜發於畎畝之中」, 至「孫叔敖擧於海」, 若要熟, 也須從這裏過.

03-14 萃·渙皆「享於帝, 立廟」, 因其精神之聚而形於此, 爲其渙散, 故立此以收之.

03-15 「隘與不恭, 君子不由」, 非是瑕疵夷·惠之語, 其弊至此.

03-16 趙普除節度使權, 便是烏重胤之策, 以兵付逐州刺史.

03-17 以記誦博識爲玩物喪志.時以經語錄作一冊. ○鄭轂云:「嘗見顯道先生云:『某從洛中學時, 錄古人善行別作一冊, 洛中見之, 云是玩物喪志, 蓋言心中不宜容絲髮事.』」

03-18 張子厚· 邵堯夫, 善自開大者也.

03-19 彈琴, 心不在便不成聲, 所以謂琴者禁也, 禁人之邪心.

03-20 舞蹈本要長袖, 欲以舒其性情. 某嘗觀舞正樂, 其袖往必反, 有盈而反之意. 今之舞者, 反收拾袖子結在一處.

03-21 周茂叔窗前草不除去. 問之, 云:「與自家意思一般.」子厚觀驢鳴, 亦謂如此.

03-22 張子厚聞生皇子, 喜甚; 見餓莩者, 食便不美.

03-23 某寫字時甚敬, 非是要字好, 只此是學.

03-24 一日游許之西湖, 在石壇上坐, 少頃脚踏處便濕, 擧起云:「便是天地升降道理.」

03-25 一日見火邊燒湯甁, 指之曰:「此便是陰陽消長之義.」

03-26 「鳶飛戾天」, 向上更有天在; 「魚躍于淵」, 向下更有地在.此兩句去作人材上說更好. ○鄭轂云:「嘗問此二句, 顯道先生云:『非是極其上下而言, 蓋眞箇見得如此, 此正是子思喫緊道與人處. 若從此解悟, 便可入堯·舜氣象.』」

03-27 因論口將言而囁嚅. 云:「若合開口時, 要他頭, 也須開口, 如荊軻於樊於期. 須是『聽其言也厲』.」 03-28 舜由仁義行, 非行仁義也.

03-29 與善人處, 壞了人; 須是與不善人處, 方成就得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善下一有柔字.

03-30 又言:「不哭底孩兒, 誰抱不得?」

03-31 須是就事上學. 「蠱, 振民育德.」然有所知後, 方能如此. 「何必讀書, 然後爲學?」

03-32 「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遠.」重擔子須是硬脊梁漢方擔得.

03-33 詩·書只說帝與天.

03-34 有人疑伊尹出處合於孔子可以仕則仕·可以止則止, 不得爲聖之時, 何也? 曰:「終是任底意思在.」

03-35 一行豈所以名聖人? 至於聖, 則自不可見. 何嘗道聖人孝, 聖人廉?

03-36 太山爲高矣, 然太山頂上已不屬太山. 雖堯, 舜之事, 亦只是如太虛中一點浮雲過目.

03-37 執事須是敬, 又不可矜持太過.

03-38 孟子知言, 正如人在堂上, 方能辨堂下人曲直. 若自下去堂下, 則却辨不得.

03-39 勿忘勿助長之間, 正當處也.

03-40 顔子合下完具只是小, 要漸漸恢(開)廓. 孟子合下大, 只是未粹, 索學以充之.

03-41 學者要學得不錯, 須是學顔子.有凖的

03-42 參也, 竟以魯得之.

03-43 「黙而識之, 不言而信, 存乎德行.」

03-44 「手猶有倫」, 入毫釐絲忽終不盡.

03-45 滿腔子是惻隱之心.

03-46 衆人安則不恭, 恭則不安.

03-47 「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03-48 邢恕日三點檢, 謂亦可哀也, 何時不點檢!

03-49 學射者互相點檢病痛, 「朋友攸攝, 攝以威儀」.

03-50 有甚你管得我? 有甚我管得你? 敎人致却太平後, 某願爲太平之民.

右明道先生語

03-51 三王不足四, 無四三王之理. 如忠質文之所尙, 子丑寅之所建, 歲三月爲一時之理. 秦强以亥爲正, 畢竟不能行. 孔子知是理, 故其志不欲爲一王之法, 欲爲百王之通法, 如語顔淵爲邦是也, 其法度又一寓之春秋. 已後別有說.

03-52 西北東南, 人材不同.

03-53 以律管定尺, 乃是以天地之氣爲凖, 非秬黍之比也. 秬黍積數, 在先王時, 維此爲適與度量合, 故可用, 今時則不同.

03-54 物之可卜者, 惟龜與羊髀骨可用, 蓋其坼可驗吉凶.

03-55 李覯謂若敎管仲身長在宮內, 何妨更六人. 此語不然. 管仲時, 桓公之心特未蠹也. 若已蠹, 雖管仲可奈何? 未有心蠹尙能用管仲之理.

03-56 孟子言性, 當隨文看. 不以告子「生之謂性」爲不然者, 此亦性也, 彼命受生之後謂之性爾, 故不同. 繼之以「犬之性猶牛之性, 牛之性猶人之性歟?」 然不害爲一. 若乃孟子之言善者, 乃極本窮源之性.

03-57 日月之形, 如人有身須有目, 目必面前, 故太陽無北觀者.

03-58 仁則一, 不仁則二.

03-59 仁道難名, 惟公近之, 非以公便爲仁.

03-60 禪家之言性, 猶太陽之下置器, 其間方圓小大不同, 特欲傾此於彼爾. 然在太陽幾時動? 又其學善遁, 若人語以此理, 必曰「我無修無證」.

03-61 先生少時, 多與禪客語, 欲觀其所學淺深, 後來更不問. 蓋察言不如觀貌, 言猶可以所聞强勉, 至於貌則不可强. 선생의 어린 시절에는 선객(禪客)과 함께 말을 많이 하면서 배운 것의 얕고 깊음을 보고자 하였으나 후에 돌아와서 다시 묻지 않았다. 대체로 살펴보면 말은 모습(觀貌)만 못했으니, 말은 들은 바 힘쓰고 부지런한 것 같았지만 모습에 이르면 힘쓸 수 없었다.

03-62 氣形而下者.

03-63 語學者以所見未到之理, 不惟所聞不深徹, 久將理低看了.

03-64 性不可以內外言.

03-65 神是極妙之語.

03-66 神一本無. 與性元不相離, 則其死也, 何合之有? 如禪家謂別有一物常在, 偸胎奪陰之說, 則無是理.

03-67 魂謂精魂, 其死也魂氣歸於天, 消散之意.

03-68 某欲以金作器比性成形. 先生謂「金可以比氣, 不可以比性」.

03-69 唐人伎藝, 亦有精絶過今人處.

03-70 日月謂一日一箇亦得, 謂通古今只一箇亦得.

03-71 易言天亦不同. 如「天道虧盈而益謙」, 此通上下理亦如此, 天道之運亦如此. 如言「天且弗違, 况於人乎? 况於鬼神乎?」此直謂形而上者言, 以鬼神爲天地矣.

03-72 莊生形容道體之語, 儘有好處. 老氏「谷神不死」一章最佳.

03-73 禪家出世之說, 如閉目不見鼻, 然鼻自在.

03-74 聖人不記事, 所以常記得. 今人忘事, 以其記事. 不能記事, 處事不精, 皆出於養之不完固.

03-75 陳恒弑其君, 夫子請討, 當時夫子已去位矣. 曾爲大夫.

03-76 人固可以前知, 然其理須是用則知, 不用則不知. 知不如不知之愈, 蓋用便近二, 所以釋子謂又不是野狐精也.

03-77 二三立, 則一之名亡矣.

03-78 「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以其寂然不動, 小則事物之至, 大則無時而不感.

03-79 人之禀賦有無可奈何者, 聖人所以戒忿疾於頑.

03-80 釋氏處死生之際, 不動者有二: 有英明不以爲事者, 亦有昏愚爲人所誤, 以前路自有去處者.

03-81 心一作必. 欲窮四方上下所至, 且以無窮, 置却則得. 若要眞得, 一作識. 須是體合.

03-82 有剪桐之戲, 則隨事箴規; 違養生之戒, 則卽時諫止.

03-83 未有不能體道而能無思者, 故坐忘卽是坐馳, 有忘之心乃思也.

03-84 許渤與其子隔一窗而寢, 乃不聞其子讀書與不讀書. 先生謂:「此人持敬如此.」曷嘗有如此聖人.

03-85 伯淳在澶州日修橋, 少一長梁, 曾博求之民間. 後因出入, 見林木之佳者, 必起計度之心, 因語以戒學者, 「心不可有一事」.

03-86 閱機事之久, 機心必生. 蓋方其閱時, 心必喜, 旣喜, 則如種下種子.

03-87 見一學者忙迫, 先生問其故. 曰:「欲了幾處人事.」 曰:「某非不欲周旋人事者, 曷嘗似賢急迫?」

03-88 忘物與累物之弊等.

03-89 疑病者, 未有事至時, 先有疑端在心; 周羅事者, 先有周事之端在心, 皆病也.

03-90 較事大小, 其弊爲枉尺直尋之病. 一作論.

03-91 忘敬而後「無一作毋. 不敬」.

03-92 聖人之心, 未嘗有在, 亦無不在, 蓋其道合內外, 體萬物.

03-93 事神易, 爲尸難. 苟孝子有思親之心, 以至誠持之, 皆可以盡其道. 惟尸象神, 其所以祖考來格者以此. 後世巫覡, 立尸之遺意, 但其流入於妄僞, 豈有通幽明之理!

03-94 死者不可謂有知, 不可謂無知.

03-95 嘗問先生, 「其有知之原, 當俱禀得」. 先生謂:「不曾禀得, 何處交割得來?」 又語及太虛, 曰:「亦無太虛.」 遂指虛曰:「皆是理, 安得謂之虛? 天下無實於理者.」

03-96 罪已責躬不可無, 然亦不當長留在心胸爲悔.

03-97 有恐懼心, 亦是燭理不明, 亦是氣不足. 須知「義理之悅我心, 猶芻豢之悅我口」, 玩理以養心如此. 蓋人有小稱意事, 猶喜悅, 有淪肌浹骨如春和意思, 何况義一作見. 理? 然窮理亦當知用心緩急, 但苦勞而不知悅處, 豈能養心?

03-98 入道莫如敬, 未有能致知而不在敬者. 今人主心不定, 視心如寇賊而不可制, 不是事累心, 乃是心累事. 當知天下無一物是合少得者, 不可惡也.

03-99 或謂許大太虛. 先生謂:「此語便不是, 這裏論甚大與小?」

03-100 大抵人有身, 便有自私之理, 宜其與道難一.

03-101 人之於儀形, 有是持養者, 有是修飾者.

03-102 人之於性, 猶器之受光於日, 日本不動之物.

03-103 須是識在所行之先, 譬如行路, 須得光照.

03-104 伯有爲厲之事, 別是一理.

03-105 「一陰一陽之謂道」, 道非陰陽也, 所以一陰一陽道也, 如一闔一闢謂之變.

右伊川先生語

拾遺

03-106 許渤初起, 問人天氣寒溫, 加減衣服, 一加減定, 卽終日不換.

03-107 許渤在潤州, 與范文正·胡宿·周茂叔游.

03-108 古人立尸之意甚高.

03-109 「萬取千焉, 千取百焉.」 齊語謂某處取某處遠近.

03-110 「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 如欲平治天下, 當今之世, 舍我其誰?」 此是有所受命之語. 若孔子謂「天之將喪斯文也, 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 天之未喪斯文也, 匡人其如予何!」 喪乃我喪, 未喪乃我未喪, 我自做著天裏, 聖人之言, 氣象自別.

03-111 張橫渠謂范文正才氣老成. 笑指揮趙兪.

03-112 古人求法器.

03-113 禮樂只在進反之間, 便得性情之正.

03-114 孟子答公孫丑問「何爲浩然之氣」曰:「難言也.」只這裏便見得是孟子實有浩然之氣. 若他人便亂說道是如何, 是如何.

03-115 子路亦百世之師. 「人告之以有過則喜.」

右明道先生語

03-116 先生在經筵日, 有二同列論武侯事業, 謂:「戰伐所喪亦多, 非『殺一不辜而得天下不爲』之事.」 先生謂:「二公語過矣. 『殺一不辜而得天下不爲』, 謂殺不辜以私己. 武侯以天子之命討天下之賊, 何害?」

03-117 漢儒近似者三人: 董仲舒·大毛公·揚雄.

右伊川先生語


卷四: 游定夫所錄

04-01 善言治天下者, 不患法度之不立, 而患人材之不成. 善修身一作善言人材. 者, 不患器質之不美, 而患師學之不明. 人材不成, 雖有良法美意, 孰與行之? 師學不明, 雖有受道之質, 孰與成之?

04-02 行之失, 莫甚於惡, 則亦改之而已矣. 事之失, 莫甚於亂, 則亦治之而已矣. 苟非自暴自棄者, 孰不可與爲君子?

04-03 人有習他經, 旣而舍之, 習戴記. 問其故, 曰:「決科之利也.」 先生曰:「汝之是心, 已不可入於堯·舜之道矣. 夫子貢之高識, 曷嘗規規於貨利哉? 特於豐約之間, 不能無留情耳. 且貧富有命, 彼乃留情於其間, 多見其不信道也. 故聖人謂之『不受命』. 有志於道者, 要當去此心而後可語也.」 一本云:「明道知扶溝縣事. 伊川侍行. 謝顯道將歸應擧. 伊川曰:『何不止試於太學?』 顯道對曰:『蔡人鮮習禮記, 決科之利也.』 先生云云, 顯道乃止. 是歲登第.」 注云:「尹子言其詳如此.」

04-04 先生不好佛語. 或曰:「佛之道是也, 其迹非也.」 曰:「所謂迹者, 果不出於道乎? 然吾所攻, 其迹耳; 其道, 則吾不知也. 使其道不合於先王, 固不願學也. 如其合於先王, 則求之六經足矣, 奚必佛?」

04-05 漢儒之中, 吾必以揚子爲賢. 然於出處之際, 不能無過也. 其言曰:「明哲煌煌, 旁燭無疆; 孫于不虞, 以保天命.」 「孫于不虞」則有之, 「旁燭無疆」則未也. 光武之興, 使雄不死, 能免誅乎? 觀於朱泚之事可見矣. 古之所謂言遜者, 迫不得已, 如劇秦美新之類, 非得已者乎?

04-06 天下之習, 皆緣世變. 秦以棄儒術而亡不旋踵, 故漢興, 頗知尊顯經術, 而天下厭之, 故有東晉之放曠.

04-07 人有語導氣者, 問先生曰:「君亦有術乎?」 曰:「吾嘗夏葛而冬裘, 饑食而渴飮, 節嗜欲, 定心氣, 如斯而已矣.」

04-08 世有以讀書爲文爲藝者. 曰:「爲文謂之藝, 猶之可也. 讀書謂之藝, 則求諸書者淺矣.」

04-09 萬物本乎天, 人本乎祖, 故冬至祭天而祖配之. 以冬至者, 氣至之始故也. 萬物成形於地, 而人成形於父, 故以季秋享帝而父配之. 以季秋者, 物成之時故也.

04-10 世之信道篤而不惑異端者, 洛之堯夫·秦之子厚而已.

04-11 孟子之時, 去先王爲未遠, 其學比後世爲尤詳, 又載籍未經秦火, 然而班爵祿之制, 已不聞其詳. 今之禮書, 皆掇拾於煨燼之餘, 而多出於漢儒一時之傳會, 奈何欲盡信而句爲之解乎? 然則其事固不可一二追復矣. 明道

04-12 人必有仁義之心, 然後仁與義之氣睟然達於外, 故「不得於心, 勿求於氣」可也.

04-13 君子之敎人, 或引之, 或拒之, 各因其所虧者, 成之而已. 孟子之不受曹交, 以交未嘗知道固在我而不在人也, 故使「歸而求之」.

04-14 孟子論三代之學, 其名與王制所記不同, 恐漢儒所記未必是也.

04-15 「象憂亦憂, 象喜亦喜」, 蓋天理人情, 於是爲至. 舜之於象, 周公之於管叔, 其用心一也. 夫管叔未嘗有惡也, 使周公逆知其將畔, 果何心哉? 惟其管叔之畔, 非周公所能知也, 則其過有所不免矣. 故孟子曰:「周公之過, 不亦宜乎?」

04-16 孟子言舜完廩浚井之說, 恐未必有此事, 論其理而已. 堯在上而使百官事舜於畎畝之中, 豈容象得以殺兄, 而使二嫂治其棲乎? 學孟子者, 以意逆志可也.

04-17 或謂佛之理比孔子爲徑. 曰:「天下果有徑理, 則仲尼豈欲使學者迂遠而難至乎? 故外仲尼之道而由徑, 則是冐險阻·犯荊棘而已.」侍講

04-18 窮經, 將以致用也. 如「誦詩三百, 授之以政不達, 使於四方, 不能專對, 雖多亦奚以爲?」 今世之號爲窮經者, 果能達於政事專對之間乎? 則其所謂窮經者, 章句之末耳, 此學者之大患也.

04-19 問:「『我於辭命則不能』, 恐非孟子語. 蓋自謂不能辭命, 則以善言德行自居矣, 恐君子或不然.」 曰:「然. 孔子兼之, 而自謂不能者, 使學者務本而已.」

04-20 孟子曰:「事親若曾子可也.」吾以謂事君若周公可也. 蓋子之事父, 臣之事君, 聞有自知其不足者矣, 未聞其爲有餘也. 周公之功固大矣, 然臣子之分所當爲也, 安得獨用天子之禮乎? 其因襲之弊, 遂使季氏僭八佾, 三家僭雍徹, 故仲尼論而非之, 以謂「周公其衰矣」. 侍講

04-21 師保之任, 古人難之. 故召公不說者, 不敢安於保也; 周公作書以勉之, 以爲在昔人君所以致治者, 皆賴其臣, 而使召公謀所以裕已也.

04-22 「復子明辟」, 如稱告嗣天子王矣.

04-23 工尹商陽自謂「朝不坐宴, 不與殺三人, 足以反命」, 慢君莫甚焉, 安在爲有禮? 夫君子立乎人之本朝, 則當引其君於道, 志於仁而後已. 彼商陽者士卒耳, 惟當致力於君命, 而乃行私情於其間, 孔子蓋不與也. 所謂「殺人之中又有禮焉」者, 疑記者謬.

04-24 盟可用也, 要之則不可. 故孔子與蒲人盟而適衛者, 特行其本情耳. 蓋與之盟與未嘗盟同, 故孔子適衛無疑. 使要盟而可用, 則一作與. 賣國背君亦可要矣.

04-25 不知天, 則於人之愚智賢否有所不能知, 雖知之有所不盡, 故「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不知人, 則所親者或非其人, 所由者或非其道, 而辱身危親者有之, 故「思事親不可不知人」. 故堯之親九族, 亦明俊德之人爲先, 蓋有天下者, 以知人爲難, 以親賢爲急.

04-26 二南之詩, 蓋聖人取之以爲天下國家之法, 使邦家鄕人皆得歌咏之也. 有天下國家者, 未有不自齊家始. 先言后妃, 次言夫人, 又次言大夫妻. 而古之人有能修之身以化在位者, 文王是也, 故繼之以文王之詩. 關雎詩所謂「窈窕淑女」, 卽后妃也, 故序以爲配君子. 所謂「樂而不淫, 哀而不傷」, 蓋關雎之義如此, 非謂后妃之心爲然也.

04-27 安定之門人往往知稽古愛民矣, 則於爲政也何有?

04-28 古者鄕田同井, 而民之出入相友, 故無爭鬥之獄. 今之郡邑之訟, 往往出於愚民, 以戾氣相搆, 善爲政者勿聽焉可也. 又時取强暴而好譏侮者痛懲之, 則柔良者安, 鬥訟可息矣. 昭遠本連上二段.

04-29 君子之遇事, 無巨細, 一於敬而已. 簡細故以自崇, 非敬也; 飾私智以爲奇, 非敬也. 要之, 無敢慢而已. 語曰:「居處恭, 執事敬, 雖之夷狄, 不可棄也.」 然則「執事敬」者, 固爲仁之端也. 推是心而成之, 則「篤恭而天下平」矣.

04-30 士之所難者, 在有諸己而已. 能有諸己, 則「居之安, 資之深」, 而美且大可以馴致矣. 徒知可欲之善, 而若存若亡而已, 則能不受變於俗者鮮矣.

04-31 馮道更相數主, 皆其讐也, 安定以爲當五代之季, 生民不至於肝腦塗地者, 道有力焉, 雖事讐無傷也. 荀彧佐曹操誅伐, 而卒死於操, 君實以爲東漢之衰, 彧與攸視天下無足與安劉氏者, 惟操爲可依, 故俯首從之, 方是時, 未知操有他志也. 君子曰:「在道爲不忠, 在彧爲不智. 如以爲事固有輕重之權, 吾方以天下爲心, 未暇恤人議已也, 則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

04-32 世之議子雲者, 多疑其投閣之事. 以法言觀之, 蓋未必有. 又天祿閣世傳以爲高百尺, 宜不可投. 然子雲之罪, 特不在此, 黽勉於莽·賢之間, 畏死而不敢去, 是安得爲大丈夫哉?

04-33 公山弗擾以費叛, 不以召畔人逆黨而召孔子, 則其志欲遷善悔過, 而未知其術耳. 使孔子而不欲往, 是沮人爲善也, 何足以爲孔子?

04-34 道之外無物, 物之外無道, 是天地之間, 無適而非道也. 卽父子而父子在所親, 卽君臣而君臣在所嚴一作敬., 以至爲夫婦, 爲長幼, 爲朋友, 無所爲而非道, 此道所以不可須臾離也. 然則毁人倫, 去四大者, 其分於道也遠矣. 故‘君子之於天下也, 無適也, 無莫也, 義之與比.’ 若有適有莫, 則於道爲有間, 非天地之全也. 彼釋氏之學, 於'敬以直內'則有之矣; '義以方外'則未之有也. 故滯固者入於枯槁, 疏通者歸於肆恣一作放肆., 此佛之敎所以爲隘也. 吾道則不然, 率性而已. 斯理也, 聖人於<易>備言之

04-35 乾, 聖人之分也, 可欲之善屬焉. 坤, 學者之分也, 有諸己之信屬焉.

04-36 仲尼言仁, 未嘗兼義, 獨於易曰「立人之道, 曰仁與義」. 而孟子言仁, 必以義配. 蓋仁者體也, 義者用也, 知義之爲用而不外焉者, 可以語道矣. 世之所論於義者多外之, 不然, 則混而無別, 非知仁義之說者.

04-37 門人有曰:「吾與人居, 視其有過而不告, 則於心有所不安, 告之而不受, 則奈何?」 曰:「與之處而不告其過, 非忠也. 要使誠意之交通在於未言之前, 則言出而人信矣.」

04-38 剛毅木訥, 質之近乎仁也; 力行, 學之近乎仁也. 若夫至仁, 則天地爲一身, 而天地之間, 品物萬形, 爲四肢百體. 夫人豈有視四肢百體而不愛者哉? 聖人仁之至也, 獨能體是心而已, 曷嘗支離多端而求之自外乎? 故能近取譬者, 仲尼所以示子貢求仁之方也. 醫書以手足風頑, 謂之四體不仁, 爲其疾痛不以累其心故也. 夫手足在我, 而疾痛不與知也, 非不仁而何! 世之忍心無恩者, 其自棄亦若是而已.

04-39 一物不該, 非中也; 一事不爲, 非中也; 一息不存, 非中也. 何哉? 爲其偏而已矣. 故曰:「道也者, 不可須臾離也, 可離非道也.」修此道者, 「戒愼乎其所不睹, 恐懼乎其所不聞」而已. 由是而不息焉, 則「上天之載, 無聲無臭」, 可以馴致也.

04-40 君子之於中庸也, 無適而不中, 則其心與中庸無異體矣. 小人之於中庸, 無所忌憚, 則與戒愼恐懼者異矣, 是其所以反中庸也.

04-41 責善之道, 要使誠有餘而言不足, 則於人有益, 而在我者無辱矣.

卷五

05-01 “理與心一, 而人不能會之爲一.”

05-02 仲尼, 元氣也; 顔子, 春生也; 孟子, 幷秋殺盡見. 仲尼, 無所不包; 顔子示「不違如愚」之學於後世, 有自然之和氣, 不言而化者也; 孟子則露其才, 蓋亦時然一作焉. 而已. 仲尼, 天地也; 顔子, 和風慶雲也; 孟子, 泰山巖巖之氣象也. 觀其言, 皆可以見之矣. 仲尼無迹, 顔子微有迹, 孟子其迹著.

05-03 人心常要活, 則周流無窮, 而不滯於一隅.

05-04 老子曰「無爲」, 又曰「無爲而無不爲」. 當有爲而以無爲爲之, 是乃有爲爲也. 聖人作易, 未嘗言無爲, 惟曰「無思也, 無爲也」, 此戒夫作爲也; 然下卽曰「寂然不動, 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是動靜之理, 未嘗爲一偏之說矣.

05-05 語聖則不異, 事功則有異, 「夫子賢於堯·舜」, 語事功也.

05-06 孔子言語, 句句是自然; 孟子言語, 句句是實事.

05-07 論學便要明理, 論治便須一作要. 識體.

05-08 蹇便是處蹇之道, 困便是處困之道, 道無時不可行.

05-09 孟子有功於道, 爲萬世之師, 其才雄, 只是雄才, 便是不及孔子處. 人須當學顔子, 便入聖人氣象.

05-10 父子君臣, 天下之定理, 無所逃於天地之間. 安得天分不有私心, 則一本無天分不則字. 行一不義, 殺一不辜, 有所不爲. 有分毫私, 便不是王者事.

05-11 訂頑立心, 便達得天德.

05-12 孔子儘是明快人, 顔子儘豈弟, 孟子儘雄辨.

05-13 孔子爲中都宰, 「知其不可爲而爲之」, 不仁; 不知而爲之, 不知. 豈有聖人不盡仁知?

05-14 責上責下而中自恕已, 豈可任職分? 一本無任字, 職分兩字側注.

05-15 “萬物無一物失所, 便是天理時中.一本無時中字.

05-16 「公孫碩膚, 赤潟几几.」

05-17 爲君盡君道, 爲臣盡臣道, 過此則無理.

05-18 「坤作成物」, 是積學處; 「乾知大始」, 是成德處.

05-19 孔子請討田恒, 當時得行, 便有擧義爲周之意.

05-20 九二「利見大人」, 九五「利見大人」. 聖人固有在上者, 在下者.

05-21 雖公天下事, 若用私意爲之, 便是私.

05-22 「唯上智與下愚不移」, 移則不可知. 上之爲聖, 下之爲狂, 在人一身念不念爲進退耳.

05-23 「居處恭, 執事敬, 與人忠」, 充此便睟面盎背, 有諸中必形諸外, 觀其氣象便見得.

05-24 天命不已, 文王純於天道亦不已. 純則無二無雜, 不已則無間斷先後.

05-25 不能動人, 只是誠不至; 於事厭倦, 皆是無誠處.

05-26 氣直養而無害, 便塞乎天地之間, 有少私意, 卽是氣虧. 無不義便是集義, 有私意便是餒.

05-27 心具天德, 心有不盡處, 便是天德處未能盡, 何緣知性知天? 盡己心, 則能盡人盡物, 與天地參, 贊化育. 贊一本無贊字. 則直養之而已.

05-28 「鼓萬物而不與聖人同憂」, 天理鼓動萬物如此. 聖人循天理而欲萬物同之, 所以有憂患.

05-29 章, 外見之物. 「含章可貞」, 「來章有慶」, 須要反己.

05-30 敬義夾持, 直上達天德自此.

05-31 舞射便見人誠. 古之敎人, 莫非使之成已, 自灑埽應對便上, 可到聖人事.

05-32 「樂莫大焉」, 「樂亦在其中」, 「不改其樂」, 須知所樂者何事.

05-33 乾坤古無此二字, 作易者特立此二字以明難明之道, 「乾坤毁則無以見易」, 須以意明之. 以此形容天地間事.

05-34 易, 聖人所以立道, 窮神則無易矣.

05-35 孔子爲宰則爲宰, 爲陪臣則爲陪臣, 皆能發明大道. 孟子必得賓師之位, 然後能明其道. 猶之有許大形象, 然後爲太山; 許多水, 然後爲海. 以此未及孔子.

05-36 夷·惠有異於聖人大成處, 然行一不義, 雖得天下不爲, 與孔子同者, 以其誠一也.

05-37 顔子作得禹·稷·湯·武事功, 若德則別論.

05-38 詩言天命, 書言天. 存心則上帝臨汝.

05-39 文章成功, 有形象可見, 只是極致事業, 然所以成此事功者, 卽是聖也.

05-40 萬物之始, 皆氣化; 旣形, 然後以形相禪, 有形化; 形化長, 則氣化漸消.

05-41 中庸言「無聲無臭」, 勝如釋氏言「非黃非白」. 一本作黃白大小.

05-42 心有所存, 眸子先發見.

05-43 張兄言氣, 自是張兄作用, 立標以明道. 張兄一作橫渠, 後同.

05-44 乾是聖人道理, 坤是賢人道理.

05-45 易之有象, 猶人之守禮法.

05-46 待物生, 以時雨潤之, 使之自化.

05-47 恭而安. 張兄十五年學.

卷六: 此卷間有不可曉處今悉存之不刪去

06-01 質夫沛然, 擇之茫然, 未知所得. 季明安.

06-02 兄兄指明道. 厚臨終過西郊, 郊一作洛. 却相疑, 平生不相疑.

06-03 叔叔指伊川. 不排釋·老.

06-04 惟善變通, 便是聖人.

06-05 聖人於天下事, 自不合與, 只順得一作佗. 天理, 茂對時, 育萬物.

06-06 堯·舜·共·鯀·臯陶,陶一作夔. 時與孔子異.

06-07 正名養老. 荀文若利. 魏鄭公正當辨.

06-08 學原於思.

06-09 仁, 人此; 義, 宜此. 事親仁之實, 從兄義之實, 須去一道中別出.

06-10 孔子言仁, 只說「出門如見大賓, 使民如承大祭」. 看其氣象, 便須心廣體胖, 動容周旋中禮, 自然一無自然字. 惟愼獨便是守之之法. 聖人脩已以敬, 以安百姓, 篤恭而天下平. 惟上下一於恭敬, 則天地自位, 萬物自育, 氣無不和, 四靈何有不至? 此體信達順之道, 聰明睿智皆由是出. 以此事天饗帝, 故中庸言鬼神之德盛, 而終之以微之顯, 誠之不可掩如此. 一本「聖人脩已」以下別爲一章.

06-11 「博施濟衆」, 非聖不能, 何曾干仁事? 故特曰:夫仁者達人立人, 取譬, 可謂仁之方而已, 使人求之, 自反便是見得也. 雖然, 聖人未有不盡仁, 然敎人不得如此指殺. 一本此下云:「繞塔說相輪, 不如便入塔登之, 始登時雖不見, 及上到頂, 則相輪爲我有.

06-12 四體不仁.

06-13 鬼是往而不反之義.

06-14 天人本無二, 不必言合.

06-15 儼然, 卽之溫, 言厲. 佗人溫則不厲, 儼然則不溫, 惟孔子全之.

06-16 大圭黃鍾, 全冲和氣.

06-17 李宏中力田養親.

06-18 節嗜慾, 定心氣. 卽是天氣下降, 地氣上騰. 心氣定, 便和無疾.

06-19 看一部華嚴經, 不如看一艮卦. 經只言一止觀.

06-20 論性, 不論氣, 不備; 論氣, 不論性, 不明. 一本此下云:「二之則不是.」

06-21 人自孩提聖人之質已完只先於偏勝處發或仁或義或孝或弟

06-22 覺悟便是信.

06-23 自「幼子常視無誑」以上, 便是敎以聖人事.

06-24 人之知思, 因神以發.

06-25 成已須是仁, 推成已之道成物便是智.

06-26 怒驚皆是主心不定. 不遷怒.

06-27 非禮不視聽言動, 積習儘有功, 禮在何處?

06-28 去氣偏處發, 便是致曲; 去性上修, 便是直養. 然同歸於誠.

06-29 「不有躬, 無攸利.」 不立已, 後雖向好事, 猶爲化物, 不得以天下萬物撓己, 巳立後, 自能了當得天下萬物.

06-30 地不改闢, 民不改聚, 只脩治便了.

06-31 飢食渴飮, 冬裘夏葛, 若致一作置. 些私吝心 吝心,一作意. 在, 便是廢天職.

06-32 忠信進德, 修辭立其誠, 所以居業脩立在人.

06-33 日月, 陰陽發見盛處.

06-34 月受日光, 父子. 龍敏. 撾鼓.

06-35 鼓動萬物, 聖人之神知則不可名.

06-36 凡物參和交感則生, 不和分散則死.

06-37 凡有氣莫非天, 凡有形莫非地.

06-38 氣有偏勝處. 勝一作盛.

06-39 二氣五行, 剛柔萬殊, 聖人所由, 惟一理, 人須要復其初.

06-40 元氣會則生聖賢. 理自生.

06-41 天只主施, 成之者地也.

06-42 須要有所止. 止於仁, 止於孝, 止於大分.

06-43 有形總是氣, 無形只是道.

06-44 咸六四言「貞吉悔亡」, 言感之不可以心也. 不得只恁地看過, 更留心.

06-45 存養熟後, 泰然行將去, 便有進.

06-46 艮卦只明使萬物各有止, 止分便定.「艮其背, 不獲其身, 不見其人.」

06-47 曾子疾病, 只要以正, 不慮死, 與武王「殺一不辜, 行一不義, 得天下不爲」同心.

06-48 百官萬務, 金革百萬之衆, 飮水曲肱, 樂在其中. 萬變皆在人, 其實無一事.

06-49 蜀山人不起念十年, 便能前知.

06-50 只是一箇誠. 天地萬物鬼神本無二.

06-51 淸明在躬, 志氣如神. 貴熟. ○一作久且熟.

06-52 觀天地生物氣象. 周茂叔看.

06-53 「在帝左右」, 帝指何帝?

06-54 卜筮在精誠, 疑則不應. 一本注云:「疑心微生, 便是不應. 楊子江依憑事是此理.」

06-55 懈意一生, 便是自棄自暴. 意, 一作怠.

06-56 「勿忘勿助長, 必有事焉」, 只中道上行.

06-57 忠信而入, 忠信而出. 油火上竿禁蜈蚣.

06-58 涵養著樂一作落. 處, 一作意, 養心便到淸明高遠.

06-59 天下之悅不可極, 惟朋友講習, 雖過悅無害. 兌澤有相滋益處. 一本注云:「兌澤有自相滋益之意.」

06-60 凝然不動, 便是聖人.

06-61 多驚多怒多憂, 只去一事所偏處自克, 克得一件, 其餘自正. 一作止.

06-62 人少長須激昻自進, 中年已後, 自至成德者事, 一作漸至德成. 方可自安.

06-63 「致知在格物」, 物來則知起. 物各付物, 不役其知, 則意誠不動. 意誠自定則心正, 始學之事也.

06-64 齋戒以神明其德.

06-65 明德新民, 豈分人我? 是成德者事.

06-66 天無形, 地有形. 一作體.

06-67 虛心實腹.

06-68 靜後見萬物皆有春意.

06-69 天地生物無窮, 物之所成却有別.

06-70 致曲不要說來大.

06-71 和平依磬聲, 玉磬聲之最和平者養心.

06-72 羊頭山老子說一稃二米秬黍, 則[直]是天地和氣, 十分豊熟. 山上便有, 山下亦或有之.

06-73 八十四聲, 淸者極吹盡淸, 濁者盡吹盡[極]濁, 就其中以中聲上生下生. 以, 一作考.

06-74 霜露, 星之氣, 異乎雨雪.

06-75 「密雲不雨」, 尙往則氣散. 先陰變風, 氣隨風散.

06-76 苔木氣爲水土始發. 始一作所.

06-77 草類竹節可見, 黃鍾牛鳴.

06-78 意言象數, 邵堯夫 胎怠氣. 此三字, 一本在「牛鳴」下.

06-79 周茂叔窮禪客.

06-80 明善在明, 守善在誠.

06-81 復卦非天地之心, 「復則見天地之心」. 聖人無復, 故未嘗見其心. 無, 一作未嘗.

06-82 管攝天下人心, 收宗族, 厚風俗, 使人不忘本, 須是明譜系世族與立宗子法. 一年有一年功夫.

06-83 忿欲忍與不忍, 便見有德無德.

06-84 周南·召南如乾·坤.

06-85 今之祭祀無樂, 今之樂又不可用, 然又却不見得緩急之節.

06-86 叔一生不曾看莊·列, 非禮勿動勿視, 出於天與, 從幼小有如是才識.

06-87 夷·惠, 其道隘與不恭, 乃心無罪. 無, 一作何.

06-88 孔子所遇而安, 無所擇. 自子路觀孔子, 孔子爲不恭. 自孔子觀吾輩, 吾輩便隘. 惟其與萬物同流, 便能與天地同流.

06-89 去健羡, 毋意, 義之與比. 親於其身爲不善, 直是不入.

06-90 山林之士, 只是意欲不出.

06-91 重, 主道也. 士大夫得有一作設. 重, 應當有主. 旣埋重, 不可一日無主, 故設苴; 及其巳作主, 卽不用苴.

06-92 有廟卽當有主.

06-93 技擊不足以當節制, 節制不足以當仁義. 使人人有子弟衛父兄之心, 則制梃以撻秦·楚之兵矣.

06-94 不應爲, 總是罪過.

06-95 詩興起人志意.

06-96 小人小丈夫, 不合小了, 他本不是惡.

06-97 語黙猶晝夜, 晝夜猶生死, 生死猶古今. 消息.

06-98 愼終追遠. 不止爲喪祭.

06-99 鉛鐵性殊, 點化爲金, 則不辨鉛鐵之性.

06-100 民須仁之, 物則愛之.

06-101 聖人緣人情以制禮, 事則以義制之.

06-102 息, 止也, 生也. 止則便生, 不止則不生. 艮, 始終萬物.

06-103 不常其德, 則所勝來復; 正常其理, 則所勝同化. 素問.

06-104 曾點·漆雕已見大意, 故聖人與之.

06-105 顔子所言不及孔子. 「無伐善, 無施勞」, 是他顔子性分上事. 孔子言「安之, 信之, 懷之」, 是天理上事.

06-106 大抵有題目事易合.

06-107 心風人力倍平常. 將死者識能預知, 只是他不著別事雜亂, 兼無昏氣. 人須致一如此.

06-108 孔子之時, 事雖有不可爲, 孔子任道, 豈有不可爲? 魯君·齊君, 孔·孟豈不知其不足與有爲?

06-109 人雖睡著, 其識知自完, 只是人與喚覺, 便是他自然理會得.

06-110 誠則自然無累, 不誠便有累.

06-111 貧子寶珠.

06-112 君實篤厚, 晦叔謹嚴, 堯夫放曠.

06-113 根本須是先培壅, 然後可立趨向也. 趨向旣正, 一作立. 所造有淺深, 則由勉與不勉也. 正

06-114 人多昏其心, 聖賢則去其昏.

06-115 以富貴爲賢者不欲, 却反人情.

06-116 聞見如登九層之臺.

06-117 中說有後人綴緝之.

06-118 觀兩漢已前文章, 凡爲文者皆似.

06-119 楊子之學實, 韓子之學華, 華則涉道淺.

06-120 祭而立尸, 只是古人質.

06-121 顔子簞瓢, 非樂也, 忘也.

06-122 孟子知言, 則便是知道.

06-123 夷·惠聖人, 傳者之誤. 「不念舊惡」, 此淸者之量.

06-124 「思與鄕人處」, 此孟子拔本塞源.

06-125 庾公之斯, 取其不背學而已.

06-126 楊·墨, 皆學仁義而流者也. 墨子似子張, 楊子似子夏.

06-127 伊尹不可一本無此字. 言蔽, 亦是聖之時. 伯夷不蔽於爲己, 只是隘.

06-128 孔子免匡人之圍, 亦苟脫也.

06-129 四端不言信, 信本無在. 在易則是至理, 在孟子則是氣.

06-130 子産語子太叔, 因其才而敎之.

06-131 序卦非易之蘊, 此不合道. 韓康伯注.

06-132 「仰之彌高」, 見其高而未能至也. 「鑽之彌堅」, 測其堅而彌能達也. 此顔子知聖人之學而善形容者也.

06-133 義之精者, 須是自求得之, 如此則善求義也.

06-134 讀論語·孟子而不知道, 所謂「雖多亦奚以爲」.

06-135 湯旣勝夏, 欲遷其社, 不可. 聖人所欲不踰矩, 旣欲遷社, 而又以爲不可, 欲遷是, 則不可爲非矣; 不可是, 則欲遷爲非矣. 然則聖人亦有過乎? 曰非也. 聖人無過. 夫亡國之社遷之, 禮也, 湯存之以爲後世戒, 故曰欲遷則不可也. 記曰:喪國之社屋之, 不受天陽也. 又曰:亳社北牖, 使陰明也. 春秋書「亳社災」, 然則皆自湯之不遷始也.

06-136 五畝之宅, 田二畝半, 郭二畝半, 耕則居田, 休則居郭. 三易, 再易, 不易. 三易三百畝, 三歲一耕. 再易二百畝, 二歲一耕. 不易歲, 歲耕之. 此地之肥瘠不同也.

06-137 古者百步爲畝, 百畝當今之四十一畝也. 古以今之四十一畝之田, 八口之家可以無飢; 今以古之二百五十畝, 猶不足, 農之勤惰相懸乃如此.

06-138 古之時, 民居少, 人各就高而居, 中國雖有水, 亦未爲害也. 及堯之時, 人漸多, 漸就平廣而居, 水泛濫, 乃始爲害. 當是時, 龍門未闢, 伊闕未拆, 砥柱未鑿, 堯乃因水之流濫而治之, 以爲天下後世無窮之利. 非堯時水特爲害也, 蓋已久矣. 上世人少, 就高而居則不爲害; 後世人多, 就下而處則爲害也.

06-139 四凶之才皆可用. 堯之時聖人在上, 皆以其才任大位, 而不敢露其不善之心. 堯非不知其不善也, 伏則聖人亦不得而誅之. 及堯擧舜於匹夫之中而禪之位, 則是四人者始懷憤怨不平之心而顯其惡, 故舜得以因其迹而誅竄之也.

06-140 人無父母, 生日當倍悲痛, 更安忍置酒張樂以爲樂? 若具慶者可矣.

06-141 今人以影祭, 或畫工所傳, 一髭髮不當, 則所祭已是別人, 大不便.

06-142 今之稅實輕於什一, 但斂之無法與不均耳.

06-143 有一物而相離者, 如形無影不害其成形, 水無波不害其爲水. 有兩物而必相須者, 如心無目則不能視, 目無心則不能見.

06-144 古者八十絲爲一升, 斬衰三升[年], 則是二百四十絲, 於今之布爲已細. 絲麻十五升, 則是千有二百絲, 今蓋無有矣.

06-145 「古之學者爲已, 今之學者爲人」; 古之仕者爲人, 今之仕者爲已; 古之强有力者將以行禮, 今之强有力者將以爲亂.

06-146 方今有古之所無者二, 兵與釋·老也.

06-147 言而不行, 是欺也. 君子欺乎哉? 不欺也.

06-148 汎乎其思, 不若約之可守也. 思則來, 捨則去, 思之不熟也.

06-149 二經簡編, 後分者不是.

06-150 詩大率後人追作, 馬遷非.

06-151 聖人於憂勞中, 其心則安靜, 安靜中却(是)有至憂.

06-152 聖人之言遠如天, 賢者小如地.

06-153 天之付與之謂命, 禀之在我之謂性, 見於事業一作物. 之謂理.

06-154 「事君有犯無隱, 事親有隱無犯」, 有時而可分.

06-155 治必有爲治之因, 亂必有爲亂之因.

06-156 受命之符不足怪.

06-157 射則觀其至誠而已.

06-158 學行之上也, 名譽以崇之, 皆楊子之失.

06-159 「由之瑟奚爲於丘之門」, 言其聲之不和, 與已不同.

06-160 「視其所以」, 觀人之大槩; 「察其所安」, 心之所安也.

06-161 子絶四: 毋自任私意, 毋必爲, 毋固執, 毋有已.

06-162 「居是邦也, 不非其大夫」, 此理最好.

06-163 「出入」, 可也; 出須是同歸.

06-164 「博施濟衆」, 仁者無窮意.

06-165 「知和而和」, 執辭時不完.

06-166 「無欲速」, 心速; 「七年」, 理速.

06-167 養親之心則無極, 外事極時須爲之極, 莫若極貴貴之義, 莫若極尊賢之宜.

06-168 發於外者謂之恭, 有諸中者謂之敬.

06-169 誠然後能敬, 未及誠時, 却須敬而後能誠.

06-170 無妄之謂誠, 不斯其次矣. 一本云:「李邦直云:『不斯之謂誠.』 便以不斯爲誠. 徐仲車云:『不息之謂誠.』 中庸言至誠無息, 非以無息解誠也. 或以問先生, 先生曰云云.」

06-171 贊馬遷·巷伯之倫, 此班固微詞.

06-172 石奢不當死, 然縱法當固辭乞罪, 不罪他時, 可以堅情出踐更錢, 此最義. 一作最沒義.

06-173 易爻應則有時而應, 又遠近相取[感]而悔吝生.

06-174 王通家人卦是. 易傳言明內齊外, 非取象意, 疑此是字上脫一不字也.

06-175 詩序必是同時一作國史. 所作, 然亦有後人添者. 如白華只是刺幽王, 其下更解不行; 緜蠻序「不肯飮食敎載之」, 只見詩中云「飮之食之, 敎之誨之, 命彼後車, 謂之載之」, 便云敎載, 絶不成言語也. 又如「高子曰:靈星之尸也」, 分明是高子言, 更何疑?

06-176 文王望至治之道而未之見, 若曰民雖使至治, 止由之而已, 安知聖人? 二南以天子在上, 諸侯善化及民, 安得謂之至? 其有不合周公之心固無此. 設若有不合者, 周公之心必如是勤勞.

06-177 「五世」, 依約. 君子小人在上爲政, 其流澤三四世不已, 五世而後斬. 當時門人只知闢楊·墨爲孟子之功, 故孟子發此一說, 以推尊孔子之道, 言「予未得爲孔子徒也」. 孔子流澤至此未五世, 其澤尙在於人, 予則私善於人而已.

06-178 邪說則終不能勝正道, 人有秉彝, 然亦惡亂人之心.

06-179 無恥之恥. 注是.

06-180 行之不著, 如此人多. 若至論, 雖孔門中亦有由而不知者, 又更有不知則不能由.

06-181 「送死」, 天下之至重. 人心苟能竭力盡此一事, 則可以當天下之大事. 「養生」, 人之常, 此相對而言. 若舜·曾子養生, 其心如此, 又安得不能當大事? 人未有自致, 必也親喪乎!

06-182 王者之詩亡·雅亡, 政敎號令不及於天下.

06-183 「仁言」, 爲政者道其所爲; 「仁聲」, 民所稱道.

06-184 「不得於言, 勿求於心, 不可」 養氣以心爲主, 若言失中, 心不動亦不妨.

06-185 「一言而可以折獄者, 其由也與!」 言由之見信如此, 刑法國人尙取[可]信, 其他可知.

06-186 若臧武仲之知, 又公綽之不欲, 卞莊子之勇, 冉求之藝, 合此四人之偏, 文之以禮樂, 方成聖人, 則盡之矣.

06-187 「先進於禮樂」, 質也; 「後進於禮樂」, 文也. 「文質彬彬, 然後君子」, 其下則史, 孔子從之, 矯枉欲救文之弊. 然而「吾從周」, 此上疑當作尙. 文一事, 又有不從處, 「乘商之輅」.

06-188 中庸首先言本人之情性, 次言學, 次便言三王酌損成王道, 餘外更無意. 三王下到今, 更無聖人, 若有時, 須當作四王. 王者制作時, 用先代之宜世者. 今也法當用周禮, 自漢以來用.

06-189 有愛人之心, 然而使民亦有不時處, 此則至淺. 言當時治千乘之國若如此時, 亦可以治矣. 聖人之言, 雖至近, 上下皆通. 此三句若推其極, 堯·舜之治亦不過此. 若常人之言近時, 便卽是淺近去.

06-190 齊經管仲覇政之後, 風俗尙權詐, 急衣食. 魯之風俗不如此, 又仲尼居之. 當時風俗亦甚美, 到漢尙言齊·魯之學天性. 只說風俗, 若謂聖賢, 則周公自不之魯, 太公亦未可知. 又謂齊經田常弑君, 無君臣上下之分, 也不然.

06-191 「色難」形下面「有事服勞」而言, 服勞更淺. 若謂諭父母於道, 能養志使父母說, 却與此辭不相合. 然推其極時, 養志如曾子·大舜可也, 曾元是曾子之子, 尙不能.

06-192 在邦而已心無怨, 孔子發明仲弓, 使知仁字. 然舜在家亦怨, 周公狼跋亦怨. 又引文中子.

06-193 「不有祝鮀之佞與宋朝之美」,才辨. 難免世之害矣.

06-194 當孔子時, 傳易者支離, 故言「五十以學易」. 言學者謙辭. 學易可以無大過差. 易之道惟孔子正之, 使無過差[大過].

06-195 「詩·書」, 統言: 「執禮」, 人所執守.

06-196 賢者能遠照, 故能避一世事, 其次避地, 不居亂邦.

06-197 不愧屋漏, 則心安而體舒.

06-198 子曰:「君子博學於文, 約之以禮, 亦可以弗畔矣夫!」 此非自得也, 勉而能守也. 「多聞, 擇其善者而從之, 多見而識之, 知之次也」, 以勉中人之學也.

06-199 經所以載道也, 器所以適用也. 學經而不知道, 治器而不適用, 奚益哉? 一本云:「經者載道之器, 須明其用. 如誦詩須達於從政, 能專對也.」

06-200 今之學者, 岐而爲三: 能文者謂之文士, 談經者泥爲講師, 惟知道者乃儒學也.

06-201 夫內之得有淺深, 外之來有輕重. 內重則可以勝外之輕, 得深則可以見誘之小.


卷七 : 此卷間有不可曉處, 今悉存之不敢刪去.

07-01 與人爲善.

07-02 始初便去性分上立. 晦叔

07-03 獵, 自謂今無此好. 周茂叔曰:「何言之易也! 但此心潛隱未發, 一日萌動, 復如前矣.」 後十二年, 因見, 果知未. 一本注云:「明道年十六七時, 好田獵, 十二年暮歸, 在田野間見田獵者, 不覺有喜心.

07-04 周公不作膳夫庖人匠人事, 只會兼衆有司之所能.

07-05 有田卽有民, 有民卽有兵, 鄕遂皆起兵.

07-06 禪學只到止處, 無用處, 無禮義.

07-07 槀鞂·大羹·鸞刀, 須用誠相副.

07-08 介甫致一.

07-09 堯·舜知他幾千年, 其心至今在.

07-10 心要在腔子裏.

07-11 體道, 少能體卽賢, 盡能體卽聖.

07-12 孔子門人善形容聖人.

07-13 堯夫道雖偏駁, 然卷舒作用極熟, 又一作可. 能謹細行.

07-14 「虛而不屈, 動而愈出.」

07-15 只外面有些隙罅, 便走了.

07-16 只學顔子不貳過.

07-17 「忠恕違道不遠」, 「可謂仁之方」, 「力行近乎仁」, 「求仁莫近焉」. 仁道難言, 故止曰近, 不遠而已; 苟以力行便爲仁, 則失之矣. 「施諸已而不願, 亦勿施於人」, 「夫子之道忠恕」, 非曾子不能知道之要, 捨此則不可言.

07-18 聖人之明猶日月, 不可過也, 過則不明.

07-19 愚者指東爲東, 指西爲西, 隨衆所見而已. 知者知東不必爲東, 西不必爲西. 唯聖人明於定分, 須以東爲東, 以西爲西.

07-20 邵堯夫猶空中樓閣.

07-21 兵法遠交近攻, 須是審行此道. 知崇禮卑之意.

07-22 只是論得規矩準繩, 巧則在人.

07-23 莊子有大底意思, 無禮無本.

07-24 體須要大.

07-25 外面事不患不知, 只患不見自己.

07-26 「雍也仁而不佞.」晦叔

07-27 人當審已如何, 不必恤浮議. 志在浮議, 則心不在內, 不可私. 一本無私字, 別有「應卒處事」四字.

07-28 三命是律, 星辰是厤[厯].

07-29 靜坐獨處不難, 居廣居·應天下爲難.

07-30 保民而王. 今之城郭, 不爲保民.

07-31 行兵須不失家計. 游兵夾持. ○夾一作挾.

07-32 事, 往往急便壞了.

07-33 與奪翕張, 固有此理, 老子說著便不是.

07-34 誠神不可語.

07-35 見之非易, 見不可及.

07-36 孔子弟子少有會問者, 只顔子能問, 又却終日如愚.

07-37 只理會生是如何.

07-38 靜中便有動, 動中自有靜.

07-39 灑掃應對, 與佛家黙然處合.

07-40 喪事, 人所不勉處; 酒, 人所困處; 孔子於中間處之得宜.

07-41 翫心神明, 上下同流.

07-42 敬下驢不起. 世人所謂高者却是小, 陳先生大分守不足. ○足一作定.

07-43 堯·舜極聖, 生朱·均. 瞽·鯀極愚, 生舜·禹 無所不用其極.

07-44 開物成務, 有濟時一作世. 之才.

07-45 禹不矜不伐, 至柔也, 然乃見剛.

07-46 以誠意幾楪子, 何不可? 若有爲果子, 係在他上, 便不是. 信得及便是也. 氣, 一作幾.

07-47 九德最好.

07-48 不學, 便老而衰.

07-49 應卒處事.

07-50 不見其大, 便大.

07-51 職事不可以巧免.

07-52 雍置師[帥], 內郡養耕, 外郡禦守.

07-53 兵能聚散爲上.

07-54 把得地一作性. 分定, 做事直是不得放過.

07-55 韓信多多益辦, 只是分數明.

07-56 微仲焚禁山契書.

07-57 義勇也是拘束太急, 便性軼輕劣. 大几長育人材, 且須緩緩.

07-58 兵陣須先立定家計, 然後以遊騎旋, 旋量力分外而與敵人合, 此便是合內外之道. 若遊騎太遠, 則却歸不得. 至如聽金鼓聲, 亦不忘却自家如何, 如苻堅養民, 一敗便不可支持, 無本故也.

07-59 坐井觀天, 非天小, 只被自家入井中, 被井筒拘束了. 然井何罪? 亦何可廢? 但出井中, 便見天大. 已見天如此大, 不爲井所拘, 却入井中也不害.

07-60 致知, 但知止於至善·爲人子止於孝·爲人父止於慈之類, 不須外面, 只務觀物理, 汎然正如遊騎無所歸也.

07-61 卽目所學便持. 吾斯之未能信, 道著信, 便是止也.

07-62 晉書謂吾家書籍當盡與之. 豈止與之, 當再拜而獻之.

07-63 病昏不爲他物所奪, 只有正氣, 然猶有力, 知識遠過於人, 况吾合天地之道, 安有不可?

07-64 須是無終食之間違仁, 卽道日益明矣. 陳本有此兩叚.

07-65 不偏之謂中, 不易之謂庸. 中者天下之正道, 庸者天下之定理.


卷八

08-01 「傳不習乎」, 不習而傳與人.

08-02 「學則不固」, 連上說.

08-03 「有馬者借人乘之.」 吾力猶能補史之闕文. 當史之職而能闕疑以待後人, 是猶有馬者借人乘之也.

08-04 能言不怍者難.

08-05 「君子義以爲質」四句, 只是一事, 以義爲本.

08-06 可使之往, 不可陷以罔.

08-07 「君子矜而不爭」, 矜尙之矜.

08-08 南宮适以禹·稷比孔子, 故夫子不答也.

08-09 「果哉, 末之難矣」, 果敢之果, 不知更有難事, 他所未曉, 輕議聖人. 孔子擊磬, 何嘗無心, 荷蕢於此知之.

08-10 辟世辟言辟色, 非有優劣, 只說大小次第.

08-11 靈公問陳, 孔子遂行, 言語不相投.

08-12 「不占而已」, 有吉凶便占, 無常之人更不待占.

08-13 三代直道而行, 毁譽公.

08-14 「踐迹」如言循途守轍. 善人雖不循守舊迹, 亦不能入聖人之室.

08-15 「論篤是與」, 言篤實時與君子與色莊.

08-16 「魯·衛之政兄弟也」, 言相近也.

08-17 「知及」, 「仁守」, 「莊涖」, 「動禮」, 爲政始末.

08-18 「民之於仁也, 甚於水火」, 不肯爲仁, 如蹈水火.

08-19 「致遠恐泥」, 不可行遠.

08-20 先傳後倦, 君子敎人有序. 先傳以小者近者, 而後敎以大者遠者, 非是先傳以近小, 而後不敎以遠大也.

08-21 「吾其爲東周乎!」 東遷以後, 諸侯大夫强僭, 聖人豈爲是乎? 匏瓜「繫而不食」, 匏瓜無所爲之物, 繫而不動.

08-22 子樂, 弟子各盡其誠實, 不少加飾, 故孔子知由之不得其死.

08-23 「性相近也」, 生質之性.

08-24 「小知」「大受」, 不可以小知君子, 而可以當大事.

08-25 「天下有道, 丘不與易也」, 「其誰以易之?」 誰肯以夫子之道易已所爲?

08-26 佛肹召, 欲往而不往者何也? 聖人示之以迹, 子路不諭九夷浮海之類. 示之, 一作示人.

08-27 堯曰: 予小子履. 少湯字.

08-28 周公謂魯公三句, 反覆說, 不獨不施[弛]其親, 又當使大臣不怨, 至公不可忘私, 又當全故舊.

08-29 「大德」「小德」, 如大節小節.

08-30 「雖有周親, 不如仁人」, 至親不如仁賢.

08-31 「因不失其親」, 信本不及義, 恭本不及禮, 然信近於義者, 以言可復也, 恭近於禮者, 以遠恥辱也, 因恭信不失其所以, 一無以字. 親近於禮義, 故亦可宗也. 如言禮義不可得見, 得見恭信者斯可矣.

08-32 子張·子夏論交, 子夏·子張告人各有所以, 初學與成德者事不同.

08-33 「貧與賤, 不以其道得之, 不去也」, 不以其道得去貧賤, 如患得之.

08-34 「卿以下必有圭田」, 祭祀之田也, 祿外之田也.

08-35 「餘夫二十五畝」, 一夫上父母下妻子, 以五口至八口爲率, 受田百畝, 如有弟, 是餘夫也, 俟其成家別受田也.

08-36 「廛而不征」, 市宅之地已有廛稅, 更不征其物.

08-37 「法而不廛」, 稅有常法, 不以廛故而厚其稅.

08-38 「廛無夫里之布」, 廛自有稅, 更無此二布.

08-39 「國有道不變塞」, 所守不變, 所行不塞.

08-40 「廣居」, 「正位」, 「大道」, 所居者廣, 所位者正, 所道[行]者大, 天下至中至大之所.

08-41 「配義與道」, 浩氣已成, 合道與義. 道, 本也. 義, 用也.

08-42 「集義所生者」, 集衆義而生浩然之氣, 非義外襲我而取之也.


卷九: 少日所聞諸師友說

09-01 仁者公也, 人一作仁. 此者也; 義者宜也, 權量輕重之極; 禮者別也,定分. 知者知也, 信者有此者也. 萬物皆有性,一作信. 此五常性也. 若夫惻隱之類, 皆情也, 凡動者謂之情. 性者自然完具, 信只是有此, 因不信然後見, 故四端不言信.

09-02 先生曰:「孔子曰:『仁者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達而達人, 能近取譬, 可謂仁之方也已.』 嘗謂孔子之語仁以敎人者, 唯此爲盡, 要之不出於公也.」

09-03 孟子曰「天民」者, 達可行於天下而後行之者也: 「大人」者, 正已而物正者也. 曰「天民」者, 能盡天民之道者也, 踐形者是也, 如伊尹可當之矣. 民之名則是不得位者, 必達可行於天下而後行之者也. 大人者, 則如乾之九二, 「利見大人」, 「天下文明」者也. 天民大人, 亦繫乎時與不時爾.

09-04 「君子不重則不威, 學則不固」, 言君子不重則不威嚴, 而學則亦不能堅固也.

09-05 信非義也, 以其言可復, 故曰近義. 恭非禮也, 以其遠恥辱, 故曰近禮. 因其事而不失其所親, 亦可宗也, 況於盡禮義者乎?

09-06 「思無邪」, 誠也.

09-07 「十有五而志於學,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明善之徹矣. 聖人不言誠之一節者, 言不惑則自誠矣. 「五十而知天命」, 思而知之也. 「六十而耳順」, 耳者在人之最末者也. 至耳而順, 則是不思而得也. 然猶滯於迹焉, 至於「七十從心所欲不踰矩」, 則聖人之道終矣. 此敎之序也.

09-08 對孟懿子問孝, 告衆人者也. 對孟武伯者, 以武伯多可憂之事也. 子游能養, 而或失於敬; 子夏能直義, 而或少溫潤之色; 各因其人材高下與其所失而敎之也.

09-09 「黙而識之」, 乃所謂學也, 惟顔子能之. 故孔子曰:「吾與回言終日, 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者, 言顔子退而省其在己者, 亦足以發此, 故仲尼知其不愚, 可謂善學者也.

09-10 「夷狄之有君, 不如諸夏之亡也」, 此孔子言當時天下大亂, 無君之甚; 若曰夷狄猶有君, 不若諸夏之亡君也.

09-11 「君子無所爭, 必也射乎! 故曰揖讓而升, 下而飮, 其爭也君子」, 言不爭也; 若曰其爭也, 是君子乎!

09-12 「子曰禘自旣灌而往者, 吾不欲觀之矣.」 禘者, 魯僭天子之大祭也. 灌者, 祭之始也. 以其僭上之祭, 故聖人自灌以往, 不欲觀之矣. 「或問禘之說, 子曰不知也」者, 不欲斥言也. 「知其說者之於天下也, 其如視諸斯乎! 指其掌」, 此聖人言知此理者, 其於治天下, 如指其掌, 甚易明也, 蓋名分正則天下定矣.

09-13 子貢之器, 如宗廟之中可觀之貴器, 故曰「瑚璉也」.

09-14 或問辯. 曰:「或曰『雍也仁而不佞.』 子曰:『焉用佞? 禦人以口給, 屢憎於人, 不知其仁, 焉用佞?』 苟仁矣, 則口無擇言, 言滿天下無口過, 佞何害哉? 若不知其仁, 則佞焉用也?」

09-15 子曰:「由也好勇過我, 無所取材.」 材與裁同, 言由但好勇過孔子, 而不能裁度適於義也.

09-16 子路曰:「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 敝之而無憾.」 此勇於義者. 觀其志, 豈可以勢利拘之哉? 蓋亞於浴沂者也. 顔淵「願無伐善, 無施勞」, 此仁矣, 然未免於有爲, 蓋滯迹於此, 不得不爾也. 子曰:「老者安之, 朋友信之, 少者懷之.」此聖人之事也. 顔子, 大賢之事也. 子路, 有志者之事也.

09-17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 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此謂才也. 然則中人以下者終於此而已乎? 曰: 亦有可進之道也.

09-18 子曰:「齊一變至於魯, 魯一變至於道.」 言魯國雖衰, 而君臣父子之大倫猶在, 愈於齊國, 故可一變而至於道.

09-19 子曰:「志於道.」凡物皆有理, 精微要妙無窮, 當志之爾. 德者得也, 在己者可以據. 「依於仁」者, 凡所行팰依著於仁, 兼內外而言之也.

09-20 「子在齊聞韶, 三月不知肉味, 曰:『不圖爲樂之至於斯也.』」 曰:聖人不凝滯於物, 安有聞韶雖美, 直至三月不知肉味者乎? 三月字誤, 當作音字. 此聖人聞韶音之美, 當食不知肉味, 乃歎曰:「不圖爲樂之至於斯也.」 門人因以記之.

09-21 「子所雅言, 詩·書·執禮, 皆雅言也.」 雅, 雅素之雅; 禮, 當時所執行而非書也. 詩·書·執禮, 皆孔子素所常言也.

09-22 人有斗筲之量者, 有鍾鼎之量者, 有江河之量者, 有天地之量者. 斗筲之量者, 固不足算; 若鍾鼎江河者, 亦已大矣, 然滿則溢也; 唯天地之量, 無得而損益, 苟非聖人, 孰能當之!

09-23 子曰:「吾未見剛者.」 或曰:「申棖.」 子曰:「棖也慾, 焉得剛?」 凡人有慾則不[無]剛. 至大至剛之氣, 在養之可以至焉.

09-24 孟子曰:「我知言.」 孟子不欲自言, 我知道耳.

09-25 孟子常自尊其道而人不尊, 孔子益自卑而人益尊之, 聖賢固有間矣.

09-26 董仲舒謂「正其義不謀其利, 明其道不計其功」; 孫思邈曰:「膽欲大而心欲小, 智欲圓而行欲方.」 可以法矣. 今人皆反之者也. 「如臨深淵, 如履薄氷」, 謂小心也. 「糾糾武夫, 公侯干城」, 謂大膽也. 「不爲利回, 不爲義疚」, 行之方也. 「見幾而作, 不俟終日」, 知之圓也. 此言極有理.

09-27 舍己從人, 最爲難事. 己者我之所有, 雖痛舍之, 猶懼守己者固而從人者輕也.

09-28 「參也魯.」然顔子沒後, 終得聖人之道者, 曾子也. 觀其啓手足之時之言, 可以見矣. 所傳者子思, 孟子, 皆其學也.

09-29 「毋意」者, 不妄意也. 「毋我」者, 循理不守己也.

09-30 子曰:「先進於禮樂, 野人也.」 言其質勝文也; 「後進於禮樂, 君子也」, 言其文質彬彬也; 「如用之則吾從先進」, 言若用於[振]時, 救文之弊, 則吾從先進, 小過之義也. [麻冕禮也, 今也純儉, 吾從衆; 奢則不遜, 儉則固, 與其不遜也, 寧固」; 此之謂也, 不必惑從周之說.

09-31 子曰:「賜不受命而貨殖焉.」 命謂爵命也, 言不受爵命而貨殖者, 以見其私於利之深, 而足以明顔子屢空之賢也.

09-32 子曰:「論篤是與, 君子者乎? 色莊者乎?」不可以言取人, 今以論篤而與之, 是謂君子者乎? 徒能色莊者乎?

09-33 仲弓之仁, 安已而敬人, 故曰:「雍也可使南面.」 對樊遲之問, 亦是仁之目也, 然樊遲失於粗[麤]俗, 聖人勉使爲仁, 曰:「雖之夷狄, 不可棄也.」 司馬牛多言而躁, 故但告以「其言也訒」.

09-34 「克伐怨欲不行焉, 可以爲仁矣.」 若無克伐怨欲, 固爲仁已, 唯顔子而上乃能之. 如有而不行焉, 則亦可以爲難, 而未足以爲仁也. 孔子蓋欲憲疑而再問之, 而憲未之能問也.

09-35 管仲之仁, 仁之功也.


卷十: 洛陽議論

10-01 子厚謂程卿:「夙興幹事, 良由人氣淸則勤, 閑不得.」 正叔謂:「不可, 若此, 則是專爲氣所使.」 子厚謂:「此則自然也.」 伯淳言:「雖自然, 且欲凡事皆不恤以恬養則好.」 子厚謂:「此則在學者也.」

10-02 伯淳謂:「天下之士, 亦有其志在朝廷而才不足, 才可以爲而誠不足. 今日正須才與至誠合一, 方能有濟.」 子厚謂:「才與誠, 須二物只是一物.」 伯淳言:「才而不誠, 猶不是也. 若非至誠, 雖有忠義功業, 亦出於事爲, 浮氣幾何時而不盡也!」 一本無「只是一物」四字.

10-03 伯淳道:「君實之語, 自謂如人參甘草, 病未甚時可用也, 病甚則非所能及. 觀其自處, 必是有救之之術.」

10-04 正叔謂:「某接人, 治一作談. 經論道者亦甚多, 肯言及治體者, 誠未有如子厚.」

10-05 二程謂:「地形不必謂寬平可以畫方. 只可用算法折計地畝授民.」 子厚謂[未]:「必先正經界, 經界不正, 則法終不定. 地有坳垤處不管, 只觀四標竿中間地, 雖不平饒, 與民無害. 就一夫之間, 所爭亦不多. 又側峻處, 田亦不甚美. 又經界必須正南北, 假使地形有寬狹尖斜, 經界則不避山河之曲, 其田則就得井處爲井, 不能就成處, 或五七, 或三四, 或一夫, 其實田數則在. 又或就不成一夫處, 亦可計百畝之數而授之, 無不可行者. 如此, 則經界隨山隨河, 皆不害於畫之也. 苟如此畫定, 雖便使暴君汙吏, 亦數百年壞不得. 經界之壞, 亦非專在秦時, 其來亦遠, 漸有壞矣.」 正叔云:「至如魯, 二吾猶不足, 如何得至十一也?」 子厚言:「百畝而徹, 言徹取之徹則無義, 是透徹之徹. 透徹而耕, 則功力均, 且相驅率, 無一家得惰者. 及已收穫, 則計畝數裒分之, 以裒分之數, 取十一之數, 亦可.」 或謂:「井議不可輕示人, 恐致笑及有議論.」 子厚謂:「有笑有議論, 則方有益也.」 「若有人聞其說, 取之以爲己功.」 先生云:「如有能者, 則願受一廛而爲氓, 亦幸也.」 伯淳言:「井田今取民田使貧富均, 則願者衆, 不願者寡.」 正叔言:「亦未可言民情怨怒, 止論可不可爾.」 「須使上下都無此怨怒, 方可行.」 正叔言:「議法旣大備, 却在所以行之之道.」 子厚言:「豈敢! 某止欲成書, 庶有取之者.」 正叔言:「不行於當時, 行於後世, 一也.」 子厚曰:「徒善不足以爲政, 徒法不能以自行. 須是行之之道. 又雖有仁心仁聞, 而政不行者, 不由先王之道也. 須是法先王.」 正叔言:「孟子於此善爲言. 只極目力, 焉能盡方圓平直? 須是要規矩.」

10-06 二程問:「官戶占田過制者如何?」 「如文曾有田極多, 只消與五十里采地儘多.」 又問「其他如何?」 「今之公卿, 非如古之公卿. 舊有田多者, 與之采地多. 槪[槩]與之, 則無以別有田者無田者.」

10-07 正叔說:「堯夫對上之詞, 言陛下富國强兵後待做甚? 以爲非是. 此言安足諭人主? 如周禮, 豈不是富國之術存焉?」 子厚言:「堯夫抑上富强之說, 正猶爲漢武帝言神仙之學, 長年不足惜, 言豈可入? 聖賢之曉人, 不如此之拙. 如梁惠王問何以利國, 則說利不可言之理, 極言之以至不奪不饜.」

10-08 正叔言:「人志於王道, 是天下之公議, 反以爲私說, 何也?」 子厚言:「只爲心不大, 心大則做得大.」 正叔言:「只是做一喜好之事爲之, 不知只是合做.」

10-09 伯淳言:「邵堯夫病革, 且言試與觀化一遭.」 子厚言:「觀化他人便觀得自家, 又如何觀得化? 嘗觀堯夫詩意, 纔做得識道理, 却無儒術未見所得.」

10-10 正叔言:「蜥蝪含氷, 隨雨震起.」 子厚言:「未必然. 雹儘有大者, 豈盡蜥蝪所致也? 今以蜥蝪求雨, 枉求他, 他又何道致雨?」 正叔言:「伯淳守官南方, 長吏使往茅山請龍, 辭之, 謂祈請鬼神, 當使信嚮者則有應, 今先懷不信, 便非義理. 旣到茅山嚴[嵒], 勅使人於水中捕得二龍, 持之歸·並無他異, 復爲小人玩之致死. 此只爲魚蝦之類, 但形狀差異, 如龍之狀爾. 此蟲, 廣南亦有之, 其形狀同, 只齧人有害, 不如茅山不害人也.」 有害, 一作有毒.

10-11 正叔言:「永叔詩:『笑殺潁陰常處士, 十年騎馬聽朝雞.』 夙興趨朝, 非可笑之事, 不必如此說.」 又言:「常秩晩爲利昏, 元來便有在, 此鄕黨莫之尊也.」

10-12 正叔言:「今責罪官吏, 殊無養士君子廉恥之道. 必斷言徒流杖數, 贖之以銅, 便非養士君子之意. 如古人責其罪, 皆不深指斥其惡, 如責不廉, 則曰俎豆不脩.」

10-13 有人言:「今日士大夫未見賢者.」 正叔言:「不可謂士大夫有不賢者, 便爲朝廷之官人不用賢也.」

10-14 彭汝礪懇辭臺職. 正叔言:「報上之效已了邪? 上冐天下議論, 顯拔致此, 曾此爲報上之意已足?」

10-15 正叔言:「禮院者, 天下之事無不關. 此但得其人, 則事儘可以考古立法; 苟非其人, 只是從俗而已.」

10-16 正叔言:「昏禮結髮無義, 欲去久矣, 不能言. 結髮爲夫婦者, 只是指其少小也. 如言結髮事君, 李廣言結髮事匈奴, 只言初上頭也, 豈謂合髻子?」 子厚云:「絶非禮義, 便當去之. 古人凡禮, 講修已定, 家家行之, 皆得如此. 今無定制, 每家各定, 此所謂家殊俗也. 至如朝廷之禮, 皆不中節.」

10-17 正叔論安南事:「當初邊上不便, 令逐近點集, 應急救援. 其時, 雖將帥革兵冐涉炎瘴, 朝廷以赤子爲憂, 亦有所不恤也. 其時不救應, 放令縱恣, 戰殺至數萬. 今旣後時, 又不候至秋涼迄冬, 一直趨寇, 亦可以前食嶺北, 食積於嶺南搬[般]運. 今乃正於七月過嶺, 以瘴死者自[百]數分. 及過境, 又粮不繼, 深至賊巢, 以筏渡五百人過江, 且砍且焚, 破其竹寨幾重, 不能得, 復棹其空筏, 續以救兵, 反爲賊兵會合禽殺, 吾衆無救, 或死或逃, 遂不成功. 所爭者二十五里耳. 欲再往, 又無舟可渡, 無粮以戍. 此謬算, 未之有也. 猶得賊辭差順, 遂得有詞, 且承當了. 若使其言猶未順, 如何處之? 運粮者死八萬, 戰兵瘴死十一萬, 餘得二萬八千人生還, 尙多病者, 又先爲賊戮數萬, 都不下三十萬口. 其昏謬無謀, 如此甚也.」

10-18 有人言:「郭璞以鳩鬥占吉凶.」 子厚言:「此爲他誠實信之, 所以就而占得吉凶.」 正叔言:「但有意向此, 便可以兆也, 非鳩可以占吉凶耳.」

10-19 正叔言:「郭逵新貴時, 衆論喧然, 未知其人如何. 後聞人言, 欲買韓王宅, 更不問可知也. 如韓王者, 當代功臣, 一宅已致而欲有之, 大煞不識好惡.」 子厚言:「昔年有人欲爲范希文買綠野堂, 希文不肯, 識道理自不然. 在唐如晉公者, 是可尊也. 一旦取其物而有之, 如何得安? 在他人猶可, 如王維莊之類. 獨有晉公則不可, 寧使耕壞, 及他有力者致之, 已則不可取.」

10-20 正叔言:「管轄人亦須有法, 徒嚴不濟事. 今帥千人, 能使千人依時及節得飯喫, 只如此者[亦]能有幾人? 嘗謂軍中夜驚, 亞夫堅臥不起, 不起善矣, 然猶夜驚何也? 亦是未盡善.」

10-21 正叔謂:「今唱名, 何不使伊儒冠徐步進見? 何用二人把見趨走, 不得使殿上大臣有愧色?」 子厚言:「只先出榜, 使之見其先後, 何用旋開卷呼名?」

10-22 正叔言:「某見居位者百事不理會, 只恁箇大肚皮. 於子厚, 却願奈煩處之.」

10-23 子厚言:「關中學者, 用禮漸成俗.」 正叔言:「自是關中人剛勁敢爲.」 子厚言:「亦是自家規矩大寬.」

10-24 正叔言:「某家治喪, 不用浮屠. 在洛, 亦有一二人家化之, 自不用釋氏. 道場之用螺鈸, 蓋胡人之樂也, 今用之死者之側, 是以其樂臨死者也. 天竺之人重僧, 見僧必飯之, 因使作樂於前. 今乃以爲之於死者之前, 至如慶禱, 亦雜用之, 是甚義理? 如此事, 被他欺謾千百年, 無一人理會者.」

10-25 正叔謂:「何以謂之君子? 何以謂之小人? 君子則所見者大, 小人則所見者小且近. 君子之志所慮者, 豈止其一身? 直慮及天下千萬世. 小人之慮, 一朝之忿, 曾不遑恤其身.」

10-26 伯淳謂:「才與誠一物, 則周天下之治.」 子厚因謂:「此何事於仁, 必也聖乎?」

10-27 呂進伯老而好學, 理會直是到底. 正叔謂:「老喜學者尤可愛. 人少壯則自當勉, 至於老矣, 志力須倦, 又慮學之不能及, 又年數之不多. 不曰『朝聞道夕死可矣』乎? 學不多, 年數之不足, 不猶愈於終不聞乎?」

10-28 子厚言:「十詩之作, 止是欲驗天心於語黙間耳.」 正叔謂:「若有他言語, 又烏得已也?」 子厚言:「十篇次叙, 固自有先後.」

10-29 正叔言:「成周恐只是統名, 雒邑是都也. 成周猶今言西京也, 雒邑猶今言河南府. 孔安國以成周爲下邑, 非也. 豈有以師保治於下邑? 白馬寺之所, 恐是遷頑民之處. 洛州有言中州·南州之名, 恐是作邑分爲九州後始言, 成周, 恐是舊城壞而復城之, 或是其始爲邑, 不爲城牆, 故後始城.」

10-30 二程解「窮理盡性以至於命」:「只窮理便是至於命.」子厚謂:「亦是失於太快, 此義儘有次序. 須是窮理, 便能盡得己之性, 則推類又盡人之性;旣盡得人之性, 須是幷萬物之性一齊盡得, 如此然後至於天道也. 其間煞有事, 豈有當下理會了? 學者須是窮理爲先, 如此則方有學. 今言知命與至於命, 儘有近遠, 豈可以知便謂之至也?」

10-31 正叔謂:「洛俗恐難化於秦人.」 子厚謂:「秦俗之化, 亦先自和叔有力焉, 亦是士人敦厚, 東方亦恐難肯向風.」

10-32 正叔辨周都言:「穀·洛鬪, 毁王宮, 今穀·洛相合處在七里店南, 旣言毁王宮, 則周室亦恐不遠於今之宮闕也.」

10-33 子厚謂:「昔嘗謂伯淳優於正叔, 今見之果然; 其救世之志甚誠切, 亦於今日天下之事儘記得熟.」

10-34 子厚言:「今日之往來, 俱無益, 不如閒居, 與學者講論, 資養後生, 却成得事.」 正叔言:「何必然? 義當來則來, 當往則往爾.」

10-35 二程言:「人不易知.」 子厚言:「人誠知之爲艱, 然至於伎術能否, 人情善惡, 便可知. 惟以一作似. 秦武陽殺人於市, 見秦始皇懼, 此則不可知.」


卷十一: 師訓 ;明道先生語一

11-01 「毋不敬, 儼若思, 安定辭, 安民哉」, 君德也. 君德卽天德也.

11-02 「思無邪.」

11-03 「敬以直內, 義以方外, 敬義立而德不孤.」德不孤, 與物同故不孤也.

11-04 「夫子之道, 忠恕而已矣.」

11-05 「聖人以此齋戒, 以神明其德夫!」

11-06 「天命之謂性, 率性之謂道, 脩道之謂敎.」

11-07 孟子曰:「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其爲氣也, 至大至剛, 以直養而無害, 則塞乎天地之間. 其爲氣也, 配義與道, 無是餒也. 是集義所生者, 非義襲而取之也.」

11-08 天位乎上, 地位乎下, 人位乎中. 無人則無以見天地. 書曰:「惟天地萬物父母, 惟人萬物之靈.」 易曰:「天地設位, 而易行乎其中; 乾坤毁, 則無以見易. 易不可見, 則乾坤或幾乎息矣.」

11-09 道, 一本也. 或謂以心包誠, 不若以誠包心; 以至誠參天地, 不若以至誠體人[萬]物, 是二本也. 知不二本, 便是篤恭而天下平之道.

11-10 「形而上者謂之道, 形而下者謂之器」 若如或者以淸虛一大爲天道, 則乃以器言而非道也.

11-11 「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者, 模範出一天地爾; 非在外也. 如此曲成萬物, 豈有遺哉?

11-12 「天地設位而易行其中」, 何不言人行其中? 蓋人亦物也. 若言神行乎其中, 則人只於鬼神上 求矣. 若言理言誠亦可也, 而特言易者, 欲使人黙識而自得之也.

11-13 繫辭曰:「形而上者謂之道, 形而下者謂之器.」 又曰:「立天之道, 曰陰與陽; 立地之道, 曰柔與剛; 立人之道, 曰仁與義.」 又曰:「一陰一陽之謂道.」 陰陽亦形而下者也, 而曰「道」者, 惟此語截得上下最分明, 元來只此是道, 要在人黙而識之也.

11-14 「立天之道曰陰與陽, 立地之道曰柔與剛, 立人之道曰仁與義, 兼三才一之也. 而兩之.」 不兩則無用.

11-15 「天地設位而易行其中」, 只是敬也. 敬則無間斷, 體物而不可遺者, 誠敬而已矣, 不誠則無物也. 詩曰:「維天之命, 於穆不已, 於乎不顯, 文王之德之純」, 「純亦不已」, 純則無間斷.

11-16 「毋不敬, 儼若思, 安定辭, 安民哉」, 君道也. 君道卽天道也. 「出門如見大賓, 使民如承大祭」, 此仲弓之問仁而仲尼所以告之者, 以仲弓爲可以事斯語也. 「雍也可使南面」, 有君之德也. 「毋不敬」, 可以對越上帝.

11-17 「祭如在, 祭神如神在.」

11-18 「敬以直內, 義以方外」, 合內外之道也.

11-19 克勤小物最難.

11-20 自下而達上者, 惟「造次必於是, 顚沛必於是.」

11-21 「鼓萬物而不與聖人同憂.」 聖人, 人也, 故不能無憂; 天則不爲堯存, 不爲桀亡者也.

11-22 咸恒, 體用也. 體用無先後.

11-23 「易窮則變, 變則通, 通則久.」

11-24 天則不言而信, 神則不怒而威.

11-25 顔子黙識, 曾子篤信, 得聖人之道者, 二人也. 曾子曰:「吾得正而斃焉, 斯已矣.」

11-26 天地之正氣, 恭作肅, 肅便雍也.

11-27 理則極高明, 行之只是中庸也.

11-28 中庸言誠便是神.

11-29 天人無間斷.

11-30 耳目能視聽而不能遠者, 氣有限耳, 心則無遠近也.

11-31 學在誠知誠養.

11-32 學要信與熟.

11-33 「正己而物正」, 大人之事, 學須如此.

11-34 敬勝百邪.

11-35 「萬物皆備於我矣, 反身而誠, 樂莫大焉.」

11-36 欲當大任, 須是篤實.

11-37 「大人者, 與天地合其德, 與日月合其明」, 非在外也.

11-38 「失之毫釐, 繆以千里」, 深可戒愼.

11-39 「平康正直.」

11-40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達而達人, 能近取譬者, 可謂仁之方也已.」博施而能濟衆, 固仁也; 而仁不足以盡之, 故曰:「必也聖乎!」

11-41 孟子曰:「仁也者, 人也. 合而言之, 道也.」 中庸所謂「率性之謂道」是也. 仁者, 仁此者也. 「敬以直內, 義以方外」, 仁也. 若以敬直內, 則便不直矣. 行仁義豈有不直乎? 「必有事焉而勿正」, 則直也. 夫能「敬以直內, 義以方外」, 則與物同矣, 故曰「敬義立而德不孤.」 是以仁者無對, 放之東海而準, 放之西海而準, 放之南海而準, 放之北海而準. 醫家言四體不仁, 最能體仁之名也.

11-42 「天地之大德曰生」, 「天地絪縕, 萬物化醇」, 「生之爲性」, 萬物之生意最可觀, 此「元者, 善之長也」, 斯所謂仁也. 人與天地一物也, 而人特自小之, 何哉!

11-43 人賢不肖, 國家治亂, 不可以言命.

11-44 至誠可以贊化育者, 可以回造化.

11-45 「惟神也. 故不疾而速, 不行而至.」 神無速, 亦無至, 須如此言者, 不如是不足以形容故也.

11-46 天地萬物之理, 無獨必有對, 皆自然而然, 非有按排也. 每中夜以思, 「不知手之舞之, 足之蹈之」也.

11-47 老子之言, 竊弄闔闢者也.

11-48 冬寒夏暑陰陽也. 所以運動變化者神也. 神無方故易無體, 若如或者別立一天, 謂人不可以包天, 則有方矣. 是二本也.

11-49 「窮神知化」, 化之妙者神也.

11-50 「窮理盡性以至於命」, 一物也.

11-51 天地只是設位, 易行乎其中者, 神也.

11-52 氣外無神, 神外無氣, 或者謂淸者神則濁者非神乎.

11-53 大抵學不言而自得者, 乃自得也; 有安排布置者, 皆非自得也.

11-54 言有無則多有字; 言無無, 則多無字. 有無與動靜同. 如冬至之前天地閉, 可謂靜矣; 而日月星辰亦自運行而不息, 謂之無動可乎? 但人不識有無動靜爾.

11-55 正名, 名實相須, 一事苟, 則其餘皆苟矣.

11-56 忠信者以人言之, 要之則實理也.

11-57 「天下雷行, 物與无妄」. 天下雷行, 付與无妄, 天性豈有妄耶? 聖人「以茂對時育萬物」, 各使得其性也. 无妄則一毫不可加, 安可往也, 往則妄矣. 无妄, 震下乾上, 動以天. 安有妄乎? 動以人, 則有妄矣.

11-58 「犯而不校」, 校則私, 非樂天者也. 犯有當報者, 則是循理而已.

11-59 「意」者任意, 「必」者必行, 「固」者固執, 「我」者私已.

11-60 「綏之斯來, 動之斯和」, 聖人之神化, 上下與天地同流者也.

11-61 禮云:「後世雖有作者, 虞帝弗可及已.」 如鳳凰來·儀百獸率舞之事, 三代以降無此也.

11-62 泰誓·武成稱一月者, 商正已絶, 周正未建, 故只言一月.

11-63 中之理至矣. 獨陰不生, 獨陽不生, 偏則爲禽獸, 爲夷狄, 中則爲人. 中則不偏, 常則不易, 惟中不足以盡之, 故中庸.

11-64 陰陽盈縮不齊, 不能無差, 故厤家有歲差法..

11-65 日月薄蝕而旋復者, 不能奪其常也.

11-66 古今異宜, 不惟人有所不便, 至於風氣亦自別也. 日月星辰皆氣也, 亦自別.

11-67 時者聖人所不能違, 然人之智愚, 世之治亂, 聖人必示可易之道, 豈徒爲敎哉? 蓋亦有其理故也.

11-68 學要在自得. 古人敎人, 唯指其非, 故曰:「擧一偶不以三偶反, 則不復也.」言三偶, 擧其近. 若夫「告諸往而知來者」, 則其知已遠矣. 佛氏言印證者, 豈自得也? 其自得者, 雖甚人言, 亦不動. 待人之言爲是, 何自得之有?

11-69 「行夏之時, 乘殷之輅, 服周之冕」, 與從周之文不悖. 從先進則爲時之弊言之, 彼各有當也.

11-70 「臧武仲之知, 公綽之不欲, 卞莊子之勇, 冉求之藝」, 備此數者, 而「文之以禮樂, 亦可以爲成人矣」. 又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 見利思義, 見危授命, 久要不忘平生之言, 亦可以爲成人矣」者, 只是言忠信也. 忠信者實也, 禮樂者文也. 語成人之名, 自非聖人, 誰能當之? 孟子曰:「唯聖人然後可以踐形.」如此, 方足以稱成人之名.

11-71 「詩曰: 『天生蒸民, 有物有則, 民之秉彛, 好是懿德.』故有物必有則, 民之秉彛也, 故好是懿德.」 萬物皆有理, 順之則易, 逆之則難, 各循其理, 何勞於己力哉?

11-72 人心莫不有知, 惟蔽於人欲, 則亡天德[理]也.

11-73 皆實理也, 人知而信者爲難. 孔子曰:「朝聞道, 夕死可矣.」死生亦大矣, 非誠知道, 則豈以夕死爲可乎?

11-74 萬物莫不有對: 一陰一陽, 一善一惡; 陽長則陰消, 善增則惡滅. 斯理也, 推之其遠乎! 人只要知此耳.

11-75 「言寡尤, 行寡悔, 祿在其中矣」, 此孔子所言告子張者也. 若顔·閔則無此問, 孔子告之亦不如此. 或疑如此亦有不得祿者. 孔子蓋曰:「耕也, 餒在其中矣. 唯理可爲者, 爲之而已矣.」

11-76 孔子聞衛亂, 曰:「柴也其來乎! 由也其死矣.」 二者蓋皆適於義. 孔悝受命立輒, 若納蒯聵則失職, 與輒拒父則不義; 如輒避位, 則拒蒯聵可也; 如輒拒父, 則奉身而退可也. 故子路欲勸孔悝無與於此, 忠於所事也. 而孔悝旣被脅矣. 此子路不得不死耳. 然燔臺之事, 則過於勇暴也. 公子郢志可嘉, 然當立而不立, 以致衛亂, 亦聖人所當罪也, 而春秋不書事可疑耳.

11-77 「事君數, 斯辱矣. 朋友數, 斯疏矣.」 數者, 煩數也.

11-78 以己及物, 仁也. 推己及物, 恕也.違道不遠, 是也. 忠恕一以貫之. 忠者天理(道), 恕者人道. 忠者無妄, 恕者所以行乎忠也. 忠者體, 恕者用, 大本達道也. 此與「違道不遠」異者, 動以天爾[耳].

11-79 「必有事焉而勿正,事者事事之事. 心勿忘勿助長」, 養氣之道當如此.

11-80 志動氣者十九, 氣動志者十一.

11-81 「祖考來格」者, 惟至誠爲有感必通.

11-82 「動容周旋中禮」者, 盛德之至, 「君子行法以俟命」, 「朝聞道夕死」之意也.

11-83 大凡出義則入利, 出利則入義. 天下之事, 惟義利而已.

11-84 湯,武反之身之者, 學而復者也.

11-85 「視其所以, 以,用也, 所爲也. 觀其所由, 由, 所從之道也. 察其所安.」志意所安也, 所存也.

11-86 北宮黝要之以必爲, 孟施舍推之以不懼, 北宮黝或未能無懼. 故黝不如施舍之守約也. 子夏信道, 曾子明理, 故二子各有所似.

11-87 公孫丑謂夫子加齊之卿相, 得行道焉, 如此則能無畏懼而動心乎? 故孟子曰:「否, 我四十不動心.」

11-88 人心不得有所繫.

11-89 「剛」者强而不屈, 「毅」者有所發, 「木」者質撲, 「訥」者遲鈍.

11-90 禮者, 理也, 文也. 理者, 實也, 本也. 文者, 華也, 末也. 理是一物, 文是一物. 文過則奢, 實過則儉. 奢自文所生, 儉自實所出. 故林放問禮之本, 子曰:「禮, 與其奢也寧儉.」言儉近本也. 此與形影類矣. 推此理, 則甚有事也.

11-91 以物待物, 不以己待物, 則無我也. 聖人制行不以己, 言則是矣, 而理似未盡於此言. 夫天之生物也, 有長有短, 有大有小. 君子得其大矣,一作者. 安可使小者亦大乎? 天理如此, 豈可逆哉? 以天下之大, 萬物之多, 用一心而處之, 必得其要, 斯可矣. 然則古人處事, 豈不優乎!

11-92 志可克氣, 氣勝一有志字. 則憒亂矣. 今之人以恐懼而勝氣者多矣, 而以義理勝氣者鮮也.

11-93 「樂天知命」, 通上下之言也. 聖人樂天, 則不須言知命. 知命者, 知有命而信之者爾, 「不知命無以爲君子」是矣. 命者所以輔義, 一循於義, 則何庸斷之以命哉? 若夫聖人之知天命, 則異於此.

11-94 「仁者不憂」, 樂天者也.

11-95 「孝弟也者, 其爲仁之本與!」言爲仁之本, 非仁之本也.

11-96 「仁者不憂, 知者不惑, 勇者不懼」, 德之序也. 「知者不惑, 仁者不憂, 勇者不懼」, 學之序也. 知以知之, 仁以守之, 勇以行之.

11-97 言天之自然者, 謂之天道. 言天之付與萬物者, 謂之天命.

11-98 「德性」者, 言性之可貴, 與言性善, 其實一也. 「性之德」者, 言性之所有; 如卦之德, 乃卦之韞也.

11-99 「肫肫其仁」, 蓋言厚也.

11-100 自明而誠, 雖多由致曲, 然亦有自大體中便誠者, 雖亦是自明而誠, 謂之致曲則不可.

11-101 「體羣臣」者, 體察也, 心誠求之, 則無不察矣, 忠厚之至也. 故曰:「忠信重祿, 所以勸士.」言盡其忠信而厚其祿食, 此所以勸士也.

11-102 「敬鬼神而遠之」, 所以不黷也, 知之事也. 「先難後獲」, 先事後得之義也, 仁之事也. 若「知[智]者利仁」, 乃先得後事之義也.

11-103 「人心惟危」, 人欲也. 「道心惟微」, 天理也. 「惟精惟一」, 所以至之. 「允執厥中」, 所以行之.用也.

11-104 「仁者其言也訒」, 難其出也.

11-105 治道在於立志, 責任求賢.

11-106 知仁勇三者, 天下之達德, 學之要也.

11-107 操約者, 敬而已矣.

11-108 顔子不動聲氣, 孟子則動聲氣矣.

11-109 无妄, 震下乾上. 聖人之動以天, 賢人之動以人. 若顔子之有不善, 豈如衆人哉? 惟只在於此間爾, 蓋猶有己焉. 至於無我, 則聖人也. 顔子切於聖人, 未達一息爾. 「不遷怒, 不貳過, 無伐善, 無施勞」, 「三月不違仁」者, 此意也.

11-110 子曰:「語之而不惰者, 其回也與!」顔子之不惰者, 敬也.

11-111 誠者天之道, 敬者人事之本, 敬者用也. 敬則誠.

11-112 「敬以直內」,則「義以方外」. 「義以爲質」, 則「禮以行之, 孫以出之, 信以成之」. 孫, 順也, 不止於言.

11-113 聖人言忠信者多矣, 人道只在忠信. 不誠則無物, 且「出入無始, 莫知其鄕」者, 人心也. 若無忠信, 豈復有物乎?

11-114 「和順於道德而理於義」者, 體用也.

11-115 學者須識聖賢之體. 聖人, 化工也. 賢人, 巧也.

11-116 有有德之言, 有造道之言. 孟子言己志者, 有德之言也; 言聖人之事, 造道之言也.

11-117 學至於樂則成矣. 篤信好學, 未知自得之爲樂. [造道者也.] 好之者, 如游佗人園圃; 樂之者, 則己物爾. 然人只能信道, 亦是人之難能也.

11-118 三代之治, 順理者也. 兩漢以下, 皆把持天下者也.

11-119 服牛乘馬, 皆因其性而爲之. 胡不乘牛而服馬乎? 理之所不可.

11-120 祭者所以盡誠. 或者以禮爲一事, 人器與鬼器等, 則非所以盡誠而失其本矣.

11-121 禮者因人情者也, 人情之所宜則義也. 三年之服, 禮之至, 義之盡也.

11-122 致知養氣.

11-123 克己最難. 中庸曰:「天下國家可均也, 爵祿可辭也, 白刃可蹈也, 中庸不可能也.」

11-124 「生生之謂易」, 生生之用則神也.

11-125 子貢之知, 亞於顔子, 知至而未至之也.

11-126 「先甲三日」, 以窮其所以然而處其事; 「後甲三日」, 以究其將然而爲之防. 甲者, 事之始也. 庚者, 有所革也. 自甲乙至於戊己, 春夏生物之氣已備. 庚者, 秋冬成物之氣也, 故有所革. 別一般氣.

11-127 隨之上六, 才與位皆陰, 柔隨之極也, 故曰:「拘繫之, 乃從維之, 又從而維之. 王用亨于岐山.」 唯太王之事, 民心固結而不可解者也, 其佗皆不可如是之固也.

11-128 學之興起, 莫先於詩. 詩有美刺, 歌誦之以知善惡治亂廢興. 禮者所以立也, 「不學禮無以立」. 樂者所以成德, 樂則生矣, 生則惡可已也? 惡可已, 則不知手之舞之, 足之蹈之也. 若夫樂則安, 安則久, 久則天, 天則神, 天則不言而信, 神則不怒而威. 至於如此, 則又非手舞足蹈之事也.

11-129 綠衣, 衛莊姜傷已無德以致之, 行有不得者, 反求諸己而已矣. 故曰:「綠兮絲兮, 女所治兮, 我思古人, 俾無訧兮. 綌兮絺兮; 凄其以風, 我思古人, 實獲我心.」 絲之綠, 由女之染治以成, 言有所自也. 綌絺所以來風也.

11-130 螽斯惟言不妬忌, 若芣苢則更和平. 婦人樂有子, 謂妾御皆無所恐懼, 而樂有子矣.

11-131 居仁由義, 守禮寡欲.

11-132 「君子上達, 小人下達.」 下學而上達, 意在言表也.

11-133 有實則有名, 名實一物也. 若夫好名者, 則徇名爲虛矣. 如「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 謂無善可稱耳, 非徇名也.

11-134 「萬物皆備於我矣. 反身而誠, 樂莫大焉.」 不誠則逆於物而不順也.

11-135 乾, 陽也, 不動則不剛; 「其靜也專,[專一.] 其動也直」[直遂.] 不專一則不能直遂. 坤, 陰也, 不靜則不柔; 「其靜也翕,[翕聚.] 其動也闢」[發散.] 不翕聚則不能發散.

11-136 「致知在格物.」 格, 至也. 或以格爲止物, 是二本矣.

11-137 人須知自慊之道.

11-138 「乾元者, 始而亨者也. 利貞者, 性情也.」性情猶言資質體段. 亨毒化育皆利也. 不有其功, 常久而不已者, 貞也. 詩曰:「維天之命, 於穆不已」者, 貞也.

11-139 天地日月一般. 月受日光而日不爲之虧, 然月之光乃日之光也. 地氣不上騰, 則天氣不下降. 天氣降而至於地, 地中生物者, 皆天氣也. 惟無成而代有終者, 地之道也.

11-140 識變知化爲難. 古今風氣不同, 故器用亦異宜. 是以聖人通其變, 使民不倦, 各隨其時而已矣. 後世雖有作者, 虞帝爲不可及己. 蓋當是時, 風氣未開, 而虞帝之德又如此, 故後世莫可及也. 若三代之治, 後世決可復. 不以三代爲治者, 終苟道也.

11-141 動乎血氣者, 其怒必遷. 若鑑之照物, 姸媸在彼, 隨物以應之, 怒不在此, 何遷之有?

11-142 聖人之言, 沖一作中. 和之氣也, 貫徹上下.

11-143 人須學顔子. 有顔子之德, 則孟子之事功自有. 孟子者, 禹, 稷之事功也.

11-144 中庸之言, 放之則彌六合, 卷之則退藏於密.

11-145 孔子謂顔淵曰:「用之則行, 舍之則藏, 惟我與爾有是夫!」, 「君子所性, 雖大行不加焉, 雖窮居不損焉」, 不爲堯存, 不爲桀亡者也. 用之則行, 舍之則藏, 皆不累於己爾.

11-146 「回也非助我者也, 於吾言無所不說」, 與聖人同爾.

11-147 人須知自慊之道. 自慊者, 無不足也. 若有所不足, 則張子厚所謂「有外之心, 不足以合天心」者也.

11-148 「文王陟降, 在帝左右, 不識不知, 順帝之則.」不作聰明, 順天理也.

11-149 「狼跋其胡. 載疐其尾, 公孫碩膚, 赤潟几几.」 取狼爲興者, 狼前後停, 興周公之德終始一也. 稱公孫云者, 言其積德之厚; 「赤潟几几」, 盛德之容也.

11-150 「詩者, 志之所之也. 在心爲志, 發言爲詩. 情動於中而形於言, 言之不足, 故嗟歎之, 嗟歎之不足, 故咏歌之, 咏歌之不足, 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有節故有餘, 止乎禮義者節也.

11-151 月不受日光故食. 不受日光者, 月正相當, 陰盛亢陽也. 鼓者所以助陽. 然則日月之眚, 皆可鼓也. 月不下日, 與日正相對, 故食.

11-152 季冬行春令, 命之曰逆者, 子剋母也.

11-153 太玄中首中: 陽氣潛萌於黃宮, 信無不在乎中. 養首一: 藏心於淵, 美厥靈根. 測曰: 藏心於淵, 神不外也. 楊子雲之學, 蓋嘗至此地位也.

11-154 顔子短命之類, 以一人言之, 謂不幸可也; 以大目觀之, 天地之間無損益, 無進退. 譬如一家之事, 有子五人焉, 三人富貴而二人貧賤, 以二人言之則不足, 以父母一家言之則有餘矣. 若孔子之至德, 又處盛位, 則是化工之全爾. 以孔·顔言之, 於一人有所不足, 以堯·舜·禹·湯·文·武·周公羣聖人言之, 則天地之間亦富有餘 一作亦云富有. 也. 「惠廸吉, 從逆凶」, 常行之理也.

11-155 視聽思慮動作皆天也, 人但於其中要識得眞與妄爾.

11-156 東周之亂, 無君臣上下, 故孔子曰:「如有用我者, 吾其爲東周乎?」 言不爲東周也.

11-157 「素履」者, 雅素之履也. 初九剛陽, 素履已定, 但行其志爾, 故曰「獨行願」也.

11-158 「視履考祥」, 居履之終, 反觀吉凶之祥, 周至則善吉也, 故曰「其旋元吉」.

11-159 「比之無首凶」, 比之始不善則凶.

11-160 「豶豕之牙吉」, 不去其牙而豶其勢, 則自善矣. 治民者不止其爭而敎之讓之, 類是也.

11-161 「介于石」, 理素定也. 理素定, 故見幾而作, 何俟終日哉?

11-162 豫者備豫也, 逸豫也. 事豫故逸樂, 其義一也.

11-163 謙者治盈之道, 故曰:「裒多益寡. 稱物平施.」

11-164 凡爲人言者, 理勝則事明, 氣勝則招怫. 一本作氣忿則招怫.

11-165 感慨殺身者易, 從容就義者爲難.

11-166 「成性存存, 道義之門」, 道無體, 義有方也.

11-167 「中者,天下之大本.」天地之間, 亭亭當當, 直上直下之正理, 出則不是, 唯敬而無失最盡.

11-168 孟子謂「必有事焉, 而勿正, 心勿忘, 勿助長.」 正是著意, 忘則無物.

11-169 天者理也. 神者妙萬物而爲言者也. 帝者以主宰事而名.

11-170 易要玩索, 「齋戒以神明其德夫」.

11-171 學只要鞭辟一作約. 近裏, 著己而已, 故「切問而近思」, 則「仁在其中矣」. 言忠信, 行篤敬, 雖蠻貊之邦行矣. 言不忠信, 行不篤敬, 雖州里行乎哉! 立則見其參於前也, 在輿則見其倚於衡也, 夫然後行.」 只此是學質美者, 明得盡, 渣滓便渾化, 却與天地同體. 其次惟莊敬持養, 及其至則一也.

11-172 人最可畏者是便做, 要在燭理. 一本此下云:「子路有聞, 未之能行, 惟恐有聞.」

11-173 宰予晝寢以其質惡因是而言

11-174 顔子屢空, 空中一作心. 受道. 子貢不受天命而貨殖, 億則屢中, 役一作億. 聰明億度而知, 此子貢始時事, 至於言「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聞」, 乃後來事. 其言如此, 則必不至於不受命而貨殖也.

11-175 「天生德於予」, 及「文王旣沒, 文不在玆乎?」, 此聖人極斷置以理.

11-176 「文不在茲」, 言文未嘗亡(忘). 唱道在孔子, 聖人以爲己任.

11-177 「詩·書·執禮皆雅言.」 雅素所言也, 至於性與天道, 則子貢亦不可得而聞, 蓋要在黙而識之也.

11-178 君子坦蕩蕩, 心廣體胖.

11-179 盡己之謂忠, 以實之謂信. 發己自盡爲忠, 循物無違謂信, 表裏之義也.

11-180 理義, 體用也. 理義之說我心.

11-181 居之以正, 行之以和.

11-182 「艮其止, 止其所也.」 各止其所, 父子止於恩, 君臣止於義之謂. 「艮其背」, 止於所不見也.

11-183 至誠可以贊天地之化育, 則可以與天地參. 贊者, 參贊之義, 「先天而天弗違, 後天而奉天時」之謂也, 非謂贊助. 只有一箇誠, 何助之有?

11-184 知至卽便意誠, 若有知而不誠者, 皆知未至爾. 知至而至之者, 知至而往至之, 乃吉之先見, 故曰「可與幾」也. 知終而終之, 則「可與存義」也. 「知至至之」主知, 「知終終之」主終.

11-185 「忠信所以進德, 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者, 乾道也. 「敬以直內, 義以方外」者, 坤道也.

11-186 「修辭立其誠」, 文質之義.

11-187 天下皆憂, 吾獨得不憂; 天下皆疑, 吾獨得不疑」; 與「樂天知命吾何憂, 窮理盡性吾何疑」, 皆心也. 自分「心」「迹」以下一段皆非.

11-188 息訓爲生者, 蓋息則生矣. 一事息, 則一事生, 中無間斷. 碩果不食, 則便爲復也. 「寒往則暑來, 暑往則寒來, 寒暑相推而歲成焉.」

11-189 「日新之謂盛德, 生生之謂易, 陰陽不測之謂神.」要思而得之.

11-190 爲政須要有綱紀文章, 先有司, 鄕官讀法, 平價, 謹權量, 皆不可闕也. 人各親其親, 然後能不獨親其親. 仲弓曰: 「焉知賢才而擧之?」 子曰: 「擧爾所知. 爾所不知,人其舍諸?」便見仲弓與聖人用心之大小. 推此義, 則一心可以喪邦, 一心可以興邦, 只在公私之間爾.

11-191 子夏問政, 子曰:「無欲速, 無見小利.」 子夏之病, 常在近小. 子張問政, 子曰:「居之無倦, 行之以忠.」 子張常過高而未仁, 故以切己之事答之.

11-192 「其爲氣也, 配義與道.」道有沖漠之氣象.

11-193 「聖人以此洗心退藏於密」, 「聖人以此齋戒, 以神明其德夫!」


卷十二: 戌冬見伯淳先生洛中所聞 ; 明道先生語二-劉絢質夫錄

12-01 「純亦不已」, 天德也; 「造次必於是, 顚沛必於是」, 「三月不違仁」之氣象也; 又其次, 則「日月至焉」者矣.

12-02 「一陰一陽之謂道」, 自然之道也. 「繼之者善也」, 出道則有用, 「元者善之長」也. 「成之者」却只是性, 「各正性命」者也. 故曰:「仁者見之謂之仁, 知者見之謂之知, 百姓日用而不知, 故君子之道鮮矣.」 如此, 則亦無始, 亦無終, 亦無因甚有, 亦無因甚無, 亦無有處有, 亦無無處無.

12-03 「民受天地之中以生」, 「天命之謂性」也. 「人之生也直」, 意亦如此. 若以生爲生養之生, 却是「修道之謂敎」也. 至下文始自云:「不能者敗以取禍」, 則乃是敎也.

12-04 且喚做中, 若以四方之中爲中, 則四邊無中乎? 若以中外之中爲中, 則外面無中乎? 如「生生之謂易, 天地設位而易行乎其中」, 豈可只以今之易書爲易乎? 中者, 且謂之中, 不可捉[提]一箇中來爲中.

12-05 顔子在陋巷, 「人不堪其憂, 回也不改其樂」. 簞瓢陋巷非可樂, 蓋自有其樂耳. 「其」字當玩味, 自有深意.

12-06 大學之道, 「在明明德」, 「明此理也」; 「在止於至善」, 反己守約是也.

12-07 楊子出處, 使人難說, 孟子必不肯爲楊子事.

12-08 孔子「與點」, 蓋與聖人之志同, 便是堯,舜氣象也, 誠「異三子者之撰」,特行有不揜焉者, 眞所謂狂矣. 子路等所見者小. 子路只爲不達「爲國以禮」道理, 所以爲夫子笑; 若知「爲國以禮」之道, 便却是這氣象也.

12-09 人之學, 當以大人爲標垜, 然上面更有化爾. 人當學顔子之學. 一作事.

12-10 「窮理盡性」矣, 曰「以至於命」, 則全無著力處. 如「成於樂」, 「樂則生矣」之意同.

12-11 子貢曰:「夫子之文章, 可得而聞也, 夫子之言性與天道, 不可得而聞也.」 子貢蓋於是始有所得而歎之. 以子貢之才, 從夫子如此之久, 方歎「不可得而聞」, 亦可謂之鈍矣. 觀其孔子沒, 築室於場, 六年然後歸, 則子貢之志亦可見矣. 他人如子貢之才, 六年中待作多少事, 豈肯如此?

12-12 「生生之謂易, 天地設位而易行乎其中, 乾坤毁則無以見易, 易不可見, 乾坤或幾乎息矣.」易畢竟是甚? 又指而言曰:「聖人以此洗心退藏於密」, 聖人示人之意至此深且明矣, 終無人理會. 易也, 此也, 密也, 是甚物? 人能至此深思, 當自得之.

12-13 「喜怒哀樂之未發, 謂之中; 發而皆中節, 謂之和. 中也者, 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 天下之達道也. 致中和, 天地位焉, 萬物育焉.」 致與位字, 非聖人不能言, 子思蓋特傳之耳.

12-14 顔子曰:「仰之彌高, 鑽之彌堅」, 則是深知道之無窮也; 「瞻之在前, 忽焉在後」, 他人見孔子甚遠, 顔子瞻之, 只在前後, 但只未在中間爾. 若孔子, 乃在其中焉, 此未達一間也.

12-15 「成性存存」, 便是「道義之門」.

12-16 凡人才學, 便須知著力處; 旣學, 便須知得力處.


卷十三: 亥八月見先生於洛所聞 ; 明道先生語三-劉絢質夫錄

13-01 「公族有罪. 磬于甸人. 如其倫之喪, 無服」, 明無罪者有服也.

13-02 楊·墨之害, 甚於申·韓; 佛·老 一無老字. 之害, 甚於楊·墨. 楊氏爲我, 疑於仁. 墨氏兼愛, 疑於義. 申·韓則淺陋易見. 故孟子之闢楊·墨, 爲其惑世之甚也. 佛,老 一作氏字. 其言近理, 又非楊·墨之比, 此所以害尤甚. 楊·墨之害, 亦經孟子闢之, 所以廓如也.

13-03 禮云「惟祭天地社稷爲越紼而行事」, 似亦大早. 雖不以卑廢尊, 若旣葬而行之, 宜亦可也. 蓋未葬時, 哀戚方甚, 人有所不能祭爾.

13-04 「艮其止, 止其所也.」 八元有善而擧之, 四凶有罪而誅之, 各止其所也. 釋氏只曰止, 安知止乎? 吳本罪作惡, 誅作去.

13-05 釋氏無實.

13-06 釋氏說道, 譬之以管窺天, 只務直上去, 惟見一偏, 不見四旁, 故皆不能處事. 聖人之道, 則如在平野之中, 四方莫不見也.

13-07 釋氏本怖死生, 爲利豈是公道? 唯務上達而無下學, 然則其上達處, 豈有是也? 元不相連屬, 但有間斷, 非道也. 孟子曰:「盡其心者, 知其性也.」 彼所謂「識心見性」是也. 若「存心養性」一段事則無矣. 彼固曰出家獨善, 便於道體自不足一作已非矣.. 或曰:「釋氏地獄之類, 皆是爲下根之人設此, 怖令爲善.」 先生曰:「至誠貫天地, 人尙有不化, 豈有立僞敎而人可化乎?」

13-08 曾子易簀之意, 心是理, 理是心, 聲爲律, 身爲度也.

13-09 灑掃應對, 便是形而上者, 理無大小故也. 故君子只在愼獨.

13-10 知之明, 信之篤, 行之果, 知仁勇也. 若孔子所謂成人, 亦不出此三者. 藏武仲知也, 孟公綽仁也, 卞莊子勇也.

卷十四: 亥九月過汝所聞 ; 明道先生語四-劉絢質夫錄

14-01 絢問: 「先生相別, 求所以敎.」 曰:「人之相愛者, 相告戒. 必曰凡事當善處. 然只在仗忠信, 只不忠信, 便是不善處也.」

14-02 有人治園圃役知力甚勞. 先生曰:「蠱之象, 『君子以振民育德』. 君子之事, 惟有此二者, 餘無他爲. 二者, 爲己爲人之道也.」 吳本作治己治人.

14-03 「博學而篤志, 切問而近思」, 何以言「仁在其中矣?」 學者要思得之, 了此, 便是徹上徹下之道.

14-04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先生曰:「弘而不毅, 則難立; 毅而不弘, 則無以居之.」 西銘言弘之道.

14-05 讀書要玩味.

14-06 中庸始言一理, 中散爲萬事, 末復合爲一理.

14-07 中庸曰:「大哉聖人之道! 洋洋乎, 發育萬物, 峻極于天. 優優大哉! 禮儀三百, 威儀三千, 待其人而後行. 故曰苟不至德, 至道不凝焉.」 皆是一貫.

14-08 持國曰:「若有人便明得了者, 伯淳信乎?」 曰:「若有人, 則豈不信? 蓋必有生知者, 然未之見也. 凡云爲學者, 皆爲此以下論. 孟子曰: 『盡其心者知其性也, 知性則知天矣; 存其心, 養其性, 所以事天也.』便是至言.」

14-09 佛氏不識陰陽晝夜死生古今, 安得謂形而上者與聖人同乎?

14-10 佛言前後際斷, 純亦不已是也, 彼安知此哉? 子在川上, 曰:「逝者如斯夫! 不舍晝夜.」 自漢以來儒者, 皆不識此義, 此見聖人之心純亦不已也. 詩曰:「維天之命, 於穆不已.」 蓋曰天之所以爲天也. 「於乎不顯, 文王之德之純」, 蓋曰文王之所以爲文也. 純亦不已, 此乃天德也. 有天德便可語王道, 其要只在愼獨.

14-11 學要在敬也·誠也, 中間便 一作更. 有箇仁, 「博學而篤志, 切問而近思, 仁在其中矣」之意. 敬主事.

14-12 人之學不進, 只是不勇.

14-13 或問:「繫辭自天道言, 中庸自人事言, 似不同.」 曰:「同. 繫辭雖始從天地陰陽鬼神言之, 然卒曰:『黙而成之, 不言而信, 存乎德行.』 中庸亦曰:『鬼神之爲德, 其盛矣乎! 視之而弗見, 聽之而弗聞, 體物而不可遺, 使天下之人齊明盛服以承祭祀. 洋洋乎如在其上, 如在其左右. 詩曰: 「神之格思, 不可度思! 矧可射思.」 夫微之顯, 誠之不可揜, 如此夫.』 是豈不同?」

14-14 人多言廣心浩大, 然未見其人也.

14-15 「樂則行之, 憂則違之」, 樂與憂皆道也, 非己之私也.

14-16 聖人致公, 心盡天地萬物之理, 各當其分. 佛氏總爲一己之私, 是安得同乎? 聖人循理, 故平直而易行. 異端造作, 大小大費力, 非自然也, 故失之遠.

14-17 易中只是言反復往來上下.

14-18 伊尹曰:「天地生斯民也, 使先知覺後知, 使先覺覺後覺. 予天民之先覺者也, 予將以斯道覺斯民也.」 釋氏之云覺, 甚底是覺斯道? 甚底是覺斯民?


卷十五: 入關語錄(或云;明道先生語) ; 伊川先生語

15-01 志, 氣之帥, 不可小觀.

15-02 知知, 仁守, 勇決.

15-03 涵養吾一.

15-04 主一無適, 敬以直內, 便有浩然之氣. 浩然須要實識得他剛大直, 不習無不利.

15-05 敬卽便是禮, 無己可克.

15-06 大而化, 則已與理一, 一則一無此字.無已.

15-07 致知則有知, 有知則能擇.

15-08 安有識得易後, 不知退藏於密? 密是甚?

15-09 六經之言, 在涵畜中黙識心通. 精義爲本.

15-10 道無精粗, 言無高下.

15-11 物則一作卽.事也, 凡事上窮極其理, 則無不通.

15-12 有主則虛, 無主則實, 必有所事.

15-13 知不專爲藏往, 易言知來藏往, 主蓍卦而言.

15-14 物形便有大小精粗, 神則無精粗. 神則是神, 不必言作用. 三十輻共一轂, 則爲車. 若無轂輻, 何以見車之用?

15-15 人患事繫累, 思慮蔽固, 只是不得其要. 要在明善, 明善在乎格物窮理. 窮至於物理, 則漸久後天下之物皆能窮, 只是一理.

15-16 人多思慮不能自寧, 只是做他心主不定. 要作得心主定, 惟是止於事, 爲人君止於仁之類. 如舜之誅四凶, 四凶己一作他.作惡, 舜從而誅之, 舜何與焉? 人不止於事, 只是攬他事, 不能使物各付物. 物各付物, 則是役物. 爲物所役, 則是役於物. 有物必有則, 須是止於事.

15-17 視聽言動, 非理不爲, 卽是禮, 禮卽是理也. 不是天理, 便是私欲. 人雖有意於爲善, 亦是非禮. 無人欲卽皆天理.

15-18 公則一, 私則萬殊. 至當歸一, 精義無二. 人心不同如面, 只是私心.

15-19 人不能袪思慮, 只是吝, 吝故無浩然之氣.

15-20 「所過者化」, 身之所經歷處; 「所存者神」, 存主處便是神. 如「立之斯立, 道之斯行, 綏之斯來, 動之斯和」, 固非小補, 伯者是小補而已.

15-21 孔子敎人常俯就, 不俯就則門人不親. 孟子敎人常高致, 不高致則門人一作道. 不尊.

15-22 古之學者, 優柔厭飫, 有先後次序. 今之學者, 却只做一場話說, 務高而已. 常愛杜元凱語:「若江海之浸, 膏澤之潤, 渙然氷釋, 怡然理順.」然後爲得也. 今之學者, 往往以游·夏爲小, 不足學. 然游·夏一言一事, 却總是實. 如子路·公西赤言志如此, 聖人許之, 亦以此自是實事. 後之學者好高, 如人游心於千里之外, 然自身却只在此.

15-23 人皆稱柳下惠爲聖人, 只是因循前人之語, 非自見. 假如人言孔子爲聖人, 也須直待己實見聖處, 方可信.

15-24 合而聽之則聖, 公則自同. 若有私心便不同, 同卽是天心.

15-25 曾子傳聖人學, 其德後來不可測, 安知其不至聖人? 如言「吾得正而斃」, 且休理會文字, 只看他氣象極好, 被它所見處大. 後人雖有好言語, 只被氣象卑, 終不類道.

15-26 聞之知之, 得之有之. 耳剽臆度.

15-27 「養心莫善於寡欲」, 不欲則不惑. 所欲不必沈溺, 只有所向便是欲.

15-28 人惡多事, 或人憫一作欲簡.之. 世事雖多, 盡是人事. 人事不敎人做, 更責誰何?

15-29 要息思慮, 便是不息思慮.

15-30 聖人盡道, 以其身所行[存]率天下, 是欲天下皆至於聖人. 佛以其所賤者敎天下, 是誤天下也. 人才愈明, 往往所陷溺愈深.

15-31 「小德川流, 大德敦化」, 只是言孔子川流是日用處, 大德是存主處. 「敦」如俗言敦禮義敦本之意.

15-32 或曰:「正叔所定婚儀, 復有壻往謝之禮, 何謂也?」 曰:「如此乃是與時稱. 今將一古鼎古敦音隊. 用之, 自是人情不稱, 兼亦與天地風氣不宜. 禮, 時爲大, 須當損益. 夏·商·周所因損益可知, 則能繼周者亦必有所損益. 如云『行夏之時, 乘殷之輅, 服周之冕, 樂則韶舞』, 是夏時之類可從則從之. 蓋古人今人, 自是年之壽夭·形之大小不同. 古之被衣冠者, 魁偉質厚, 氣象自別. 若使今人衣古冠冕, 情性自不相稱. 蓋自是氣有淳漓. 正如春氣盛時, 生得物如何, 春氣衰時, 生得物如何, 必然別. 今之始開荒田, 初歲種之, 可得數倍, 及其久, 則一歲薄於一歲, 此乃常理. 觀三代之時, 生多少聖人, 後世至今, 何故寂寥未聞, 蓋氣自是有盛則必有衰, 衰則終必復盛. 若冬不春, 夜不晝, 則氣化息矣. 聖人主化, 如禹之治水, 順則當順之, 治則須治之. 古之伏羲, 豈不能垂衣裳, 必待堯·舜然後垂衣裳? 據如此事, 只是一箇聖人都做得了, 然必須數世然後成, 亦因時而已. 所謂『溥博淵泉而時出之』也, 須是先有溥博淵泉也, 方始能時出. 自無溥博淵泉, 豈能時出之? 大抵氣化在天在人一般, 聖人其中, 只有功用. 放勳曰:『勞之來之, 匡之直之, 輔之翼之.』 正須如此. 狥流俗非隨時, 知事可正, 嚴毅獨立, 乃是隨時也. 擧禮文, 却只是一時事. 要所補大, 可以風後世, 却只是明道. 孟子言『五百年必有王者興, 其間必有名世者』, 大數則是, 然不消催促他.」

15-33 冠禮廢, 則天下無成人. 或人欲如魯公十二而冠, 此不可. 冠所以責成人, 十二年非可責之時. 旣冠矣, 且不責以成人事, 則終其身不以成人望他也, 徒行此節文何益? 雖天子諸侯, 亦必二十而冠.

15-34 「信而後諌」, 唯能信便發得人志.

15-35 龍女衣冠不可定. 龍, 獸也. 衣冠人所被, 豈有禽獸可以被人衣冠? 若以爲一龍, 不當立數十廟; 若以爲數十龍, 不當同爲善濟夫人也. 大抵決塞, 莫非天地之祐·社稷之福·謀臣之功·兵卒之力. 不知在此, 彼龍何能爲?

15-36 「人苟有朝聞道夕死可矣」之志, 則不肯一日安其所不安也. 何止一日, 須臾不能. 如曾子易簀, 須要如此乃安. 人不能若此者, 只爲不見實理. 實理者, 實見得是, 實見得非. 凡實理得之於心自別. 若耳聞口道者, 心實不見. 若見得, 必不肯安於所不安. 人之一身, 儘有所不肯爲, 及至他事又不然. 若士者雖殺一作敎. 之使爲穿窬, 必不爲, 其他事未必然. 至如執卷者, 莫不知說禮義. 又如王公大人, 皆能言軒冕外物. 及其臨利害, 則不知就義理, 却取富貴, 如此者, 只是說得不實見. 及其蹈水火, 則人皆避之, 是實見得. 須是有見不善如探湯之心, 則自然別. 昔若經傷於虎者, 他人語虎, 則雖三尺童子, 皆知虎之可畏, 終不似曾經傷者, 神色懾懼, 至誠畏之, 是實見得也. 得之於心, 是謂有德, 不待勉强. 然學者則須勉强. [古人有捐軀隕命者, 若不實見得, 則烏能如此. 須是實見得, 生不重於義, 生不安於死也. 故有殺身成仁者, 只是成就一箇是而已.

15-37 學者患心慮紛亂, 不能寧靜, 此則天下公病. 學者只要立箇心, 此上頭儘有商量.

15-38 得之於心, 謂之有德, 自然「睟然見於面, 盎於背, 施於四體, 四體不言而喩」, 豈待勉强也?

15-39 葬埋所慮者, 水與蟲耳. 晉郭文擧爲王導所致, 及其病, 乞還山, 欲枕石而死, 貴人留之曰:「深山爲虎狼食, 不其酷哉?」 曰:「深山爲虎狼食, 貴人爲螻蟻食, 一也.」 故葬者鮮不被蟲者, 雖極深, 亦有土蟲. 故思木之不壞者, 得栢心爲久, 後又見松脂錮之又益久, 故用松脂塗棺.

15-40 語高則旨遠, 言約則義微. 大率六經之言涵蓄, 無有精粗. 欲言精微, 言多則愈粗.

15-41 凡物有本末, 不可分本末爲兩段事. 灑埽慮對是其然, 必有所以然.

15-42 浩然之氣, 旣言氣, 則已是大段有形體之物. 如言志, 有甚迹, 然亦儘有形象. 浩然之氣是集義所生者. 旣生得此氣, 語其體則與道合. 語其用則莫不是義. 譬之以金爲器, 及其器成, 方命得此是金器.

15-43 若謂旣返之氣, 復將爲方伸之氣, 必資於此. 則殊與天地之化不相似. 天地之化, 自然生生不窮. 更何復資於旣斃之形. 旣返之氣, 以爲造化近取諸身. 其開闔往來. 見之鼻息, 然不必須一本無此四字, 有豈字. 假吸復入以爲呼. 氣則自然生. 人氣之生, 生一作人之氣生. 於眞元. 天之氣, 亦自然生生不窮. 至如海水, 因陽盛而涸, 及陰盛而生, 亦不是將一作必是. 已涸之氣却生水. 自然能生, 往來屈伸只是理也. 盛則便有衰, 晝則便有夜, 往則便有來. 天地中如洪鑪, 何物不銷鑠了?

15-44 「範圍天地之化.」 天本廓然無窮, 但人以目力所及, 見其寒暑之序·日月之行, 立此規模, 以窺測他. 天地之化, 不是天地之化其體有如城廓之類, 都盛其氣. 假使言日升降於三萬里, 不可道三萬里外更無物. 又如言天地升降於八萬里中, 不可道八萬里外天地盡. 學者要黙體天地之化. 如此言之, 甚與天地不相似, 其卒必有窒礙. 有人言無西海, 便使無西海, 亦須是有山. 無陰陽處, 便無日月.

15-45 閑邪則誠自存. 不是外面捉一箇誠將來存著. 今人外面役役於不善, 於不善中尋箇善來存著, 如此則豈有入善之理. 只是閑邪, 則誠自存. 故孟子言性善, 皆由內出. 只爲誠便存, 閑邪更著甚工夫. 但惟是動容貌, 整思慮, 則自然生敬. 敬只是主一也. 主一則旣不之東, 又不之西, 如是則只是中. 旣不之此, 又不之彼, 如是則只是內存. 此則自然天理明. 學者須是將敬以直內, 涵養此意. 直內是本.

15-46 天地之化, 雖廓然無窮, 然而陰陽之度·日月寒暑晝夜之變, 莫不有常, 此道之所以爲中庸.

15-47 道則自然生萬物. 今夫春生夏長了一番, 皆是道之生, 後來生長, 不可道却將旣生之氣, 後來却要生長. 道則自然生生不息.

15-48 釋氏之學, 更不消對聖人之學比較, 要之必不同, 便可置之. 今窮其說, 未必能窮得他, 比至窮得, 自家已化而爲釋氏矣. 今且以迹上觀之. 佛逃父出家, 便絶人倫, 只爲自家獨處於山林, 人鄕裏豈容有此物? 大率以所賤所輕施於人, 此不惟非聖人之心, 亦不可爲君子之心. 釋氏自己不爲君臣父子夫婦之道, 而謂他人不能如是, 容人爲之而已不爲, 別做一等人, 若以此率人, 是絶類也. 至如言理性, 亦只是爲死生, 其情本怖死愛生, 是利也.

15-49 「敬以直內」, 有主於內則虛, 自然無非僻之心. 如是, 則安得不虛? 「必有事焉」, 須把敬來做件事著. 此道最是簡, 最是易, 又省工夫. 爲此語, 雖近似常人所論, 然持之一本有久字.必別.

15-50 天子七廟, 亦恐只是一日行禮. 考之古, 則戊辰同祀文·武; 考之今, 則宗廟之祀亦是一日.

15-51 祭無大小, 其所以交於神明·接鬼神之義一也. 必齋, 不齋則何以交神明?

15-52 厤象之法, 大抵主於日, 日一事正, 則其他皆可推. 洛下閎作厤, 言數百年後當差一日, 其差理必然. 何承天以其差, 遂立歲差法. 其法, 以所差分數, 攤在所厯之年, 看一歲差著幾分, 其差後亦不定. 獨邵堯夫立差法, 冠絶古今, 却於日月交感之際, 以陰陽虧盈求之, 遂不差. 大抵陰常虧, 陽常盈, 故只於這一作漲. 裏差了. 厤上若是通理, 所通爲多. 堯夫之學, 大抵似揚雄, 然亦不盡如之. 常窮味有二萬八千六百, 此非人所合和, 是自然也; 色有二萬八千六百, 又非人所染畫得, 亦是自然也. 獨聲之數只得一半數不行, 蓋聲陽也, 只是於日出地上數得, 到日入地下, 遂數不行, 此皆有理. 譬之有形斯有影, 不可謂今日之影, 却收以爲來日之影. 據皇極經世, 色味皆一萬七千二十四, 疑此記者之誤.

15-53 君子宜獲祐, 然而有貧悴短夭, 以至無繼者, 天意如何? 氣鍾於賢者, 固有所不周也.

15-54 閑邪則固一有主字.一矣, 然一作能.主一則不消言閑邪. 有以一爲難見, 不可下工夫. 如何一作行.一者? 無他, 只是整齊一作莊整.嚴肅, 則心便一. 一則自是無非僻之奸. 此意但涵養久之, 則天理自然明.

15-55 「必有事焉」, 有事於此一作敬.也. 「勿正」者, 若思此而曰善然後爲之, 是正也. 「勿忘」, 則是必有事也. 「勿助長」, 則是勿正也. 後言之漸重, 須黙識取主一之意.

15-56 修養之所以引年, 國祚之所以祈天永命, 常人之至於聖賢, 皆工夫到這裏, 則有此應.

15-57 宗子法壞, 則人不自知來處, 以至流轉四方, 往往親未絶, 不相識. 今且試以一二巨公之家行之, 其術要得拘守得須是. 且如唐時立廟院, 仍不得分割了祖業, 使一人主之.

15-58 釋氏尊宿者, 自言覺悟, 是旣已達道, 又却須要印證, 則是未知也; 得他人道是, 然後無疑, 則是信人言語, 不可言自信. 若果自信, 則雖甚人言語, 亦不聽.

15-59 學者之流必談禪者, 只是爲無處撈摸, 故須入此.

15-60 「大德敦化」, 於化育處敦本也; 「小德川流」, 日用處也. 此言仲尼與天地同德.

15-61 有言:「未感時, 知如何所寓?」 曰:「『操則存, 舍則亡, 出入無時, 莫知其鄕』, 更怎生尋所寓? 只是有操而已. 操之之道, 敬以直內也.」

15-62 「剛毅木訥」, 何求而曰一作以.近仁? 只爲輕浮巧利, 於仁甚遠, 故以此爲近仁. 此正與「巧言令色」相反.

15-63 有土地, 要之耕而種粟以養人, 乃宜. 今以種果實, 只做果子喫了, 種糯, 使之化爲水飮之, 皆不濟事, 不穩當.

15-64 顔·孟之於聖人, 其知之深淺同, 只是顔子尤溫淳淵懿, 於道得之更淵一作深. 粹, 近聖人氣象.

15-65 率氣者在志, 養志者在直內.

15-66 「率性之謂道」, 率, 循也. 若言道不消先立下名義, 則茫茫地何處下手? 何處著心?

15-67 文字上一有雖字.無閒暇, 終是一無二字.少工夫. 然思慮則儘不廢. 於外事雖奔迫, 然思慮儘悠悠.

15-68 釋氏之學, 又不可道他不知. 亦儘極一作及.乎高深, 然要之卒歸乎自私自利之規模. 何以言之? 天地之間, 有生便有死. 有樂便有哀. 釋氏所在, 便須覓一箇纖一作綴. 姦打訛處, 言免死生, 齊煩惱, 卒歸乎自私. 老氏之學, 更挾些權詐, 若言與之乃意在取之, 張之乃意在翕之, 又大意在愚其民而自智, 然則秦之愚黔首, 其術蓋亦出於此.

15-69 天地之間, 只有一箇感與應而已. 更有甚事?

15-70 老子言甚雜, 如陰符經却不雜, 然皆窺測天道之未盡者也.

15-71 人於天地間, 並無窒礙處, 大小大快活.

15-72 生知者, 只是他生自知義理, 不待學而知. 縱使孔子是生知, 亦何害於學? 如問禮於老聃, 訪官名於郯子, 何害於孔子? 禮文官名, 旣欲知舊物, 又不可鑿空撰得出, 須是問他先知者始得.

15-73 蕭何大營宮室, 其心便不好, 只是要得斂怨自安. 謝安之營宮室, 却是隨時之宜, 以東晉之微, 寓於江表, 其氣奄奄欲盡, 且以慰安人心.

15-74 高祖其勢可以守關, 不放入項王, 然而須放他入來者, 有三事: 一是有未坑二十萬秦子弟在外, 恐內有父兄爲變; 二是漢王父母妻子在楚; 三是有懷王.

15-75 聖人之道, 更無精粗, 從灑埽慮對至精義入神, 通貫只一理. 雖灑埽應對, 只看所以然者如何.

15-76 切要之道, 無如「敬以直內」.

15-77 立人達人, 爲仁之方, 强恕, 求仁莫近, 言得不濟事, 亦須實見得近處, 其理固不出乎公平. 公平固在, 用意更有淺深, 只要自家各自體認得.

15-78 沖漠無朕, 萬象森然已具. 未應不是先, 已應不是後. 如百尺之木, 自根本至枝葉, 皆是一貫. 不可道上面一段事, 無形無兆, 却待人旋安排, 引入來, 敎入塗轍. 旣是塗轍, 却只是一箇塗轍.

15-79 「安安」, 下字爲義. 安, 其所安也; 安安, 是義也.

15-80 「原始反終, 故知死生之說」, 但窮得, 則自知死生之說, 不須將死生便做一箇道理求.

15-81 「道二, 仁與不仁而已」, 自然理如此. 道無無對, 有陰則有陽, 有善則有惡, 有是則有非, 無一亦無三. 故易曰:「三人行則損一人, 一人行則得其友, 只是二也.」

15-82 曾子言夫子之道忠恕, 果可以一貫, 若使他人言之, 便未足信, 或未盡忠恕之道, 曾子言之, 必是盡仍是. 一作得也. 又於中庸特擧此二義, 言「忠恕違道不遠」, 恐人不喩, 故指而示之近, 欲以喩人, 又如禘嘗之義, 如視諸掌, 中庸亦指而示之近, 皆是恐人不喩, 故特語之詳. 然則中庸之書, 決是傳聖人之學不雜, 子思恐傳授漸失, 故著此一卷書.

15-83 忠恕所以公平, 造德則自忠恕, 其致則公平.

15-84 仁之道, 要之只消道一公字. 公只是仁之理, 不可將公便喚做仁. 一本有將字. 公而以人體之, 故爲仁. 只爲公, 則物我兼照. 故仁, 所以能恕, 所以能愛, 恕則仁之施, 愛則仁之用也.

15-85 「出門如見大賓, 使民如承大祭」, 只是敬也. 敬則是不私之說也. 才不敬, 便私欲萬端害於仁.

15-86 聖人之言依本分, 至大至妙事, 語之若尋常, 此所以味長. 釋氏之說, 纔見得些, 便驚天動地, 言語走作, 却是味短. 只爲乍見, 不似聖人見慣. 如中庸言道, 只消道「無聲無臭」四字, 總括了多少釋氏言, 非黃非白, 非鹹非苦, 費多少言語.

15-87 「寂然不動」, 萬物森然已具在; 「感而遂通」, 感則只是自內感. 不是外面將一件物來感於此也.

15-88 有人旁邊作事, 己不見, 而只聞人說善言者, 爲敬其心也, 故視而不見, 聽而不聞, 主於一也. 主於內則外不入, 敬便心虛故也. 必有事焉, 不忘, 不要施之重, 便不好. 敬其心, 乃至不接視聽, 此學者之事也. 始學, 豈可不自此去? 至聖人, 則自是「從心所慾不踰矩」.

15-89 孔子自十五至七十, 進德直有許多節次. 聖人未必然, 然亦是一作且. 爲學者立下一法, 盈科而後進, 須是成章乃達.

15-90 自古元不曾有人解仁字之義, 須於道中與他分別出五常, 若只是兼體, 却只有四也. 且譬一身: 仁, 頭也. 其他四端, 手足也. 至如易, 雖言「元者善之長」, 然亦須通四德以言之, 至如八卦, 易之大義在乎此. 亦無人曾解來.乾健坤順之類, 亦不曾果然體認得.

15-91 登山難爲言, 以言聖人之道大. 觀瀾必照, 因又言其道之無窮. 瀾, 水之動處, 苟非源之無窮, 則無以爲瀾; 非日月之明無窮, 則無以容光必照. 其下又言其篤實而有光輝也. 一作篤實而不窮. 成章者, 篤實而有光輝也. 今以瓦礫積之, 雖如山嶽, 亦無由有光輝. 若使積珠玉, 小積則有小光輝, 大積則有大光輝.

15-92 「天下之言性, 則故而已矣」, 則語助也, 故者本如是者也, 今言天下萬物之性, 必求其故者, 只是欲順而不害之也, 故曰「以利爲本」, 本欲利之也. 此章皆爲知而發, 行其所無事, 是不鑿也; 日至可坐而致, 亦只是不鑿也.

15-93 不席地而倚卓, 不手飯而匕筯, 此聖人必隨時, 若未有當, 且作之矣.

15-94 昔謂異敎中疑有達者, 或是無歸, 且安於此. 再嘗考之, 卒不達, 若達則於其前日所處, 不能一朝居也. 觀曾子臨死易簣之意, 便知其不達. 「朝聞道, 夕死可矣」, 豈能安其所未安? 如毁其人形, 絶其倫類, 無君臣父子之道, 若達則不安也. 只夷言左衽, 尙可言隨其國俗, 至若人道, 豈容有異?

15-95 受祥內[肉]彈琴, 恐不是聖人擧動. 使其哀未忘, 則子於是日哭, 則不歌, 不飮酒食肉以全哀, 况彈琴可乎? 使其哀己忘, 則何必彈琴?

15-96 學者爲氣所勝·習所奪, 只可責志.

15-97 釋氏之說, 若欲窮其說, 而去取之, 則其說未能窮, 固已化而爲佛矣. 只且於迹上考之. 其設敎如是, 則其心果如何. 固難爲取其心, 不取其迹. 有是心則有是迹. 王通言心迹之判, 便是亂說, 不若且於迹上斷定不與聖人合. 其言有合處, 則吾道固已有. 有不合者, 固所不取, 如是立定, 却省易.一作力.

15-98 儒者其卒必一作多.入異敎, 其志非願也, 其勢自然如此. 蓋智窮力屈, 欲休來, 又知得未安穩. 休不得, 故見人有一道理, 其勢須從之. 譬之行一大道, 坦然無阻, 則更不由徑, 只爲前面逢著山, 逢著水, 行不得, 有窒礙, 則見一邪徑, 欣然從之. 儒者之所以必有窒礙者, 何也? 只爲不致知.知至至之, 則自無事可奪. 今夫有人處於異鄕, 元無安處, 則言某處安, 某處不安, 須就安處. 若已有家, 人言他人家爲安, 己必不肯就彼. 故儒者而卒歸異敎者, 只爲於己道實無所得, 雖曰聞道, 終不曾實有之.

15-99 佛·莊之說, 大抵畧見道體, 乍見不似聖人慣見, 故其說走作.

15-100 時所以有古今風氣人物之異者, 何也? 氣有淳漓, 自然之理. 有盛則必有衰, 有終則必有始, 有晝則必有夜. 譬之一片地, 始開荒田, 則其牧穀倍, 及其久也, 一歲薄於一歲, 氣亦盛衰故也. 至如[於]東西漢, 人才文章已來皆別, 所尙異也. 尙所以異, 亦由心所爲. 心所以然者, 只爲生得來如此. 至如春夏秋冬, 所生之物各異, 其栽培澆灌之宜, 亦須各以其時, 不可一也, 須隨時. 只如均是春生之物, 春初生得又別, 春中又別, 春盡時所生又別. 禮之隨時處宜, 只是正得當時事. 所謂時者, 必明道以貽後人.

15-101 有謂因苦學而至失心者. 學本是治心, 豈有反爲心害? 某氣本不盛, 然而能不病·無倦怠者, 只是一箇愼生不恣意, 其於外事, 思慮儘悠悠.

15-102 「合而言之道也」, 仁固是道, 道却是總名.

15-103 「大而化之」, 只是謂理與己一. 其未化者, 如人操尺度量物, 用之尙不免有差, 若至於化者, 則己便是尺度, 尺度便是己. 顔子正在此, 若化則便是仲尼也. 「在前」是不及, 「在後」是過之. 此過不及甚微, 惟顔子自知, 他人不與. 「卓爾」是聖人立處, 顔子見之, 但未至爾.

15-104 格物窮理, 非是要盡窮天下之物. 但於一事上窮盡, 其他可以類推. 至如言孝, 其所以爲孝者如何, 窮理一無此二字. 如一事上窮不得, 且別窮一事, 或先其易者, 或先其難者, 各隨人深淺. 如千蹊萬徑, 皆可適國, 但得一道入得便可. 所以能窮者, 只爲萬物皆是一理, 至如一物一事, 雖小, 皆有是理.

15-105 敬則自虛靜, 不可把虛靜喚做敬. 居敬則自然行簡, 若居簡而行簡, 却是不簡, 只是所居者已剩一簡字.

15-106 「退藏於密」, 密是用之源, 聖人之妙處.

15-107 聖人之道, 如河圖·洛書, 其始止於畫上便出義. 後之人旣重卦, 又繫辭, 求之未必得其理. 至如春秋, 是其所是, 非其所非, 不過只是當年數人而已. 學者不觀他書, 只觀春秋, 亦可盡道.

15-108 物理須是要窮. 若言天地之所以高深, 鬼神之所以幽顯. 若只言天只是高, 地只是深, 只是已辭, 更有甚?

15-109 敬則無己可克, 一有「學者之」字. 始則須絶四.一有去字.

15-110 人之身有形體, 未必能爲主. 若有人爲繫虜將去, 隨其所處, 已有不得與也. 唯心則三軍之衆不可奪也. 若幷心做主不得, 則更有甚?

15-111 夷·惠之行, 未必如此. 且如孔子言「不念舊惡, 怨是用希」, 則伯夷之度量可知. 若使伯夷之淸旣如此, 又使念舊惡, 則除是抱石沈河. 孟子所言, 只是推而言之, 未必至如此. 然聖人於道, 防其始, 不得不如是之嚴. 如此而防, 猶有流者. 夷·惠之行不已, 其流必至於孟子所論. 夷是聖人極淸處, 惠是聖人極和處, 聖人則兼之而時出之. 淸和何止於偏? 其流則必有害. 墨子之道, 雖有尙同兼愛之說, 然觀其書, 亦不至於視鄰之子猶兄之子, 蓋其流必至於此. 至如言伊尹, 始在畎畝, 五就湯, 五就桀, 三聘翻然而從, 豈不是時? 然後來見其以天下自任, 故以爲聖人之任.

15-112 聲數.

15-113 由經窮理.

15-114 「不勉而中, 不思而得」, 與勉而中, 思而得, 何止有差等, 直是相去懸絶. 「不勉而中」卽常中, 「不思而得」卽常得, 所謂從容中道者, 指他人所見而言之. 若不勉不思者, 自在道上行, 又何必言中? 不中, 不勉, 不思, 亦有大小深淺. 至於曲藝, 亦有不勉不思者. 所謂日月至焉, 與久而不息者, 所見規模雖畧相似, 其意味氣象逈別, 須潛心黙識, 玩索久之, 庶幾自得. 學者不學聖人則已, 欲學之, 須熟玩味一無味字. 聖人之一無之字. 氣象, 不可只於名上理會. 如此, 只是講論文字.

15-115 「贊天地之化育」, 自人而言之, 從盡其性至盡物之性, 然後可以贊天地之化育, 可以與天地參矣. 言人盡性所造如此. 若只是至誠, 更不須論. 所謂「人者天地之心」, 及「天聰明自我民聰明」, 止謂只是一理, 而天人所爲, 各自有分.

15-116 浩然之氣, 所養各有漸, 所以至於充塞天地, 必積而後至. 行不慊於心, 止是防患之術, 須是集義乃能生.

15-117 「不可一朝居」者, 孟子之時, 大倫亂, 若君聽於臣, 父聽於子, 動則弑君弑父, 須著變, 是不可一朝居也. 然魯有三桓, 無以異齊, 何以魯一變至於道? 魯只是不修周公之法, 齊旣壞太公之法, 後來立法, 已是苟且, 及其末世, 幷其法又壞, 亂甚於魯, 故其弑亦先於魯. 孔子之仕於魯, 所一作欲. 以爲之兆, 得可爲處便爲. 如陳恒弑其君, 孔子請討, 一事正則百事自己不得, 傳言以魯之衆加齊之半, 此非孔子請討之計. 一作意. 如此, 則孔子只待去角力, 借使言行, 亦上有天子, 下有方伯, 須謀而後行.

15-118 禮, 「我戰則克, 祭則受福」, 蓋得其道, 此語至常淺, 孔子固能如此, 但觀其氣象, 不似聖人之言.

15-119 嘗觀自三代而後, 本朝有超越古今者五事: 如百年無內亂; 四聖百年; 受命之日, 市不易肆; 百年未嘗誅殺大臣; 至誠以待夷狄. 此皆大抵以忠厚廉恥爲之綱紀, 故能如此, 蓋睿主開基, 規模自別.

15-120 大綱不正, 萬目卽紊. 唐之治道, 付之尙書省, 近似六官, 但法不具也. 後世無如宇文周, 其官名法度, 小有可觀. 隋文之法, 雖小有善處, 然皆出於臆斷, 惟能如此[是], 故維持得數十年.

15-121 「隕石於宋」, 自空凝結而隕; 「六鷁退飛」. 倒逆飛也. 倒逆飛, 必有氣軀之也. 如此等, 皆是異事也, 故書之. 大抵春秋所書災異, 皆天人響應, 有致之之道. 如石隕於宋而言「隕石」, 夷伯之廟震, 而言「震夷伯之廟」, 此天應之也. 但人以淺狹之見, 以爲無應, 其實皆應之. 然漢儒言災異, 皆牽合不足信, 儒者見此, 因盡廢之.

15-122 麟乃和氣所致, 然春秋之時有者, 何以爲應天之氣? 豈可如此間別? 聖人之生, 亦天地交感, 五行之秀, 乃生聖人. 當戰國之際, 生孔子何足怪, 况生麟? 聖人爲其出非其時, 故有感, 如聖人生不得時.

15-123 孔子感麟而作春秋, 或謂不然, 如何? 曰:春秋不害感麟而作, 然麟不出, 春秋豈不作? 孔子之意, 蓋亦有素, 因此一事乃作, 故其書之成, 復以此終. 大抵須有發端處, 如畫八卦, 因見河圖·洛書. 果無河圖·洛書, 八卦亦須作.

15-124 “一陰一陽之謂道." 此理固深, 說則無可說. 所以陰陽者道, 旣曰氣則便是二. 言開闔已是感, 旣二則便有感, 所以開闔者道, 開闔便是陰陽. 老氏言虛而生氣, 非也. 陰陽開闔, 本無先後, 不可道 今日有陰, 明日有陽. 如人有形影, 蓋形影一時, 不可言今日有形, 明日有影, 有便齊有.”

15-125 「寂然不動, 感而遂通」, 此已言人分上事; 若論道, 則萬理皆具, 更不說感與未感.

15-126 中和, 若只於人分上言之, 則喜怒哀樂未發旣發之謂也. 若致中和, 則是達天理, 便見得天尊地卑·萬物化育之道, 只是致知也.

15-127 「素隱行怪」, 是過者也; 「半塗而廢」, 是不及也; 「不見知不悔」, 是中者也.

15-128 中者, 只是不偏. 偏則不是中. 庸只是常. 猶言中者, 是大中也. 庸者是定理也. 定理者, 天下之不易之理也. 是經也. 孟子只言反經, 中在其閒.

15-129 中庸之書, 是孔門傳授, 成於子思. 孟子其書, 雖是雜記, 更不分精粗, 一袞說了. 今之語道, 多說高便遺却卑, 說本便遺却末.

15-130 「小人之中庸, 小人而無忌憚也」, 小人更有甚中庸? 脫一反字. 小人不主於義理, 則無忌憚, 無忌憚所以反中庸也. 亦有其心畏謹而不中, 亦是反中庸. 語惡有淺深則可, 謂之中庸則不可.

15-131 「知天命」, 是達天理也. 「必受命」, 是得其應也. 命者是天之所賦與, 如命令之命. 天之報應, 皆如影響, 得其報者是常理也; 不得其報者, 非常理也. 然而細推之, 則須有報應, 但人以挾淺之見求之, 便謂差互. 天命不可易也, 然有可易者, 惟有德者能之. 如修養之引[永]年, 世祚之祈天永命, 常人之至於聖賢, 皆此道也.

15-132 夢說之事, 是傅說之感高宗, 高宗感傅說. 高宗只思得聖賢之人, 須是聖賢之人, 方始應其感. 若傅說非聖賢, 自不相感. 如今人卜筮, 蓍在手, 事在未來, 吉凶在書策, 其卒三者必合矣. 使書策之言不合於理, 則自不驗.

15-133 隕石無種, 種於氣. 麟亦無種, 亦氣化. 厥初生民亦如是. 至如海濱露出沙灘, 便有百蟲禽獸草木無種而生, 此猶是人所見. 若海中島嶼稍大, 人不及者, 安知其無種之人不生於其間? 若已有人類, 則必無氣化之人.

15-134 匹夫至誠感天地, 固有此理. 如鄒衍之說太甚, 只是盛夏感而寒慄則有之, 理外之事則無, 如變夏爲冬降霜雪, 則無此理.

15-135 「配義與道」, 卽是體用. 道是體, 義是用, 配者合也. 氣儘是有形體, 故言合. 氣者是積義所生者, 却言配義, 如以金爲器, 旣成則目爲金器可也.

15-136 天地之間皆有對, 有陰則有陽, 有善則有惡. 君子小人之氣常停, 不可都生君子, 但六分君子則治, 六分小人則亂, 七分君子則大治, 七分小人則大亂. 如是, 則一無此三字, 作雖字. 堯·舜之世不能無小人. 蓋堯·舜之世, 只是以禮樂法度驅而之善, 盡其道而已. 然言比屋可封者, 以其有敎, 雖欲爲惡, 不能成其惡. 雖堯·舜之世, 然於其家乖戾之氣亦生朱·均, 在朝則有四凶, 久而不去.

15-137 離了陰陽更無道, 所以陰陽者是道也. 陰陽, 氣也. 氣是形而下者, 道是形而上者. 形而上者則是密也.

15-138 絪縕, 陰陽之感.

15-139 志, 氣之帥. 若論浩然之氣, 則何者爲志? 志爲之主, 乃能生浩然之氣. 志至焉, 氣次焉, 自有先後.

15-140 醫者不詣理, 則處方論藥不盡其性, 只知逐物所治, 不知和合之後, 其性又如何? 假如訶子黃·白礬白, 合之而成黑, 黑見則黃白皆亡. 又如一二合而爲三, 三見則一二亡, 離而爲一二則三亡. 旣成三, 又求一與二; 旣成黑, 又求黃與白, 則是不知物性. 一作理. 古之人窮盡物理, 則食其味, 嗅其臭, 辨其色, 知其某物合某則成何性. 天有五氣, 故凡生物, 莫不具有五性, 居其一而有其四. 至如草木也, 其黃者得土之性多, 其白者得金之性多.

15-141 宗子法廢, 後世譜牒, 尙有遺風. 譜牒又廢, 人家不知來處, 無百年之家, 骨肉無統, 雖至親, 恩亦薄.

15-142 古人爲學易, 自八歲入小學, 十五入大學, 舞勺舞象, 有絃歌以養其耳, 舞干羽以養其氣血, 有禮義以養其心, 又且急則佩韋, 緩則佩弦[絃], 出入閭巷, 耳目視聽及政事之施, 如是, 則非僻之心無自而入. 今之學者, 只有義理以養其心.

15-143 河北只見鯀隄, 無禹隄. 鯀堙洪水, 故無功, 禹則導之而已.

15-144 五祀恐非先王之典, 皆後世巫祝之一作誣祀, 無之字, 誣又作滛. 言, 報則遺其重者, 井人所重, 行宁廊也, 其功幾何?

15-145 雖庶人, 必祭及高祖. 比至天子諸侯, 止有疏數耳.

15-146 凡物之散, 其氣遂盡, 無復歸本原之理. 天地間如洪爐, 雖生物銷鑠亦盡. 況旣散之氣, 豈有復在? 天地造化又焉用此旣散之氣? 其造化者, 自是生氣. 至如海水潮, 日出則水涸, 是潮退也, 其涸者已無也. 月出則潮水生也, 非却是將已涸之水爲潮. 此是氣之終始. 開闔便是易, 「一闔一闢謂之變」.

15-147 傳錄言語, 得其言, 未得其心, 必有害. 雖孔門亦有是患. 如言昭公之知禮, 巫馬期告, 時孔子正可一作合.不答其問, 必更有語言, 具巫馬期欲反命之意, 孔子方言「苟有過, 人必知之」. 蓋孔子答, 巫馬期亦知之, 陳司敗亦知之矣. 又如言伯夷·柳下惠皆古聖人也, 若不言淸和, 便以夷·惠爲聖人, 豈不有害? 又如孟子言「放勳曰」, 只當言「堯曰」, 傳者乘放勳爲堯號, 乃稱「放勳曰」. 又如言「聞斯行之」, 若不因公西赤有問, 及仲由爲比, 便信此一句, 豈不有害? 又如孟子·齊王「欲養弟子以萬鍾」, 此事欲國人矜式, 孟子何不可處? 但時子以利誘孟子, 孟子故曰「如使予欲富, 辭十萬而受萬, 是爲欲富乎?」 若觀其文, 只是孟子不肯爲國人矜式, 須知不可以利誘之意. 舜不告而娶, 須識得舜意. 若使舜便不告而娶, 固不可以其父頑, 過時不爲娶, 堯去治之, 堯命瞽使舜娶, 舜雖不告, 堯固告之矣. 堯之告之也, 以君治之而已. 今之官府, 治人之私亦多, 然而象欲以殺舜爲事, 堯奚爲不治? 蓋象之殺舜, 無可見之迹, 發人隱慝而治之, 非堯也.

15-148 學春秋亦善, 一句是一事, 是非便見於此, 此亦窮理之要. 然他經豈不可以窮? 但他經論其義, 春秋因其行事, 是非較著, 故窮理爲要. 嘗語學者, 且先讀論語·孟子, 更讀一經, 然後看春秋. 先識得箇義理, 方可看春秋. 春秋以何爲準? 無如中庸. 欲知中庸, 無如權, 須是時而爲中. 若以手足胼胝, 閉戶不出, 二者之間取中, 便不是中. 若當手足胼胝, 則於此爲中; 當閉戶不出, 則於此爲中. 權之爲言, 秤錘之義也. 何物爲權? 義也. 然也只是說得到義, 義以上更難說, 在人自看如何.

15-149 格物亦須積累涵養. 如始學詩者, 其始未必善, 到悠久須差精. 人則只是舊人, 其見則別.

15-150 知至則當至之, 知終則當遂一無遂字.終之, 須以知爲本. 知之深, 則行之必至, 無有知之而不能行者. 知而不能行, 只是知得淺. 飢而不食烏喙, 人不蹈水火, 只是知. 人爲不善, 只爲不知. 知至而至之, 知幾之事, 故可與幾. 知終而終之, 故可與存義. 知至是致知, 博學·明辨·審問·愼思·皆致知, 知至之事, 篤行便是終之. 如始條理, 終條理, 因其始條理, 故能終條理, 猶知至卽能終之.

15-151 春秋, 傳爲案, 經爲斷.

15-152 古之學者, 先由經以識義理. 蓋始學時, 盡是傳授. 後之學者, 却先須識義理, 方始看得經.如易, 繫辭所以解易, 今人須看了易, 方始看得繫辭. 一本云:「古之人得其師傳, 故因經以明道. 後世失其師傳, 故非明道, 不能以知經.」

15-153 「至大至剛以直」, 不言至直, 此是文勢. 如「治世之音安以樂」, 「怨以怒」, 「粗以厲」, 「噍以殺」, 皆此類.

15-154 解義理, 若一向靠書冊, 何由得居之安, 資之深? 不惟自失, 兼亦誤人.

15-155 治道亦有從本而言, 亦有從事而言. 從本而言, 惟從格君心之非·正心以正朝廷, 正朝廷以正百官. 若從事而言, 不救則已, 若須救之, 必須變. 大變則大益, 小變則小益.

15-156 學者好語高, 正如貧人說金, 說黃色, 說堅軟, 道他不是又不可, 只是好笑. 不曾見富人說如此.

15-157 仲尼於論語中未嘗說神字, 只於易中, 不得已言數處而已.

15-158 有主則虛, 無主則實, 必有所事.

15-159 以物待物, 不可以已待物.

15-160 古所謂支子不祭者, 惟使宗子立廟, 主之而已. 支子雖不得祭, 至於齊戒, 致其誠意, 則與主祭者不異. 可與, 則以身執事; 不可與, 則以物助, 但不別立廟爲位行事而已. 後世如欲立宗子, 當從此義. 雖不祭, 情亦可安. 若不立宗子, 徒欲廢祭, 適是長惰慢之志, 不若使之祭, 猶愈於已也.

15-161 眞元之氣, 氣之所由生, 不與外氣相雜, 但以外氣涵養而已. 若魚在水, 魚之性命非是水爲之, 但必以水涵養, 魚乃得生爾. 人居天地氣中, 與魚在水無異. 至於飮食之養, 皆是外氣涵養之道. 出入之息者, 闔闢之機而已. 所出之息, 非所入之氣. 但眞元自能生氣. 所入之氣, 止當闔時, 隨之而入, 非假此氣以助眞元也.

15-162 古者八歲入小學, 十五入大學, 擇其才可敎者聚之, 不肖者復之田畝. 蓋士農不易業, 旣入學則不治農, 然後士農判. 在學之養, 若士大夫之子則不慮無養, 雖庶人之子, 旣入學則亦必有養. 古之士者, 自十五入學, 至四十方仕, 中間自有二十五年學, 又無利可趨, 則所至可知, 須去趨善, 便自此成德. 後之人, 自童稚間, 已有汲汲趨利之意, 何由得向善? 故古人必使四十而仕, 然後志定. 只營衣食却無害, 惟利祿之誘最害人. 人有養便方定志於學.

15-163 做官奪人志.

15-164 星辰. 若以日月之次爲辰, 則辰上恐不容二十八舍. 若謂五星, 則不可稱辰. 或恐只是言北辰. 皆星也, 何貴乎北辰? 北辰自是不動. 只不動, 便是爲氣之主, 故爲星之最尊者. 主[尊], 一作宗.

15-165 先主之樂, 必須律以考其聲. 今律旣不可求, 人耳又不可全信, 正惟此爲難. 求中聲, 須得律. 律不得, 則中聲無由見. 律者自然之數. 至如今度量權衡, 亦非正也. 今之法且以爲準則可, 非如古法也. 此等物, 雖出於自然, 一有[之數]字. 亦須人爲之. 但古人爲之, 得其自然, 至於一作如.規矩, 則極盡天下之方圓.

15-166 律厤之法, 今亦麤存, 但人用之小耳. 律之遺, 則如三命是也. 其法只用五行支幹納音之類. 厤之遺, 則是星算人生數,一作處. 然皆有此理, 苟無此理, 却推不行.

15-167 素問之書, 必出於戰國之末, 觀其氣象知之, 天之氣運只如此, 但繫看者如何. 設如定四方, 分五行, 各配與一方, 是一般絡角而看之, 又一般分而爲二十四, 又一般規模大則大, 規模小則小, 然善言亦多. 如言「善言天者必有驗於人, 善言古者必有驗於今, 善觀人者必有見於已.」

15-168 近取諸身, 百理皆具. 屈伸往來之義, 只於鼻息之間見之. 屈伸往來只是理, 不必將旣屈之氣, 復爲方伸之氣. 生生之理, 自然不息. 如復言七日來復, 其間元不斷續, 陽已復生, 物極必返[反], 其理須如此. 有生便有死, 有始便有終.

15-169 「守身爲大」, 其事固有大者, 正惟養疾亦是守身之一, 齊戰疾, 聖人之所愼.

15-170 自天子至於庶人, 五服未嘗有異, 皆至高祖. 服旣如是, 祭祀亦須如是. 其疏數之節, 未有可考, 但其理必如此. 七廟五廟, 亦只是祭及高祖. 大夫士雖或三廟二廟一廟, 或祭寢廟, 則雖異亦不害祭及高祖, 若止祭禰, 只爲知母而不知父, 禽獸道也. 祭禰而不及一有高字. 祖, 非人道也.

15-171 天子曰禘, 諸侯曰祫, 其理皆是合祭之義. 禘從帝, 禘其祖之所自出之帝, 以所出之帝爲東向之尊, 其餘合食於其前, 是爲禘也. 諸侯無所出之帝, 只是於太祖廟, 一有以字. 羣廟之主合食, 是爲祫. 魯所以有禘者, 只爲得用天子禮樂, 故於春秋之中, 不見言祫, 只言禘, 言大事者卽是祫. 言「大事於太廟, 躋僖公」, 卽是合食閔·僖二公之義. 若時祭一有卽字. 當言有事. 吉禘於莊公, 只是禘祭, 言吉者以其行之太早也. 四時之祭, 有禘之名, 只是禮文交錯.

15-172 郊祀配天, 宗廟配上帝, 天與上帝一也. 在郊言天, 以其冬至生物之始, 故祭於圜丘, 而配以祖, 陶匏稿鞂, 埽地而祭. 宗祀言上帝, 以季秋成物之時, 故祭於明堂, 而配以父, 其禮必以宗廟之禮享之. 此義甚彰灼. 但孝經之文, 有可疑處. 周公祭祀, 當推成王爲主人, 則當推武王以配上帝, 不當言文王配. 若文王配, 則周公自當祭祀矣. 周公必不如此.

15-173 仁義禮智信, 於性上要言此五事, 須要分別出. 若仁則固一, 一所以爲仁. 惻隱則屬愛, 乃情也. 非性也. 恕者入仁之門, 而怒非仁也. 因其惻隱之心, 知其有仁. 惟四者有端而信無端. 只有不信, 更無一作便有. 信. 如東西南北已有定體, 更不可言信. 若以東爲西, 以南爲北, 則是有不信. 如東卽東, 西卽西, 則無一有不字. 信.

15-174 說書必非古意, 轉使人薄. 學者須是潛心積慮, 優游涵養, 使之自得. 今一日說盡, 只是敎得薄. 至如漢時說下帷講誦, 猶未必說書.

15-175 聖狂, 聖不必是睿聖, 狂不必是狂狷. 只是智通者便言聖, 如聖義忠和, 豈必是聖人?

15-176 尸如配位時, 男男尸, 女女尸. 祭事主嚴, 雖同時共室, 亦無嫌, 與喪祭執事不嫌同義. 執事且爾, 况今日事之, 便如國之先君與夫人, 如合祭之時, 考妣當各異位. 蓋人情亦無舅婦同坐之禮, 如特祭其廟之時, 則不害夫婦並祭.

15-177 學者先務, 固在心志. 有謂欲屛去聞見知思, 則是「絶聖棄智」. 有欲屛去思慮, 患其紛亂, 則是須坐禪入定. 如明鑑在此, 萬物畢照, 是鑑之常, 難爲使之不照. 人心不能不交感萬物, 亦難爲使之不思慮. 若欲免此一本無此四字, 唯是心一作在人有主. 如何爲主? 敬而已矣. 有主則虛, 虛謂邪不能入. 無主則實, 實謂物來奪之. 今夫甁甖, 有水實內, 則雖江海之浸, 無所能入, 安得不虛? 無水於內, 則停注之水, 不可勝注, 安得不實? 大凡人心, 不可二用, 用於一事, 則他事更不能入者, 事爲之主也. 事爲之主, 尙無思慮紛擾之患, 若主於敬, 又焉有此患乎? 所謂敬者, 主一之謂敬; 所謂一者, 無適之謂一. 且欲涵泳主一之義, 一則無二三矣一作"不一則二三矣". 言敬, 無如聖人之言一無「聖人之言」四字. 易所謂「敬以直內, 義以方外」, 須是直內, 乃是主一之義. 至於不敢欺、不敢慢、尙不愧於屋漏, 皆是敬之事也. 但存此涵養, 久之自然天理明.

15-178 閑邪存誠, 閑邪則誠自存. 如人有室, 垣墻不修, 不能防寇, 寇從東來, 逐之則復有自西入; 逐得一人, 一人復至. 不如修其垣牆, 則寇自不至, 故欲閑邪也.

15-179 學禪者常謂天下之忙者, 無如市井之人. 答以市井之人雖日營利, 然猶有休息之時. 至忙者無如禪客. 何以言之? 禪者之行住坐臥, 無不在道. 存無不在道之心, 此便是常忙.

15-180 論語有二處「堯·舜其猶病諸?」「博施濟衆」, 豈非聖人之所欲? 然五十乃衣帛, 七十乃食肉, 聖人之心, 非不欲少者亦衣帛食肉, 然所養有所不贍, 此病其施之不博也. 聖人所治, 不過九州四海, 然九州四海之外, 聖人亦非不欲兼濟, 然所治有所不及, 此病不能濟衆也. 推此以求, 「修己以安百姓」, 則爲病可知. 苟以爲吾治已足, 則便不是聖人. 修已以安百姓, 須有所施爲, 乃能安人. 此則自我所生, 學至堯·舜, 則自有堯舜之事. 言孝者必言曾子, 不可謂曾子之孝己甚.

15-181 「集義所生, 非義襲而取之也.」 「集義」是積義, 「所生」如集大成. 若累土爲山, 須是積土乃成山, 非是山已成形, 乃名爲義.一作山, 一作土.. 浩然之氣難識, 須要認得. 當行不慊於心之時, 自然有此氣象. 然亦未盡, 須是見「至大」·「至剛」·「以直」之三德, 方始見浩然之氣. 若要見時, 且看取地道. 坤六二, 「直方大, 不習無不利.」 方便是剛, 大便是大, 直便是直. 於坤不言剛而言方者, 言剛則害於地道, 故下一作不. 復云: 「至柔而動也剛.」 以其先言柔而後云剛, 無害. 大, 只是對小而言是大也. 剛, 只是對柔而言是剛也. 直, 只是對曲而言是直也. 如此, 自然不習無不利. 坤之六二, 只爲已是地道, 又是二, 又是六, 地道之精純者. 至如六五便不同. 欲得學, 且只看取地道. 坤雖是學者之事, 然亦有聖人之道. 乾九二是聖人之事, 坤六二是學者之事. 聖賢之道, 其發無二, 但至一作只.有深淺大小.

15-182 嚴威儼恪, 非敬之道, 但致敬須自此入.

15-183 「止於至善」, 「不明乎善」, 此言善者, 義理之精微, 無可得名, 且以至善目之. 「繼之者善」, 此言善, 却言得輕, 但謂繼斯道者莫非善也, 不可謂惡.

15-184 「舜孶孶爲善」, 若未接物, 如何爲善? 只是主於敬, 便是爲善也. 以此觀之, 聖人之道, 不是但嘿然無言.一作爲.

15-185 顔子擇中庸, 得善拳拳, 中庸如何擇? 如博學之, 又審問之, 又明辨之, 所以能擇中庸也. 雖然, 學問明辨, 亦何所據, 乃識中庸? 此則成乎致知. 致知者, 此則在學者自加功也. 大凡於道, 擇之則在乎智, 守之則在乎仁, 斷之則在乎勇. 人之於道, 只是患在不能守, 不能斷.

15-186 「必有事焉」, 謂必有所事, 是敬也. 勿正, 正之爲言輕, 勿忘是敬也. 正之之甚, 遂至於助長.

15-187 編闢整續終自正. 和叔未知終自得否?

15-188 墨子之書, 未至大有兼愛之意, 及孟子之時, 其流浸遠, 乃至若是之差. 楊子爲我亦是義, 墨子兼愛則是仁, 惟差之毫釐, 繆以千里, 直至無父無君, 如此之甚.

15-189 世人之學, 博聞强識者豈少? 其終無有不入禪學者. 就其間特立不惑, 無如子厚·堯夫, 然其說之流, 恐未免此敝.

15-190 楊子似出於子張, 墨子似出於子夏, 其中更有過不及, 豈是師·商不學於聖人之門? 一本張作夏, 夏作張.

15-191 約. 敬是.

15-192 與叔·季明以知思聞見爲患, 某甚喜此論, 邂逅却正語及至要處. 世之學者, 大敝正在此, 若得他折難堅叩, 方能終其說, 直須要明辨.

15-193 康仲一作拯. 問:「人之學非願有差, 只爲不知之故, 遂流於不同, 不知如何持守?」先生言:「且未說到持守. 持守甚事? 須先在致知. 致知, 盡知也. 窮理格物, 便是致知.」

15-194 「禮, 孰爲大? 時爲大」, 亦須隨時. 當隨則隨, 當治則治. 當其時作其事, 便是能隨時. 「隨時之義大矣哉!」 尋常人言隨時, 爲且和同, 只是流狥耳, 不可謂和, 和則已是和於義. 故學者患在不能識時, 時出之, 亦須有溥博淵泉, 方能出之. 今之人自是與古之人別, 其風氣使之, 至如壽考形貌皆異. 古人皆不減百餘歲, 今豈有此人? 觀古人形象被冠冕之類, 今人豈有此等人? 故籩豆簠簋, 自是不可施於今人, 自時不相稱, 時不同也. 時上盡窮得理. 孟子言:「五百年必有王者興, 其間必有名世者, 以其時考之則可矣.」 他嘿識得此體用, 大約是如此, 豈可催促得他? 堯之於民, 匡直輔翼, 聖賢於此間, 見些功用. 擧此數端可以常久者, 示人. 殷因於夏, 周因於殷, 損益可知. 嘿觀得者, 須知三王之禮與物不必同. 自畫卦垂衣裳, 至周文方備, 只爲時也. 若不是隨時, 則一聖人出, 百事皆做了, 後來者沒事. 又非聖人智慮所不及, 只是時不可也.

15-195 只歸之一作箇.自然, 則無可觀, 更無可玩索.一作賾.

15-196 「雲從龍, 風從虎」, 龍陰物也, 出來有濕氣烝然自出, 如濕物在日中, 氣亦自出. 雖木石之微, 感陰氣尙亦有氣, 則龍之興雲不足怪. 虎行處則風自生. 龍只是獸, 茅山華陽洞曾跳出, 其狀殊可愛, 亦有時乾處能行, 其行步如虎. 茅山者則不嚙人, 北五臺者則傷人. 又有曾於鐵狗廟下穿得一龍卵, 後寄於金山寺, 龍能壅水上寺門, 取卵不得. 龍所以知者, 許大物亦自靈也. 龍以卵生者, 亦非神. 更一等龍, 必須胎生.

15-197 極, 無適而不爲中.

卷十六: 己巳冬所聞 ; 伊川先生語

16-01 問:「孔子稱伯夷·叔齊曰:『不念舊惡, 怨是用希.』 何也?」 曰:「以夷·齊之隘, 若念舊惡, 將不能處世矣.」

16-02 問:「子貢曰:『博施於民而能濟衆, 可謂仁乎?』 子曰:『何事於仁? 必也聖乎!』 仁聖何以相別?」 曰:「此子貢未識仁, 故測度而設問也. 惟聖人爲能盡仁, 然仁在事, 不可以爲聖.」 又問:「『堯·舜其猶病諸』, 果乎?」 曰:「誠然也. 聖人惟恐所及不遠不廣. 四海之治也, 孰若兼四海之外亦治乎? 身嘗以爲病也. 博施濟衆事大, 故仁不足以名之.」

16-03 趙景平問:「『子罕言利與命與仁』, 所謂利者何利?」 曰:「不獨財利之利, 凡有利心, 便不可. 如作一事, 須尋自家穩便處, 皆利心也. 聖人以義爲利, 義安處便爲利. 如釋氏之學, 皆本於利, 故便不是.」

16-04 趙景平問:「『未見蹈仁而死者』, 何謂蹈仁而死?」 曰:「赴水火而死者有矣, 殺身成仁者, 未之有也.」


卷十七: 伊川先生語

17-01 三王之法, 各是一王之法, 故三代損益文質, 隨時之宜. 若孔子所立之法, 乃通萬世不易之法. 孔子於他處亦不見說, 獨答顔回云:「行夏之時, 乘殷之輅, 服周之冕, 樂則韶舞.」 此是於四代中擧這一箇法式, 其詳細雖不可見, 而孔子但示其大法, 使後人就上修之, 二千年來, 亦無一人識者.

17-02 義之精者, 須是自求得之, 如此則善求義也.

17-03 善讀中庸者, 只得此一卷書, 終身用不盡也.

17-04 暌之上九, 離也. 離之爲德, 在諸卦莫不以爲明, 獨於暌便變爲惡. 以陽在上則爲亢, 以剛在上則爲很[狠], 以明在上變而爲察, 以很[狠]以察, 所以爲暌之極也. 故曰:「見豕負塗, 載鬼一車.」 皆自任已察之所致. 然往而遇雨則吉, 遇雨者, 暌解也. 暌解有二義: 一是物極則必反, 故暌極則必通, 若暌極不通, 却終於暌而已; 二是所以能解暌者, 却是用明之功也.

17-05 大抵卦爻始立, 義旣具, 卽聖人別起義以錯綜之. 如春秋已前, 旣以立例, 到近後來, 書得全別, 一般事便書得別有意思, 若依前例觀之, 殊失之也.

17-06 先生嘗說:「某於易傳, 今却已自成書, 但逐旋修改, 期以七十, 其書可出. 韓退之稱『聽明不及於前時, 道德日負於初心』, 然某於易傳, 後來所改者無幾, 不知如何? 故且更期之以十年之功, 看如何. 春秋之書, 待劉絢文字到, 却用功亦不多也. 今人解詩, 全無意思, 此却待出些文字. 中庸書却已成. 今農夫祁寒暑雨, 深耕易耨, 播種五穀, 吾得而食之. 今百工技藝作爲器用, 吾得而用之. 甲胄之士披堅執銳以守土宇, 吾得而安之. 却如此閑過了日月, 卽是天地間一蠹也. 功澤又不及民, 別事又做不得, 惟有補緝聖人遺書, 庶幾有補爾.」 陳氏方見尹子於姑蘇, 問中庸解. 尹子云:「先生自以爲不滿意, 焚之矣.」

17-07 「致知在格物」, 格物之理, 不若察之於身, 其得尤切.

17-08 酒者, 古人養老祭祀之所用, 今官有榷酤, 民有買撲, 無故輒令人聚飮, 亦大爲民食之蠹也. 損民食, 惰民業, 招刑聚寇, 皆出於此. 如損節得酒課, 民食亦爲小充. 分明民食, 却釀爲水後, 令人飮之, 又不當飢飽. 若未能絶得買撲, 若且只諸縣都鄙爲之, 亦利不細.

17-09 人要明理, 若止一物上明之, 亦未濟事, 須是集衆理, 然後脫然自有悟處. 然於物上理會也得, 不理會也得. 且須於學上格物, 不可不詣理也.

17-10 常見伯淳所在臨政, 便上下響應, 到了人衆後便成風, 成風則有所鼓動. 天地間, 只是一箇風以動之也.

17-11 大凡儒者, 未敢望深造於道, 且只得所存正, 分別善惡, 識廉恥. 如此等人多, 亦須漸好.

17-12 或問:「古之道如是之明, 後世之道如是不明, 其故何也?」 曰:「此無他, 知道者多卽道明, 知者少卽道不明也. 知者多少, 亦由乎敎也. 以魯國言之, 止及今之一大州, 然一時間所出大賢十餘人, 豈不是有敎以致然也? 蓋是聖人旣出, 故有許多賢者. 以後世天下之大, 經二千年間, 求如一顔·閔者, 不可得也.」

17-13 大抵儒者潛心正道, 不容有差, 其始甚微, 其終則不可救. 如「師也過, 商也不及.」於聖人中道, 師只是過於厚些, 商只是不及些, 然而厚則漸至於兼愛, 不及則便至於爲我, 其過不及同出於儒者, 其末遂至楊·墨. 至如楊·墨, 亦未至於無父無君, 孟子推之, 便至於此. 蓋其差必至於是也.

17-14 孟子辨舜·跖之分, 只在義利之間. 言間者, 謂相去不甚遠, 所爭毫末爾. 義與利, 只是箇公與私也. 纔出義, 便以利言也. 只那計較, 便是爲有利害. 若無利害, 何用計較? 利害者, 天下之常情也. 人皆知趨利而避害, 聖人則更不論利害, 惟看義當爲與不當爲, 便是命在其中也.

17-15 傳經爲難. 如聖人之後纔百年, 傳之已差. 聖人之學, 若非子思·孟子, 則幾乎息矣. 道何嘗息? 只是人不由之. 道非亡也, 幽·厲不由也.

17-16 人或勸先生以力禮近貴. 先生曰:「何不見責以盡禮, 而責之以加禮? 禮盡則已, 豈有加也?」

17-17 聖人之語, 因人而變化; 語雖有淺近處, 卽却無包含不盡處. 如樊遲於聖門, 最是學之淺者, 及其問仁, 曰「愛人」, 問知, 曰「知人」, 且看此語有甚包含不盡處? 他人之語, 語近則遺遠, 語遠則不知近, 惟聖人之言, 則遠近皆盡.

17-18 今之爲學者, 如登山麓, 方其迤邐, 莫不濶步, 及到峻處, 便逡巡. 一本云:「或以峻而遂止, 或以難而稍緩. 苟能遇難而益堅, 聞過則改, 何遠弗至也.」

17-19 先代帝王陵寢下, 多有閒田. 推其後, 每處只消與田十頃, 與一閒官世守之. 至如唐狄仁傑·顔杲卿之後, 朝廷與官一人, 死則却絶, 不若亦如此處之, 亦與田五七頃.

17-20 後世骨肉之間, 多至仇怨忿爭, 其實爲爭財. 使之均布, 立之宗法, 官爲法則無所爭.

17-21 後世人理全廢, 小失則入於夷狄, 大失則入於禽獸. 人理, 一作禮.

17-22 大凡禮, 必須有義[意]. 禮之所尊, 尊其義也. 失其義, 陳其數, 祝史之事也.

17-23 「益長裕而不設」, 謂固有此理而就上充長之, 「設」是撰造也, 撰造則爲僞也.

17-24 人或以禮官爲閒官. 某謂: 禮官之責最大, 朝廷一有違禮, 皆禮官任其責, 豈得爲閒官?

17-25 陳平雖不知道, 亦知學. 如對文帝以宰相之職, 非知學, 安能如此?

17-26 曹參去齊, 以獄市爲託. 後之爲政者, 留意於獄者則有之矣. 未聞有治市者.

17-27 學莫大於致知, 養心莫大於禮義. 古人所養處多, 若聲音以養其耳, 舞蹈以養其血脈. 今人都無, 只是箇義理之養, 人又不知求.

17-28 或謂: 人莫不知和柔寬緩, 然臨事則反至於暴厲. 曰:「只是志不勝氣, 氣反動其心也.」

17-29 學者所貴聞道, 執經而問, 但廣聞見而已. 然求學者, 不必在同人中; 非同人, 又却無學者.

17-30 孟子言「聖而不可知之謂神」, 非是聖上別有一等神人, 神卽聖而不可知. 又曰:「謂聖之至妙, 人所未能測.」

17-31 儒行之篇, 此書全無義理, 如後世遊說之士所爲誇大之說. 觀孔子平日語言, 有如是者否?

17-32 陳司敗問昭公知禮乎? 孔子對曰:「知禮.」 彼國人來問君知禮否, 不成說不知禮也? 如陳司敗數昭公失禮之事而問之, 則有所不答, 顧左右而言他. 及巫馬期來告, 正合不答, 然孔子答之者, 以陳司敗必俟其反命, 故須至[置]答也.

17-33 或問:「如何學可謂之有得?」 曰:「大凡學問, 聞之知之, 皆不爲得. 得者, 須黙識心通. 學者欲有所得, 須是篤, 誠意燭理. 上知, 則穎悟自別; 其次, 須以義理涵養而得之.

17-34 古有敎, 今無敎. 以其無敎, 直壞得人質如此不美. 今人比之古人, 如將一至惡物, 比一至美物.

17-35 造道深後, 雖聞常人語, 言淺近事, 莫非義理.

17-36 古者家有塾, 黨有庠, 故人未有不入學者. 三老坐於里門, 出入察其長幼揖讓之序. 如今所傳之詩, 人人諷誦, 莫非止於禮義之言. 今人雖白首, 未嘗知有詩, 至於里俗之言, 盡不可聞, 皆繫其習也. 以古所習, 安得不善? 以今所習, 安得不惡?

17-37 唐太宗, 後人只知是英主, 元不曾有人識其惡, 至如殺兄取位. 若以功業言, 不過只做得箇功臣, 豈可奪元良之位? 至如肅宗卽位靈武, 分明是篡也.

17-38 革言木火相息, 息止息也. 旣有止息之理, 亦有生息之理. 暌卦不見四德, 蓋不容著四德. 繇言「小事吉」者, 止是方暌之時, 猶足以致小事之吉. 不成終暌而已? 須有濟暌之道. 一本, 暌卦以下, 別爲一章.

17-39 文中子言「古之學者聚道」, 不知道如何聚得?

17-40 凡爲政, 須立善法, 後人有所變易, 則無可奈何. 雖周公, 亦知立法而已, 後人變之, 則無可奈何也.

17-41 臨言「八月有凶」, 謂至八月是遯也. 當其剛浸長之時, 便戒以陰長之意.

17-42 「紀侯大去其國」, 大名責在紀也, 非齊之罪也. 齊侯·陳侯·鄭伯遇於垂, 方謀伐之, 紀侯遂去其國. 齊師未加而已去, 故非齊之罪也.

17-43 春秋之文, 莫不一一意在示人, 如土功之事, 無小大莫不書之, 其意止欲人君重民之力也.

17-44 書大雩, 雩及上帝, 以見魯不當爲, 與書郊者同義.

17-45 書公伐齊納糾, 糾不當立, 故不言子糾. 若書子糾, 則正了他當得立也.

17-46 凡易卦, 有就卦才而得其義者, 亦有擧兩體便得其義者. 隨「剛來而下柔, 動而說隨」, 此是就卦才而得隨之義. 「澤中有雷隨」, 此是就象上得隨之義也.

17-47 宗子之法不立, 則朝廷無世臣. 宗法須是一二巨公之家立法. 宗法立, 則人人各知來處.

17-48 宗子者, 謂宗主祭祀也.

17-49 禮, 長子不得爲人後, 若無兄弟, 又繼祖之宗絶, 亦當繼祖. 禮雖不言, 可以義起.

17-50 凡大宗與小宗, 皆不在廟數.

17-51 收族之義, 止爲相與爲服, 祭祀相及.

17-52 所謂宗者, 以已之旁親兄弟來宗於已, 所以得宗之名, 非已宗於人也.

17-53 凡小宗以五世爲法, 親盡則族散. 若高祖之子尙存, 欲祭其父, 則見爲宗子者. 雖是六世七世, 亦 一作必. 須計會今日之宗子, 然後祭其父. 宗子有君道.

17-54 祭祀須別男女之分, 生旣不可雜坐, 祭豈可雜坐?

17-55 祭, 非主則無依, 非尸則無享.

17-56 今行冠禮, 若制古服而冠, 冠了又不常著, 却是僞也, 必須用時之服.

17-57 喪須三年而祔, 若卒哭而祔, 則三年却都無事. 禮卒哭猶存朝夕哭, 若無主在寢, 一作祭於殯. 哭於何處?

17-58 物有自得天理者, 如蜂蟻知衛其君, 豺獺知祭. 禮亦出於人情而已.

17-59 祭先之禮, 不可得而推者, 無可奈何; 其可知者, 無遠近多少, 須[猶]當盡祭之. 祖又豈可不報? 又豈可厭多? 蓋根本在彼, 雖遠, 豈得無報?

17-60 宗子雖七十, 無無主婦, 此謂承祭祀也. 然亦不當道七十, 只道雖老無無主婦便得.

17-61 禮云:「宗子如一作不. 爲殤. 宗子有君子道, 豈有殤之理?

17-62 「喜怒哀樂未發謂之中」, 只是言一箇中一作本. 體. 旣是喜怒哀樂未發, 那裏有箇甚麽? 只可謂之中. 如乾體便是健, 及分在諸處, 不可皆名健, 然在其中矣. 天下事事物物皆有中. 「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非是謂之和便不中也, 言和則中在其中矣. 中便是含喜怒哀樂在其中矣.

17-63 如眼前諸人, 要特立獨行, 煞不難得, 只是要一箇知見難. 人只被這箇知見不通透. 人謂要力行, 亦只是淺近語. 人旣能一作有. 知見, 豈有不能行? 一切事皆所當爲, 不必待著意做. 纔著意做, 便是有箇私心. 這一點意氣, 能得幾時了?

17-64 今人欲致知, 須要格物. 物不必謂事物然後謂之物也, 自一身之中, 至萬物之理, 但理會得多, 相[幾]次自然豁然有覺處.

17-65 楊子拔一毛不爲, 墨子又摩頂放踵爲之, 此皆是不得中. 至如子莫執中, 欲執此二者之中, 不知怎麽執得? 識得則事事物物上皆天然有箇中在那上, 不待人安排也. 安排著, 則不中矣.

17-66 知之必好之, 好之必求之, 求之必得之. 古人此箇學是終身事, 果能顚沛造次必於是, 豈有不得道理?

17-67 「立則見其參於前」, 所見者何事?

17-68 顔淵問仁, 而孔子告之以禮, 仁與禮果異乎?

17-69 說先於樂者, 樂由說而後得, 然非樂則亦未足以語君子.


卷十八: 劉元承手編 ; 伊川先生語

18-01 問仁. 曰:「此在諸公自思之, 將聖賢所言仁處, 類聚觀之, 體認出來. 孟子曰:『惻隱之心, 仁也.』後人遂以愛爲仁. 惻隱固是愛也. 愛自是情, 仁自是性, 豈可專以愛爲仁? 孟子言惻隱爲仁, 蓋爲前已言『惻隱之心, 仁之端也』, 旣曰仁之端, 則不可便謂之仁. 退之言『博愛之謂仁』, 非也. 仁者固博愛, 然便以博愛爲仁, 則不可.」

18-02 又問:「仁與聖何以異?」曰:「人只見孔子言:『何事於仁? 必也聖乎!』便謂仁小而聖大. 殊不知此言是孔子見子貢問博施濟衆, 問得來事大, 故曰:『何止於仁? 必也聖乎!』蓋仁可以通上下言之, 聖則其極也. 聖人, 人倫之至. 倫, 理也. 旣通人理之極, 更不可以有加. 若今人或一事是仁, 亦可謂之仁, 至於盡人道, 亦謂之仁, 此通上下言之也. 如曰:『若聖與仁, 則吾豈敢?』此又却仁與聖俱大也. 大抵盡仁道者, 卽是聖人, 非聖人則不能盡得仁道.」問曰:「人有言:『盡人道謂之仁, 盡天道謂之聖.』此語何如?」曰:「此語固無病, 然措意未是. 安有知人道而不知天道者乎? 道一也, 豈人道自是人道, 天道自是天道? 中庸言:『盡己之性, 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 則能盡物之性; 能盡物之性, 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此言可見矣. 楊子曰:『通天地人曰儒, 通天地而不通人曰伎.』此亦不知道之言. 豈有通天地而不通人者哉? 如止云通天之文與地之理, 雖不能此, 何害於儒? 天地人只一道也. 纔通其一, 則餘皆通. 如後人解易, 言乾天道也, 坤地道也, 便是亂說. 論其體, 則天尊地卑;如論其道, 豈有異哉?」

18-03 問:「『孝弟爲仁之本』, 此是由孝弟可以至仁否?」 曰:「非也. 謂行仁自孝弟始. 蓋孝弟是仁之一事, 謂之行仁之本則可, 謂之是仁之本則不可. 蓋仁是性(一作本.)也. 孝弟是用也. 性中只有仁義禮智四者, 幾曾有孝弟來?趙本作幾曾有許多般數來? 仁主於愛, 愛莫大於愛親. 故曰:『孝弟也者, 其爲仁之本歟!』」

18-04 孔子未嘗許人以仁. 或曰:「稱管仲『如其仁』, 何也?」 曰:「此聖人闡幽明微之道. 只爲子路以子糾之死, 管仲不死爲未仁, 此甚小却管仲, 故孔子言其有仁之功. 此聖人言語抑揚處, 當自理會得.」

18-05 問「克伐怨慾不行, 可以爲仁.」 曰:「人無克伐怨慾四者, 便是仁也. 只爲原憲著一箇『不行』, 不免有此心, 但不行也, 故孔子謂『可以爲難』. 此孔子著意告原憲處, 欲他有所啓發. 他承當不得, 不能再發問也. 孔門如子貢者, 便能曉得聖人意, 且如曰:『女以予爲多學而識之歟?』 對曰:「然.』便復問曰:『非歟?』 孔子告之曰:『非也. 予一以貫之.』 原憲則不能也.」

18-06 問:「仁與心何異?」 曰:「心是所主處, 仁是就事言.」 曰:「若是, 則仁是心之用否?」 曰:「固是. 若說仁者心之用, 則不可. 心譬如身, 四端如四支. 四支固是身所用, 只可謂身之四支. 如四端固具於心, 然亦未可便謂之心之用.」 或曰:「譬如五穀之種, 必待陽氣而生.」 曰:「非是. 陽氣發處, 却是情也. 心譬如穀種, 生之性便是仁也.」

18-07 問:「四端不及信,何也?」 曰:「性中只有四端, 却無信. 爲有不信, 故有信字. 且如今東者自東, 西者自西, 何用信字? 只爲有不信, 故有信字.」 又問:「莫在四端之間?」 曰:「不如此說. 若如此說時, 只說一箇義字亦得.」

18-08 問:「忠恕可貫道否?」 曰:「忠恕固可以貫道, 但子思恐人難曉, 故復於中庸降一等言之, 曰『忠恕違道不遠』. 忠恕只是體用, 須要理會得.」 又問:「恕字, 學者可用功否?」 曰:「恕字甚大, 然恕不可獨用, 須得忠以爲體. 不忠, 何以能恕? 看忠恕兩字, 自見相爲用處. 孔子曰:『君子之道四, 丘未能一焉.』恕字甚難. 孔子曰:『有一言可以終身行之者, 其恕乎!』

18-09 問:「人有以『君子敬而無失與人』爲一句, 是否?」 曰:「不可. 敬是持己, 恭是接人. 與人恭而有禮, 言接人當如此也. 近世淺薄, 以相懽狎爲相與, 以無圭角爲相懽愛, 如此者安能久? 若要久, 須是恭敬. 君臣朋友, 皆當以敬爲主也. 比之上六曰:『比之无首凶.』 象曰:『比之无首, 无所終也.』 比之有首, 尙懼无終, 旣无首, 安得有終? 故曰『无所終也』. 比之道, 須當有首.」 或曰:「君子淡以成, 小人甘以壞.」 曰:「是也. 豈有甘而不壞者?」

18-10 問:「『出門如見大賓, 使民如承大祭.』 方其未出門·未使民時, 如何?」 曰:「此『儼若思』之時也. 當出門時, 其敬如此, 未出門時可知也. 且見乎外者, 出乎中者也. 使民出門者, 事也. 非因是事上方有此敬, 蓋素敬也. 如人接物以誠, 人皆曰誠人, 蓋是素來誠, 非因接物而始有此誠也. 儼然正其衣冠, 尊其瞻視, 其中自有箇敬處. 雖曰無狀, 敬自可見.」

18-11 問:「人有專務敬以直內, 不務方外, 何如?」 曰:「有諸中者, 必形諸外. 惟恐不直內, 內直則外必方.」

18-12 敬是閑邪之道. 閑邪存其誠. 雖是兩事, 然亦只是一事. 閑邪則誠自存矣. 天下有一箇善, 一箇惡. 去善卽是惡, 去惡卽是善. 譬如門, 不出便入, 豈出入外, 更別有一事也?

18-13 義還因事而見否? 曰:「非也. 性中自有.」 或曰:「無狀可見.」 曰:「說有便是見, 但人自不見, 昭昭然在天地之中也. 且如性, 何須待有物方指爲性? 性自在也. 賢所言見者事, 某所言見者理.」如口不見而彰是也.

18-14 人多說某不敎人習擧業, 某何嘗不敎人習擧業也? 人若不習擧業而望及第, 却是責天理而不修人事. 但擧業, 旣可以及第卽已, 若更去上面盡力求必得之道, 是惑也.

18-15 人注擬差遣, 欲就主簿者. 問其故, 則曰責輕於尉. 某曰:「却是尉責輕. 尉只是捕盜, 不能使民不爲盜. 簿佐令以治一邑, 使民不爲盜, 簿之責也, 豈得爲輕?」 或問:「簿佐令者也, 簿所欲爲, 令或不從, 奈何?」 曰:「當以誠意動之. 今令與簿不和, 只是爭私意. 令是邑之長, 若能以事父兄之道事之, 過則歸己, 善則惟恐不歸於令, 積此誠意, 豈有不動得人?」 問:「授司理, 如何?」 曰:「甚善. 若能充其職, 可使一郡無寃民也.」 「幙官言事不合, 如之何?」 曰:「必不得已, 有去而已. 須權量事之大小, 事大於去, 則當去; 事小於去, 亦不須去也. 事大於爭, 則當爭, 事小於爭, 則不須爭也. 今人只被以官爲業, 如何去得?」

18-16 人有實無學而氣蓋人者, 其氣一作稟. 有剛柔也. 故强猛者當抑之, 畏縮者當充養之. 古人佩韋弦之戒, 正爲此耳. 然剛者易抑, 如子路, 初雖聖人亦被他陵, 後來旣知學, 便却移其剛來克己甚易. 畏縮者氣本柔ㅡ 須索勉强也.

18-17 藻鑑人物, 自是人才有通悟處, 學不得也. 張子厚善鑑裁, 其弟天褀學之, 便錯.

18-18 問:「學何以有至覺悟處?」 曰:「莫先致知. 能致知, 則思一日愈明一日, 久而後有覺也. 學而無覺, 則何益矣? 又奚學爲? 『思曰睿, 睿作聖.』纔思便睿, 以至作聖, 亦是一箇思. 故曰:『勉强學問, 則聞見博而智益明.』」 又問:「莫致知與力行兼否. 曰:「爲常人言纔知得非禮不可爲, 須用勉强, 至於知穿窬不可爲, 則不待勉强, 是知亦有深淺也. 古人言樂循理之謂君子. 若勉强, 只是知循理, 非是樂也. 纔到樂時, 便是循理爲樂, 不循理爲不樂, 何苦而不循理. 自不須勉强也. 若夫聖人不勉而中, 不思而得. 此又上一等事.」

18-19 問:「張旭學草書, 見擔夫與公主爭道, 及公孫大娘舞劍, 而後悟筆法, 莫是心常思念至此而感發否?」 曰:「然. 須是思方有感悟處. 若不思, 怎生得如此? 然可惜張旭留心於書, 若移此心於道, 何所不至?」

18-20 「思曰睿」, 思慮久後, 睿自然生. 若於一事上思末得, 且別換一事思之, 不可專守著這一事. 蓋人之知識, 於這裏蔽著, 雖强思亦不通也.一本此下云:「或問思一事, 或泛及佗事, 莫是心不專否? 曰:「心若專, 怎生解及別事?』」

18-21 與學者語, 正如扶醉人, 東邊扶起却倒向西邊, 西邊扶起却倒向東邊, 終不能得佗卓立中途.

18-22 古之學者一, 今之學者三, 異端不與焉. 一曰文章之學, 二曰訓詁之學, 三曰儒者之學. 欲趨道, 舍儒子之學不可.

18-23 今之學者有三弊: 一溺於文章, 二牽於訓詁, 三惑於異端. 苟無此三者, 則將何歸? 必趨於道矣.

18-24 或曰:「人問某以學者當先識道之大本, 道之大本如何求? 某告之以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 於此五者上行樂處便是.」 曰:「此固是. 然怎生地樂? 勉强樂不得, 須是知得了, 方能樂得. 故人力行, 先須要知. 非特行難, 知亦難也. 書曰:『知之非艱, 行之惟艱.』 此固是也, 然知之亦自艱. 譬如人欲往京師, 必知是出那門, 行那路, 然後可往. 如不知, 雖有欲往之心, 其將何之? 自古非無美材能力行者, 然鮮能明道, 以此見知知亦難也.」

18-25 問: 「忠信進德之事固可勉强, 然致知甚難.」 曰:「子以誠敬爲可勉强, 且恁地說. 到底, 須是知了方行得. 若不知, 只是覰却堯學他行事. 無堯許多聰明叡智, 怎生得如他動容周旋中禮? 有諸中, 必形諸外. 德容安可妄學? 如子所言, 是篤信而固守之, 非固有之也. 且如中庸九經, 修身也, 尊賢也, 親親也. 堯典『克明峻德, 以親九族』. 親親本合在尊賢上, 何故却在下? 須是知所以親親之道方得. 未致知, 便欲誠意, 是躐等也. 學者固當勉强, 然不致知, 怎生行得? 勉强行者, 安能持久. 除非燭理明, 自然樂循理. 性本善, 循理而行是順理事, 本亦不難. 但爲人不知, 旋安排著, 便道難也. 知有多少般數, 煞有深淺. 向親見一人, 曾爲虎所傷, 因言及虎, 神色便變. 傍有數人, 見佗說虎, 非不知虎之猛可畏, 然不如佗說了有畏懼之色, 蓋眞知虎者也. 學者深知亦如此. 且如膾炙, 貴公子與野人莫不皆知其美, 然貴人聞著便有欲嗜膾炙之色, 野人則不然. 學者須是眞知, 纔知得是, 便泰然行將去也. 某年二十時, 解釋經義, 與今無異. 然思今日, 覺得意味與少時自別.」

18-26 信有二般: 有信人者, 有自信者. 如七十子於仲尼, 得佗言語, 便終身守之, 然未必知道這箇怎生是, 怎生非也. 此信於人者也. 學者須要自信, 旣自信, 怎生奪亦不得.

18-27 或問:「進修之術何先?」 曰:「莫先於正心誠意. 誠意在致知, 『致知在格物』. 格, 至也. 如『祖考來格』之格. 凡一物上有一理, 須是窮致其理. 窮理亦多端: 或讀書, 講明義理; 或論古今人物, 別其是非. 或應接事物而處其當. 皆窮理也.」 或問:「格物須物物格之, 還只格一物而萬理皆知?」 曰:「怎生便會該通? 若只格一物便通衆理. 雖顔子亦不敢如此道. 須是今日格一件, 明日又格一件, 積習旣多, 然後脫然自有貫通處.」

18-28 涵養須用敬, 進學則在致知.

18-29 問:「人有志於學, 然智識蔽固, 力量不至, 則如之何?」 曰:「只是致知. 若致知, 則智識當自漸明, 不曾見人有一件事終思不到也. 智識明, 則力量自進.」 問曰:「何以致知?」 曰:「在明理. 或多識前言往行, 識之多則理明, 然人全在勉强也.」

18-30 士之於學也, 有農夫之耕. 農夫不耕則無所食, 無所食則不得生. 士之於學也, 其可一日舍哉?

18-31 學者言入乎耳, 必須著乎心, 見乎行事. 如只聽佗人言, 却似說他人事, 己無所與也.

18-32 問:「學者須志於大, 如何?」 曰:「志無大小. 且莫說道, 將第一等讓與別人, 且做第二等. 才如此說, 便是自棄, 雖與不能居仁由義者差等不同, 其自小一也. 言學便以道爲志, 言人便以聖爲志. 自謂不能者, 自賊者也; 謂其君不能者, 賊其君者也.」

18-33 或問:「人有恥不能之心, 如何?」 曰:「人恥其不能而爲之, 可也. 恥其不能而揜藏之, 不可也.」 問:「技藝之事, 恥己之不能, 如何?」 曰:「技藝不能, 安足恥? 爲士者, 當知道. 己不知道, 可恥也. 爲士者當博學, 己不博學, 一本無「知道」已下至此十九字, 但云:「博學守約己不能之則.」 可恥也. 恥之如何, 亦曰勉之而已, 又安可嫉人之能而諱己之不能也?」

18-34 學欲速不得, 然亦不可怠. 纔有欲速之心, 便不是學. 學是至廣大的事, 豈可以迫切之心爲之?

18-35 問:「敬還用意否?」 曰:「其始安得不用意? 若能一無此字. 不用意, 却是都無事了.」 又問:「敬莫是靜否?」 曰:「纔說靜, 便入於釋氏之說也. 不用靜字, 只用敬字. 纔說著靜字, 便是忘也. 孟子曰:『必有事焉而勿正, 心勿忘, 勿助長也.』 必有事焉, 便是心勿忘; 勿正, 便是勿助長.」

18-36 問:「至誠可以蹈水火, 有此理否?」 曰:「有之.」 曰:「列子言商丘開之事, 有乎?」 曰:「此是聖人之道不明後, 莊·列之徒各以私智探測至理而言也.」 曰:「巫師亦能如此, 誠邪? 欺邪?」 曰:「此輩往往有術, 常懷一箇欺人之心, 更那裏得誠來?」

18-37 或問:「獨處一室, 或行闇中, 多有驚懼, 何也?」 曰:「只是燭理不明. 若能燭理, 則知所懼者妄, 又何懼焉? 有人雖知此, 然不免懼心者, 只是氣不充. 須是涵養久, 則氣充, 自然物動不得. 然有懼心, 亦是敬不足.」

18-38 問:「世言鬼神之事, 雖知其無, 然不能無疑懼, 何也?」 曰:「此只是自疑爾.」曰:「如何可以曉悟其理?」 曰:「理會得精氣爲物·遊魂爲變·與原始要終之說, 便能知也. 須是於原字上用工夫.」 或曰:「遊魂爲變, 是變化之變否?」 曰:「旣是變, 則存者亡, 堅者腐, 更無物也. 鬼神之道, 只恁說與賢, 雖會得亦信不過, 須是自得也.」 或曰:「何以得無恐懼?」 曰:「須是氣定, 自然不惑. 氣未充, 要强不得.」因說與長老游山事.

18-39 人語言緊急, 莫是氣不定否? 曰:「此亦當習. 習到言語自然緩時, 便是氣質變也. 學至氣質變, 方是有功. 人只是一箇習. 今觀儒臣自有一般氣象, 武臣自有一般氣象, 貴戚自有一般氣象, 不成生來便如此? 只是習也. 某舊嘗進說於主上及太母, 欲令上於一日之中親賢士大夫之時多, 親宦官宮人之時少, 所以涵養氣質, 薰陶德性.」

18-40 或問:「人或倦怠, 豈志不立乎?」 曰:「若是氣體, 勞後須倦. 若是志, 怎生倦得? 人只爲氣勝志, 故多爲氣所使. 如人少而勇, 老而怯, 少而廉, 老而貪, 此爲氣所使者也. 若是志勝氣時, 志旣一定, 更不可易. 如曾子易簀之際, 其氣之微可知, 只爲他志已定, 故雖死生許大事, 亦動他不得. 蓋有一絲髮氣在, 則志猶在也.」

18-41 問:「人之燕居, 形體怠惰, 心不慢, 可否?」 曰:「安有箕踞而心不慢者? 昔呂與叔六月中來緱氏, 閒居中, 某嘗窺之, 必見其儼然危坐, 可謂敦篤矣. 學者須恭敬, 但不可令拘迫, 拘迫則難久矣.」 尹子曰:「嘗親聞此, 乃謂劉質夫也.」

18-42 昔呂與叔嘗問爲思慮紛擾, 某答以但爲心無主, 若主於敬, 則自然不紛擾. 譬如以一壺水 投於水中, 壺中旣實, 雖江湖之水, 不能入矣. 曰:「若思慮果出於正, 亦無害否?」 曰:「且如在宗廟則主敬, 朝廷主莊, 軍旅主嚴, 此是也: 如發不以時, 紛然無度, 雖正亦邪.」

18-43 問:「游宣德云:『人能戒愼恐懼於不覩不聞之時, 則無聲無臭之道可以馴致.』 此說如何?」 曰:「馴致漸進也, 然此亦大綱說, 固是自小以致大, 自修身可以至於盡性至命; 然其間有多少般數, 其所以至之之道當如何? 荀子曰:『始乎爲士, 終乎爲聖人.』 今人學者須讀書, 纔讀書便望爲聖賢, 然中間至之之方, 更有多少. 荀子雖能如此說, 却以禮義爲僞, 性爲不善, 佗自情性尙理會不得, 怎生到得聖人? 大抵以堯所行者欲力行之, 以多聞多見取之, 其所學者皆外也.」

18-44 問:「人有日誦萬言, 或妙絶技藝, 此可學否?」 曰:「不可. 大凡所受之才, 雖可勉强, 止可少進, 而鈍者不可使利也. 惟理可進. 除是積學旣久, 能變得氣質, 則愚必明, 柔必强. 蓋大賢以下卽論才, 大賢以上更不論才. 聖人與天地合德, 日月合明. 六尺之軀, 能有多少技藝? 人有身, 須用才; 聖人忘己, 更不論才也.」

18-45 問:「人於議論, 多欲己直, 無含容之氣, 是氣不平否?」 曰:「固是氣不平, 亦是量狹. 人量隨識長, 亦有人識高而量不長者, 是識實未至也. 大凡別事人都强得, 惟識量不可强. 今人有斗筲之量, 有釜斛之量, 有鐘鼎之量, 有江河之量. 江河之量亦大矣, 然有涯, 有涯亦有時而滿, 惟天地之量則無滿. 故聖人者, 天地之量也. 聖人之量, 道也. 常人之有量者, 天資也. 天資有量者, 須有限. 大抵六尺之軀, 力量只如此, 雖欲不滿, 不可得. 且如人有得一薦而滿者, 有得一官而滿者, 有改京官而滿者, 有入兩府而滿者, 萬雖有先後, 然卒不免. 譬如器盛物, 初滿時尙可以蔽護, 更滿則必出. 此天資之量, 非知道者也. 昔王隨甚有器量, 仁廟賜飛白書曰:『王隨德行, 李淑文章.』 當時以德行稱, 名望甚重; 及爲相, 有一人求作三路轉運使, 王薄之, 出鄙言, 當時人皆驚怪. 到這裏, 位高後便動了, 人之量只如此. 古人亦有如此者多. 如鄧艾位三公, 年七十, 處得甚好, 及因下蜀有功, 便動了, 言姜維云云. 謝安聞謝玄破苻堅, 對客圍棋, 報至不喜, 及歸折屐齒, 强終不得也. 更如人大醉後益恭謹者, 只益恭便是動了, 雖與放肆者不同, 其爲酒所動一也. 又如貴公子位益高, 益卑謙, 只卑謙便是動了, 雖與驕傲者不同, 其爲位所動一也. 然惟知道者, 量自然宏大, 不勉强而成. 今人有所見卑下者, 無佗, 亦是識量不足也.」

18-46 人纔有意於爲公, 便是私心. 昔有人典選, 其子弟係磨勘, 皆不爲理, 此乃是私心. 人多言古時用直不避嫌得, 後世用此不得. 自是無人, 豈時無時?因言少師典擧, 明道薦才事.

18-47 聖人作事甚宏裕. 今人不知義理者, 更不須說, 纔知義理便迫窄. 若聖人, 則綽綽有餘裕.

18-48 問:「觀物察己, 還因見物, 反求諸身否?」 曰:「不必如此說. 物我一理, 纔明彼卽曉此, 合內外之道也. 語其大, 至天地之高厚; 語其小, 至一物之所以然. 學者皆當理會.」
물었다. "사물을 관찰하고 스스로를 돌아봄에 사물을 이해함에 인하여서 도리어 스스로를 구하는 것 아닙니까?"
답했다. "반드시 이러한 설과 같을 필요는 없다. 사물과 나는 하나의 이치가 있으니 ‘저것을 훤히 알게 되면 이것이 명료해지니 안과 밖의 도를 합해야 한다. 그것은 큰 측면에서 말하자면 천지의 높고 두터움에 이르는 것이고, 작은 측면에서 말하자면 한 사물의 그러한 까닭에 이르는 것이다. 배우는 자는 마땅히 이해해야 한다."
又問:「致知, 先求之四端, 如何.」 曰:「求之性情, 固是切於身. 然一草一木皆有理, 須是察.」
또 물었다. "치지함에 먼저 사단을 구하는 것은 어떻습니까?"
답했다. "성정을 구함은 진실로 스스로에게 절실한 것이다. 그러나 하나의 초목에도 리理가 있으니 모름지기 이것을 살펴봐야 한다."

18-49 觀物理以察己, 旣能燭理, 則無往而不識.

18-50 天下物皆可以理照, 有物必有則, 一物須有一理.

18-51 窮理盡性至命, 只是一事. 纔窮理便盡性, 纔盡性便至命.

18-52 聲色臭味四字, 虛實一般. 凡物有形必有此四者, 意言象數亦然.

18-53 爲人處世間, 得見事無可疑處, 多少快活.

18-54 問:「學者不必同, 如仁義忠信之類, 只於一字上求之, 可否?」 曰:「且如六經, 則各自有箇蹊轍, 及其造道, 一也. 仁義忠信只是一體事, 若於一事上得之, 其佗皆通也. 然仁是本.」

18-55 問:「人之學, 有覺其難而有退志, 則如之何?」 曰:「有兩般: 有思慮苦而志氣倦怠者, 有憚其難而止者. 向嘗爲之說: 今人之學, 如登山麓, 方其易處, 莫不闊步, 及到難處便止, 人情是如此. 山高難登, 是有定形, 實難登也; 聖人之道, 不可形象, 非實難然也, 人弗爲耳. 顔子言『仰之彌高, 鑽之彌堅』, 此非是言聖人高遠實不可及, 堅固實不可入也, 此只是譬喩, 却無事, 大意却是在『瞻之在前, 忽焉在後』上.」 又問:「人少有得而遂安者, 如何?」 曰:「此實無所得也. 譬如以管窺天, 乍見星斗燦爛, 便謂有所見, 喜不自勝, 此終無所得. 若有大志者, 不以管見爲得也.」

18-56 問:「家貧親老, 應擧求仕, 不免有得失之累, 何修可以免此?」 曰:「此只是志不勝氣. 若志勝, 自無此累. 家貧親老, 須用祿仕, 然得之不得爲有命.」 曰:「在己固可, 爲親奈何?」 曰:「爲己爲親, 也只是一事. 若不得, 其如命何! 孔子曰:『不知命無以爲君子.』 人苟不知命, 見患難必避, 遇得喪必動, 見利必趨, 其何以爲君子! 然聖人言命, 蓋爲中人以上者設, 非爲上知者言也. 中人以上, 於得喪之際, 不能不惑, 故有命之說, 然後能安. 若上智之人, 更不言命, 惟安於義; 借使求則得之, 然非義則不求, 此樂天者之事也. 上智之人安於義, 中人以上安於命, 乃若聞命而不能安之者, 又其每下者也.」 孟子曰:「求之有道, 得之有命.」 求之雖[須]有道, 奈何得之須有命!

18-57 問:「前世所謂隱者, 或守一節, 或敦一行, 然不知有知道否?」 曰:「若知道, 則不肯守一節一行也. 如此等人, 鮮明理, 多取古人一節事專行之. 孟子曰:『服堯之服, 行堯之行.』 古人而殺一不義, 雖得天下不爲, 則我亦殺一不義, 雖得天下不爲. 古人有高尙隱逸, 不肯就仕, 則我亦高尙隱逸不仕. 如此等, 則放效前人所爲耳, 於道鮮自得也. 是以東漢尙名節, 有雖殺身不悔者, 只爲不知道也.」

18-58 問:「方外之士有人來看他, 能先知者, 有諸?」因問王子眞事. 陳本注云:「伊川一日入嵩山, 王佺己候於松下. 問何以知之? 曰: 去年已有消息來矣. 蓋先生前一年嘗欲往, 以事而止.」 曰:「有之. 向見嵩山董五經能如此.」 問:「何以能爾?」 曰:「只是心靜, 靜而後能照.」 又問:「聖人肯爲否?」 曰:「何必聖賢? 使釋氏稍近道理者, 便不肯爲. 釋氏嘗言菴中坐, 却見菴外事, 莫是野狐精. 釋子猶不肯爲, 况聖人乎?」

18-59 問:「神仙之說有諸?」 曰:「不知如何. 若說白日飛昇之類則無, 若言居山林間, 保形鍊氣以延年益壽, 則有之. 譬如一爐火, 置之風中則易過, 置之密室則難過, 有此理也.」 又問:「揚子言:『聖人不師仙, 厥術異[義]也.』 聖人能爲此等事否?」 曰:「此是天地間一賊, 若非竊造化之機, 安能延年? 使聖人肯爲, 周·孔爲之久矣.」

18-60 問:「惡外物, 如何?」 曰:「是不知道者也. 物安可惡? 釋氏之學便如此. 釋氏要屛事不問. 這事是合有邪? 合無邪? 若是合有, 又安可屛? 若是合無, 自然無了, 更屛什麽? 彼方外者苟且務靜, 乃遠迹山林之間, 蓋非理明者也. 世方以爲高, 惑矣.」

18-61 釋氏有出家出世之說. 家本不可出. 却爲他不父其父, 不母其母, 自逃去, 固可也. 至於世, 則怎生出得. 旣道出世, 除是不戴皇天, 不履后土始得. 然又却渴飮而飢食, 戴天而履地.

18-62 問:「某嘗讀華嚴經, 第一眞空絶相觀, 第二事理無礙觀, 第三事事無礙觀, 譬如鏡燈之類, 包含萬象, 無有窮盡. 此理如何?」 曰:「只爲釋氏要周遮, 一言以蔽之, 不過曰萬理歸於一理也.」 又問:「未知所以破佗處.」 曰:「亦未得道他不是. 百家諸子箇箇談仁談義, 只爲他歸宿處不是, 只是箇自私. 爲輪回生死, 却爲釋氏之辭善遁, 纔窮著他, 便道我不爲這箇, 到了寫在策子上, 怎生遁得? 且指他淺近處, 只燒一文香, 便道我有無窮福利, 懷却這箇心, 怎生事神明?」

18-63 釋氏言成住壞空, 便是不知道. 只有成壞, 無住空. 且如草木初生旣成, 生盡便枯壞也. 他以謂如木之生, 生長旣足却自住, 然後却漸漸毁壞. 天下之物, 無有住者. 嬰兒一生, 長一日便是減一日, 何嘗得住? 然氣體日漸長大, 長的自長, 減的自減, 自不相干也.

18-64 問釋氏理障之說. 曰:「釋氏有此說, 謂旣明此理, 而又執持是理, 故爲障. 此錯看了理字也. 天下只有一箇理, 旣明此理, 夫復何障? 若以理爲障, 則是己與理爲二.」

18-65 今之學禪者, 平居高談性命之際, 至於世事, 往往直有都不曉者, 此只是實無所得也.

18-66 問:「釋氏有一宿覺言下覺之說, 如何?」 曰:「何必浮圖, 孟子嘗言覺字矣. 曰『以先知覺後知, 以先覺覺後覺』, 知是知此事, 覺是覺於理. 古人云:『共君一夜話, 勝讀十年書.』 若於言下卽悟, 何啻讀十年書?」

18-67 問:「明道先生云:『昔之惑人也, 乘其迷暗; 今之入人也, 因其高明.』 旣曰高明, 又何惑乎?」 曰:「今之學釋氏者, 往往皆高明之人, 所謂『知者過之』也. 然所謂高明, 非中庸所謂『極高明』. 如『知者過之』, 若是聖人之知, 豈更有過?」

18-68 問:「世之學者多入於禪, 何也?」 曰:「今人不學則己, 如學焉, 未有不歸於禪也. 却爲佗求道未有所得, 思索旣窮, 乍見寬廣處, 其心便安於此.」 曰:「是可反否?」 曰:「深固者難反.」

18-69 問:「西銘何如?」 曰:「此橫渠文之粹者也.」 曰:「充得盡時如何?」 曰:「聖人也.」 「橫渠能充盡否?」 曰:「言有多端, 有有德之言, 有造道之言. 有德之言說自已事, 如聖人言聖人事也. 造道之言則知足以知此, 如賢人說聖人事也. 橫渠道儘高, 言儘醇, 自孟子後儒者, 都無佗見識.」

18-70 問:「橫渠之書, 有迫切處否?」 曰:「子厚謹嚴, 纔謹嚴, 便有迫切氣象, 無寬舒之氣. 孟子却寬舒, 只是中間有些英氣, 纔有英氣, 便有圭角. 英氣甚害事. 如顔子便渾厚不同. 顔子去聖人, 只毫髮之間. 孟子大賢, 亞聖之次也.」 或問:「英氣[氣象]於甚處見?」 曰:「但以孔子之言比之, 便見. 如水與水精非不光, 比之玉, 自是有溫潤含蓄氣象, 無許多光耀也.」

18-71 問:「邵堯夫能推數, 見物壽長短終, 有此理否?」 曰:「固有之.」 又[人]問:「或言人壽但得一百二十數, 是否?」 曰:「固是, 此亦是大綱數, 不必如此. 馬牛得六十, 按皇極經世, 當作三十. 猫犬得十二, 燕雀得六年之類, 蓋亦有過不及.」 又問:「還察形色? 還以生下日數推考?」 曰:「形色亦可察, 須精方驗.」

18-72 邵堯夫數法出於李挺之, 至堯夫推數方及理.

18-73 邵堯夫臨終時, 只是諧謔, 須臾而去. 以聖人觀之, 則[此]亦未是, 蓋猶有意也. 比之常人, 甚懸絶矣. 他疾甚革, 某往視之, 因譬之曰:「堯夫平日所學, 今日無事否?」 他氣微不能答. 次日見之, 却有聲如絲髮來, 大答云:「你道生姜樹上生, 我亦只得依你說.」 是時, 諸公都在廳上議後事, 各欲遷葬城中. 堯夫己自爲塋. 佗在房間便聞得, 令人喚大郞來云:「不得遷葬.」 衆議始定. 又諸公恐喧他, 盡出外說話, 佗皆聞得. 一人云: 有新報云云, 堯夫問有甚事? 曰有某事. 堯夫曰:「我將爲收却幽州也.」 以他人觀之, 便以爲怪, 此只是心虛而明, 故聽得. 問曰:「堯夫未病時不如此, 何也?」 曰:「此只是病後氣將絶, 心無念慮, 不昏, 便如此.」 又問:「釋氏臨終, 亦先知死, 何也?」 曰:「只是一箇不動心. 釋氏平生只學這箇事, 將這箇做一件大事. 學者不必學他, 但燭理明, 自能之. 只如邵堯夫事, 佗自如此, 亦豈嘗學也? 孔子曰:『未知生, 焉知死?』 人多言孔子不告子路, 此乃深告之也. 又曰:『原始要終, 故知死生之說.』 人能原始, 知得生理, 一作所以生. 更能要終, 知得死理. 一作所以死. 若不明得, 便雖萬般安排著, 亦不濟事.」

18-74 張子厚罷禮官, 歸過洛陽相見. 某問云:「在禮院, 有甚職事?」 曰:「多爲禮房檢正所奪, 只定得數箇諡, 幷龍女衣冠.」 問:「如何定龍女衣冠?」 曰:「請依品秩.」 曰:「若依某當是事, 必不如此處置.」 曰:「如之何?」 曰:「某當辨云, 大河之塞, 天地之靈, 宗廟之祐, 社稷之福, 與吏士之力[功], 不當歸功水獸. 龍, 獸也. 不可衣人衣冠.」 子厚以爲然.

18-75 問:「荊公可謂得君乎?」 曰:「後世謂之得君可也, 然荊公之智識, 亦自能知得. 如表云:『忠不足以信上, 故事必待於自明; 智不足以破姦, 故人與之爲敵.』 智不破姦, 此則未然. 若君臣深相知, 何待事事使之辨明也? 擧此一事便可見.」 曰:「荊公『勿使上知』之語, 信乎?」 曰:「須看他當時因甚事說此話. 且如作此事當如何, 更須詳審, 未要令上知之. 又如說一事, 未甚切當, 更須如何商量體察, 今且勿令上知. 若此類, 不成是欺君也? 凡事未見始末, 更切子細, 反復推究方可.」

18-76 人之有寤寐, 猶天之有晝夜. 陰陽動靜, 闔闢之理也. 如寤寐, 須順陰陽始得. 問:「人之寐何也?」 曰:「人寐時, 血氣皆聚於內, 如血歸肝之類.」 今人不睡者多損肝.

18-77 問:「魂魄何也?」 曰:「魂只是陽, 魄只是陰. 魂氣歸於天, 體魄歸於地是也. 如道家三魂七魄之說, 妄爾.」

18-78 或曰:「傳記有言, 太古之時, 人有牛首蛇身者, 莫無此理否?」 曰:「固是, 旣謂之人, 安有此等事? 但有人形似鳥喙, 或牛首者耳. 荀子中自說.」 問:「太古之時, 人還與物同生否?」 曰:「同.」 「莫是絶氣爲人, 繁氣爲蟲否?」 曰:「然. 人乃五行之秀氣, 此是天地淸明純粹氣所生也.」 或曰:「人初生時, 還以氣化否?」 曰:「此必燭理, 當徐論之. 且如海上忽露出一沙島, 便有草木生. 有土而生草木, 不足怪. 旣有草木, 自然禽獸生焉.」 或曰:「先生語錄中云:『焉知海島上無氣化之人?』如何?」 曰:「是. 近人處固無, 須極遠處有, 亦不可知.」 曰:「今天下未有無父母之人. 古有氣化, 今無氣化, 何也?」 曰:「有兩般. 有全是氣化而生者, 若腐草爲螢是也. 旣是氣化, 到合化時自化. 有氣化生之後而種生者. 且如人身上著新衣服, 過幾日, 便有蟣蝨生其間, 此氣化也. 氣旣化後, 更不化, 便以種生去. 此理甚明.」 或問:「宋齊丘化書云:『有無情而化爲有情者, 有有情而化爲無情者. 無情而化爲有情者, 若楓樹化爲老人是也. 有情而化爲無情者, 如望夫化爲石是也.』 此語如何?」 曰:「莫無此理. 楓木爲老人, 形如老人也, 豈便變爲老人? 川中有蟬化爲花, 蚯蚓化爲百合, 如石蟹, 石燕, 石人之類有之. 固有此理. 某在南中時, 聞有採石人, 因採石石陷, 遂在石中, 幸不死, 飢甚, 只取石膏食之. 不如幾年後, 因別人復來採石, 見此人在石中, 引之出, 漸覺身硬, 纔出, 風便化爲石. 此無可怪, 蓋有此理也. 若望夫石, 只是臨江山有石如人形者. 今天下凡江邊有石立者, 皆呼爲望夫石.」 如呼馬鞍牛頭之類, 天下同之.

18-79 問:「上古人多壽, 後世不及古, 何也? 莫是氣否?」 曰:「氣便是命也.」 曰:「今人不若古人壽, 是盛衰之理歟?」 曰:「盛衰之運, 卒難理會. 且以歷代言之, 二帝·三王爲盛, 後世爲衰. 一代言之, 文·武·成·康爲盛, 幽·厲·平·桓爲衰. 以一君言之, 開元爲盛, 天寶爲衰. 以一歲, 則春夏爲盛, 秋冬爲衰. 以一月, 則上旬爲盛, 下旬爲衰. 以一日, 則寅卯爲盛, 戌亥爲衰. 一時亦然. 如人生百年, 五十以前爲盛, 五十以後爲衰. 然有衰而復盛者, 有衰而不復反者. 若擧大運而言, 則三王不如五帝之盛, 兩漢不如三王之盛, 又其下不如漢之盛. 至其中間, 又有多少盛衰. 如三代衰而漢盛, 漢衰而魏盛, 此是衰而復盛之理. 譬如月旣晦則再生, 四時往復來也. 若論天地之大運, 擧其大體而言, 則有日衰削之理. 如人生百年, 雖赤子才生一日, 便是減一日也. 形體日自長, 而數日自減, 不相害也.」

18-80 天下有多少才, 只爲道不明於天下, 故不得有所成就. 且古者「興於詩, 立於禮, 成於樂」, 如今人怎生會得? 古人於詩, 如今人歌曲一般, 雖閭巷童稚, 皆習聞其說而曉其義, 故能興起於詩. 後世, 老師宿儒尙不能曉其義, 怎生責得學者? 是不得興於詩也. 古禮旣廢, 人倫不明, 以至治家皆無法度, 是不得立於禮也. 古人有歌咏以養其性情, 聲音以養其耳, 舞蹈以養其血脈. 今皆無之, 是不得成於樂也. 古之成材也易, 今之成材也難.

18-81 今習俗如此不美, 然人却不至大故薄惡者, 只是爲善在人心者不可忘也. 魏鄭公言:「使民澆漓, 不復返朴, 今當爲鬼爲魅.」 此言甚是. 只爲秉彝在人, 雖俗甚惡, 亦滅不得.

18-82 蘇季明問:「中之道與喜怒哀樂未發謂之中, 同否?」 曰:「非也. 喜怒哀樂未發是言在中之義, 只一箇中字, 但用不同.」
소계명이 물었다. "중中의 도道는 [「중용」의] '희노애락이 아직 발현되지 않은 것을 중中이라고 한다'[의 중中과] 같습니까?"
이천이 대답했다. "아니다. '희노애락이 아직 발현되지 않았다'[의 중中은] '속에 있다(在中)'는 뜻이니, 하나의 중中자지만 쓰임이 다르다."
或曰:「喜怒哀樂未發之前求中, 可否?」 曰:「不可. 旣思於喜怒哀樂未發之前求之, 又却是思也. 旣思卽是已發.思與喜怒哀樂一般. 纔發便謂之和, 不可謂之中也.」
혹자가 물었다. "희노애락이 아직 발현되기 전에 중中을 구하는 것이 가능합니까?"
이천이 대답했다. "안 된다. 희노애락이 아직 발현되기 전에 구할 것을 이미 생각한 것도 생각한 것이다. 생각한 이상 이미 발현된 것(已發)이다.생각과 희노애락은 마찬가지이다. 발현되기만 하면 화和라고 하니, 중中이라고 해서는 안 된다."
又問:「呂學士言: 『當求於喜怒哀樂未發之前.』 信斯言也, 恐無著摸, 如之何而可?」 曰:「看此言如何地下. 若言存養於喜怒哀樂未發之時, 則可; 若言求中於喜怒哀樂未發之前, 則不可.」
또 물었다. "여학사는 '희노애락이 아직 발현되기 전에 구해야 한다'고 말했는데, 이 말대로라면 손쓸 곳이 없을 것 같으니, 어떻게 하면 좋겠습니까?"
이천이 대답했다. "이 말이 어떻게 행해지는 지 봐라. 만약 '희노애락이 아직 발현되지 않았을 때 존양한다'고 말한다면 괜찮지만, '희노애락이 아직 발하기 전에 중中을 구한다'고 말하면 안 된다."
又問:「學者於喜怒哀樂發時固當勉强裁抑, 於未發之前當如何用功?」 曰:「於喜怒哀樂未發之前, 更怎生求? 只平日涵養便是. 涵養久, 則喜怒哀樂發自中節.」
또 물었다. "배우는 자는 희노애락이 발현됐을 때 진실로 애써 힘쓰고 억제해야겠지만, 아직 발현되기 전에는 어떻게 노력해야 합니까?"
이천이 대답했다. "희노애락이 아직 발현되기 전에 달리 무엇을 구하겠는가? 그저 평소처럼 함양하면 된다. 함양이 오래되면 희노애락이 발현됨에 저절로 절도에 맞을 것이다."
或曰:「有未發之中. 有旣發之中.」 曰:「非也. 旣發時, 便是和矣. 發而中節, 固是得中,時中之類. 只爲將中和來分說, 便是和也.」
혹자가 물었다. "[희노애락이] 아직 발현되지 않았을 때의 중中이 있고, [희노애락이] 발현된 뒤의 중中이 있습니다."
이천이 대답했다. "아니다. [희노애락이] 발현됐을 때에는 [중中이 아니라] 화和다. [희노애락이] 발현되어 절도에 맞으면 진실로 중中을 얻은 것이지만,시중時中의 부류이다. 중화中和를 가지고 나눠 말한다면 화和다."

18-83 季明問:「先生說喜怒哀樂未發謂之中是在中之義, 不識何意?」 曰:「只喜怒哀樂不發, 便是中也.」
소계명이 물었다. "선생님께서는 '「희노애락이 아직 발현되지 않았다」[의 중中은] 「속에 있다(在中)」는 뜻이다'라고 말씀하셨는데, 잘 모르겠습니다만 무슨 의미입니까?"
이천이 대답했다. "단지 희노애락이 발현되지 않은 것이 중中이다."
曰:「中莫無形體, 只是箇言道之題目否?」 曰:「非也. 中有甚形體? 然旣謂之中, 也須有箇形象.」
소계명이 물었다. "중中에는 형체가 없는 것은 아니니, 단지 도道의 제목을 말하는 것입니까?"
이천이 대답했다. "아니다. 중中에 무슨 형체가 있는가? 그러나 중中이라고 말한 이상 형상이 있어야 한다."
曰:「當中之時, 耳無聞, 目無見否?」 曰:「雖耳無聞, 目無見, 然見聞之理在始得.」
소계명이 물었다. "중中의 때(희노애락이 아직 발현되기 전)에 귀에는 들리는 것이 없고 눈에는 보이는 것이 없습니까?"
이천이 대답했다. "비록 귀에는 들리는 것이 없고 눈에는 보이는 것이 없지만, 보고 듣는 이치는 있다고 해야 옳다."
曰:「中是有時而中否?」 曰:「何時而不中? 以事言之, 則有時而中. 以道言之, 何時而不中?」
소계명이 물었다. "중中은 때에 따라 중中하기도 하고 아니기도 한 겁니까?"
이천이 대답했다. "언제 중中하지 않겠는가? 일로 말한다면 때에 따라 중中하기도 하고 아니기도 하겠지만, 도道로 말한다면 언제 중中하지 않겠는가?"
曰:「固是所爲皆中, 然而觀於四者未發之時, 靜時自有一般氣象, 及至接事時又自別, 何也?」 曰:「善觀者不如此, 却於喜怒哀樂已發之際觀之. 賢且說: 靜時如何?」
소계명이 물었다. "진실로 하는 바가 모두 중中이지만?? [희노애락] 네 가지가 아직 발현되지 않았을 때 살펴보면, 고요할(靜) 때 어떤 기상이었다가 사태를 접했을 때에는 다시 달라지는 것은 어째서입니까?"
이천이 대답했다. "잘 살펴보는 자는 이와 같지 않으니, 희노애락이 이미 발현되었을 때 살펴본다. 그대는 우선 말해보라. 고요한(靜) 때 어땠는가?"
曰:「謂之無物則不可, 然自有知覺處.」 曰:「旣有知覺, 却是動也, 怎生言靜? 人說『復其見天地之心』, 皆以謂至靜能見天地之心, 非也. 復之卦下面一畫, 便是動也, 安得謂之靜? 自古儒者皆言靜見天地之心, 唯某言動而見天地之心.」
소계명이 대답했다. "아무것도 없었다고 할 수는 없겠지만, 지각되는 바가 있었습니다."
이천이 말했다. "지각되는 바가 있은 이상 움직인 것(動)인데, 어째서 '고요하다(靜)'고 말했는가? 사람들은 '복괘에서 천지의 마음을 본다'[2]를 설명할 때 모두 '지극히 고요해서(靜) 천지의 마음을 볼 수 있는 것이다'라고 생각하는데 틀렸다. 복괘 아래의 한 획(초효)은 움직인 것(動)이니 어찌 고요하다(靜)고 할 수 있겠는가? 예로부터 유자들은 모두 '고요해서(靜) 천지의 마음을 본다'고 말했는데, 오직 나만 '움직여서(動) 천지의 마음을 본다'고 말한다."
或曰:「莫是於動上求靜否?」 曰:「固是, 然最難. 釋氏多言定, 聖人便言止. 且如物之好, 須道是好; 物之惡, 須道是惡. 物自好惡, 關我這裏甚事? 若說道我只是定, 更無所爲, 然物之好惡, 亦自在裏. 故聖人只言止. 所謂止, 如'人君止於仁, 人臣止於敬'之類是也. 易之艮言止之義曰:『艮其止, 止其所也.』 言隨其所止而止之, 人多不能止. 蓋人萬物皆備, 遇事時各因其心之所重者, 更互而出, 纔見得這事重, 便有這事出. 若能物各付物, 便自不出來也.」
혹자가 물었다. "[이것은] 움직임(動)에서 고요함(靜)을 구하는 것 아닙니까?"
이천이 대답했다. "진실로 그렇지만, 가장 어려운 것이다. 석씨는 자주 '정定'을 말하지만, 성인께서는 '지止'를 말씀하셨다. 예를 들어 좋은 사물에 대해서는 '좋다'고 말해야 하고, 나쁜 사물에 대해서는 '나쁘다'고 말해야 한다. 사물 자체의 좋고 나쁨은 나와 무슨 상관인가?? 만약 '나는 그저 안정(定)되어 달리 하는 바가 없다'고 말하더라도, 사물의 좋고 나쁨은 그대로인 것이다. 그러므로 성인께서는 '지止'만 말씀하셨던 것이다. 이른바 '지止'란 '임금은 인仁에 그치고, 신하는 경敬에 그친다'[3]는 부류가 이것이다. 『주역』 간괘에서 '지止'의 의미에 대해 '그 그쳐야 할 데 그침은 제자리에 그치는 것이다.'[4]라고 했는데, 그 그칠 곳에 따라 그침을 말하는 것으로, 사람들은 대부분 그치지 못한다. 대개 사람과 만물은 모두 갖춰져 있지만, 사태를 마주쳤을 때 각각 그 마음이 중시하는 바에 따라 번갈아가며 나와서, 이것이 중요하다고 생각된면 이것이 나온다. 사물을 각각 사물에 맞길 수 있다면, 절로 나오지 않는다."
或曰:「先生於喜怒哀樂未發之前下動字, 下靜字?」 曰:「謂之靜則可, 然靜中須有物始得, 這裏便一作最是難處. 學者莫若且先理會得敬, 能敬則自知此矣.」
혹자가 물었다. "선생께서는 희노애락이 아직 발현되기 이전에 '동動'자를 쓰시겠습니까, 아니면 '정靜'자를 쓰시겠습니까?"
이천이 대답했다. "[희노애락이 아직 발현되기 이전을] '정靜'이라고 하면 괜찮지만, '정靜'한 가운데 무언가가 있어야 옳으니, 여기가 어려운 곳이다. 배우는 자에게는 우선 경敬을 이해하는 것보다 나은 것이 없으니, 경敬할 수 있다면 저절로 이것을 알게 될 것이다."
或曰:「敬何以用功?」 曰:「莫若主一.」
혹자가 물었다. "경敬은 어떻게 하는 것입니까?"
이천이 대답했다. "주일主一하는 것보다 나은 것이 없다."
季明曰:「昞常患思慮不定, 或思一事未了, 佗事如麻又生, 如何?」 曰:「不可. 此不誠之本也. 須是習. 習能專一時便好. 不拘思慮與應事, 皆要求一.」
소계명이 물었다. "저는 사려가 안정되지 못하는 것을 늘 걱정합니다. 혹 어떤 일을 생각하는 것이 끝나지도 않았는데, 다른 일이 삼풀처럼 생겨나니, 어떻게 해야합니까?"
이천이 대답했다. "이래서는 안 된다. 이것은 불성不誠의 근본이다. 반드시 익혀야 한다. 익혀서 전일해질 수 있어야 한다. 무언가를 사려하거나 사태에 대응하는 것과 상관 없이 모두 전일하려고 해야 한다."
或曰:「當靜坐時, 物之過乎前者, 還見不見?」 曰:「看事如何? 若是大事, 如祭祀, 前旒蔽明, 黈纊充耳, 凡物之過者, 不見不聞也. 若無事時, 目須見, 耳須聞.」
혹자가 물었다. "정좌할 때 눈앞을 지나가는 사물이 보입니까, 보이지 않습니까?"
이천이 대답했다. "사물을 보는 것이 어떠한 [상황인가]? 만약 제사같은 중대한 일에서 전류前旒가 눈밝음을 가리고 주광黈纊이 귀를 막고 있다면, 지나가는 사물은 보이지도 들리지도 않는다. [그러나] 특별한 일이 없는 때라면 틀림없이 눈에 보이고 귀에 들릴 것이다."
或曰:「當敬時, 雖見聞, 莫過焉而不留否?」 曰:「不說道非禮勿視勿聽? 勿者禁止之辭, 纔說弗字便不得也.」
혹자가 물었다. "경敬할 때 비록 보이거나 들리더라도 지나가버릴 뿐 머무르지 않는 게 아닙니까?"
이천이 대답했다. "[공자께서] '예가 아니면 보지도 듣지도 말라'[5]고 말씀하시지 않았는가? '물勿'은 금지사이니, '불弗'자를 써서는 안 된다."
問:「雜說中以赤子之心爲已發, 是否?」 曰:「已發而去道未遠也.」
혹자가 물었다. "<잡설>에서 적자지심赤子之心을 이미 발현된 것(已發)으로 여기셨는데, 맞습니까?"
이천이 대답했다. "이미 발현되었지만 아직 도道에서 멀지 않은 것이다."
曰:「大人不失赤子之心, 若何?」 曰:「取其純一近道也.」
혹자가 물었다. "'대인은 적자지심赤子之心을 잃지 않은 자이다'[6]는 무슨 뜻입니까?"
이천이 대답했다. "적자지심赤子之心의 순수함이 도道에 가깝다는 점을 취한 것이다."
曰:「赤子之心與聖人之心若何?」 曰:「聖人之心, 如鏡, 如止水.」
혹자가 물었다. "적자지심赤子之心과 성인지심聖人之心은 어떻습니까?"
이천이 대답했다. "성인지심聖人之心은 거울 같고 고요한 물 같다."

18-84 問:「日中所不欲爲之事, 夜多見於夢, 此何故也?」 曰:「只是心不定. 今人所夢見事, 豈特一日之間所有之事, 亦有數十年前之事. 夢見之者, 只爲心中舊有此事, 平日忽有事與此事相感, 或氣相感, 然後發出來. 故雖白日所憎惡者, 亦有時見於夢也. 譬如水爲風激而成浪, 風旣息, 浪猶洶湧未已也. 若存養久底人, 自不如此, 聖賢則無這箇夢. 只有朕兆, 便形於夢也. 若孔子夢周公之事, 與常人夢別. 人於夢寐間, 亦可以卜自家所學之淺深, 如夢寐顚倒, 卽是心志不定, 操存不固.」如揚子江宿浪.

18-85 問:「人心所繫著之事, 則夜見於夢. 所著事善, 夜夢見之者, 莫不害否?」 曰:「雖是善事, 心亦是動. 凡事有朕兆入夢者, 却無害, 捨此皆是妄動.」 或曰:「孔子嘗夢見周公, 當如何?」 曰:「此聖人存誠處也. 聖人欲行周公之道, 故雖一夢寐, 不忘周公. 乃旣衰, 知道之不可行, 故不復夢見. 然所謂夢見周公, 豈是夜夜與周公語也? 人心須要定, 使佗思時方思乃是. 今人都由心.」 曰:「心誰使之?」 曰:「以心使心則可, 人心自由便放去也.」

18-86 「政也者蒲蘆也」, 言化之易也. 螟與與果蠃, 自是二物, 但氣類相似, 然祝之久, 便能肖. 政之化[祝]人, 宜甚於蒲蘆矣. 然蒲蘆二物, 形質不同, 尙祝之可化. 人與聖人, 形質無異, 豈學之不可至耶?

18-87 誠者自成. 如至誠事親則成人子. 至誠事君則成人臣. 「不誠無物, 誠者物之終始」, 猶俗說徹頭徹尾不誠, 更有甚物也. 「其次致曲」, 曲, 偏曲之謂, 非大道也. 「曲能有誠」, 就一事中用志不分, 亦能有誠. 且如技藝上可見, 養由基射之類是也. 「誠則形」, 誠後便有物. 如「立則見其參於前, 在輿則見其倚於衡」, 「如有所立卓爾」, 皆若有物, 方見. 其[如]無形, 是見何物也? 「形則著」, 又著見也. 「著則明」, 是有光輝之時也. 「明則動」, 誠能動人也. 君子所過者化, 豈非動乎? 或曰:「變與化何別?」 曰:「變如物方變而未化, 化則更無舊迹, 自然之謂也. 莊子言變大於化, 非也.」

18-88 問:「命與遇何異?」 張橫渠云:「行同報異, 猶難語命, 語遇可也.」 先生曰:「人遇不遇, 卽是命也.」 曰:「長平之戰, 四十萬人死, 豈命一乎?」 曰:「是亦命也. 只遇著白起, 便是命當如此. 又況趙卒皆一國之人, 使是五湖四海之人, 同時而死, 亦是常事.」 又問:「或當刑而王, 或爲相而餓死, 或先貴後賤, 或先賤後貴, 此之類皆命乎?」 曰:「莫非命也. 旣曰命, 便有此不同, 不足怪也.」

18-89 問:「人之形體有限量, 心有限量否?」 曰:「論心之形, 則安得無限量?」 又問:「心之妙用有限量否?」 曰:「自是人有限量. 以有限之形, 有限之氣, 苟不通一作用.之以道, 安得無限量? 孟子曰:『盡其心, 知其性.』 心卽性也. 在天爲命, 在人爲性, 論其所主爲心, 其實只是一箇道. 苟能通之以道, 又豈有限量? 天下更無性外之物. 若云有限量, 除是性外有物始得.」

18-90 問:「心有善惡否?」 曰:「在天爲命, 在義爲理, 在人爲性, 主於身爲心, 其實一也. 心本善, 發於思慮, 則有善有不善. 若旣發, 則可謂之情, 不可謂之心. 譬如水, 只謂之水, 至如流而爲派, 或行於東, 或行於西, 却謂之流也.」 在義爲理, 疑是在物爲理.

18-91 問:「喜怒出於性否?」 曰:「固是. 纔有生識, 便有性, 有性便有情. 無性安得情?」 又問:「喜怒出於外, 如何?」 曰:「非出於外. 感於外而發於中也.」 問:「性之有喜怒, 猶水之有波否?」 曰:「然. 湛然平靜如鏡者, 水之性也. 及遇沙石, 或地勢不平, 便有湍激; 或風行其上, 便爲波濤洶湧. 此豈水之性也哉? 人性中只有四端, 又豈有許多不善底事? 然無水安得波浪. 無性安得情也?」

18-92 問:「人性本明, 因何有蔽?」 曰:「此須索理會也. 孟子言人性善是也. 雖荀·楊亦不知性. 孟子所以獨出諸儒者, 以能明性也. 性無不善, 而有不善者才也. 性卽是理. 理則自堯·舜至於塗人, 一也. 才稟於氣, 氣有淸濁. 稟其淸者爲賢, 稟其濁者爲愚.」 又問:「愚可變否?」 曰:「可. 孔子謂上智與下愚不移, 然亦有可移之理, 惟自暴自棄者則不移也.」 曰:「下愚所以自暴棄者, 才乎?」 曰:「固是也, 然却道佗不可移不得. 性只一般, 豈不可移? 却被他自暴自棄, 不肯去學, 故移不得. 使肯學時, 亦有可移之理.」

18-93 凡解文字, 但易其心, 自見理. 理只是人理, 甚分明, 如一條平坦底道路. 詩曰:「周道如砥, 其直如矢.」此之謂也. 且如隨卦言「君子嚮[向]晦入宴息], 解者多作遵養時晦之晦. 或問:「作甚晦字?」 曰:「此只是隨時之大者, 向晦則宴息也, 更別有甚義?」 或曰:「聖人之言, 恐不可以淺近看佗.」 曰:「聖人之言, 自有近處, 自有深遠處. 如近處, 怎生强要鑿敎深遠得? 楊子曰:『聖人之言遠如天, 賢人之言近如地.』 某與改之曰:『聖人之言, 其遠如天, 其近如地.』」

18-94 學者不泥文義者, 又全背却遠去; 理會文義者, 又滯泥不通. 如子濯孺子爲將之事, 孟子只取其不背師之意, 人須就上面理會事君之道如何也. 又如萬章問舜完廩浚井事, 孟子只答佗大意, 人須要理會浚井如何出得來, 完廩又怎生下得來, 若此之學, 徒費心力.

18-95 問:「聖人之經旨, 如何能窮得?」 曰:「以理義去推索可也. 學者先須讀論·孟. 窮得論·孟, 自有箇要約處, 以此觀他經, 甚省力. 論·孟如丈尺權衡相似, 以此去量度事物, 自然見得長短輕重. 某嘗語學者, 必先看論語·孟子. 今人雖善問, 未必如當時人. 借使問如當時人, 聖人所答, 不過如此. 今人看論·孟之書, 亦如見孔·孟何異?」

18-96 孟子養氣一篇, 諸君宜潛心玩索. 須是實識得方可. 勿忘勿助長, 只是養氣之法, 如不識, 怎生養? 有物始言養, 無物又養箇甚麽? 浩然之氣, 須見是一箇物. 如顔子言「如有所立卓爾」, 孟子言「躍如也」. 卓爾躍如, 分明見得方可.

18-97 「不得於言, 勿求於心, 不可」, 此觀人之法. 心之精微, 言有不得者, 不可便謂不知, 此告子淺近處.

18-98 「持其志, 無暴其氣」, 內外交相養也.

18-99 「配義與道, 謂以義理養成此氣, 合義與道. 方其未養, 則氣自是氣·義自是義. 及其義成浩然之氣, 則氣與義合矣. 本不可言合, 爲未養時言也. 如言道, 則是一箇道都了. 若以人而言, 則人自是人, 道自是道, 須是以人行道始得. 言義又言道, 道, 體也. 義, 用也, 就事上便言義.

18-100 北宮黝之勇必行, 孟施舍無懼. 子夏之勇本不可知, 却因北宮黝而可見. 子夏是篤信聖人而力行, 曾子是明理.

18-101 問:「必有事焉, 當用敬否?」 曰:「敬只是涵養一事. 必有事焉, 須當集義. 只知用敬, 不知集義, 却是都無事也.」 又問:「義莫是中理否?」 曰:「中理在事, 義在心內. 苟不主義, 浩然之氣從何而生? 理只是發而見於外者. 且如恭敬, 幣之未將也恭敬, 雖因幣帛威儀而後發見於外, 然須心有此恭敬, 然後著見. 若心無恭敬, 何以能爾? 所謂德者得也, 須是得於己, 然後謂之德也.」 幣之未將之時, 已有恭敬, 非因幣帛而後有恭敬也. 問:「敬義何別?」 曰:「敬只是持己之道, 義便知有是有非. 順理而行, 是無義也. 若只守一箇敬, 不知集義, 却是都無事也. 且如欲爲孝, 不成只守著一箇孝字? 須是知所以爲孝之道, 所以侍奉當如何, 溫凊當如何, 然後能盡孝道也.」 又問:「義只在事上, 如何?」 曰:「內外一理, 豈特事上求合義也?」

18-102 問:「人敬以直內, 氣便能充塞天地否?」 曰:「氣須是養, 集義所生. 積集旣久, 方能生浩然氣象. 人但看所養如何, 養得一分, 便有一分; 養得二分, 便有二分. 只將敬, 安能便到充塞天地處? 且氣自是氣體所充, 自是一件事, 敬自是敬, 怎生便合得? 如曰『其爲氣, 配義與道』, 若說氣與義時自別, 怎生便能使氣與義合?

18-103 「『性相近也, 習相遠也』, 性一也, 何以言相近?」 曰:「此只是言性一作氣. 質之性, 如俗言性急性緩之類, 性安有緩急? 此言性者, 生之謂性也.」 又問:「上智下愚不移是性否?」 曰:「此是才. 須理會得性與才所以分處.」 又問:「中人以上可以語上, 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 是才否?」 曰:「固是, 然此只是大綱說, 言中人以上可以與之說近上話, 中人以下不可以與說近上話也.」 「生之謂性」 「凡言性處, 須看他立意如何. 且如言人性善, 性之本也; 生之謂性, 論其所稟也. 孔子言性相近, 若論其本, 豈可言相近? 只論其所稟也. 告子所云固是, 爲孟子問佗, 他說, 便不是也.」

18-104 「乃若其情, 則可以爲善. 若夫爲不善, 非才之罪.」 此言人陷溺其心者, 非關才事. 才猶言材料, 曲可以爲輪, 直可以爲梁棟. 若是毁鑿壞了, 豈關才事? 下面不是說人皆有四者之心? 或曰:「人材有美惡, 豈可言非才之罪?」 曰:「才有美惡者, 是擧天下之言也. 若說一人之才, 如因富歲而賴, 因凶歲而暴, 豈才質之本然邪?」

18-105 問:「『捨則亡』, 心有亡, 何也?」 曰:「否. 此只是說心無形體, 纔主著事時, 先生以目視地. 便在這裏, 纔過了便不見. 如『出入無時, 莫知其鄕』, 此句亦須要人理會. 心豈有出入? 亦以操捨而言也. 『放心』, 謂心本善, 而流於不善, 是放也.」

18-106 問:「盡己之謂忠, 莫是盡誠否?」 「旣盡己, 安有不誠? 盡己則無所不盡. 如孟子所謂盡心.」 曰:「盡心莫是我有惻隱羞惡如此之心, 能盡得, 便能知性否?」 曰:「何必如此數, 只是盡心便了. 纔數著, 便不盡. 如數一百, 少却一便爲不盡也. 大抵稟於天曰性, 而所主在心. 纔盡心卽是知性, 知性卽是知天矣.」羅本以爲呂與叔問.

18-107 問:「出辭氣, 莫是於言語上用工夫否?」 曰:「須是養乎中, 自然言語順理. 今人熟底事, 說得便分明; 若是生事, 便說得蹇澁. 須是涵養久, 便得自然. 若是愼言語不妄發, 此却可著力.」

18-108 孔子敎人, 「不憤不啓, 不悱不發」. 蓋不待憤悱而發, 則自知之不固, 待憤悱而後發, 則沛然矣. 學者須是深思之. 思而不得, 然後爲佗說, 便好. 初學者, 須是且爲佗說, 不然, 非獨佗不曉, 亦止人好問之心也.

18-109 孔子旣知宋桓魋不能害己, 又却微服過宋. 舜旣見象之將殺已, 而又象憂亦憂, 象喜亦喜. 國祚長短, 自有命數, 人君何用汲汲求治? 禹·稷救飢溺者, 過門不入, 非不知飢溺而死者自有命, 又却救之如此其急. 數者之事, 何故如此? 須思量到「道並行而不相悖」處可也. 今且說聖人非不知命, 然於人事不得不盡, 此說未是.

18-110 問:「聖人與天道何異?」 曰:「無異.」 「聖人可殺否?」 曰:「聖人智足以周身, 安可殺也? 只如今有智慮人, 己害他不得, 况於聖人?」 曰:「昔瞽瞍使舜完廩浚井, 舜知其欲殺已而逃之乎? 曰:「本無此事, 此是萬章所傳聞, 孟子更不能理會這下事, 只且說舜心也. 如下文言『琴朕, 干戈朕, 二嫂使治朕棲』, 堯爲天子, 安有是事?」

18-111 問:「『加我數年, 五十以學易, 可以無大過矣.』不知聖人何以因學易後始能無過?」 曰:「先儒謂孔子學易後可以無大過, 此大段失却文意. 聖人何嘗有過? 如待學易後無大過, 却是未學易前, 嘗有大過也. 此聖人如未嘗學易, 何以知其可以無過? 蓋孔子時學易者支離, 易道不明. 仲尼旣修佗經, 惟易未嘗發明, 故謂弟子曰:『加我數年ㅡ 五十以學易,』 期之五十, 然後贊易, 則學易者可以無大過差, 若所謂贊易道而黜八索是也.」前此學易者甚衆, 其說多過. 聖人使弟子俟其贊而後學之, 其過鮮也.

18-112 問:「博我以文, 約我以禮.」 曰:「此是顔子稱聖人最切當處. 聖人敎人, 只是如此, 旣博之以文, 而後約之以禮, 所謂『博學而詳說之, 將以反說約也』. 博與約相對. 聖人敎人, 只此兩字. 博是博學多識, 多聞多見之謂. 約只是使之知要也.」 又問:「『君子博學於文, 約之以禮, 亦可以弗畔矣夫!』 與此同乎?」 曰:「這箇只是淺近說, 言多聞見而約束以禮, 雖未能知道, 庶幾可以弗畔於道. 此言善人君子多識前言往行而能不犯非禮者爾, 非顔子所以學於孔子之謂也.」 又問:「此莫是小成否?」 曰:「亦未是小成, 去知道甚遠. 如曰:『多聞, 擇其善者而從之, 多見而識之, 知之次也.』 聞見與知之甚異, 此只是聞之者也.」 又曰:「聖人之道, 知之莫甚難?」 曰:「聖人之道, 安可以難易言? 聖人未嘗言易, 以驕人之志; 亦未嘗言難, 以阻人之進. 仲尼但曰:『未之思也, 夫何遠之有?』 此言極有涵畜意思. 孟子言『夫道若大路然, 豈難知哉?』 只下這一箇豈字, 便露筋骨, 聖人之言不如此. 如下面說人『病不求耳, 子歸而求之有餘師』, 這數句却說得好. 孔·孟言有異處, 亦須自識得.」

18-113 或問:「 “子畏於匡, 顔淵後. 子曰:「吾以女爲死矣.」 曰:「子在, 回何敢死?」” 然設使孔子遇難, 顔淵有可死之理否?」 혹자가 물었다. (논어에 보면) “공자가 광읍에서 두려움에 빠져 있을 때 안연이 뒤처져 왔다. 공자께서 ‘나는 네가 죽은 줄로 알았다.’ 하시니 안연이 말했다. ‘선생님이 계시는데 제가 어찌 감히 죽겠습니까?’” 라는 구절이 있습니다. 그러나 설사 공자가 어려움을 만났더라도 안연이 죽게 되는 이치가 있었겠습니까? 曰:「無可死之理, 除非是鬪死, 然鬪死非顔子之事. 若云遇害, 又不當言敢不敢也.」 답했다. 죽게 될 이치는 없었으니 싸우다가 죽게 되더라도 그러나 싸우다 죽는 것은 안연의 일이 아닐 것이다. 만약 해로움을 만났다고 말하더라도 또한 又問:「使孔子遇害, 顔子死之否乎?」 또 물었다. 가령 공자가 해로움을 만난다면 안연은 죽는 것 아닙니까? 曰:「豈特顔子之於孔子也? 若二人同行遇難, 固可相死也.」 답했다. 어찌하여 안연이 공자에 대하서만 특별한 것이겠는가? 만약 두 사람이 같이 길을 가다가 어려움을 만난다면 진실로 서로 죽게 될 것이다. 又問:「親在則如之何?」 또 물었다. 친한 사람이 있다면 어찌해야 합니까? 曰:「且譬如二人捕虎, 一人力盡, 一人須當同去用力. 如執干戈衛社稷, 到急處, 便遁逃去之, 言我有親, 是大不義也. 當此時, 豈問有親無親? 但當預先謂吾有親, 不可行則止. 豈到臨時却自規避也? 且如常人爲不可獨行也, 須結伴而出. 至如親在, 爲親圖養, 須出去, 亦須結伴同去, 便有患難相死之道. 昔有二人, 同在嵩山, 同出就店飮酒. 一人大醉, 臥在地上, 夜深歸不得, 一人又無力扶持, 尋常曠野中有虎豹盜賊, 此人遂只在傍, 直守到曉. 不成不顧了自歸也? 此義理所當然者也. 禮言親在不許友以死者, 此言亦在人用得. 蓋有親在可許友以死者, 有親不在不可許友以死者. 可許友以死, 如二人同行之類是也. 不可許友以死, 如戰國游俠, 爲親不在, 乃爲人復讐, 甚非理也.」 옛날에 두 사람이 함께 숭산에 있다가 같이 내려와 주점에서 술을 마셨다. 한 사람은 대취하여 땅바닥에 누워 밤이 깊도록 돌아갈 수 없었다. 다른 한 사람은 그를 부축할 힘이 없었다. 보통 광야에는 호랑이나 표범 그리고 도적이 있었다. 이 사람은 마침내 단지 취한 사람 곁에서 새벽이 올 때까지 줄곧 지키고 있었을 뿐이다. 어찌 자신만 돌아갈 것을 생각해 보지 않았겠는가? 하지만 이것은 의리상 마땅히 그렇게 해야 하는 것이다.

18-114 問:「『不遷怒, 不貳過』, 何也? 語錄有怒甲不遷乙之說, 是否?」 曰:「是.」 曰:「若此則甚易, 何待顔氏而後能?」 曰:「只被說得粗了, 諸君便道易, 此莫是最難. 須是理會得, 因何不遷怒? 如舜之誅四凶, 怒在四凶, 舜何與焉? 蓋因是人有可怒之事而怒之, 聖人之心本無怒也. 譬如明鏡, 好物來時, 便見是好, 惡物來時, 便見是惡, 鏡何嘗有好惡也? 世之人固有怒於室而色於市. 且如怒一人, 對那人說話, 能無怒色否? 有能怒一人而不怒別人者, 能忍得如此, 已是煞知義理. 若聖人, 因物而未嘗有怒, 此莫是甚難. 君子役物, 小人役於物. 今人見有可喜可怒之事, 自家著一分陪奉他, 此亦勞矣. 聖人心如止水.」

18-115 問:「顔子勇乎?」 曰:「孰勇於顔子? 觀其言曰:『舜何人也, 予何人也, 有爲者亦若是.』 孰勇於顔子? 如『有若無, 實若虛, 犯而不校』之類, 抑可謂大勇者矣.」

18-116 曾子傳聖人道, 一作學. 只是一箇誠篤. 語曰:「參也魯.」 如聖人之門, 子游·子夏之言語, 子貢·子張之才辨聰明者甚多, 卒傳聖人之道者, 乃質魯之人. 人只要一箇誠實. 聖人說忠信處甚多. 曾子, 孔子在時甚少, 後來所學不可測, 且易簀之事, 非大賢以上作不得. 曾子之後有子思, 便可見.

18-117 曾子執親之喪, 水漿不入口者七日, 不合禮, 何也? 曰:「曾子者, 過於厚者也. 聖人大中之道, 賢者必俯而就, 不肖者必跂而及. 若曾子之過, 過於厚者也. 若衆人, 必當就禮法. 自大賢以上, 則看佗如何, 不可以禮法拘也. 且守社稷者, 國君之職也, 太王則委而去之. 守宗廟者, 天子之職也, 堯·舜則以天下與人. 如三聖賢則無害, 佗人便不可. 然聖人所以敎人之道, 大抵使之循禮法而已.」

18-118 「金聲而玉振之」, 此孟子爲學者言終始之義也. 樂之作, 始以金奏, 而以玉聲終之. 詩曰「依我磬聲」是也. 始於致知, 智之事也. 行所知而至其極, 聖之事也. 易曰 「知至至之, 知終終之」, 是也.

18-119 「惟聖人然後踐形」, 言聖人盡得人道也. 人得天地之正氣而生, 與萬物不同. 旣爲人, 須盡得人理. 衆人有之而不知, 賢人踐之而未盡, 能踐形者, 唯聖人也.

18-120 「佚道使民」, 謂本欲佚之也, 故雖「勞而不怨」. 「生道殺民」, 謂本欲生之也. 且如救水火, 是求所以生之也, 或有焚溺而死者, 却「雖死不怨」.

18-121 「仁言」, 謂以仁厚之言加於民. 「仁聲」如「仁聞」, 謂風聲足以感動人也, 此尤見仁德之昭著也.

18-122 問「行之而不著, 習矣而不察.」 曰:「此言大道如此, 而人由之不知也. 『行之而不著』, 謂人行之而不明曉也. 『習矣而不察』, 謂人習之而不省察也.」 曰:「先生有言, 雖孔門弟子亦有此病, 何也?」 曰:「在衆人習而不察者, 只是饑食渴飮之類, 由之而不自知也. 如孔門弟子, 却是聞聖人之化, 入於善而不自知也. 衆者, 言衆多也.」

18-123 問:「『可以取, 可以無取』, 天下有兩可之事乎?」 曰:「有之. 如朋友之饋, 是可取也, 然己自可足, 是不可取也, 纔取之, 便傷廉矣.」 曰:「取傷廉, 固不可, 然與傷惠何害?」 曰:「是有害於惠也. 可以與, 然却可以不與. 若與之時, 財或不瞻, 却於合當與者無可與之. 且博施濟衆, 固聖人所欲, 然却五十者方衣帛, 七十者方食肉, 如使四十者衣帛, 五十者食肉, 豈不更好? 然力不可以給, 合當衣帛食肉者便不足也. 此所以傷惠.」

18-124 問「人有不爲, 然後可以有爲.」 曰:「此只是有所擇之人能擇其可爲不可爲也. 纔有所不爲, 便可以有爲. 若無所不爲, 豈能有爲邪?」

18-125 問:「『非禮之禮, 非義之義』, 何謂也?」 曰:「恭本爲禮, 過恭是非禮之禮也. 以物與人爲義, 過與是非義之義也.」 曰:「此事何止大人不爲?」 曰:「過恭過與是細人之事, 猶言婦人之仁也, 只爲佗小了. 大人豈肯如此?」

18-126 問:「『天民』·『天吏』·『大人』, 何以別?」 曰:「順天行道者, 天民也. 順天爲政者, 天吏也. 大人者, 又在二者之上. 孟子曰:『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 聖人豈不爲天民天吏? 如文王·伊尹是也. 『大而化之』之謂聖, 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 非是聖人上別有一等神人, 但聖人有不可知處便是神也. 化與變化之化同. 若到聖人, 更無差等也.」 或曰:「堯·舜·禹·湯·文·武如何?」 曰:「孔子嘗論堯·舜矣. 如曰:『惟天爲大, 惟堯則之.』 如此等事甚大, 惟堯·舜可稱也. 若湯·武, 雖是事不同, 不知是聖人不是聖人.」 或曰:「可以湯·武之心求之否?」 曰:「觀其心, 如『行一不義, 殺一不辜, 雖得天下不爲』, 此等事, 大賢以上人方一作皆. 爲得. 若非聖人, 亦是亞聖一等人也. 若文王, 則分明是大聖人也. 禹又分明如湯·武, 觀舜稱其不矜不伐, 與孔子言『無間然』之事, 又却別有一箇氣象. 大抵生而知之, 與學而知之, 及其成功一也.」

18-127 蘇季明問:「舜『執其兩端』, 注以爲『過不及之兩端』, 是乎?」 曰:「是.」 曰:「旣過不及, 又何執乎?」 曰:「執猶今之所謂執持使不得行也. 舜執持過不及, 使民不得行, 而用其中使民行之也.」 又問:「此執與湯執中何如?」 曰:「執是一箇執. 舜執兩端, 是執持而不用. 湯執中而不失, 將以用之也. 若子莫執中, 却是子莫見楊·墨過不及, 遂於過不及二者之間執之, 却不知有當摩頂放踵利天下時, 有當拔一毛利天下不爲時. 執中而不通變, 與執一無異.」

18-128 季明問:「『君子時中』, 莫是隨時否?」 曰:「是也. 中字最難識, 須是黙識心通. 且試言一廳則中央爲中, 一家則廳中非中而堂爲中, 言一國則堂非中而國之中爲中, 推此類可見矣. 且如初寒時, 則薄裘爲中; 如在盛寒而用初寒之裘, 則非中也. 更如三過其門不入, 在禹·稷之世爲中, 若居陋巷, 則不中矣. 居陋巷, 在顔子之時爲中, 若三過其門不入, 則非中也.」 或曰:「男女不授受之類皆然.」 曰:「是也, 男女不授受中也ㅡ 在喪祭則不如此矣.」

18-129 問:「堯·舜·湯·武事迹雖不同, 其心德有間否?」 曰:「無間.」 曰:「孟子言:『堯·舜性之, 湯·武身之.』 湯·武豈不性之邪?」 曰:「堯·舜生知, 湯·武學而知之, 及其成功一也. 身之, 言履之也. 反之, 言歸於正也.」

18-130 或問:「『夫子賢於堯·舜』, 信諸?」 曰:「堯·舜豈可賢也? 但問人推尊夫子之道, 以謂仲尼垂法萬世, 故云爾. 然三子之論聖人, 皆非善稱聖人者. 如顔子, 便不如此道, 但言『仲之彌高, 鑽之彌堅』而已. 後來如曾子善形容聖人氣象, 曰:『子溫而厲, 威而不猛, 恭而安.』又鄕黨一篇, 形容得聖人動容注措甚好, 使學者宛如見聖人.」

18-131 觀水有術, 必觀其瀾, 瀾湍急處, 於此便見源之無窮. 今人以波對瀾, 非也. 下文「日月有明, 容光必照」, 以言其容光無不照, 故知日月之明無窮也.

18-132 問:「孟子曰:『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 庶民去之, 君子存之.』 且人與禽獸甚懸絶矣, 孟子言此者, 莫是只在『去之』·『存之』上有不同處?」 曰:「固是. 人只有箇天理, 却不能存得, 更做甚人也? 泰山孫明復有詩云:『人亦天地一物耳, 飢食渴飮無休時. 若非道義充其腹, 何異鳥獸安鬚眉?』 上面說人與萬物皆生於天地意思, 下面二句如此.」 或曰:「退之雜說有云:『人有貌如牛首蛇形鳥喙而心不同焉, 可謂之非人乎? 卽有顔如渥丹者, 其貌則人, 其心則禽獸, 又惡可謂之人也[乎]?』 此意如何?] 曰:「某不盡記其文, 然人只要存一箇天理.」

18-133 問:「守身如何?」 曰:「守身, 守之本. 旣不能守身, 更說甚道義?」 曰:「人說命者, 多不守身, 何也?」 曰:「便是不知命. 孟子曰:『知命者不立巖墻之下.』 或曰:「不說命者又不敢有爲.」 曰:「非特不敢爲, 又有多少畏恐, 然二者皆不知命也.」

18-134 莫之爲而爲, 莫之致而致, 便是天理. 司馬遷以私意妄窺天道, 而論伯夷曰:「天道無親, 常與善人. 若伯夷者, 可謂善人非邪?」 天道之大, 安可以一人之故, 妄意窺測? 如曰顔何爲而殀? 跖何爲而壽? 皆指一人計較天理, 非知天也.

18-135 問:「『桎梏而死者, 非正命也』, 然亦是命否?」 曰:「聖人只敎人順受其正, 不說命.」 或曰:「桎梏死者非命乎?」 曰:「孟子自說了『莫非命也』, 然聖人却不說是命.」

18-136 「故者以利爲本」, 故是本如此也, 纔不利便害性, 利只是順. 天下只是一箇利, 孟子言周易所言一般. 只爲後人趨著利便有弊, 故孟子拔本塞源, 不肯言利. 其不信孟子者, 却道不合非利, 李(遘)覯是也. 其信者, 又直道不得近利. 人無利, 只[直]是生不得, 安得無利? 且譬如椅子, 人坐此便安, 是利也. 如求安不已, 又要褥子, 以求溫暖, 無所不爲, 然後奪之於君, 奪之於父, 此其趨利之弊也. 利只是一箇利, 只爲人用得別.

18-137 博弈小數, 不專心致志, 猶不可得, 况學道而悠悠, 安可得也? 仲尼言:「吾嘗終日不食, 終夜不寢, 以思, 無益, 不如學也.」 又問:「朝聞道, 夕死可矣.」 不知聖人有甚事來, 迫切了底死地如此. 文意不難會, 須是求其所以如此何故, 始得. 聖人固是生知, 猶如此說, 所以敎人也. 「學如不及, 猶恐失之」, 纔說姑待來日, 便不可也.

18-138 「子之燕居, 申申夭夭」, 如何? 曰:「申申是和樂中有中正氣象, 夭夭是舒泰氣象, 此皆弟子善形容聖人處也. 爲申申字說不盡, 故更著夭夭字. 今人不怠惰放肆, 必太嚴厲, 嚴厲時則著此四字不得, 放肆時亦著此四字不得. 除非是聖人, 便自有中和之氣.

18-139 問:「『務民之義, 敬鬼神而遠之』, 何以爲知?」 曰:「只此兩句, 說知亦盡. 且人多敬鬼神者, 只是惑, 遠者又不能敬, 能敬能遠, 可謂知矣.」 又問:「莫是知鬼神之道, 然後能敬能遠否?」 曰:「亦未說到如此深遠處, 且大綱說, 當敬不惑也.」 問:「今人奉佛, 莫是惑否?」 曰:「是也. 敬佛者必惑, 不敬者只是孟浪不信.」 又問:「佛當敬否?」 曰:「佛亦是胡人之賢智者, 安可慢也? 至如陰陽卜筮擇日之事, 今人信者必惑, 不信者亦是孟浪不信. 如出行忌太白之類, 太白在西, 不可西行, 有人在東方居, 不成都不得西行? 又却初行日忌, 次日便不忌, 次日不成不衝太白也? 如使太白爲一人爲之, 則鬼神亦勞矣. 如行遇風雨之類, 則凡在行者皆遇之也. 大抵人多記其偶中耳.」

18-140 問:「伯夷不念舊惡, 何也?」 曰:「此淸者之量. 伯夷之淸, 若推其所爲, 須不容於世, 必負石赴河乃已, 然却爲他不念舊惡, 氣象甚宏裕, 此聖人深知伯夷處.」 問:「伯夷叩馬諫武王, 義不食周粟, 有諸?」 曰:「叩馬則不可知. 非武王誠有之也, 只此便是佗隘處. 君尊臣卑, 天下之常理也. 伯夷知守常理, 而不知聖人之變, 故隘. 不食周粟, 只是不食其祿, 非餓而不食也. 至如史記所載諫詞, 皆非也. 武王伐商卽位, 已十一一作二. 年矣, 安得父死不葬之語?」

18-141 問:「『伐國不問仁人』, 如何?」 曰:「不知怎生地伐國? 如武王伐紂, 都是仁人, 如柳下惠之時則不可. 當時諸侯, 以土地之故, 糜爛其民, 皆不義之伐, 宜仁人不忍言也.」

18-142 問:「宋襄公不鼓不成列, 如何?」 曰:「此愚也. 旣與他戰, 又却不鼓不成列, 必待佗成列, 圖箇甚?」

18-143 問:「羊祜·陸抗之事如何?」 曰:「如送絹償禾之事, 甚好; 至抗飮祜藥, 則不可. 羊祜雖不是酖人底人, 然兩軍相向, 其所餉藥, 自不當飮.」

18-144 問:「用兵, 掩其不備·出其不意之事[意], 使王者之師, 當如此否?」 曰:「固是. 用兵須要勝, 不成要敗? 旣要勝, 須識所以勝之之道. 但湯·武之兵, 自不煩如此, 『罔有敵于我師』, 自可見, 然湯亦嘗升自陑, 陑亦間道. 且如兩軍相向, 必擇地可攻處攻之, 右實則攻左, 左實則攻右, 不成道我不用計也? 且如漢·楚旣約分鴻溝, 乃復還襲之, 此則不可. 如韓信囊沙壅水之類, 何害? 他師衆非我敵, 決水, 使他一半不得渡, 自合如此, 有甚不得處?」 又問:「間諜之事如何?」 曰:「這箇不可也.」

18-145 問:「冉子爲子華請粟, 而與之少; 原思爲之宰, 則與之多. 其意如何?」 曰:「原思爲宰, 宰必受祿, 祿自有常數, 故不得而辭. 子華使於齊, 師使弟子, 不當有所請, 冉子請之, 自不是, 故聖人與之少. 佗理會不得, 又請益, 再與之亦少, 聖人寬容, 不欲直拒他, 冉子終不喩也.」

18-146 問:「子使漆雕開仕, 對曰:『吾斯之未能信.』漆雕開未可仕, 孔子使之仕, 何也?」 曰:「據佗說這一句言語, 自是仕有餘, 兼孔子道可以仕, 必是實也. 如由也志欲爲千乘之國, 孔子止曰 「可使治其賦」, 求也欲爲小邦, 孔子止曰 「可使爲之宰」之類, 由·求之徒, 豈止如此? 聖人如此言, 便是優爲之也.」

18-147 問:「丘也幸, 苟有過, 人必知之』, 注言『諱君之惡』, 是否?」 曰:「是.」「何以歸過於己?」 曰:「非是歸過於己. 此事却是陳司敗欲使巫馬期以娶同姓之事去問是知禮不知禮, 却須要回報言語也. 聖人只有一箇不言而已. 若說道我爲諱君之惡, 不可也. 又不成却以娶同姓爲禮, 亦不可也. 只可道:『丘也幸, 苟有過, 人必知之.』」

18-148 問:「『行不由徑』, 徑是小路否?」 曰:「只是不正當處, 如履田疇之類, 不必不由小路. 昔有一人因送葬回, 不覺被僕者引自他道歸, 行數里, 方覺不是, 却須要回就大路上, 若此非中理. 若使小路便於往來, 由之何害?」

18-149 問:「古者何以不修墓?」 曰:「所以不修墓者, 欲初爲墓時, 必使至堅固, 故須必誠必敬. 若不誠敬, 安能至久?」 曰:「孔子爲墓, 何以速崩如此邪?」 曰:「非孔子也. 孔子先反修虞事, 使弟子治之, 弟子誠敬不至, 纔雨而墓崩, 其爲之不堅固可知. 然修之亦何害? 聖人言不修者, 所以深責弟子也.」

18-150 問:「『先進於禮樂, 野人也; 後進於禮樂, 君子也.』 孔子何以不從君子而從野人?」 曰:「請諸君細思之.」 曰:「先儒有變文從質之說, 是否?」 曰:「固是. 然君子野人者, 據當時謂之君子野人也. 當時謂之野人, 是言文質相稱者也. 當時謂之君子, 則過乎文者也. 是以不從後進而從先進也. 蓋當時文弊已甚, 故仲尼欲救之云爾.」

18-151 「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 我亦欲無加諸人.」 中庸曰「施諸己而不願, 亦勿施於人」, 正解此兩句. 然此兩句甚難行, 故孔子曰:「賜也, 非爾所及也.」

18-152 問:「『質直而好義, 察言而觀色, 慮以下人』, 何以爲達?」 曰:「此正是達也. 只好義與下人, 已是達了. 人所以不下人者, 只爲不達. 達則只是明達. 『察言而觀色』, 非明達而何?」 又問:「子張之問達, 如何?」 曰:「子張之意, 以人知爲達, 纔達則人自知矣, 此更不須理會. 子張之意, 專在人知, 故孔子痛抑之, 又曰『夫聞也者, 色取仁而行違, 居之不疑』也. 學者須是務實[是], 不要近名, 方是. 有意近名, 則大本已失, 更學何事? 爲名而學, 則是僞也. 今之學者, 大抵爲名. 爲名與爲利, 淸濁雖不同, 然其利心則一也. 今市井閭巷之人, 却不爲名. 爲名而學者, 志於名而足矣, 然其心猶恐人之不知. 韓退之直是會道言語, 曰『內不足者急於人知, 沛然有餘, 厥聞四馳.』 大抵爲名者, 只是內不足; 內足者, 自是無意於名. 如孔子言『疾沒世而名不稱』, 此一句人多錯理會. 此只是言君子惟患無善之可稱, 當汲汲爲善, 非是使人求名也.」

18-153 問:「『在邦無怨, 在家無怨』, 不知怨在己, 在人?」 曰:「在己.」 曰:「旣在己, 舜何以有怨?」 曰:「怨只是一箇怨, 但其用處不同. 舜自是怨. 如舜不怨, 却不是也. 學須是通, 不得如此執泥. 如言『仁者不憂』, 又却言『作易者其有憂患』, 須要知用處各別也. 天下只有一箇憂字, 一箇怨字. 旣有此二字, 聖人安得無之? 如王通之言甚好, 但爲後人附會亂却. 如魏徵問:『聖人有憂乎?』 曰:『天下皆憂, 吾獨得不[無]憂?』 問疑. 曰:『天下皆疑, 吾獨得不[無]疑?』 謂董常曰:『樂天知命, 吾何憂? 窮理盡性, 吾何疑?』 如此自不相害, 說得極好, 至下面數句言心迹之判, 便不是, 此皆後[人]人附會, 適所以爲贅也.」

18-154 問:「『民可使由之, 不可使知之』, 是聖人不使知之邪? 是民自不可知也?」 曰:「聖人非不欲民知之也. 蓋聖人設敎, 非不欲家喩戶曉, 比屋皆可封也. 蓋聖人但能使天下由之耳, 安能使人人盡知之? 此是聖人不能, 故曰:『不可使知之.』 若曰聖人不使民知, 豈聖人之心? 是後世朝三暮四之術也. 某嘗與謝景溫說此一句, 他爭道朝三暮四之術亦不可無, 聖人亦時有之, 此大故無義理. 說聖人順人情處亦有之, 豈有爲朝三暮四之術哉?」 謝景溫, 一作趙景平.

18-155 問爲政遲速. 曰:「仲尼嘗言之矣: 『苟有用我者, 朞月而已可也, 三年有成.』 仲尼言有成者, 蓋欲立致治之功業, 如堯·舜之時, 夫是之謂有成. 此聖人之事, 佗人不可及. 某嘗言後世之論治者, 皆不中理. 漢公孫丞相言:『三年而化, 臣弘尙切遲之.』 唐李石謂『十年責治太迫.』 此二者, 皆率爾而言. 聖人之言自有次序, 所謂『朞月而已可也』者, 謂紀綱布也; 『三年有成』, 治功成也. 聖人之事, 後世雖不敢望如此, 然二帝之治, 惟聖人能之; 三王以下事業, 大賢可爲也.」 又問:「孔子言用我者, 三年有成, 言王者, 則曰『必世而後仁』, 何也?」 曰:「所謂仁者, 風移俗易, 民歸於仁. 天下變化之時, 此非積久, 何以能致? 其曰『必世』, 理之然也. 『有成』者, 謂法度紀綱有成而化行也. 如欲民仁, 非必世安可?」

18-156 問:「『大則不驕, 化則不吝』, 此語何如?」 曰:「若以『大而化之』解此, 則未是; 然『大則不驕』此句, 却有意思, 只爲小便驕也. 『化則不吝』, 化煞高, 『不吝』未足以言之. 驕與吝兩字正相對, 驕是氣盈, 吝是氣歉.」 曰:「吝何如則是?」 曰:「吝是吝嗇也, 且於嗇上看, 便見得吝嗇止是一事. 且人若吝時, 於財上亦不足, 於事上亦不足, 凡百事皆不足, 必有歉歉之色也.」 曰:「『有周公之才之美, 使驕且吝, 其餘不足觀也已』, 此莫是甚言驕吝之不可否?」 曰:「是也. 若言周公之德, 則不可下驕吝字. 此言雖才如周公, 驕吝亦不可也.」

18-157 仲尼當周衰, 轍環天下, 顔子何以不仕? 曰:「此仲尼之任也. 使孔子得行其道, 顔子不仕可矣. 然孔子旣當此任, 則顔子足可閉戶爲學也.」

18-158 孟子有功於聖人不可言. 如仲尼只說一箇仁義[字], 「立人之道曰仁與義」 孟子開口便說仁義; 仲尼只說一箇志, 孟子便說許多養氣出來; 只此二字, 其功甚多.

18-159 未知道者如醉人: 方其醉時, 無所不至; 及至醒也, 莫不愧恥. 人之未知學者, 自視以爲無缺, 及旣知學, 反思前日所爲, 則駭且懼矣.

18-160 聖人六經, 皆不得已而作; 如耒耜陶冶, 一不制, 則生人之用熄. 後世之言, 無之不爲缺, 有之徒爲贅, 雖多何益也? 聖人言雖約, 無有包含不盡處.

18-161 言貴簡, 言愈多, 於道未必明. 杜元凱却有此語云:「言高則旨遠, 辭約則義微.」 大率言語須是含蓄而有餘意, 所謂「書不盡言, 言不盡意」也.

18-162 中庸之書, 其味無窮, 極索玩味.

18-163 問:「坎之六四, 『樽酒簋貳用缶, 納約自牖』, 何義也?」 曰:「坎, 險之時也, 此時聖人論大臣處險難之法. 『樽酒簋貳用缶』, 謂當險難之時, 更用甚得? 無非是用至誠也. 『納約自牖』, 言欲納約於君, 當自明處. 牖者, 開明之處也. 欲開悟於君, 若於君所蔽處, 何由入得? 如漢高帝欲易太子, 他人皆爭以嫡庶之分. 夫嫡庶之分, 高祖豈不知得分明? 直知不是了犯之. 此正是高祖所蔽處, 更豈能曉之? 獨留侯招致四皓, 此正高祖所明處. 蓋高祖自匹夫有天下, 皆豪傑之力, 故憚之. 留侯以四皓輔太子, 高祖知天下豪傑歸心於惠帝, 故更不易也. 昔秦伐魏, 欲以長安君爲質, 太后不可. 左師觸龍請見, 云云, 遂以長安君爲質焉. 夫太后只知愛子, 更不察利害, 故左師以愛子之利害開悟之也.」

18-164 易八卦之位, 元不曾有人說. 先儒以謂乾位西北, 坤位西南, 然乾·坤任六子, 而自處於無爲之地, 此大故無義理. 風雷山澤之類, 便是天地之用. 豈天地外別有六子, 如人生六子, 則有各任以事, 而父母自閑[閒]? 風雷之類於天地間, 如人生之有耳目手足, 便是人之用也. 豈可謂手足耳目皆用, 而身無爲乎? 因見賣免者, 曰:「聖人見河圖·洛書而畫八卦. 然何必圖·書, 只看此免, 亦可作八卦, 數便此中可起. 古聖人只取神物之至著者耳. 只如樹木, 亦可見數. 免何以無尾, 有血無脂? 只是爲陰物. 大抵陽物尾長, 陽盛者尾愈長. 如雉是盛陽之物, 故尾極長, 又其身文明. 今之行車者, 多植尾於車上, 以候雨晴, 如天將雨, 則尾先垂向下, 纔晴便直立.」

18-165 或問:「劉牧言上經言形器以上事, 下經言形器以下事.」 曰:「非也. 上經言雲雷屯, 雲雷豈無形耶[也]?」 曰:「牧又謂上經是天地生萬物, 下經是男女生萬物.」 曰:「天地中只是一箇生. 人之生於男女, 卽是天地之生, 安得爲異?」 曰:「牧又謂乾·坤與坎·離男女同生.」 曰:「非也. 譬如父母生男女, 豈男女與父母同生? 旣有乾·坤方三索而得六子. 若曰乾·坤生時, 六子生理同有, 則有此理. 謂乾·坤·坎·離同生, 豈有此事? 旣是同生, 則何言六子耶?」

18-166 或曰:「凡物之生, 各隨氣勝處化.」 曰:「何以見?」 曰:「如木之生, 根旣長大, 根却無處去.」曰:「克也.」 曰:「旣克[剋], 則是土化爲木矣.」 曰:「不是化, 只是克. 五行, 只古人說迭王字說盡了, 只是箇盛衰自然之理也. 人多言五行無土不得, 木得土方能生火, 火得土方能生金, 故土寄王於四時. 某以爲不然. 木生火, 火生土, 土生金, 金生水, 水生木, 只是迭盛也.」

18-167 問:「劉牧以坎·離得正性, 艮·巽得偏性, 如何?」 曰:「非也. 佗據方位如此說. 如居中位便言得中氣, 其餘豈不得中氣也?」 或曰:「五行是一氣.」 曰:「人以爲一物, 某道是五物. 旣謂之五行, 豈不是五物也? 五物備然後能生. 且如五常, 誰不知是一箇道? 旣謂之五常, 安得混而爲一也?」

18-168 問:「劉牧以下經四卦相交, 如何?」 曰:「怎生地交? 若論相交, 豈特四卦, 如屯·蒙·師·比皆是相交. 一顚一箚. 卦之序皆有義理, 有相反者, 有相生者, 爻變則義變也.」 下來却似義起, 然亦是以爻也, 爻變則義變. 「劉牧言兩卦相比, 上經二陰二陽相交, 下經四陽四陰相交, 是否?」 曰:「八卦已相交了, 及重卦, 只取二象相交爲義, 豈又於卦畫相交也? 易須是黙識心通, 只如此窮文義, 徒費力.」

18-169 問:「『莫見乎隱, 莫顯乎微』, 何也?」 曰:「人只以耳目所見聞者爲顯見, 所不見聞者爲隱微, 然不知理却甚顯也. 且如昔人彈琴, 見螳蜋捕蟬, 而聞者以爲有殺聲. 殺在心, 而人聞其琴而知之, 豈非顯乎? 人有不善, 自謂人不知之, 然天地之理甚著, 不可欺也.」 曰:「如楊震四知, 然否?」 曰:「亦是. 然而若說人與我, 固分得; 若說天地, 只是一箇知也. 且如水旱, 亦有所致, 如虐虐之政所感, 此人所共見者, 固是也. 然有不善之心積之多者, 亦足以動天地之氣. 如疾疫之氣亦如此. 不可道事至目前可見, 然後爲見也. 更如堯·舜之民, 何故仁壽? 桀·紂之民, 何故鄙夭? 纔仁便壽, 纔鄙便夭. 壽夭乃是善惡之氣所致. 仁則善氣也, 所感者亦善. 善氣所生, 安得不壽? 鄙則惡氣也, 所感者亦惡. 惡氣所生, 安得不夭?」

18-170 問:「天地明察, 神明彰矣.」 曰:「事天地之義, 事天地之誠, 旣明察昭著, 則神明自彰矣.」 問:「神明感格否?」 曰:「感格固在其中矣. 孝弟之至, 通於神明. 神明孝弟, 不是兩般事, 只孝弟便是神明之理.」 又問:「王祥孝感事, 是通明明否?」 曰:「此亦是通神明一事. 此感格便是王祥誠中來, 非王祥孝於此而物來於彼也.」

18-171 問:「行狀云:『盡性至命, 必本於孝弟.』 不識孝弟何以能盡性至命也?」 曰:「後人便將性命別作一般事說了; 性命孝弟只是一統底事, 就孝弟中便可盡性至命. 至如洒掃應對與盡性至命, 亦是一統底事, 無有本末, 無有精粗, 却被後來人言性命者別作一般高遠說. 故擧孝弟, 是於人切近者言之. 然今時非無孝弟之人, 而不能盡性至命者, 由之而不知也.」

18-172 問:「窮神知化, 由通於禮樂, 何也?」 曰:「此句須自家體認. 一作玩索. 人往往見禮壞樂崩, 便謂禮樂亡, 然不知禮樂未嘗亡也. 如國家一日存時, 尙有一日之禮樂, 蓋由有上下尊卑之分[別]也. 除是禮樂亡盡, 然後國家始亡. 雖盜賊至所爲不道者, 然亦有禮樂. 蓋必有總屬, 必相聽順, 乃能爲盜, 不然則叛亂無統, 不能一日相聚而爲盜也. 禮樂無處無之, 學者要須識得.」 問:「『明則有禮樂, 幽則有鬼神』, 何也?」 曰:「鬼神只是一箇造化. 『天尊地卑, 乾·坤定矣, 鼓之以雷霆, 潤之以風雨』, 是也.」

18-173 「禮云禮云, 玉帛云乎哉? 樂云樂云, 鍾鼓云乎哉?」 此固有禮樂, 不在玉帛鍾鼓. 先儒解者, 多引『安上治下莫善於禮, 移風易俗莫善於樂』. 此固是禮樂之大用也, 然推本而言, 禮只是一箇序, 樂只是一箇和. 只此兩字, 含畜多少義理.」 又問:「禮莫是天地之序? 樂莫是天地之和?」 曰:「固是. 天下無一物無禮樂. 且置兩隻倚[椅]子, 纔不正便是無序, 無序便乖, 乖便不和.」 又問:「如此, 則禮樂却只是一事.」 曰:「不然. 如天地陰陽, 其勢高下甚相背, 然必相須而爲用也. 有陰便有陽, 有陽便有陰. 有一便有二, 纔有一二, 便有一二之間, 便是三, 已往更無窮. 老子亦曰[言]:『三生萬物.』此是生生之謂易, 理自然如此. 『維天之命, 於穆不已』, 自是理自相續不已, 非是人爲之. 如使可爲, 雖使百萬般安排, 也須有息時. 只爲無爲, 故不息. 中庸言:『不見而彰, 不動而變, 無爲而成, 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也.』 使釋氏千章萬句, 說得許大無限說話, 亦不能逃此三句. 只爲聖人說得要, 故包含無盡. 釋氏空周遮說爾, 只是許多.」

18-174 問:「『及其至也, 聖人有所不能』, 不知聖人亦何有不能·不知也?」 曰:「天下之理, 聖人豈有不盡者? 蓋於事有所不徧知, 不徧能也. 至纖悉委曲處, 如農圃百工之事, 孔子亦豈能知哉?」 或曰「至之言極也, 何以言事?」 曰:「固是. 極至之至, 如至微至細. 上文言『夫婦之愚, 可以與知』. 愚, 無知者也, 猶且能之, 乃若細微之事, 豈可責聖人盡能/ 聖人固有所不能也.」

18-175 「君子之道費而隱」, 費, 日用處.

18-176 「時措之宜」, 言隨時之義, 若「溥博淵泉而時出之」.

18-177 「王天下有三重」, 言三王所重之事. 上焉者, 三王以上, 三皇已遠之事, 故無證. 下焉者, 非三王之道, 如諸侯霸者之事, 故民不尊.

18-178 「思曰睿, 睿作聖.」 致思如掘井, 初有渾水, 久後稍引動得淸者出來. 人思慮, 始皆溷濁, 久自明快.

18-179 問:「召公何以疑周公?」 曰:「召公何嘗疑周公?」 曰:「書稱『召公不說』, 何也?」 「請觀君奭一篇, 周公曾道召公疑他來否? 古今人不知書之甚. 書中分明說『召公爲保, 周公爲師, 相成王爲左右, 召公不說, 周公作君奭』, 此已上是孔子說也. 且召公初陞爲太保, 與周公並列, 其心不安, 故不說爾. 但看此一篇, 盡是周公留召公之意, 豈有召公之賢而不知周公者乎? 詩中言周大夫刺朝廷之不知. 豈特周大夫? 當時之人, 雖甚愚者, 亦知周公刺朝廷之不知者, 爲成王爾. 成王煞是中才, 如天大雷霆以風, 而啓金縢之書. 成王無事而啓金縢之書作甚? 蓋二公道之如此, 欲成王悟周公爾. 近人亦錯看却作詩, 云『荀子書猶非孟子, 召公心未說周公』, 甚非也.」

18-180 又問:「金縢之書, 非周公欲以悟成王乎? 何旣禱之後, 藏其文於金縢也?」 曰:「近世祝文, 或焚或埋. 必是古人未有焚埋之禮, 欲敬其事, 故藏之金縢也.」 「然則周公不知命乎?」 曰:「周公誠心, 只是欲代其兄, 更豈問命耶?」

18-181 或問:「人有謂周公營洛, 則成王旣遷矣. 或言平王東遷, 非也. 周公雖聖, 其能逆知數百載下有犬戎之禍乎? 是說然否?」 曰:「詩中自言王居鎬京, 將不能以自樂, 何更疑也? 周公只是爲犬戎與鎬京相逼, 知其後必有患, 故營洛也.」

18-182 問:「高宗得傅說於夢, 文王得太公於卜. 古之聖賢相遇多矣, 何不盡形於夢卜乎?」 曰:「此是得賢之一事, 豈必盡然? 蓋高宗至誠, 思得賢相, 寤寐不忘, 故朕兆先見於夢. 如常人夢寐間事有先見者多矣, 亦不足怪. 至於卜筮亦然. 今有人懷誠心求卜, 有禱輒應, 此理之常然.」 又問:「高宗夢往求傅說耶? 傅說來入高宗夢耶?」 曰:「高宗只是思得賢人, 如有賢人, 自然應他感. 亦非此往, 亦非彼來. 譬如懸鏡於此, 有物必照, 非鏡往照物, 亦非物來入鏡也. 大抵人心虛明, 善則必先知之, 不善必先知之. 有所感必有所應, 自然之理也.」 又問:「或言高宗於傅說, 文王於太公, 蓋已素知之矣, 恐羣臣未信, 故託夢卜以神之.」 曰:「此僞也, 聖人豈僞乎?」

18-183 問:「舜能化瞽·象, 使不格姦, 何爲不能化商均?」 曰:「所謂『不格姦』者, 但能使之不害己與不至大惡也. 若商均則不然. 舜以天下授人, 欲得如己者. 商均非能如已爾, 亦未嘗有大惡. 大抵五帝官天下, 故擇一人賢於天下者而授之. 三王家天下, 遂以與子. 論其至理, 治天下者, 當得天下最賢者一人, 加諸衆人之上, 則是至公之法. 後世旣難得人而爭奪興, 故以與子. 與子雖是私, 亦天下之公法, 但守法者有私心耳.」

18-184 問:「四凶堯不誅, 而舜誅之, 何也?」 曰:「四凶皆大才也, 在堯之時, 未嘗爲惡, 堯安得而誅之? 及擧舜加其上, 然後始有不平之心而肆其惡, 故舜誅之耳.」 曰:「堯不知四凶乎?」 曰:「惟堯知之.」 「知其惡而不去, 何也?」 曰:「在堯之時, 非特不爲惡, 亦賴以爲用.」

18-185 「納於大麓.」 麓, 足也. 百物所聚, 故麓有大錄萬幾之意. 若司馬遷謂納舜于山麓, 豈有試人而納於山麓耶? 此只是歷試舜也.

18-186 放勳非堯號, 蓋史稱堯之道也, 謂三皇而上, 以神道設敎, 不言而化, 至堯方見於事功也. 後人以放勳爲堯號, 故記孟子者, 遂以「堯曰」爲「放勳曰」也. 若以堯號放勳, 則臯陶當號允迪, 禹曰文命, 下言「敷於四海」有甚義?

18-187 問:「詩如何學?」 曰:「只在大序中求. 詩之大序, 分明是聖人作此以敎學者, 後人往往不知是聖人作. 自仲尼後, 一作漢以來. 更無人理會得詩. 如言『后妃之德』, 皆以爲文王之后妃. 文王, 諸侯也, 豈有后妃? 又如『樂得淑女以配君子, 憂在進賢, 不淫其色』, 以爲后妃之德如此. 配惟后妃可稱, 后妃自是配了, 更何別求淑女以爲配? 淫其色, 乃男子事, 后妃怎生會淫其色? 此不難曉. 但將大序看數遍, 則可見矣.」 或曰:「關雎是后妃之德當如此否? 樂得淑女之類, 是作關雎詩人之意否?」 曰:「是也. 大序言:『是以關雎樂得淑女以配君子, 憂在進賢, 不淫其色, 哀窈窕, 思賢才, 而無傷善之心焉.』 是關雎之義也. 只著箇是以字, 便自有意思.」 曰:「如言『又當輔佐君子, 則可以歸安父母』, 言『能逮下』之類, 皆爲其德當如此否?」 曰:「是也.」 問:「詩小序何人作?」 曰:「但看大序卽可見矣.」 曰:「莫是國史作否?」 曰:「序中分明言『國史明乎得失之迹』, 蓋國史得詩於採詩之官, 故知其得失之迹. 如非國史, 則何以知其所美所刺之人? 使當時無小序, 雖聖人亦辨不得.」 曰:「聖人刪詩時, 曾刪改小序否?」 曰:「有害義理處, 也須刪改. 今之詩序, 却煞錯亂, 有後人附之者.」 曰:「關雎之詩, 是何人所作?」 曰:「周公作. 周公作此以風敎天下, 故曰『用之鄕人焉, 用之邦國焉, 上以風化下, 下以風刺上』, 蓋自天子至於庶人, 正家之道當如此也. 二南之詩, 多是周公所作. 如小雅六月所序之詩, 亦是周公作.」 「後人多言二南爲文王之詩, 蓋其中有文王事也.」 曰:「非也. 附文王詩於中者, 猶言古人有行之者, 文王是也.」

18-188 問:「『關雎樂而不淫, 哀而不傷』, 何謂也?」 曰:「大凡樂必失之淫, 哀必失之傷, 淫傷則入於邪矣. 若關雎, 則止乎禮義. 故如哀窈窕, 思賢才, 言哀之則思之甚切, 以常人言之, 直入於邪始得, 然關雎却止乎禮義, 故不至乎傷, 則其思也, 其亦異乎常人之思也矣.」

18-189 唐棣乃今郁李, 看此, 便可以見詩人興兄弟之意.

18-190 「執柯伐柯, 其則不遠」, 人猶以爲遠, 君子之道, 本諸身, 發諸心, 豈遠乎哉?

18-191 問:「周禮有復讐事, 何也?」 曰:「此非治世事, 然人情有不免者. 如親被人殺, 其子見之, 不及告官, 遂逐殺之, 此復讐而義者, 可以無罪. 其親旣被人殺, 不自訴官, 而他自謀殺之, 此則正其專殺之罪可也.」 問:「避讐之法如何?」 曰:「此因赦罪而獲[濩]免, 便使之避也.」

18-192 問:「周禮之書有訛缺否?」 曰:「甚多. 周公致治之大法, 亦在其中, 須知道者觀之, 可決是多也.」 又問:「司盟有詛萬民之不信者, 治世亦有此乎?」 曰:「盛治之世, 固無此事. 然人情亦有此事, 爲政者因人情而用之.」

18-193 問:「嚴父配天, 稱『周公其人』, 何不稱武王?」 曰:「大抵周公制作, 皆周公爲之, 故言禮者必歸之周公焉.」

18-194 「趙盾弑君之事, 聖人不書趙穿, 何也?」 曰:「此春秋之大義也. 趙穿手弑其君, 人誰不知? 若盾之罪, 非春秋書之, 更無人知也. 仲尼曰:『惜哉! 越境乃免.』 此語要人會得. 若出境而反, 又不討賊也, 則不免; 除出境遂不反, 乃可免也.」

18-195 「紀侯大去其國」, 如「梁亡」, 「鄭棄其師」, 「齊師殲干遂」, 「郭亡」之類. 郭事實不明, 如上四者, 是一類事也. 國君守社稷雖死守之可也. 齊侯·衛侯方遇於垂, 紀侯遂去其國, 豈齊之罪哉? 故聖人不言齊滅之者, 罪紀侯輕去社稷[其國]也. 紀侯大名也.

18-196 問王通. 曰:「隱德君子也. 當時有些言語, 後來被人傅會, 不可謂全書. 若論其粹處, 殆非荀·揚所及也. 若續經之類, 皆非其作.」

18-197 揚雄去就不足觀. 如言「明哲煌煌, 旁燭無疆」, 此甚悔恨, 不能先知. 「遜于不虞, 以保天命」, 則是只欲全身也. 若聖人先知, 必不至於此, 必不可奈何, 天命亦何足保耶?」 問:「太玄之作如何?」 曰:「是[此]亦贅矣, 必欲撰玄, 不如明易. 邵堯夫之數, 似玄而不同. 數只是一般, 一作數無窮. 但看人如何用之. 雖作十玄亦可, 况一玄乎?

18-198 荀卿才高, 其過多. 揚雄才短, 其過少. 韓子稱其「大醇」, 非也. 若二子, 可謂大駮[駁]矣. 然韓子責人甚恕.

18-199 韓退之頌伯夷, 甚好, 然只說得伯夷介處. 要知伯夷之心, 須是聖人. 語曰:「不念舊惡, 怨是用希.」 此甚說得伯夷心也.

18-200 問:「退之讀墨篇如何?」 曰:「此篇意亦甚好, 但言不謹嚴, 便有不是處. 且孟子言墨子愛其兄之子猶鄰之子, 墨子書中何嘗有如此等言? 但孟子拔本塞源, 知其流必至於此. 大凡儒者學道, 差之毫釐, 繆以千里. 楊朱本是學義, 墨子本是學仁, 但所學者稍偏, 故其流遂至於無父無君, 孟子欲正其本, 故推至此. 退之樂取人善之心, 可謂忠恕, 然持敎不知謹嚴, 故失之. 至若言孔子尙同兼愛, 與墨子同, 則甚不可也. 後之學者, 又不及楊·墨. 楊·墨本學仁義, 後人乃不學仁義. 但楊·墨之過, 被孟子指出, 後人無人指出, 故不見其過也.」

18-201 韓退之作羑里操云:「臣罪當誅兮, 天王聖明.」 道得文王心出來, 此文王至德處也.

18-202 退之晩年[來]爲文, 所得處甚多. 學本是修德, 有德然後有言, 退之却倒學了. 因學文日求所未至, 遂有所得. 如曰:「軻之死不得其傳.」 似此言語, 非是蹈襲前人, 又非鑿空撰得出, 必有所見. 若無所見, 不知言所傳者何事? 原性等文皆少時作.

18-203 退之正在好名中.

18-204 退之言「漢儒補綴, 千瘡百孔.」 漢儒所壞者不少, 安能補也?

18-205 凡讀史, 不徒要記事跡, 須要識治亂安危, 興廢存亡之理. 且如讀高帝一紀, 便須識得漢家四百年, 終始治亂, 當如何. 是亦學也.

18-206 問:「漢儒至有白首不能通一經者, 何也?」 曰:「漢之經術安用? 只是以章句訓詁爲事. 且如解堯典二字, 至三萬餘言, 是不知要也. 東漢則又不足道也. 東漢士人尙名節, 只爲不明理. 若使明理, 却皆是大賢也. 自漢以來, 惟有三人近儒者氣象: 大毛公·董仲舒·楊雄. 本朝經術最盛, 只近二三十年來議論專一, 使人更不致思.

18-207 問:「陳平當王諸呂時, 何不極諌?」 曰:「王陵爭之不從, 乃引去如陳平復諍, 未必不激呂氏之怒矣. 且高祖與羣臣, 只是以力相勝, 力强者居上, 非至誠樂願爲之臣也. 如王諸呂時, 責他死節, 他豈肯死?」

18-208 周勃入北軍, 問曰:「爲劉氏左袒, 爲呂氏右袒.」 旣知爲劉氏, 又何必問? 若不知而問, 設或右袒, 當如之何? 已爲將, 乃問士卒, 豈不謬哉? 當誅諸呂時, 非陳平爲之謀, 亦不克成. 及近文帝至霸橋, 曰:「願請間」, 此豈請間時邪? 至於罷相就國, 每河東守行縣至絳, 必合家人被甲執兵而見, 此欲何爲? 可謂至無能之人矣.

18-209 王介甫詠張良詩, 最好, 曰:「漢業存亡俯仰中, 留侯當此每從容.」 人言高祖用張良, 非也. 張良用高祖爾. 秦滅韓, 張良爲韓報仇, 故送高祖入關. 旣滅秦矣, 故辭去. 及高祖興義師, 誅項王, 則高祖之勢可以平天下, 故張良助之. 良豈願爲高祖臣哉? 無其勢也. 及天下旣平, 乃從赤松子遊, 是不願爲其臣可知矣. 張良才識儘高, 若鴻溝旣分, 而勸漢王背約追之, 則無行也. 或問:「張良欲以鐵鎚擊殺秦王, 其計不巳疎乎?」 曰:「欲報君仇之急, 使當時若得以鎚擊殺之, 亦足矣, 何暇自爲謀耶?」

18-210 「王通言:『諸葛無死, 禮樂其有興』, 信乎?」 曰:「諸葛近王佐才, 禮樂興不興則未可知.」 問曰:「亮果王佐才, 何爲僻守一蜀, 而不能有爲於天下?」 曰:「孔明固言, 明年欲取魏, 幾年定天下, 其不及而死, 則命也. 某嘗謂孫覺曰:『諸葛武侯有儒者氣象.』 孫覺曰:『不然. 聖人行一不義, 殺一不辜, 雖得天下不爲. 武侯區區保完一國, 不知殺了多少人耶?』 某謂之曰:『行一不義, 殺一不辜, 以利一已, 則不可. 若以天下之力, 誅天下之賊, 殺戮雖多, 亦何害? 陳恒弑君, 孔子請討. 孔子豈保得討陳恒時不殺一人耶? 蓋誅天下之賊, 則有所不得顧爾.』」 曰:「三國之興, 孰爲正?」 曰:「蜀志在興復漢室, 則正也.」

18-211 漢文帝殺薄昭, 李德裕以爲殺之不當, 溫公以爲殺之當, 說皆未是. 據史, 不見他所以殺之之故, 須是權事勢輕重論之. 不知當時薄昭有罪, 漢使人治之, 因殺漢使也; 還是薄昭與漢使飮酒, 因忿怒而致殺之也? 漢文帝殺薄昭, 而太后不安, 奈何? 旣殺之, 太后不食而死, 奈何? 若漢治其罪而殺漢使, 太后雖不食, 不可免也. 須權佗那箇輕, 那箇重, 然後論他殺得當與不當也. 論事須著用權. 古今多錯用權字, 纔說權, 便是變詐或權術. 不知權只是經所不及者, 權量輕重, 使之合義, 纔合義, 便是經也. 今人說權不是經, 便是經也. 權只是稱錘, 稱量輕重. 孔子曰:「可與立, 未可與權.」

18-212 問:「第五倫視其子之疾, 與兄子之疾不同, 自謂之私, 如何?」 曰:「不特安寢與不安寢, 只不起與十起, 便是私也. 父子之愛本是公, 才著些心做, 便是私也.」 又問:「視已子與兄子有間否?」 曰:「聖人立法曰:『兄弟之子猶子也.』 是欲視之猶子也.」 又問:「天性自有輕重, 疑若有間然.」 曰:「只爲今人以私心看了. 孔子曰:『父子之道天性也.』 此只是孝上說, 故言父子天性. 若君臣兄弟賓主朋友之類, 亦豈不是天性? 只爲今人小看, 却不推其本所由來故爾. 已之子與兄之子, 所爭幾何? 是同出於父者也. 只爲兄弟異形, 故以兄弟爲手足. 人多以異形故, 親已之子, 異於兄弟之子, 甚不是也.」 又問:「孔子以公冶長不及南容, 故以兄之子妻南容, 以已之子妻公冶長, 何也?」 曰:「此亦以已之私心看聖人也. 凡人避嫌者, 皆內不足也. 聖人自是至公, 何更避嫌? 凡嫁女, 必量其才而求配. 或兄之子不甚美, 必擇其相稱者爲之配; 已之子美, 必擇其才美者爲之配. 豈更避嫌耶? 若孔子事, 或是年不相若, 或時有先後, 皆不可知. 以孔子爲避嫌, 則大不是. 如避嫌事, 雖賢者且不爲, 况聖人乎?」

18-213 素問書出於戰國之末, 氣象可見. 若是三皇五帝典墳, 文章自別. 其氣運處絶淺近, 如將二十四氣移換名目, 便做千百樣亦得.

18-214 陰符經, 非商末則周末人爲之. 若是先王之時, 聖道旣明, 人不敢爲異說. 及周室下衰, 道不明於天下, 才智之士甚衆, 旣不知道所趨向, 故各自以私智窺測天地, 盜竊天地之機, 分明是大盜, 故用此以簧鼓天下. 故云:「天有五賊, 見之者昌」云云, 豈非盜天地乎?

18-215 問:「老子書若何?」 曰:「老子書, 其言自不相入處, 如氷炭. 其初意欲談道之極玄妙處, 後來却入做權詐者上去. 如「將欲取之必固與之」之類. 然老子之後有申·韓. 看申·韓與老子道甚懸絶, 然其原乃自老子來. 蘇秦·張儀則更是取道遠. 初秦·儀學於鬼谷, 其術先揣摩其如何, 然後捭闔, 捭闔旣動, 然後用鉤鉗, 鉤其端然後鉗制之. 其學旣成, 辭鬼谷去, 鬼谷試之, 爲張儀說所動. 如入菴中說令出之. 然其學甚不近道, 人不甚惑之, 孟子時已有置而不足論也.」

18-216 問:「世傳成王幼, 周公攝政, 荀卿亦曰:『履天下之籍, 聽天下之斷.』 周公果踐天子之位, 行天子之事乎?」 曰:「非也. 周公位冡宰, 百官總已以聽之而已, 安得踐天子之位?」 又問:「君薨, 百官聽於冡宰者三年爾, 周公至於七年, 何也?」 曰:「三年, 謂嗣王居憂之時也. 七年, 謂成王幼故也. 」 又問:「賜周公以天子之禮樂, 當否?」 曰:「始亂周公之法度者, 是賜也. 人臣安得用天子之禮樂哉? 成王之賜, 伯禽之受, 皆不能無過. 一作罪. 記曰:『魯郊非禮也. 其周公之衰乎!』 聖人嘗譏之矣. 說者乃云:周公有人臣不能爲之功業, 因賜以人臣所不得用之禮樂, 則妄也. 人臣豈有不能爲之功業哉? 借使功業有大於周公, 亦是人臣所當爲爾. 人臣而不當爲, 其誰爲之? 豈不言孟子言 『事親若曾子可也』, 曾子之孝亦大矣, 孟子纔言可也. 蓋曰: 子之事父, 其孝雖過於曾子, 畢竟是以父母之身做出來, 豈是分外事? 若曾子者, 僅可以免責爾. 臣之於君, 猶子之於父也. 臣之能立功業者, 以君之人民也, 以君之勢位也. 假如功業大於周公, 亦是以君之人民勢位做出來, 而謂人臣所不能爲可乎? 使人臣恃功而懷怏怏之心者, 必此言矣. 若唐高祖賜平陽公主葬以鼓吹則可; 蓋征戰之事實, 非婦人之所能爲也, 故賜以婦人所不得用之禮樂. 若太宗却不知此. 太宗佐父平天下, 論其功不過做得一功臣, 豈可奪元良之位? 太子之與功臣, 自不相干. 唐之紀綱, 自太宗亂之. 終唐之世無三綱者, 自太宗始也. 李光弼·郭子儀之徒, 議者謂有人臣不能爲之功, 非也.」

18-217 秦以暴虐·焚詩·書而亡. 漢興, 鑑其弊, 必尙寬德崇經術之士, 故儒者多. 儒者多, 雖未知聖人之學, 然宗經師古, 識義理者衆, 故王莽之亂, 多守節之士. 世祖繼起, 不得不褒尙名節, 故東漢之士多名節. 知名節而不知節之以禮, 遂至於苦節, 故當時名節之士, 有視死如歸者. 苦節旣極, 故魏·晉之士變而爲曠蕩, 尙浮虛而亡禮法. 禮法旣亡, 與夷狄無異, 故五胡亂華. 夷狄之亂已甚, 必有英雄出而平之, 故隋·唐混一天下. 隋不可謂有天下, 第能驅除爾. 唐有天下, 如貞觀·開元間, 雖號治平, 然亦有夷狄之風, 三綱不正, 無父子君臣夫婦, 其原始於太宗也. 故其後世子弟, 皆不可使. 玄宗纔使肅宗, 便簒. 肅宗纔使永王璘, 便反. 君不君, 臣不臣, 故藩鎭不賓, 權臣跋扈, 陵夷有五代之亂. 漢之治過於唐, 漢大綱正, 唐萬目擧. 本朝大綱甚正, 然萬目亦未盡擧. 因問「十世可知」, 遂推此數端.

18-218 「洪水滔天」, 堯時亦無許多大洪水, 宜更思之. 漢武帝問禹·湯水旱, 厥咎何由, 公孫弘對, 堯遭洪水, 使禹治之, 不聞禹之有水也, 更不答其所由, 公孫弘大是姦人.

18-219 問:「東海殺孝婦而旱, 豈國人寃之所致耶?」 曰:「國人寃固是, 然一人之意, 自足以感動得天地, 不道道殺孝婦不能致旱也.」 或曰:「殺姑而雨, 是衆人怨釋否?」 曰:「固是衆人寃釋, 然孝婦寃亦釋也. 其人雖亡, 然寃之之意自在, 不可道殺姑不能釋寃而致雨也.」

18-220 問:「人有不善, 霹靂震死. 莫是人懷不善之心, 聞霹靂震懼而死否?」 曰:「不然. 是雷震之也.」 「如是雷震之, 還有使之者否?」 曰:「不然. 人之作惡, 有惡氣, 與天地之惡氣相擊搏, 遂以震死. 霹靂, 天地之怒氣也. 如人之怒, 固自有正, 然怒時必爲之作惡, 是怒亦惡氣也. 怒氣與惡氣相感故爾. 且如今人種蕎麥, 自有畦隴, 霜降時殺麥, 或隔一畦麥有不殺者, 豈是此處無霜, 蓋氣就相合處去也.」 曰:「雷所擊處必有火, 何也?」 曰:「雷自有火. 如鑽木取火, 如使木中有火, 豈不燒了木? 蓋是動極則陽生, 自然之理. 不必木, 只如兩石相戛, 亦有火出. 惟鐵無火, 然戛之久必熱, 此亦是陽生也.」

18-221 鑽木取火, 人謂火生於木, 非也. 兩木相戛, 用力極則陽生. 今以石相軋, 便有火出. 非特木也, 蓋天地間無一物無陰陽.

18-222 雨水氷, 上溫而下冷. 隕霜不殺草, 上冷而下溫.

18-223 天火曰災, 人火曰火, 人火爲害者亦曰災.

18-224 問:「日月有定形, 還自氣散, 別自聚否?」 曰:「此理甚難曉. 究其極, 則此二說歸於一也.」 問:「月有定魄, 而日遠於月, 月受日光, 以人所見爲有盈虧, 然否?」 曰:「日月一也, 豈有日高於月之理? 月若無盈虧, 何以成歲? 蓋月一分光則是魄虧一分也.」

18-225 霜與露不同. 霜, 金氣, 星月之氣. 露亦星月之氣. 看感得甚氣卽爲露, 甚氣卽爲霜. 如言露結爲霜, 非也.

18-226 雹是陰陽相搏之氣, 乃是沴氣. 聖人在上無雹, 雖有不爲災. 雖不爲災, 沴氣自在.

18-227 問:「『鳳鳥不至, 河不出圖』, 不知符瑞之事果有之否?」 曰:「有之. 國家將興, 必有禎祥. 人有喜事, 氣見面目. 聖人不貴祥瑞, 者蓋因災異而修德則無損, 因祥瑞而自恃則有害也.」 問:「五代多祥瑞, 何也?」 曰:「亦有此理. 譬如盛冬時發出一朶花, 相似和氣致祥, 乖氣致異, 此常理也, 然出不以時, 則是異也. 如麟是太平和氣所生, 然後世有以麟駕車者, 却是怪也. 譬如水中物生於陸·陸中物生於水, 豈非異乎?」 又問:「漢文多災異, 漢宣多祥瑞, 何也? 曰:「且譬如小人多行不義, 人却不說, 至君子未有一事, 便生議論, 此是一理也. 至白者易汙, 此是一理也. 詩中, 幽王大惡爲小惡, 宣王小惡爲大惡, 此是一理也.」 又問:「日食有常數, 何治世少而亂世多, 豈人事乎?」 曰:「理會此到極處, 煞燭理明也. 天人之際甚微, 宜更思索.」 曰:「莫是天數人事看那邊勝否?」 曰:「似之, 然未易言也.」 又問:「魚躍于王舟, 火覆於王屋, 流爲烏, 有之否?」 曰:「魚與火則不可知, 若兆朕之先, 應亦有之.」

18-228 問:「十月何以謂之陽月?」 曰:「十月謂之陽月者, 陽盡, 恐疑於無陽也, 故謂之陽月也. 然何時無陽? 如日有光之類. 蓋陰陽之氣有常存而不移者, 有消長而無窮者.」

18-229 問:「作文害道否?」 曰:「害也. 凡爲文, 不專意則不工, 若專意則志局於此, 又安能與天地同其大也? 書云『玩物喪志』, 爲文亦玩物也. 呂與叔有詩云:『學如元凱方成癖, 文似相如始類俳; 獨立孔門無一事, 只輸 一作惟傳. 顔氏得心齋.』 此詩甚好. 古之學者, 惟務養情性, 其佗則不學. 今爲文者, 專務章句, 悅人耳目. 旣務悅人, 非俳優而何?」 曰:「古者學爲文否?」 曰:「人見六經, 便以爲聖人亦作文, 不知聖人亦 一作只. 攄發胸中所蘊, 自成文耳. 一作章. 所謂『有德者必有言』也.」 曰: 「游·夏稱文學, 何也?」 曰:「游·夏亦何嘗秉筆學爲詞章也? 且如『觀乎天文以察時變, 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此豈詞章之文也?」

18-230 或問:「詩可學否?」 曰:「旣學時, 須是用功, 方合詩人格. 旣用功, 甚妨事. 古人詩云『吟成五箇字, 用破一生心』; 又謂『可惜一生心, 用在五字上』. 此言甚當.」 先生嘗說:「王子眞會寄藥來, 某無以答他, 某素不作詩, 亦非是禁止不作, 但不欲爲此閒言語. 且如今言能詩無如杜甫, 如云『穿花蛺蝶深深見, 點水蜻蜓款款飛』, 如此閒言語, 道出做甚? 某所以不嘗作詩. 今寄謝王子眞詩云:『至誠通化藥通神, 遠寄衰翁濟病身. 我亦有丹君信否? 用時還解壽斯民.』 子眞所學, 只是獨善, 雖至誠潔行, 然大抵只是爲長生久視之術, 止濟一身, 因有是句.」

18-231 問:「先生曾定六禮, 今已成未?」 曰:「舊日作此, 已成七分, 後來被召入朝, 旣在朝廷, 則當行之朝廷, 不當爲私書, 旣而遭憂, 又疾病數年, 今始無事, 更一二年可成也.」 曰:「聞有五經解, 已成否?」 曰:「惟易須親撰, 諸經則關中諸公分去, 以某說撰成之. 禮之名數, 陜西諸公刪定, 已送與呂與叔, 與叔今死矣, 不知其書安在也? 然所定只禮之名數, 若禮之文, 亦非親作不可也. 禮記之文, 亦刪定未了, 蓋其中有聖人格言, 亦有俗儒乖謬之說. 乖謬之說, 本不能混格言, 只爲學者不能辨別, 如珠玉之在泥沙. 泥沙豈能混珠玉? 只爲無人識, 則不知孰爲泥沙, 孰爲珠玉也. 聖人文章, 自然與學爲文者不同. 如繫辭之文, 後人決學不得, 譬之化工生物. 且如生出一枝花, 或有剪裁爲之者, 或有繪畫爲之者, 看時雖似相類, 然終不若化工所生, 自有一般生意.」

18-232 冠婚喪祭, 禮之大者, 今人都不以爲事. 某舊嘗修六禮, 冠·婚·喪·祭·鄕·相見. 將就後, 被召遂罷, 今更一二年可成. 家間多戀河北舊俗, 未能遽更易, 然大率漸使知義理, 一二年書成, 可皆如法. 禮從宜, 事從俗, 有大故害義理者, 須當去. 每月朔必薦新, 如仲春薦含桃之類. 四時祭用仲月. 用仲, 月物成也. 古者天子諸侯於孟月者, 爲首時也. 時祭之外, 更有三祭: 冬至祭始祖, 厥初生民之祖. 立春祭先祖, 季秋祭禰. 他則不祭. 冬至, 陽之始也. 立春者, 生物之始一作初. 也. 季秋者, 成物之始一作時. 也. 祭始祖, 無主用祝, 以妣配於廟中, 正位享之. 祭只一位者, 夫婦同享也. 祭先祖, 亦無主. 先祖者, 自始祖而下, 高祖之上, 非一人也, 故設二位. 祖妣異坐, 一云二位. 異所者, 舅婦不同享也. 常祭止於高祖而下. 自父而推, 至於三而止者, 緣人情也. 旁觀有後者自爲祭, 無後者祭之別位. 爲叔伯父之後也. 如殤, 亦各祭. 凡配, 止以正妻一人, 如諸侯用元妃是也. 或奉祀之人是再娶所生者, 卽以所生母配. 如葬, 亦惟元配同穴. 後世或再取皆同穴而葬, 甚瀆禮經, 但於左右附葬可也. 忌日, 必遷主, 出祭於正寢, 今正寢正堂也. 蓋廟中尊者所據, 又同室難以獨享也. 於正寢, 可以盡思慕之意. 家必有廟, 古者庶人祭於寢, 士大夫祭於廟. 庶人無廟, 可立影堂. 廟中異位, 祖居中, 左右以昭穆次序, 皆夫婦自相配爲位, 舅婦不同坐也. 廟必有主. 旣祧, 當埋於所葬處, 如奉祀人之高祖而上, 旣當祧也. 其大略如此. 且如豺獺皆知報本, 今士大夫家多忽此, 厚於奉養而薄於祖先, 甚不可也. 凡事死之禮, 當厚於奉生者. 至於嘗新必薦, 享後方食[可], 薦數則瀆, 必因告朔而薦乃合宜. 人家能存得此等事數件, 雖幼者漸可使知禮義. 凡物, 知母而不知父, 走獸是也; 知父而不知祖, 飛鳥是也. 惟人則能知祖, 若不嚴於祭祀, 殆與鳥獸無異矣.

18-233 問:「祭酒用幾奠?」 曰:「家中尋常用三奠, 祭法中却用九奠.」 以禮有九獻樂有九奏也. 又問:「旣奠之酒, 何以置之?」 曰:「古者灌以降神, 故以茅縮酌, 謂求神於陰陽有無之間, 故酒必灌於地. 若謂奠酒, 則安置在此. 今人以澆在地上, 甚非也. 旣獻, 則徹去可也.」 傾在他器.

18-234 或問:「今拜埽之禮何據?」 曰:「此禮古無, 但緣習俗, 然不害義理. 古人直是誠質, 專一也. 葬只是藏體魄, 而神則必歸於廟, 旣葬則設木主, 旣除几筵則木主安於廟, 故古人惟專精祀於廟. 今亦用拜掃之禮, 但簡於四時之祭也.」

18-235 「木主必以栗, 何也?」 曰:「周用栗, 土所産之木, 取其堅也. 今用栗, 從周制也. 若四方無栗, 亦不必用, 但取其木之堅者可也.」

18-236 凡祭必致齊. 齊之日, 思其居處, 思其笑語, 此孝子平日思親之心, 非齊也. 齊不容有思, 有思則非齊, 「齊三日, 必見其所爲齊者」, 此非聖人之語. 齊者湛然純一, 方能與鬼神接, 然能事鬼神, 已是上一等人.

18-237 古者男爲男尸, 女爲女尸. 自周以來, 女無可以爲尸者, 故無女尸. 後世遂無尸, 能爲尸者亦非尋常人.

18-238 今無宗子法, 故朝廷無世臣. 若立宗子法, 則人知尊祖重本. 人旣重本, 則朝廷之勢自尊. 古者子弟從父兄, 今父兄從子弟, 子弟爲强. 由不知本也. 且如漢高祖欲下沛時, 只是以帛書與沛父老, 其父老便能率子弟從之. 又如相如使蜀, 亦移[遺]書責父老, 然後子弟皆聽其命而從之. 只有一節尊卑上下之分, 然後順從而不亂也. 若無法以聯屬之, 安可? 且立宗子法, 亦是天理. 譬如木, 必從根直上一榦, 如大宗. 亦必有旁枝. 又如水, 雖遠, 必有正源, 亦必有分派處, 自然之勢也. 然又有旁枝達而爲榦者. 故曰:「古者天子建國, 諸侯奪宗云.

18-239 凡言宗者, 以祭祀爲主, 言人宗於此而祭祀也. 「別子爲祖」, 上不敢宗諸侯, 故不祭, 下亦無人宗之, 此無宗亦莫之宗也. 別子之嫡子, 卽繼祖爲大宗, 此有大宗無小宗也. 別子之諸子, 祭其別子, 別子雖是祖, 然是諸子之禰. 繼禰者爲小宗, 此有小宗而無大宗也. 有小宗而無大宗, 此句極難理會. 蓋本是大宗之祖, 別子之諸子稱之, 却是禰也.

18-240 今人多不知兄弟之愛. 且如閭閻小人, 得一食, 必先以食父母, 夫何故? 以父母之口重於已之口也. 得一衣, 必先以衣父母, 夫何故? 以父母之體重於己之體也. 至於犬馬亦然. 待父母之犬馬, 必異乎已之犬馬也. 獨愛父母之子, 却輕於已之子, 甚者至若仇[讐]敵, 擧世皆如此, 惑之甚矣.

18-241 伯叔父之兄弟, 伯是長, 叔是少, 今人乃呼伯父叔父爲伯叔, 大無義理. 呼爲伯父叔父者, 言事之之禮與父同也.

18-242 或曰:「事兄盡禮, 不得兄之懽心, 奈何?」 曰:「但當起敬起孝, 盡至誠, 不求伸已可也.」 曰:「接弟之道如何?」 曰:「盡友愛之道而已.」

18-243 問:「妻可出乎?」 曰:「妻不賢, 出之何害? 如子思亦嘗出妻. 今世俗乃以出妻爲醜行, 遂不敢爲, 古人不如此. 妻有不善, 便當出也. 只爲今人將此作一件大事, 隱忍不敢發, 或有隱惡, 爲其陰持之, 以至縱恣, 養成不善, 豈不害事? 人修身刑家最急, 纔修身便到刑家上也.」 又問:「古人出妻, 有以對姑叱狗, 蔾蒸不熟者, 亦無甚惡而遽出之, 何也? 曰:「此古人忠厚之道也. 古之人絶交不出惡聲, 君子不忍以大惡出其妻, 而以微罪去之, 以此見其忠厚之至也. 且如叱狗於親前者, 亦有甚大故不是處, 只爲他平日有故, 因此一事出之爾.」 或曰:「彼以此細故見逐, 安能無辭? 兼他人不知是與不是, 則如之何?」 曰:「彼必自知其罪. 但自己理直可矣, 何必更求他人知? 然有識者, 當自知之也. 如必待彰暴其妻之不善, 使他人知之, 是亦淺丈夫而已. 君子不如此. 大凡人說話, 多欲令彼曲我直. 若君子, 自有一箇含容意思.」 或曰:「古語有之:『出妻令其可嫁, 絶友令其可交.』 乃此意否?」 曰:「是也.」

18-244 問:「士未仕而昏, 用命服, 禮乎?」 曰:「昏姻重禮. 重其禮者, 當盛其服. 况古亦有是, 士乘墨車之類. 今律亦許假借.」 曰:「無此服而服之, 恐僞.」 曰:「不然. 今之命服, 乃古之下士之服. 古者有其德則仕, 士未仕者也, 服之其宜也. 若農商則不可, 非其類也.」 或曰:「不必用可否?」 曰:「不得不可以爲悅, 今得用而用之, 何害? 過期非也.」

18-245 昏禮不用樂, 幽陰之義, 此說非是. 昏禮豈是幽陰? 但古人重此大禮, 嚴肅其事, 不用樂也. 昏禮不賀, 人之序也, 此說却是, 婦質明而見舅姑, 成婦也; 三日而後宴樂, 禮畢也; 宴不以夜, 禮也.

18-246 問:「臣拜君, 必於堂下, 子拜父母, 如之何?」 對曰:「君臣以義合, 有貴賤, 故拜於堂下. 父子主恩, 有尊卑, 無貴賤, 故拜於堂上. 若婦與舅姑, 亦是義合, 有貴賤, 故拜於堂下, 禮也.」

18-247 問:「嫂叔古無服, 今有之, 何也?」 曰:「禮記曰:『推而遠之也.』 此說不是. 嫂與叔, 且遠嫌, 姑與嫂, 何嫌之有? 古之所以無服者, 只爲無屬. 其夫屬於父道者, 妻皆母道也. 其夫屬乎子道者, 妻皆婦道也. 今上有父有母, 下有子有婦. 叔父伯父, 父之屬也, 故叔母伯母之服, 與叔父伯父同. 兄弟之子, 子之屬也, 故兄弟之子之婦服, 與兄弟之子同. 若兄弟, 則已之屬也, 難以妻道屬其妻, 此古者所以無服. 以義理推不行也. 今之有服亦是. 豈有同居之親而無服者?」 又問:「旣是同居之親, 古却無服, 豈有兄弟之妻死, 而已恝然無事乎?」 曰:「古者雖無服, 若哀戚之心自在. 且如鄰里之喪, 尙舂不相不巷歌, 匍匐救之, 况至親乎?」

18-248 服有正, 有義, 有從, 有報. 古者婦喪舅姑以期, 今以三年, 於義亦可, 但名未正, 此亦謂之從服. 從夫也. 蓋與夫同奉几筵, 而已不可獨無服. 報服, 若姑之子爲舅之子服是也. 異姓之服, 只推得一重. 若爲母而推, 則及舅而止. 若爲姑而推, 則可以及其子. 故舅之子無服, 却爲旣與姑之子爲服, 姑之子須當報之也. 故姑之子, 舅之子, 其服同.

18-249 八歲爲下殤, 十四爲中殤, 十九爲上殤, 七歲以下爲無服之殤. 無服之殤, 更不祭. 下殤之祭, 父母主之, 終父母之身. 中殤之祭, 兄弟主之, 終兄弟之身. 上殤之祭, 兄弟之子主之, 終兄弟之子之身. 若成人而無後者, 兄弟之孫主之, 亦終其身. 凡此, 皆以義起也.

18-250 問:「女旣嫁而爲父母服三年, 可乎?」 曰:「不可. 旣歸夫家, 事佗舅姑, 安得伸已之私?」

18-251 問:「人子事親學醫, 如何?」 曰:「最是大事. 今有璞玉於此, 必使玉人彫琢之. 蓋百工之事, 不可使一人兼之, 故使玉人彫琢之也. 若更有珍寶物, 須是自看, 却必不肯任其自爲也. 今人視父母疾, 乃一任醫者之手, 豈不害事? 必須識醫藥之道理, 別病是如何, 藥當如何, 故可任毉者也.」 或曰:「己未能盡醫[毉]者之術, 或偏見不到, 適足害事, 奈何?」 曰:「且如識圖畫人, 未必畫得如畫工, 然他却識別得工拙. 如自己曾學, 令醫者說道理, 便自見得, 或已有所見, 亦可說與他商量.」 陳本止此, 以下八段, 別本所增.

18-252 上古之時, 自伏羲·堯·舜歷·夏商以至於周, 或文或質, 因襲損益, 其變旣極, 其法旣詳, 於是孔子參酌其宜, 以爲百王法度之中制, 此其所以春秋作也. 孫明復主以無王而作, 亦非是. 但顔淵問爲邦, 聖人對之以「行夏之時, 乘殷之輅, 服周之冕, 樂則韶舞」, 則是大抵聖人以道不得用, 故考古驗今, 參取百王之中制, 斷之以義也.

18-253 禘者, 魯僭天下之大祭也. 灌者, 祭之始也. 以其僭王之祭, 故自灌以往, 不欲觀之.

18-254 凡觀書, 不可以相類泥其義, 不爾則字字相梗, 當觀其文勢上下之意. 如「充實之謂美」與詩之美不同.

18-255 學者後來多耽莊子. 若謹禮者不透, 則是佗須看莊子, 爲佗極有膠固纏縛, 則須求一放曠之說以自適. 譬之有人於此, 久困纏縛, 則須覓一箇出身處. 如東漢之末尙節行, 尙節行太甚, 須有東晉放曠, 其勢必然.

18-256 冬至書雲, 亦有此理, 如周禮觀祲之義. 古太史旣有此職, 必有此事. 又如太史書, 不知周公一一曾與不曾看過, 但甚害義理, 則必去之矣. 如今靈臺之書, 須十去八九, 乃可行也. 今厤法甚好, 其佗禁忌之書, 如葬理昏嫁之類, 極有害.

18-257 論語問同而答異者至多, 或因人材性, 或觀人之所問意思而言及所到地位.

18-258 「極高明, 道中庸」, 所以爲民極, 極之爲物, 中而能高者也.

18-259 「君子不成章不達」, 易曰:「美在其中, 暢於四肢.」 成章之謂也.

予官吉之永豊簿, 沿檄至臨川, 劉元承之子縣丞誠, 問其父所錄伊川先生語, 蒙示以元承手編, 伏讀歎仰, 因乞傳以歸. 建炎元年十月晦日, 菴山陳淵謹書.

卷十九: 楊遵道錄 ; 伊川先生語五

19-01 問:「格物是外物, 是性分中物?」 曰:「不拘. 凡眼前無非是物. 物物皆有理. 如火之所以熱, 水之所以寒, 至於君臣父子閒皆是理.」 물었다. "'격물은 외물이다'에서 [물物은] 성性 안의 물物입니까?" 답했다. "구애되서는 안 된다. 무릇 눈앞에 있는 것 가운데 물物이 아닌 것이 없다. 사물마다 모두 리理가 있으니, 마치 불에는 불이 뜨거운 까닭이, 물에는 물이 차가운 까닭이 있는 것과 같다. 더 나아가 군신 부자의 사이에도 모두 리理가 있다."

又問:「只窮一物, 見此一物, 還便見得諸理否?」 曰:「須是徧求. 雖顔子亦只能聞一知十, 若到後來達理了, 雖億萬亦可通.」 다시 물었다. "하나의 사물만 궁구하고 이 사물을 보면 여러 리理를 알 수 있는 것 아닙니까?" 답했다. "모름지기 두루 구해야 한다. 비록 안자顏子라도 하나를 들으면 열 정도만 알 수 있었다. 만약 나중이 되어 이치에 통달했다면, 비록 만 가지 십만 가지 리理라도 알 수 있었을 것이다."

又問:「如荊公窮物, 一部字解, 多是推五行生成. 如今窮理, 亦只如此著工夫, 如何?」 曰:「荊公舊年說話煞得, 後來却自以爲不是, 晩年盡支離了.」 다시 물었다. "왕안석의 궁물窮物은 『자해字解』 한 권에 오행 생성을 추론한 것이 많습니다. 지금 궁리窮理하는 경우에도 단지 이렇게 공부하는 것이 어떻겠습니까?" 답했다. "왕안석은 옛날에 매우 제대로 말해놓고 나중에는 도리어 스스로 옳지 않다고 여겼고, 만년에는 매우 지리하였다."

19-02 問:「古之學者爲己. 不知初設心時, 是要爲己, 是要爲人?」 曰:「須先爲己, 方能及人. 初學只是爲己. 鄭宏中云:『學者先須要仁.』 仁所以愛人, 正是顚倒說却.」

19-03 「新民」, 以明德新民.

19-04 問:「日新有進意, 抑只是無弊意?」 曰:「有進意. 學者求有益, 須是日新.」

19-05 問:「『有所忿懥·恐懼·憂患, 心不得其正.』是要無此數者, 心乃正乎?」 曰:「非是謂無, 只是不以此動一本作累.其心. 學者未到不動處, 須是執持其志.」

19-06 「師出以律, 否臧凶.」 律有二義: 有出師不以義者, 有行師而無號令節制者, 皆失律也. 師出當以律, 不然, 雖臧亦凶. 今人用師, 惟務勝而已.

19-07 「弟子輿尸, 貞凶.」 帥師以長子, 今以弟子衆主之, 亦是失律, 故雖貞亦凶也.

19-08 「豶豕之牙.」 豕牙最能嚙害人, 只制其牙, 如何制得? 今人爲惡, 却只就他惡禁之, 便無由禁止, 此見聖人機會處.

19-09 「喪羊于易.」 羊羣行而觸物. 大壯衆陽並進, 六五以陰居位, 惟和易然後可以喪羊. 易非難易之易, 乃和易樂易之易.

19-10 易有百餘家, 難爲徧觀. 如素未讀, 不曉文義, 且須看王弼·胡先生·荊公三家. 理會得文義, 且要熟讀, 然後却有用心處.

19-11 讀易須先識卦體. 如乾有元亨利貞四德, 缺却一箇, 便不是乾, 須要認得.

19-12 「反復道也」, 言終日乾乾往來, 皆由於道也. 三位在二體之中, 可進而上, 可退而下, 故言反復. 「知至至之」, 如今學者且先知有至處, 便從此至之, 是「可與幾也」. 非知幾者, 安能先識至處? 「知終終之」, 知學之終處而終之, 然後「可與守義」. 王荊公云:「九三知九五之位可至而至之.」 大煞害事. 使人臣常懷此心, 大亂之道, 亦自不識湯·武. 「知至至之」, 只是至其道也.

19-13 荊公言, 用九只在上九一爻, 非也. 六爻皆用九, 故曰:「見羣龍无首吉.」 用九便是行健處. 「天德不可爲首」, 言乾以至剛健, 又安可更爲物先? 爲物先則有禍, 所謂「不敢爲天下先」. 乾順時而動, 不過處, 便是不爲首, 六爻皆同.

19-14 問:「胡先生解九四作太子, 恐不是卦義.」 先生云:「亦不妨, 只看如何用. 當儲貳, 則做儲貳. 使九四近君, 便作儲貳亦不害, 但不要拘一. 若執一事, 則三百八十四爻只作得三百八十四件事便休也.」

19-15 看易, 且要知時. 凡六爻, 人人有用. 聖人自有聖人用, 賢人自有賢人用, 衆人自有衆人用, 學者自有學者用; 君有君用, 臣有臣用, 無所不通. 因問:「坤卦是臣之事, 人君有用處否?」 先生曰: 「是何無用? 如『厚德載物』, 人君安可不用?」

19-16 陰爲小人, 利爲不善, 不可一槪[槩]論. 夫陰助陽以成物者君子也. 其害陽者小人也. 夫利和義者善也, 其害義者不善也.

19-17 「利貞者性情也」, 言利貞便是乾之性情. 因問:「利與『以利爲本』之利同否?」 先生曰:「凡字只有一箇, 用有不同, 只看如何用. 凡順理無害處便是利, 君子未嘗不欲利. 然孟子言『何必曰利』者, 蓋只以利爲心則有害. 如『上下交征利而國危』, 便是有害. 未有仁而遺其親, 未有義而後其君.』 不遺其親, 不後其君, 便是利. 仁義未嘗不利.」

19-18 謝師直爲長安漕, 明道爲鄠縣簿, 論易及春秋. 明道云:「運使, 春秋猶有所長, 易則全理會不得.」 師直一日說與先生. 先生答曰:「據某所見, 二公皆深知易者.」 師直曰:「何故?」 先生曰:「以運使能屈節問一主簿, 以一主簿敢言運使不知易, 非深知易道者不能.」

19-19 「雲行雨施」, 是乾之亨處.

19-20 乾六爻, 如欲見聖人曾履處, 當以舜可見: 在側陋便是潛, 陶漁時便是見, 升聞時便是乾乾, 納于大麓時便是躍.

19-21 介甫以武王觀兵爲九四, 大無義理, 兼觀兵之說亦自無此事. 如今日天命絶, 則今日便是獨夫, 豈容更留之三年? 今日天命未絶, 便是君也, 爲人臣子, 豈可以兵脅其君? 安有此義? 又紂鷙很[狠]若此, 太史公謂有七十萬衆, 未知是否; 然書亦自云, 紂之衆若林. 三年之中, 豈肯容武王如此便休得也? 只是太誓一篇前序云:「十有一年」, 後面正經便說「惟十有三年」, 先儒誤妄, 遂轉爲觀兵之說. 先王無觀兵之事, 不是前序一字錯却, 便是後面正經三字錯却.

19-22 先儒以六爲老陰, 八爲少陰, 固不是. 介甫以爲進君子而退小人, 則是聖人旋安排義理也. 此且定陰陽之數, 豈便說得義理. 九六只是取純陰純陽. 惟六爲純陰, 只取河圖數見之, 過六則一陽生, 至八便不是純陰.

19-23 或以小畜爲臣畜君, 以大畜爲君畜臣. 先生云:「不必如此. 大畜只是所畜者大, 小畜只是所畜者小, 不必指定一件事. 便是君畜臣, 臣畜君, 皆是這箇道理, 隨大小用.」

19-24 陳瑩中答吳國華書, 天在山中, 說云:「便是芥子納須彌之義.」 先生謂正南北說, 却須彌無體, 芥子無量.

19-25 問:「瑩中嘗愛文中子『或問學易, 子曰:終日乾乾可也.』 此語最盡. 文王所以聖, 亦只是箇不已.」 先生曰:「凡說經義, 如只管節節推上去, 可知是盡. 夫終日乾乾, 未盡得易. 據此一句, 只做得九三使. 若謂乾乾是不巳, 不已又是道, 漸漸推去, 則自然是盡, 只是理不如此.」

19-26 「子在川上, 曰逝者如斯夫」, 言道之體 一作往. 如此, 這裏須是自見得. 張繹曰:「此便是無窮.」 先生曰:「固是道無窮, 然怎生一箇無窮便了得他?」 一作便道了却他.

19-27 問:「括囊事還做得在位使否?」 先生曰:「六四位是在上, 然坤之六四却是重陰, 故云『賢人隱』, 便做不得在位.」 又問:「恐後人緣此, 謂有朝隱者.」 先生曰:「安有此理? 向林希嘗有此說, 謂揚雄爲祿隱. 揚雄後人只爲見他著書, 便須要做他是, 怎生做得是?」 因問:「如劇秦文, 莫不當作?」 先生云:「或云非是美之, 乃譏之也. 然王莽將來族誅之, 亦未足道, 又何足譏? 譏之濟得甚事? 或云且以免死, 然己自不知明哲煌煌之義, 何足以保身? 作太玄本要明易, 却尤晦如易, 其實無益, 眞屋下架屋, 牀上疊牀. 他只是於易中得一數爲之, 於厤[歷]法雖有合, 只是無益. 今更於易中推出來, 做一百般太玄亦得, 要尤難明亦得, 只是不濟事.」

19-28 「大明終始.」 人能大明乾之終始, 便知六位時成, 却時乘六龍以當天事.

19-29 「先迷後得」是一句, 「主利」是一句, 蓋坤道惟是主利, 文言「後得主而有常」處, 脫却一利字.

19-30 介甫解「直方大」云:「因物之性而生之, 直也; 成物之形而不可易, 方也.」 人見似好, 只是不識理. 如此, 是物先有箇性, 坤因而生之, 是甚義理? 全不識也.

19-31 「至大」 「至剛」, 「以直」, 此三者不可闕一, 闕一便不是浩然之氣. 如坤所謂「直方大」是也. 但坤卦不可言剛, 言剛則害坤體. 然孔子於文言又曰:「坤至柔而動也剛.」 方卽剛也. 因問:「見李籲錄明道語中, 却與先生說別. 解『至剛處』云:『剛則不屈』, 則是於至剛巳帶却直意. 又曰:『以直道順理而養之』, 則是以直字連下句, 在學者著工夫處說却.」 先生曰:「先兄無此言, 便不講論到此. 舊嘗令學者不要如此編錄, 纔聽得, 轉動便別. 舊曾看, 只有李籲一本無錯編者. 他人多只依說時, 不敢改動, 或脫忘一兩字, 便大別. 李籲却得其意, 不拘言語, 往往錄得都是. 不知尙有此語. 只『剛則不屈』, 亦未穩當.」

19-32 孔子敎人, 各因其材, 有以政事入者, 有以言語入者, 有以德行入者.

19-33 性出於天, 才出於氣, 氣淸則才淸, 氣濁則才濁. 譬猶木焉, 曲直者性也. 可以爲棟梁·可以爲榱桷者才也. 才則有善與不善, 性則無不善. 「惟上智與下愚不移」, 非謂不可移也, 而有不移之理. 所以不移者, 只有兩般: 爲自暴自棄, 不肯學也. 使其肯學, 不自暴自棄, 安不可移哉?

19-34 揚雄·韓愈說性, 正說著才也.

19-35 韓退之說: 叔向之母聞楊食我之生, 知其必滅宗. 此無足怪, 其始便稟得惡氣, 便有滅宗之理. 所以聞其聲而知之也. 使其能學, 以勝其氣, 復其性, 可無此患.

19-36 「性相近也」, 此言所禀之性, 不是言性之本. 孟子所言, 便正言性之本.

19-37 問:「先生云:性無不善, 才有善不善, 揚雄·韓愈皆說著才. 然觀孟子意, 却似才亦無有不善, 及言所以不善處, 只是云:『舍則失之.』 不肯言初禀時有不善之才. 如云:『非天之降才爾殊.』 是不善不在才, 但以遇凶歲陷溺之耳. 又觀『牛山之木, 人見其濯濯也, 以爲未嘗有才焉, 此豈山之性?』 是山之性未嘗無材[才], 只爲斧斤牛羊害之耳. 又云:『人見其禽獸也, 以爲未嘗有才焉, 是豈人之情也哉? 所以無才者, 只爲『旦晝之所爲又梏亡之耳』. 又云:『乃若其情則可以爲善矣, 乃所謂善; 若夫爲不善, 非才之罪也.』 則是以情觀之, 而才未嘗不善. 觀此數處, 切疑才是一箇爲善之資, 譬如作一器械, 須是有器械材料, 方可爲也. 如云:『惻隱之心仁也.』 云云. 故曰:『求則得之, 舍則失之, 或相倍蓰而無算者, 不能盡其才也.』 則四端者便是爲善之才, 所以不善者, 以不能盡此四端之才也. 觀孟子意, 似言性情才三者皆無不善, 亦不肯於所禀處說不善. 今謂才有善不善, 何也? 或云: 善之地便是性, 欲爲善便是情, 能爲善便是才, 如何?」 先生云:「上智下愚便是才, 以堯爲君而有象, 以瞽叟爲父而有舜, 亦是才. 然孟子只云『非才之罪』者, 蓋公都子正問性善, 孟子且答他正意, 不暇一一辨之, 又恐失其本意. 如萬章問象殺舜事, 夫堯巳妻之二女, 迭爲賓主, 當是時, 已自近君, 豈復有完廩浚井之事? 象欲使二嫂治棲, 當是時, 堯在上, 象還自度得道殺却舜後, 取其二女, 堯便了得否? 必無此事. 然孟子未暇與辨, 且答這下意.」

19-38 生而知之, 學而知之, 亦是才. 問:「生而知之要學否?」 先生曰:「生而知之固不待學, 然聖人必須學.」

19-39 先生每與司馬君實說話, 不曾放過; 如范堯夫, 十件事只爭得三四件便己. 先生曰:「君實只爲能受盡言, 儘人忤逆終不怒, 便是好處.」

19-40 君實嘗問先生云:「欲除一人給事中, 誰可爲者? 願爲光說一人.」 先生曰:「相公何爲若此言也? 如當初泛論人才却可, 今旣如此, 某雖有其人, 何可言?」 君實曰:「出於公口, 入於光耳, 又何害?」 先生終不言. 一本云:「先生曰:『某斷不說.』」

19-41 「先進」·「後進」, 如今人說前輩後輩. 「先進於禮樂」, 謂舊時前輩之人於禮樂, 在今觀之以爲朴野[也]. [後進於禮樂], 謂今晩進之人於禮樂, 在今觀之以爲君子. 君子者, 文質彬彬之名. 蓋周末文盛, 故以前人爲野, 而自以當時爲君子, 不知其過於文也. 故孔子曰:「則吾從先進.」

19-42 孔子弟子善問, 直窮到底. 如問「鄕人皆好之何如?」 曰:「未可也」. 便又問「鄕人皆惡之何如?」 又說「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便問「必不得已而去, 於斯三者何先?」 纔說「去兵」, 便問「不得已而去, 於斯二者何先?」 自非聖人不能答, 便云「去食, 自古皆有死, 民無信不立」. 不是孔子弟子不能如此問, 不是聖人不能如此答.

19-43 禮記儒行·經解, 全不是. 因擧呂與叔解亦云:「儒行誇大之語, 非孔子之言, 然亦不害義理.」 先生曰:「煞害義理. 恰恨易, 便只『潔淨精微』了却; 詩, 便只『溫柔敦原』了却. 皆不是也.」

19-44 祭法如夏后氏郊鯀一片, 皆未可據.

19-45 問:「聖人有爲貧而仕者否?」 曰:「孔子爲乘田委吏是也.」 又問:「或云乘田委吏非爲貧, 爲之兆也.」 先生曰:「乘田委吏却不是爲兆, 爲魯司寇便是爲兆.」 一本此下有十六字云:「有人云:『先生除國子監之命不受, 是固也.』」 先生因言:「近煞有人以此相勉, 某答云: 待饑餓不能出門戶時, 當別相度.」

19-46 荀·揚性已不識, 更說甚道?

19-47 鄧文孚問:「孟子還可爲聖人否?」 曰:「未敢便道他是聖人, 然學已到至處.」 又問:「孟子書中有不是處否?」 曰:「只是門人錄時, 錯一兩字. 如說『大人則藐之』, 夫君子無不敬, 如有心去藐他人, 便不是也. 更說夷·惠處云『皆古聖人』, 須錯字. 若以夷·惠爲聖之淸·聖之和則可, 便以爲聖人則不可. 看孟子意, 必不以夷·惠爲聖人. 如伊尹又別, 初在畎畝, 湯使人問之, 曰:『我何以湯之幣聘爲哉?』是不肯仕也. 及湯盡禮, 然後翻然而從之, 亦是聖之時. 如五就湯, 五就桀, 自是後來事. 蓋已出了, 則當以湯之心爲心, 所以五就桀, 不得不如此.」

19-48 荊公嘗與明道論事不合, 因謂明道曰:「公之學如上壁.」 言難行也. 明道曰:「參政之學如捉風.」 及後來逐不附已者, 獨不怨明道, 且曰:「此人雖未知道, 亦忠信人也.」

19-49 張戩嘗於政事堂與介甫爭辨事, 因擧經語引證. 介甫乃曰:「安石却不會讀書, 賢却會讀書.」 戩不能答. 先生因云:「却不向道, 只這箇便是不會讀書.」

19-50 佛家有印證之說, 極好笑. 豈有我曉得這箇道理後, 因他人道是了方是, 他人道不是便不是? 又五祖令六祖三更時來傳法, 如期去便傳得, 安有此理?

19-51 謝良佐與張繹說:「某到山林中靜處, 便有喜意, 覺著此不是.」 先生曰:「人每至神廟佛殿處便敬, 何也? 只是每常不敬, 見彼乃敬. 若還常敬, 則到佛殿廟宇, 亦只如此. 不知在鬧處時, 此物安在? 直到靜處乃覺.」 繹言:「伊云, 只有這些子已覺.」 先生曰:「這回比舊時煞長進. 這些子已覺固是, 若謂只有這些子, 却未敢信.」 胡本註云:「朱子權親見謝先生云:『某未嘗如此說.』恐傳錄之誤也.」

19-52 「屢空」兼兩意. 惟其能虛中, 所以能屢空. 貨殖便生計較, 纔計較便是不受命, 不受命者, 不能順受正命也. 呂與叔解作如貨殖. 先生云:「傳記中言子貢貨殖處亦多, 此子貢始時事.」

19-53 萬物皆有良能, 如每常禽鳥中, 做得窠[窩]子, 極有巧妙處, 是他良能, 不待學也. 人初生, 只有喫乳一事不是學, 其他皆是學, 人只爲智多害之也.

19-54 「人心」, 私欲也; 「道心」, 正心也. 「危」言不安, 「微」言精微. 惟其如此, 所以要精一. 「惟精惟一」者, 專要精一之也. 精之一之, 始能「允執厥中」. 中是極至處. 或云:介甫說以一守, 以中行, 只爲要事事分作兩處.

19-55 詩小序便是當時國史作. 如當時不作, 雖孔子亦不能知, 况子夏乎? 如大序, 則非聖人不能作.

19-56 「用之鄕人焉, 用之邦國焉.」 如二南之詩及大雅·小雅, 是當時通上下皆用底詩, 蓋是修身治家底事.

19-57 「關雎樂得淑女以配君子」, 淑女郞后妃也, 故言配荇菜以興后妃之柔順. 「左右流之」, 左右者隨水之貎. 「左右采之」者, 順水而采之. 「左右芼之」者, 順水而芼之. 皆是言荇菜柔順之貎, 以興后妃之德. 「琴瑟友之, 鍾鼓樂之」, 言后妃之配君子, 和樂如此也.

19-58 「憂在進賢, 不滛其色, 哀窈窕, 思賢才, 而無傷善之心焉」, 自是關雎之義如此, 非謂后妃也. 此一行甚分明, 人自錯解却.

19-59 口目耳鼻四支之欲, 性也, 然有分焉, 不可謂我須要得, 是有命也. 仁義禮智, 天道在人, 賦於命有厚薄, 是命也, 然有性焉, 可以學, 故君子不謂命.

19-60 「則以學文」, 便是讀書. 人生便知有父子兄弟, 須是先盡得孝弟, 然後讀書, 非謂已前不可讀書.

19-61 禮勝則離, 故「禮之用和爲貴, 先王之道斯爲美, 小大由之」. 樂勝則流, 故「有所不行, 知和而和, 不以禮節之, 亦不可行」. 禮以和爲貴, 故先王之道以此爲美, 而小大由之. 然却有所不行者, 以「知和而和, 不以禮節之」, 故亦不可行也.

19-62 「望道而未之見」, 言文王視民如傷, 以紂在上, 望天下有道而未之見. 「湯執中, 武王不泄邇」, 非謂武王不能執中, 湯却泄邇, 蓋各因一件事言之. 人謂各擧其最盛者非也, 聖人亦無不盛.

19-63 魯得用天子禮樂, 使周公在, 必不肯受, 故孔子曰:「周公之衰乎!」 孔子以此爲周公之衰, 是成王之失也. 介甫謂周公有人臣不能爲之功, 故得用人臣所不得用之禮, 非也. 臣子身上, 沒分外過當底事. 凡言舜言曾子爲孝, 不可謂曾子·舜過於孝也.

19-64 「克明峻德」, 只是說能明峻德之人. 「凡爲天下國家有九經」, 曰修身也, 尊賢也, 親親也. 蓋先尊賢, 然後能親親. 夫親親固所當先, 然不先尊賢, 則不能知親親之道. 禮記言「克明峻德, 顧諟天之明命, 皆自明也」者, 皆由於明也.

19-65 「平章百姓」, 百姓只是民. 凡言百姓處皆只是民, 百官族姓巳前無此說.

19-66 陳平只是幸而成功, 當時順却諸呂, 亦只是畏死. 漢之君臣, 當恁時, 豈有樸素頭爲社稷者? 使後來少主在, 事變却時, 他也則隨却. 如令周勃先入北軍, 陳平亦不是推功讓能底人, 只是占便宜, 令周勃先試難也. 其謀甚拙, 其後成功亦幸. 如人臣之義, 當以王陵爲正.

19-67 周勃當時初入北軍, 亦甚拙, 何事令左袒則甚? 忽然當時皆右袒, 後還如何? 當時已料得必左袒, 又何必更號令? 如未料得, 豈不生變? 只合驅之以義, 管它從與不從.

19-68 韓信初亡, 蕭何追之, 高祖如失左右手, 却兩日不追, 及蕭何反, 問之曰:「何亡也?」 曰:「臣非亡, 乃追亡者也.」 當時高祖豈不知此二人, 乃肯放與項羽, 兩日不追邪? 乃是蕭何與高帝二人商量做來, 欲致韓信之死爾. 當時史官已被高祖瞞過, 後人又被史官瞞.

19-69 惜乎, 韓信與項羽, 諸葛亮與司馬仲達, 不曾合戰. 更得這兩箇戰得幾陣, 不妨有可觀.

19-70 先生每讀史到一半, 便掩卷思量, 料其成敗, 然後却看有不合處, 又更精思, 其間多有幸而成, 不幸而敗. 今人只見成者便以爲是, 敗者便以爲非, 不知成者煞有不是, 敗者煞有是底.

19-71 讀史須見聖賢所存治亂之機, 賢人君子出處進退, 便是格物. 今人只將他見成底事便做是使, 不知煞有誤人處.

19-72 先生在講筵, 嘗典錢使. 諸公因問, 必是俸給大段不足, 後乃知到任不曾請俸. 諸公遂牒戶部, 問不支俸錢. 戶部索前任厤[歷]子. 先生云:「某起自草萊, 無前任厤[歷]子.」 舊例, 初入京官時, 用下狀出給料錢厤[歷], 其意謂朝廷起我, 便當廩人繼粟, 庖人繼肉也. 遂令戶部自爲出券厤[歷]. 戶部只欲與折支, 諸公又理會, 舘閣尙請見錢, 豈有經筵官只請折支? 又檢例, 已無崇政殿說書多時, 戶部遂定, 巳前未請者只與折支, 自後爲始, 支見錢. 先生後自涪陵歸, 復官半年, 不曾請俸. 粮料院吏人忽來索請券狀子. 先生云:「自來不會寫狀子.」 受事人不去, 只令子弟錄與受官月日.

19-73 先生在經筵時, 與趙侍郞·范純甫同在後省行, 見曉示, 至節令, 命婦進表, 賀太皇及太后太妃. 趙·范更問備辦, 因問先生. 先生云:「某家無命婦.」 二公愕然, 問何不叙封? 先生曰:「某當時起自草萊, 三辭然後受命, 豈有今日乃爲妻求封之理?」 其夫人至今無封號. 問:「今人陳乞恩例, 義當然否?」 「人皆以爲本分者不 一作不以. 爲害.」 先生曰:「只爲而今士大夫道得箇乞字慣却, 動不動又是乞也.」 因問:「陳乞封父祖, 如何?」 先生曰:「此事體又別.」 再三請益, 但云:「其說甚長, 待別時說.」

19-74 范堯夫爲蜀漕, 成都帥死, 堯夫權府. 是時, 先生隨侍過成都, 堯夫出送, 先生已行二里, 急遣人追及之, 回至門頭僧寺相見. 堯夫因問:「先生在此, 有何所聞?」 先生曰:「聞公嘗言:『當使三軍之士知事帥君如事父母.』 不知有此語否?」 堯夫愕然, 疑其言非是. 先生曰:「公果有此語, 一國之福也.」 堯夫方喜. 先生却云:「恐公未能使人如此.」 堯夫再三問之. 先生曰:「只如前日公權府, 前帥方死, 便使他臣子張樂大排, 此事當時莫可罷?」 堯夫云:「便是純仁當時不就席, 只令通判伴坐.」 先生曰:「此尤不是.」 堯夫驚愕, 卽應聲曰:「悔當初只合打散便是.」 先生曰:「又更不是. 夫小人心中, 只得些物事時便喜, 不得便不足. 他旣不得物事, 却歸去思量, 因甚不得此物, 元來是爲帥君. 小人須是切己, 乃知思量. 若只與他物事, 他自歸去, 豈更知有思量?」 堯夫乃嗟歎曰:「今日不出, 安得聞此言?」

19-75 先生云:「韓持國服義最不可得. 一日某與持國·范夷叟泛舟于穎昌西湖, 須臾客將云:『有一官員上書, 謁見大資.』 某將謂有甚急切公事, 乃是求知己. 某云:『大資居位, 却不求人, 乃使人到來求己, 是甚道理?』 夷叟云:『只爲正叔 一作姨夫. 太執, 求薦章, 常事也.』 某云:『不然. 只爲曾有不求者不與, 來求者與之, 遂致人如此.』 持國便服.」

19-76 先生初受命, 便在假, 欲迤邐尋醫, 旣而供職. 門人尹焞深難之, 謂供職非是. 先生曰:「新君卽位, 首蒙大恩, 自二千里放回, 亦無道理不受. 某在先朝, 則知某者也. 當時執政大臣皆相知, 故不當如此受. 今則皆無相知, 朝廷之意只是怜其貧, 不使饑餓於我土地. 某須領他朝廷厚意, 與受一月料錢, 然官則某必做不得. 旣已受他誥, 却不供職, 是與不受同. 且畧與供職數日, 承順他朝廷善意了, 然後惟吾所欲.」

19-77 先生因言:「今日供職, 只第一件便做他底不得. 吏人押申轉運司狀, 某不曾簽. 國子監自係臺省, 臺省係朝廷官. 外司有事, 合行申狀, 豈有臺省倒申外司之理? 只爲從前人只計較利害, 不計較事體, 直得恁地. 須看聖人欲正名處, 見得道名不正時, 便至禮樂不興, 自然住不得. 夫禮樂, 豈玉帛之交錯, 鍾鼓之鏗鏘哉? 今日第一件便如此. 人不知, 一似好做作只這些子. 某便做他官不得, 若做他底時, 須一一與理會.」

19-78 謝某曾問:「涪州之行, 知其由來, 乃族子與故人耳.」 族子謂程公孫, 故人謂邢恕. 先生答云:「族子至愚, 不足責. 故人至 一作情. 厚, 不敢疑. 孟子旣知 一作繫之. 天, 安用尤臧氏?」 因問:「邢七雖爲惡, 然必不到更傾先生也.」 先生曰:「然. 邢七亦有書到某云:『屢於權宰處言之.』 不知身爲言官, 却說此話. 未知傾與不傾, 只合救與不救, 便在其間.」 又問:「邢七久從先生, 想都無知識, 後來極狼狽.」 先生曰:「謂之全無知則不可, 只是義理不能勝利欲之心, 便至如此也.」

19-79 先生云:「某自十七八讀論語, 當時已曉文義, 讀之愈久, 但覺意味深長. 論語, 有讀了後全無事者, 有讀了後其中得一兩句喜者, 有讀了後知好之者, 有讀了後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

19-80 今人不會讀書. 如「誦詩三百, 授之以政, 不達; 使於四方, 不能專對; 雖多, 亦奚以爲?」 須是未讀詩時, 授以政不達, 使四方不能專對; 旣讀詩後, 便達於政, 能專對四方, 始是讀詩. 「人而不爲周南·召南, 其猶正墻面而立.」 須是未讀周南·召南, 一似面墻; 到讀了後, 便不面墻, 方是有驗. 大抵讀書, 只此便是法. 如讀論語, 舊時未讀是這箇人, 及讀了後又只是這箇人, 便是不曾讀也.

19-81 大率上一爻皆是師保之任, 足以當此一爻也.

19-82 若要不學佛, 須是見得他小, 便自然不學.

19-83 文中子本是一隱君子, 世人往往得其議論, 附會成書. 其間極有格言, 荀·揚道不到處. 又有一件事, 半截好, 半截不好. 如魏徵問:「聖人有憂乎?」 曰:「天下皆憂, 吾獨得不憂?」 問疑, 曰:「天下皆疑吾獨得不疑?」 徵退, 謂董常曰:「樂天知命吾何憂? 窮理盡性吾何疑?」 此言極好. 下半截却云:「徵所問者迹也, 吾告汝者心也, 心迹之判久矣.」 便亂道. 19-84 文中子言:「封禪之費, 非古也, 其秦·漢之侈心乎?」 此言極好. 古者封禪, 非謂誇治平, 乃依本分祭天地, 後世便把來做一件矜誇底事. 如周頌告成功, 乃是陳先王功德, 非謂誇自己功德.

19-85 文中子續經甚謬, 恐無此. 如續書始於漢, 自漢已來制詔[誥], 又何足記? 續詩之備六伐, 如晉·宋·後魏·北齊·後周·隋之詩, 又何足采?

19-86 韓退之言「孟子醇乎醇」, 此言極好, 非見得孟子意, 亦道不到. 其言「荀·揚大醇小疵」, 則非也. 荀子極偏駮, 只一句「性惡」, 大本已失. 揚子雖少過, 然己自不識性, 更說甚道?

19-87 韓退之言「博愛之謂仁, 行而宜之之謂義, 由是而之焉之謂道, 足乎己無待於外之謂德」, 此言却好. 只云「仁與義爲定名, 道與德爲虛位」, 便亂說. 只如原道一篇極好. 退之每有一兩處, 直是搏得親切, 直似知道, 然却只是博也.

19-88 問:「文中子謂『諸葛亮無死, 禮樂其有興乎!』諸葛亮可以當此否?」 先生曰:「禮樂則未敢望他, 只說諸葛已近王佐.」 又問:「如取劉璋事, 如何?」 先生曰:「只是這一事大不是, 便是計較利害. 當時只爲不得此, 則無以爲資. 然豈有人特地出迎他, 却於坐上執之? 大叚害事, 只是箇爲利. 君子則不然, 只一箇義不可便休, 豈可苟爲?」 又問:「如湯兼弱攻昧, 如何?」 先生曰:「弱者兼之, 非謂幷兼取他, 只爲助他, 與之相兼也. 昧者乃攻, 亂者乃取, 亡者乃侮.」

19-89 張良亦是箇儒者, 進退間極有道理. 人道漢高祖能用張良, 却不知是張良能用高祖. 良計謀不妄發, 發必中. 如後來立太子事, 皆是能使高祖必從, 使之左便左, 使之右便右, 豈不是良用高祖乎? 良本不事高祖, 常言爲韓王送沛公. 觀良心, 只是爲天下, 且與成就却事. 後來與赤松子遊, 只是箇不肯事高祖如此.

19-90 五德之運, 却有這道理. 凡事皆有此五般. 自小至大, 不可勝數. 一日言之, 便自有一日陰陽; 一時言之, 便自有一時陰陽; 一歲言之, 便有一歲陰陽; 一紀言之, 便自有一紀陰陽; 氣運不息, 如王者一代, 又是一箇大陰陽也. 唐是土德, 便少河患; 本朝火德, 多水一作火. 災. 蓋亦有此理. 只是須於這上有道理. 如關郞上百年事最好, 其閒須言如此處之則吉. 不如此處之則凶. 每事如此. 蓋雖是天命, 可以人奪也. 如仙家養形, 以奪旣衰之年; 聖人有道, 以延已衰之命, 只爲有這道理.

19-91 或云:「尋常觀人出辭氣, 便可知人.」 先生曰:「亦安可盡? 昔橫渠嘗以此觀人, 未嘗不中, 然某不與他如此. 後來其弟戩亦學他如此, 觀人皆不中, 此安可學?」

19-92 觀素問文字氣象, 只是戰國時人作. 謂之三墳書, 則非也, 道理却總是. 想當時亦須有來歷, 其間只是氣運使不得. 錯不錯未說, 就使其法不錯, 亦用不得. 除是堯·舜時, 十日一風, 五日一雨, 始用得. 且如說潦旱, 今年氣運當潦, 然有河北潦, 江南旱時, 此且做各有方氣不同, 又却有一州一縣之中潦旱不同者, 怎生定得?

19-93 學佛者多要忘是非, 是非安可忘得? 自有許多道理, 何事忘爲? 夫事外無心, 心外無事. 世人只被爲物所役, 便覺苦事多. 若物各付物, 便役物也. 世人只爲一齊在那昏惑迷暗海中, 拘滯執泥坑裏, 便事事轉動不得, 沒著身處.

19-94 莊子齊物. 夫物本齊, 安俟汝齊? 凡物如此多般, 若要齊時, 別去甚處下脚手? 不過得推一箇理一也. 物未嘗不齊, 只是你自家不齊, 不干物不齊也.

19-95 先生在經筵, 聞禁中下後苑作坊取金水桶貳隻, 因見潞公問之. 潞公言:「無. 彦博曾入禁中, 見只是朱紅, 無金爲者.」 某遂令取文字示潞公, 潞公始驚怪. 某當時便令問, 欲理會, 却聞得長樂宮遂己. 當時恐是皇帝閣中, 某須理會.

19-96 先生舊在講筵, 說論語「南容三復白圭」處, 內臣貼却容字, 因問之. 內臣云:「是上舊名.」 先生講罷, 因說:「適來臣講書, 見內臣貼却容字. 夫人主處天下之尊, 居億兆之上, 只嫌怕人尊奉過當, 便生驕心, 皆是左右近習之人養成之也. 嘗觀仁宗時, 宮嬪謂正月爲初[始]月, 蒸餅爲炊餅, 皆此類. 請自後, 只諱正名, 不諱嫌名及舊名.」 纔說了, 次日孫莘老講論語, 讀子畏於匡爲正. 先生云:「且著箇地名也得. 子畏於正, 是甚義理?」 又講「君祭先飯」處, 因說:「古人飮食必祭, 食穀必思始耕者, 食菜必思始圃者, 先王無德不報如此. 夫爲人臣者, 居其位, 食其祿, 必思何所得爵祿來處, 乃得於君也. 必思所以報其君, 凡勤勤盡忠者, 爲報君也. 如人主所以有崇高之位者, 蓋得之於天, 與天下之人共戴也, 必思所以報民. 古之人君視民如傷, 若保赤子, 皆是報民也.」 每講一處, 有以開導人主之心處便說. 始初內臣宮嬪門皆攜筆在後抄錄, 後來見說著佞人之類皆惡之. 呂微仲使人言:「今後且刻可傷觸人.」 范堯夫云:「但不道著名字, 儘說不妨.」 又講君祭以下, 甫田本添.

19-97 或問:「橫渠言聖人無知, 因問有知.」 先生曰:「纔說無知, 便不堪是聖人. 當人不問時, 只與木石同也?」

19-98 先生云:「呂與叔守橫渠學甚固, 每橫渠無說處皆相從, 纔有說了, 便不肯回.」

19-99 蘇昞錄橫渠語云:「和叔言香聲. 橫渠云:『香與聲猶是有形, 隨風往來, 可以斷續, 猶爲粗耳. 不如淸水. 今以淸冷水置之銀器中, 隔外便見水珠, 曾何漏隙之可通? 此至淸之神也.』 先生云:『此亦見不盡, 却不說此是水之淸, 銀之淸. 若云是水, 因甚置瓷椀中不如此?』」

卷二十: 周伯忱錄 ; 伊川先生語六

20-01 問:「左氏言子路助衛輒, 觀其學已升堂, 肯如是否?」 曰:「子路非助輒, 只爲孔悝陷於不義, 欲救之耳. 蓋蒯聵不用君父之命而入立, 强盟孔悝, 孔悝不合從之故也.」 曰:「子路當時可以免難否?」 曰:「不可免.」

20-02 問:「左傳可信否?」 曰:「不可全信, 信其可信者耳. 某年二十[貳拾]時, 看春秋, 黃聲隅問某如何看? 答之曰:『有兩句法云: 以傳考經之事迹, 以經別傳之眞僞.』」 又問:「公·穀如何?」 曰:「又次於左氏.」 「左氏卽是丘明否?」 曰:「傳中無丘明字, 不可考.」

20-03 問:「『此之謂自慊』與『吾何慊乎哉』之慊, 同否?」 曰:「慊字則一也. 不足謂之慊. 動於中亦謂之慊, 看用處如何.」


卷二十一上: 師說 ; 伊川先生語七上

21上-01 宣仁山陵, 程子往赴, 呂汲公爲使. 時朝廷以舘職授子, 子固辭. 公謂子曰:「仲尼亦不如是.」 程子對曰:「公何言哉? 某何人, 而敢比仲尼? 雖然, 某學仲尼者, 於仲尼之道, 固不敢異. 公以謂仲尼不如是, 何也?」 公曰:「陳恒弑其君, 請討之, 魯不用則亦已矣.」 子未及對, 會殿帥苖公至, 子辟之幕府, 見公壻王讜. 讜曰:「先生不亦甚乎? 欲朝廷如何處先生也?」 子曰:「且如朝廷議北郊, 所議不合禮, 取笑天下. 後世豈不知有一程某, 亦嘗學禮, 何爲而不問也?」 讜曰:「北郊如何?」 曰:「此朝廷事, 朝廷不問而子問之, 非可言之所也.」 其後有問:「汲公所言陳恒之事, 是歟?」 曰:「於傳, 仲尼是時已不爲大夫, 公誤言也.」

21上-02 呂汲公以百縑遺子, 子辭之. 時子族兄子公孫在旁, 謂子曰:「勿爲己甚, 姑受之.」 子曰:「公之所以遺某者以某貧也. 公位宰相, 能進天下之賢, 隨才而任之則天下受其賜也. 何獨某貧也. 天下賢者亦衆矣. 公帛固多恐公不能周也.」

21上-03 殿帥苖公問程子曰:「朝廷處先生, 如何則可, 程子對曰:「且如山陵事. 苟得專處, 雖永安尉可也.」

21上-04 程子曰:「古之學者易, 今之學者難. 古人自八歲入小學, 十五入大學, 有文采以養其目, 聲音以養其耳. 威儀以養其四體, 歌舞以養血氣, 今則俱亡矣, 惟義理以養其心爾, 可不勉哉!」

21上-05 范公堯夫攝帥成都, 程子將告歸, 別焉. 公曰:「願少留, 某將別.」 子曰:「旣別矣. 何必復勞輿衛?」遂行. 公使人要於路曰:「願一見也.」旣見, 曰:「先生何以敎我?」 子曰:「公嘗言爲將帥當使士卒視己如父母, 然後可用, 然乎?」 公曰:「如何?」 子曰:「公言是也. 然公爲政不若是, 何也?」 公曰:「可得聞歟?」 子曰:「舊帥新亡, 而公張樂大饗將校於府門, 是敎之視帥如父母乎?」 曰:「亦疑其不可, 故使屬官攝主之也.」 子曰:「是尤不可也. 公與舊帥同僚也, 失同僚之義, 其過小; 屬官於主帥, 其義重.」 曰:「廢饗而頒之酒食, 如何?」 曰:「無頒也. 武夫視酒食爲重事, 弗頒, 則必思其所以而知事帥之義, 乃因事而敎也.」 公曰:「若從先生言而不來, 則不聞此矣.」 其喜聞義如此.

21上-06 程子在講筵, 執政有欲用之爲諫官者. 子聞, 以書謝曰:「公知射乎? 有人執弓於此, 發而多中, 人皆以爲善射矣. 一日, 使羿立於其傍, 道之以彀率之法. 不從, 羿且怒而去矣. 從之, 則戾其故習而失多中之功. 一作巧. 故不若處羿於無事之地, 則羿得盡其言, 而用舍羿不恤也. 某才非羿也. 然聞羿之道矣. 慮其害公之多中也.」

21上-07 謝湜自蜀之京師, 過洛而見程子. 子曰:「爾將何之?」 曰:「將試敎官.」 子弗答. 湜曰:「何如?」 子曰:「吾嘗買婢, 欲試之, 其母怒而弗許, 曰:『吾女非可試者也.』 今爾求爲人師而試之, 必爲此媼笑也.」 湜遂不行. 一本云. 湜不能用. 又云:謝湜求見者三, 不許, 因陳經正以請, 先生曰:「聞其來問易, 遂爲說以獻貴人.」 註云: 獻蔡卞, 如用說桎梏之類.

21上-08 謝愔見程子, 子留語, 因請曰:「今日將沐.」 子曰:「豈無他日?」 曰:「今日吉也.」 子曰:「豈爲士而惑此也邪?」 曰:「愔固無疑矣. 在已庸何恤? 第云不利父母.」 子曰:「有人呼於市者曰:『毁瓦畫墁則利父母也. 否則不利於父母.』 子亦將毁瓦畫墁乎?」 曰:「此狂人之言也, 何可信?」 「然則子所信者, 亦狂言爾.」

21上-09 先生謂繹曰:「吾受氣甚薄, 三十而浸盛, 四十五十而後完. 今生七十二年矣, 校其筋骨, 於盛年無損也.」 又曰:「人待老而求保生, 是猶貧而厚蓄積, 雖勤亦無補矣.」 繹曰:「先生豈以受氣之薄而後爲保生邪?」 夫子黙然曰:「吾以忘生狥欲爲深恥.」

21上-10 程子與客語爲政. 程子曰:「甚矣. 小人之無行也! 牛壯食其力. 老則屠之.」 客曰: 不得不然也. 牛老不可用, 屠之猶得半牛之價, 復稱貸以買壯者, 不爾則廢耕矣. 且安得芻粟養無用之牛乎?」 子曰:「爾之言, 知計利而不知義者也. 爲政之本, 莫大於使民興行, 民俗善而衣食不足者, 未之有也. 水旱螟蟲之災, 皆不善之致也.」

21上-11 邵堯夫謂程子曰:「子雖聰明, 然天下之事亦衆矣. 子能盡知邪?」 子曰:「天下之事, 某所不知者固多. 然堯夫所謂不知者何事?」 是時適雷起, 堯夫曰:「子知雷起處乎?」 子曰:「某知之, 堯夫不知也.」 堯夫愕然曰:「何謂也?」 子曰:「旣知之, 安用數推也? 以其不知, 故待推而後知.」 堯夫曰: 「子以爲起於何處?」 子曰:「起於起處.」 堯夫瞿然稱善.

21上-12 張子厚罷太常禮院歸關中, 過洛而見程子. 子曰:「比太常禮院所議, 可得聞乎?」 子厚曰:「 大事皆爲禮房檢正所奪, 所議惟小事爾.」 子曰:「小事謂何?」 子厚曰:「如定謚及龍女衣冠.」 子曰:「龍女衣冠如何?」 子厚曰:「當依夫人品秩, 蓋龍女本封善濟夫人.」 子曰:「某則不能. 旣曰龍, 則不當被人衣冠. 矧大河之塞, 本上天降祐, 宗廟之靈, 朝廷之德, 而吏士之勞也. 龍何功之有? 又聞龍有五十三廟, 皆曰三娘子, 一龍邪? 五十三龍邪? 一龍則不當有五十三廟, 五十三龍則不應盡爲三娘子也.」 子厚黙然.

21上-13 韓持國帥許, 程子往見, 謂公曰:「適市中聚浮圖, 何也?」 公曰:「爲民祈福也.」 子曰:「福斯民者, 不在公乎?」

21上-14 韓公持國使掾爲亭, 成而蓮已生其前, 蓋掾盆植而置之. 公甚喜. 程子曰:「斯可惡也. 使之爲亭, 而更爲此以說公, 非端人也.」 公曰:「柰何人見之則喜!」

21上-15 韓公持國與范公彝叟·程子爲泛舟之遊. 典謁白有士人堅欲見公. 程子曰:「是必有故, 亟見之.」 頃之, 遽還. 程子問:「客何爲者?」 曰:「上書.」 子曰:「言何事?」 曰:「求薦爾.」 子曰:「如斯人者公缺一字. 無薦, 夫爲國薦賢, 自當求人, 豈可使人求也?」 公曰:「子不亦甚乎?」 范公亦以子爲不通. 子曰:「大底今之大臣, 好人求已, 故人求之. 如不好, 人豈欲求怒邪?」 韓公遂以爲然.

21上-16 韓持國罷門下侍郞, 出帥南陽, 已出國門, 程子往見之. 子時在講筵, 公驚曰:「子來見我乎? 子亦危矣.」 程子曰:「只知履安地, 不知其危.」 坐頃之, 公不言. 子曰:「公有不豫色, 何也?」 公曰:「在維固無足道, 所慮者貽兄姊之憂耳.」 子曰:「領帥南陽, 兄姊何所憂?」 公悟曰:「正爲定力不固耳.」

21上-17 謝公師直與程子論易, 程子未之許也. 公曰:「昔與伯淳, 亦謂景溫於春秋則可, 易則未也.」 程子曰:「以某觀之, 二公皆深於易者也.」 公曰:「何謂也?」 子曰:「以監司論學, 而主簿敢以爲非, 爲監司者不怒, 爲主簿者敢言, 非深於易而何?」

21上-18 張閎中以書問易傳不傳, 及曰「易之義本起於數」. 程子答曰:「易傳未傳, 自量精力未衰, 尙冀有少進爾. 然亦不必直待身後, 覺老耄則傳矣. 書雖未出, 學未嘗不傳也. 第患無受之者爾. 來書云:『易之義本起於數.』 謂義起於數則非也. 有理而後有象, 有象而後有數. 易因象以明理, 由象以知數, 得其義則象數在其中矣. 必欲窮象之隱微, 盡數之毫忽, 乃尋流逐末, 術家之所尙, 非儒者之所務也, 管輅·郭璞之學是也.」 又曰:「理無形也, 故因象以明理. 理見乎辭矣, 則可由辭以觀象. 故曰『得其義則象數在其中矣.』」

21上-19 子言范公堯夫之寬大也. 「昔余過成都, 公時攝帥, 有言公於朝者, 朝廷遣中使降香峨眉, 實察之也. 公一日訪予款語, 予問曰:『聞中使在此, 公何暇也?』 公曰:『不爾則拘束.』已而中使果怒, 以鞭傷傳言者耳. 屬官喜謂公曰:『此一事足以塞其謗, 請聞於朝.』 公旣不折言者之爲非, 又不奏中使之過也. 其有量如此.」

21上-20 程子過成都, 時轉運判官韓宗道議減役, 至三大戶亦減一人焉. 子曰:「只聞有三大戶, 不聞兩也.」 宗道曰:「三亦可, 兩亦可, 三之名不從天降地出也.」 子曰:「乃從天降地出也. 古者朝有三公, 國有三老, 『三人占則從二人之言』, 『三人行, 則必得我師焉』. 若止二大戶, 則一人以爲是, 一人以爲非, 何從而決? 三則從二人之言矣. 雖然, 近年諸縣有使之分治者, 亦失此意也.」

21上-21 繹曰:「鄒浩以極諫得罪, 世疑其賣直也.」 先生曰:「君子之於人也, 當於有過中求無過, 不當於無過中求有過.」

21上-22 程子之盩厔, 時樞密趙公瞻持喪居邑中, 杜門謝客, 使侯隲語子以釋氏之學. 子曰:「禍莫大於無類. 釋氏使人無類, 可乎?」 隲以告趙公. 公曰:「天下知道者少, 不知道者衆, 自相生養, 何患乎無類也? 若天下盡爲君子, 則君子將誰使?」 侯子以告. 程子曰:「豈不欲人人盡爲君子哉? 病不能耳. 非利其爲使也. 若然, 則人類之存, 不賴於聖賢, 而賴於下愚也.」 趙公聞之, 笑曰:「程子未知佛道弘大耳.」 程子曰:「釋氏之道誠弘大, 吾聞傳者以佛逃父入山, 終能成佛. 若儒者之道, 則當逃父時已誅之矣, 豈能俟其成佛也?」

21上-23 韓公持國與程子語, 歎曰:「今日又暮矣.」 程子對曰:「此常理從來如是, 何歎爲?」 公曰:「老者行去矣.」 曰:「公勿去可也.」 公曰:「如何能勿去?」 子曰:「不能則去可也.」


卷二十一下: 附師說後 ; 伊川先生語七下

21下-01 幽王失道, 始則萬物不得其性, 而後恩衰於諸侯以及其九族, 其甚也, 至於視民如禽獸. 魚藻之什, 其序如此.

21下-02 孔子之時, 諸侯甚强大, 然皆周所封建也. 周之典禮雖甚廢壞, 然未泯絶也. 故齊·晉之霸, 非挾尊王之義, 則不能自立. 至孟子時則異矣. 天下之大國七, 非周所命者四, 先王之政絶而澤竭矣. 夫王者, 天下之義主也. 民以爲王, 則謂之天王天子; 民不以爲王, 則獨夫而已矣. 二周之君, 雖無大惡見絶於天下, 然獨夫也. 故孟子勉齊·梁以王者, 與孔子之所以告諸侯不同. 君子之救世, 時行而已矣.

21下-03 不動心有二: 有造道而不動者, 有以義制心而不動者. 此義也, 此不義也, 義吾所當取, 不義吾所當捨, 此以義制心者也. 義在我, 由而行之, 從容自中, 非有所制也, 此不動之異.

21下-04 凡有血氣之類, 皆具五常, 但不知充而已矣.

21下-05 勇者所以敵彼者也, 苟爲造道而心不動焉, 則所以敵物者, 不賴勇而裕如矣.

21下-06 理也, 性也, 命也, 三者未嘗有異. 窮理則盡性, 盡性則知天命矣. 天命猶天道也, 以其用而言之則謂之命, 命者造化之謂也.

21下-07 書言天叙, 天秩. 天有是理, 聖人循而行之, 所謂道也. 聖人本天, 釋氏本心.

21下-08 忠者, 無妄之謂也. 忠, 天道也. 恕, 人事也. 忠爲體, 恕爲用. 「忠恕違道不遠」, 非一以貫之之忠恕也.

21下-09 眞近誠, 誠者無妄之謂.

21下-10 氣有善不善, 性則無不善也. 人之所以不知善者, 氣昏而塞之耳. 孟子所以養氣者, 養之至則淸明純全, 而昏塞之患去矣. 或曰養心, 或曰養氣, 何也? 曰:「養心則勿害而已, 養氣則志有所帥也.」

21下-11 賤妾得進御於君, 是其僭恣可行, 而分限得踰之時也. 乃能謹於「抱衾與裯」, 而知「命之不猶」, 則敎化至矣.

21下-12 心生道也, 有是心, 斯具是形以生. 惻隱之心, 人之生道也, 雖桀·跖不能無是以生, 但戕賊之以滅天耳. 始則不知愛物, 俄而至於忍, 安之以至於殺, 充之以至於好殺, 豈人理也哉?

21下-13 有欲亂之人, 而無與亂者, 則雖有强力, 弗能爲也. 今有劫人以殺人者, 則先治劫者, 而殺者次之. 將以垂訓於後世, 則先殺者而後劫者. 春秋書「鄭公子歸生殺其君夷」是也.

21下-14 諸葛瑾使蜀, 其弟亮, 與瑾非公會不覿. 亮之處瑾爲得矣. 使吳之知瑾, 如備之遇亮, 復何嫌而不得悉兄弟之懽也!

21下-15 春秋喪昏無譏, 蓋日月自見, 不必譏也. 唯哀姜以禫中納幣, 則重疊譏之: 曰「逆婦」, 曰「 夫人至」, 恐後世不以爲非也. 他皆曰「逆女」, 此獨云「婦」, 而又不曰「夫人」, 蓋已納幣則爲婦, 違禮而昏則不可謂之夫人.

21下-16 「貞而不諒」, 猶大信不約也.

21下-17 智出於人之性. 人之爲智, 或入於巧僞, 而老·莊之徒遂欲棄知, 是豈性之罪也哉? 善乎孟子之言:「所惡於知者, 爲其鑿也.」

21下-18 孔子之時, 道雖不明, 而異端之害未甚, 故其論伯夷也以德. 孟子之時, 道益不明, 異端之害滋深, 故其論伯夷也以學. 道未盡乎聖人, 則推而行之, 必有害矣. 故孟子推其學術而言之也. 夫闢邪說以明先王之道, 非拔本塞源不能也.

21下-19 靑蠅詩言樊·棘·榛, 言二人·四國. 自樊而觀之, 則樊爲近而棘·榛爲遠; 自二人而觀之, 則二人爲小而四國爲大. 讒人之情, 常欲汙白以爲黑也, 而其言不可以直達, 故必營營往來, 或自近以至於遠, 或自小而至於大, 然後其說得行矣.

21下-20 文王之德, 正與天合, 「明明於下」者, 乃「赫赫於上」者也.

21下-21 孟子曰:「强恕而行, 求仁莫近焉.」 有忠矣, 而行之以恕, 則以無我爲體, 以恕爲用. 所謂「强恕而行」者, 知以己之所好惡處人而己, 未至於無我也. 故「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達而達人」, 所以「爲仁之方」也.

21下-22 富文忠公辭疾歸第, 以其俸券還府, 府受之. 先生曰:「受其納券者固無足議, 然納者亦未爲得也. 留之而無請可矣.」

21下-23 名分正則天下定.

21下-24 「人心惟危, 道心惟微.」 心, 道之所在; 微, 道之體[本]也. 心與道, 渾然一也. 對放其良心者言之, 則謂之道心; 放其良心則危矣. 「惟精惟一」, 所以行道也.

21下-25 伊川先生病革, 門人郭忠孝往視之, 子瞑目而臥. 忠孝曰:「夫子平生所學, 正要此時用.」 子曰:「道著用便不是.」 忠孝未出寢門而子卒. 一本作或人仍載尹子之言曰:「非忠孝也. 忠孝自黨事起, 不與先生往來, 先生卒, 亦不致奠.」


卷二十二上: 伊川雜錄 - 宜興唐棣彦思編

22上-01 棣初見先生, 問「初學如何?」 曰:「入德之門, 無如大學. 今之學者, 賴有此一篇書存, 其他莫如論·孟.」

22上-02 先生曰:「古人有聲音以養其耳, 采色以養其目, 舞蹈以養其血脉, 威儀以養其四體. 今之人只有理義以養心, 又不知求.」

22上-03 又問:「如何是格物?」先生曰:「格, 至也, 言窮至物理也.」又問:「如何可以格物?」曰:「但立誠意去格物, 其遲速卻在人明暗也. 明者格物速, 暗者格物遲.」

22上-04 先生曰:「孔子弟子. 顔子而下. 有子貢.」 伯溫問:「子貢, 後人多以貨殖短之.」 曰:「子貢之貨殖, 非若後世之豐財, 但此心未去耳.」 周恭先字伯溫.

22上-05 潘子文問「由之瑟奚爲於丘之門」, 如何? 曰:「此爲子路於聖人之門有不和處.」 伯溫問:「子路旣於聖人之門有不和處, 何故學能至於升堂?」 曰:「子路未見聖人時, 乃暴悍之人, 雖學至於升堂, 終有不和處.」 潘旻字子文.

22上-06 先生曰:「古人有言曰:『共君一夜話, 勝讀十年書.』 若一日有所得, 何止勝讀十年書也? 嘗見李初平問周茂叔云:『某欲讀書, 如何?』 茂叔曰:『公老矣, 無及也. 待某只說與公.』 初平遂聽說話, 二年乃覺悟.」

22上-07 先生語子良曰:「納拜之禮, 不可容易. 非己所尊敬, 有德義服人者不可. 余平生只拜二人, 其一呂申公, 其一張景觀奉議也. 昔有數人同坐, 說一人短, 其間有二人不說. 問其故, 其一曰:『某曾拜他.』 其一曰:『某曾受他拜.』 王拱辰君貺初見周茂叔, 爲與茂叔世契, 便受拜. 及坐上, 大風起, 說大畜卦, 一作說風天小畜卦. 君貺乃起曰:『某適來, 不知受却公拜, 今某却當納拜.』 茂叔走避. 君貺此一事亦過人.」 謝用休問:「當受拜, 不當受拜?」 曰:「分已定, 不受乃是.」 謝天申字用休, 溫州人.

22上-08 先生曰:「曾見韓持國說, 有一僧, 甚有所得, 遂招來相見, 語甚可愛. 一日謁之, 其僧出, 暫憇[憩]其室, 見一老行, 遂問其徒曰:『爲誰?』 曰:『乃僧之父, 今則師孫也.』 因問:『僧如何待之?』 曰:『待之甚厚. 凡晩參時, 必曰此人老也, 休來.』 以此遂更不見之, 父子之分, 尙已顚倒矣.」

22上-09 先生曰:「祭祀之禮, 難盡如古制, 但以義起之可也.」 富公問配享, 先生曰:「合葬用元妃, 配享用宗子之所出.」 又問:「祭用三獻, 何如?」 曰:「公是上公之家, 三獻大薄. 右之樂九變, 乃是九獻.」 曰:「兄弟可爲昭穆否?」 曰:「國家弟繼兄, 則是繼位, 故可爲昭穆, 士大夫則不可.」

22上-10 棣問:「禮記言:『有忿懥·憂患·恐懼·好樂, 則心不得其正.』如何得無此數端?」 曰:「非言無, 只言有此數端則不能以正心矣.」 又問:「聖人之言可踐否?」 曰:「苟不可踐, 何足以垂敎萬世?」

22上-11 伯溫問:「學者如何可以有所得?」 曰:「但將聖人言語玩味久, 則自有所得. 當深求於論語, 將諸弟子問處便作己問, 將聖人答處便作今日耳聞, 自然有得. 孔·孟復生, 不過以此敎人耳. 若能於論·孟中深求玩味, 將來涵養成甚生氣質!」

22上-12 又問:「顔子如何學孔子到此深邃?」 曰:「顔子所以大過人者, 只是得一善則拳拳服膺, 與能屢空耳.」 棣問:「去驕吝, 可以爲屢空否?」 曰:「然. 驕吝最是不善之總名. 驕, 只爲有己. 吝, 如不能改過, 亦是吝.」

22上-13 伯溫又問:「心術最難, 如何執持?」 曰:「敬.」

22上-14 棣問:「看春秋如何看?」 先生曰:「某年二十時看春秋, 黃贅隅問某如何看? 某答曰:『以傳考經之事迹, 以經別傳之眞僞.』」

22上-15 先生曰:「史記載宰予被殺, 孔子羞之. 嘗疑田氏不敗, 無緣被殺. 若爲齊君而死, 是乃忠義. 孔子何羞之有? 及觀左氏, 乃是闞止爲陳常所殺, 亦字子我, 謬誤如此.」

22上-16 用休問:「夫子賢於堯·舜, 如何?」 子曰:「此是說功. 堯·舜治天下, 孔子又推堯·舜之道而垂敎萬世. 門人推尊, 不得不然.」 伯溫又問:「堯·舜, 非孔子, 其道能傳後世否?」 曰:「無孔子, 有甚憑據處?」

22上-17 子文問:「『師也過, 商也不及』, 如論交, 可見否?」 曰:「氣象間亦可見.」 又曰:「子夏·子張皆論交, 子張所言是成人之交, 子夏是小子之交.」 又問:「『主忠信, 毋友不如已者』」, 如何?」 曰:「無友不忠信之人.」

22上-18 棣問:「使孔·孟同時, 將與孔子並駕其說於天下邪? 將學孔子邪?」 曰:「安能並駕? 雖顔子亦未達一間耳. 顔·孟雖無大優劣, 觀其立言, 孟子終未及顔子. 昔孫莘老嘗問顔·孟優劣, 答之曰:『 不必問, 但看其立言如何. 凡學者讀其言便可以知其人, 若不知其人, 是不知言也.』」

22上-19 又問:「大學知本, 止說『聽訟吾猶人也, 必也使無訟乎? 無情者不得盡其辭, 大畏民志』, 何也?」 曰:「且擧此一事, 其他皆要知本, 聽訟則必使無訟是本也.」

22上-20 李嘉仲問:「『裁成天地之道, 輔相天地之宜』, 如何?」 曰:「天地之道, 不能自成, 須聖人裁成輔相之. 如歲有四時, 聖人春則敎民播種, 秋則敎民收穫, 是裁成也: 敎民鋤耘灌漑, 是輔相也.」 又問:「『以左右民』如何?」 「古之盛時, 未嘗不敎民, 故立之君師, 設官以治之. 周公師保萬民, 與泰[此]卦言『左右民』, 皆是也. 後世未嘗敎民, 任其自生自育, 只治其鬪而已.」 李處遯字嘉仲.

22上-21 張思叔問:「『賢賢易色』如何?」 曰:「見賢卽變易顔色, 愈加恭敬.」

22上-22 棣問:「春秋書王如何?」 曰:「聖人以王道作經, 故書王.」 范文甫問:「杜預以謂周王, 如何?」 曰:「聖人假周王以見意.」 棣又問:「漢儒以謂王加正月上, 是正朔出於天子, 如何?」 曰:「此乃自然之理. 不書春王正月, 將如何書? 此漢儒之惑也.」

22上-23 先生將傷寒藥與兵士, 因曰:「在墳所與莊上, 常合藥與人. 有時自笑, 以此濟人, 何其狹也! 然只做得這箇事.」

22上-24 思叔告先生曰:「前日見敎授夏侯旄, 甚歎服.」 曰:「前時來相見, 問後極說與他來. 旣問, 却不管他好惡, 須與盡說與之. 學之久, 染習深, 不是盡說, 力抵[詆]介甫, 無緣得他覺悟. 亦曾說介甫不知事君道理, 觀他意思, 只是要『樂子之無知』. 如上表言:『秋水旣至, 因知海若之無窮; 大明旣升, 豈有爝火之不息[熄]?』 皆是意思常要己在人主上. 自古主聖臣賢, 乃常理, 何至如此! 又觀其說魯用天子禮樂云: 『周公有人臣所不能爲之功, 故得用人臣所不得用之禮樂.』 此乃大叚不知事君. 大凡人臣身上, 豈有過分之事? 凡有所爲, 皆是臣職所當爲之事也. 介甫平居事親最孝, 觀其言如此, 其事親之際, 想亦洋洋自得, 以爲孝有餘也. 臣子身上皆無過分事, 惟是孟子知之, 如說曾子, 只言『事親若曾子可矣』. 不言有餘, 只言可矣. 唐子方作一事, 後無聞焉, 亦自以爲報君足矣, 當時所爲, 蓋不誠意.」 嘉仲曰:「陳瓘亦可謂難得矣.」 先生曰:「陳瓘却未見其已.」 夏侯旄字節夫.

22上-25 伯溫問:「西狩獲麟已後, 又有二年經, 不知如何?」 曰:「是孔門弟子所續. 當時以謂必能盡得聖人作經之意, 及再三考究, 極有失作經意處.」

22上-26 亨仲問:「表記言『仁右也, 道左也; 仁者人也, 道者義也』. 如何?」 曰:「本不可如此分別, 然亦有些子意思.」 又問:「莫是有輕重否?」 曰:「却是有陰陽也. 此却是儒者說話. 如經解, 只是弄文墨之士爲之.」

22上-27 又問:「如臧武仲之知, 公綽之不欲, 卞莊子之勇, 冉求之藝, 文之以禮樂, 亦可以爲成人矣.」 曰:「須是合四人之能, 又文之以禮樂, 亦可以爲成人矣. 然而論大成, 則不止此; 如今之成人, 則又其次也.」

22上-28 又問:「介甫言『堯行天道以治人, 舜行人道以事天』, 如何?」 曰:「介甫自不識道字. 道未始有天人之別, 但在天則爲天道, 在地則爲地道, 在人則爲人道. 如言堯典, 於舜·丹朱·共工·驩兜之事皆論之, 未及乎升黜之政; 至舜典, 然後禪舜以位, 四罪而天下服之類, 皆堯所以在天下, 舜所以治, 是何義理? 四凶在堯時, 亦皆高才, 職事皆脩, 堯如何誅之? 然堯已知其惡, 非堯亦不能知也. 及堯一旦擧舜於側微, 使四凶北面而臣之, 四凶不能堪, 遂逆命, 鯀功又不成, 故舜然後遠放之. 如呂刑言『遏絶苖民』, 亦只是舜, 孔安國誤以爲堯.」 章內「皆堯所以在天下」句, 疑有脫誤.

22上-29 又問:「伯夷·叔齊逃, 是否?」 曰:「讓不立則可, 何必逃父邪? 叔齊承父命, 尤不可逃也.」 又問:「中子之立, 是否?」 曰:「安得是? 只合招叔 一作夷. 齊歸立則善.」 伯溫曰:「孔子稱之曰仁, 何也?」 曰:「如讓國亦是淸節, 故稱之曰仁, 如與季札是也. 札讓不立, 又不爲立賢而去, 卒有殺僚之亂, 故聖人於其來聘, 書曰:『吳子使札來聘.』 去其公子, 言其不得爲公子也.」

22上-30 嘉仲問: 「否之匪人.」 曰:「泰之時, 天地交泰而萬物生, 凡生於天地之間者, 皆人道也. 至否之時, 天地不交, 萬物不生, 無人道矣, 故曰『否之匪人.』」

22上-31 亨仲問:「『自反而縮』, 如何?」 曰:「縮只是直.」 又問曰:「北宮黝似子夏, 孟施舍似曾子, 如何?」 曰:「北宮黝之養勇也, 必爲而已, 未若舍之能無懼也. 無懼則能守約也. 子夏之學雖博, 然不若曾子之守禮爲約, 故以黝爲似子夏, 舍似曾子也.」

22上-32 棣問:「『考仲子之宮』, 非與?」 曰:「聖人之意又在下句, 見其『初獻六羽』也. 言初獻, 則見前此八羽也. 春秋之書, 百王不易之法. 三王以後, 相因旣備, 周道衰, 而聖人慮後世聖人不作, 大道遂墜, 故作此一書. 此義, 門人皆不得聞, 惟顔子得聞, 嘗語之曰:『行夏之時, 乘殷之輅, 服周之冕, 樂則韶舞』是也. 此書乃文質之中, 寬猛之宜, 是非之公也.」

22上-33 范季平問:「『博學而篤志, 切問而近思, 仁在其中』, 如何?」 曰:「仁卽道也, 百善之首也. 苟能學道, 則仁在其中矣.」 亨仲問:「如何是近思?」 曰:「以類而推.」

22上-34 亨仲問:「『吾與女弗如也』之與, 比『吾與點也』之與, 如何?」 曰:「與字則一般, 用處不同. 孔子以爲『吾與女弗如』也. 勉進學者之言. 使子貢喩聖人之言, 則知勉進己也. 不喩其言, 則以爲聖人尙不可及, 不能勉進, 則謬矣.」

22上-35 棣問:「紀裂須爲君逆女, 如何?」 曰:「逆夫人是國之重事, 使卿逆亦無妨. 先儒說親逆甚可笑. 且如秦君娶於楚, 豈可越國親迎耶? 所謂親迎者, 迎於舘耳. 文王迎於渭, 亦不是出疆遠迎, 周國自在渭傍. 先儒以此, 遂泥於親迎之說, 直至謂天子須親迎. 况文王親迎之時, 乃爲公子, 未爲君也.」

22上-36 貴一問:「齊王謂時子欲養弟子以萬鍾, 而使國人有所矜式, 孟子何故拒之?」 曰:「王之意非尊孟子, 乃欲賂之爾, 故拒之.」

22上-37 用休問:「『溫故而知新』, 如何『可以爲師』?」 曰:「不然. 只此一事可師. 如此等處, 學者極要理會得. 若只指認溫故知新便可爲人師, 則窄狹却氣象也. 凡看文字, 非只是要理會語言, 要識得聖賢氣象. 如孔子曰:『盍各言爾志.』而由曰:『願車馬, 衣輕裘, 與朋友共, 敝之而無憾.』 顔子曰: 『願無伐善, 無施勞.』 孔子曰:『老者安之, 朋友信之, 少者懷之.』 觀此數句, 便見聖賢氣象大叚不同. 若讀此不得見聖賢氣象, 他處也難見. 學者須要理會得聖賢氣象.」

22上-38 嘉仲問:「韶盡美矣. 又盡善也.」 先生曰:「非是言武王之樂未盡善, 言當時傳舜之樂則盡善盡美, 傳武王之樂則未盡善耳.」

22上-39 先生曰:「『子在齊聞韶, 三月不知肉味』, 非是三月, 本是音字. 『文勝質則史』, 史乃周官府史胥徒之史. 史, 管文籍之官, 故曰:『史掌官書以贊治』, 文雖多而不知其意, 文勝正如此也.」

22上-40 又曰:「學者須要知言.」

22上-41 同[周]伯溫問:「『回也三月不違仁』, 如何?」 曰:「不違處, 只是無纖毫私意. 一作欲. 下同. 有少私意, 便是不仁.」 又問:「博施濟衆, 何故仁不足以盡之?」 曰:「旣謂之博施濟衆, 則無盡也. 堯之治, 非不欲四海之外皆被其澤, 遠近有間, 勢或不能及. 以此觀之, 能博施濟衆, 則是聖也.」 又問:「孔子稱管仲『如其仁』, 何也?」 曰:「但稱其有仁之功也. 管仲其初事子糾, 所事非正. 春秋書『公伐齊納糾』, 稱糾而不稱子糾, 不當立者也. 不當立而事之, 失於初也. 及其敗也, 可以死, 亦可以無死. 與人同事而死之, 理也. 知始事之爲非而改之, 義也. 召忽之死, 正也. 管仲之不死, 權其宜可以無死矣. 故仲尼稱之曰:『如其仁』, 謂其有仁之功也. 使管仲所事子糾正而不死, 後雖有大功, 聖人豈復稱之耶? 若以聖人不觀其死不死之是非, 而止稱其後來之是非, 則甚害義理也.」 又問:「如何是仁?」 曰:「只是一箇公字. 學者問仁, 則常敎他將公字思量.」

22上-42 又問:「鄭人來輸平.」 曰:「更成也. 國君而輕變其平, 反復可罪.」 又問:「終隱之世, 何以不相侵伐?」 曰:「不相侵伐固足稱, 然輕欲變平, 是甚國君之道?」

22上-43 又問:「宋穆公立與夷, 是否?」 曰:「大不是. 左氏之言甚非. 穆公却是知人, 但不立公子馮[憑], 是其知人處. 若以其子享之爲知人, 則非也. 後來卒至宋亂, 宣公行私惠之過也.] 一作罪.

22上-44 先生曰:「凡看語·孟, 且須熟玩味, 將聖人之言語切己, 不可只作一場話說. 人只看得此二書切己, 終身儘多也.」

22上-45 棣問:「『退而省其私, 亦足以發』, 如何?」 曰:「孔子退省其中心, 亦足以開發也.」 又問:「豈非顔子見聖人之道無疑歟?」 曰:「然也. 孔子曰:『一以貫之.』 曾子便理會得, 遂曰:『唯』, 其他門人便須辯問也.」

22上-46 又問:「祭如在, 祭神如神在.」 曰:「『祭如在』, 言祭祖宗. 『祭神如神在』, 則言祭神也. 祭先, 主於孝. 祭神, 主於恭敬.」

22上-47 又問:「祭起於聖人之制作以敎人否?」 曰:「非也. 祭先本天性, 如豺有祭, 獺有祭, 鷹有祭, 皆是天性, 豈有人而不如鳥[物]乎? 聖人因而裁成禮法以敎人耳.」 又問:「今人不祭高祖, 如何?」 曰:「高祖自有服, 不祭甚非. 某家却祭高祖.」 又問:「天子七廟, 諸侯五, 大夫三, 士二, 如何?」 曰:「此亦只是禮家如此說.」 又問:「今士庶家不可立廟, 當如何也? 庶人祭於寢, 今之正廳是也. 凡禮, 以義起之可也. 如富家及士, 置一影堂亦可, 但祭時不可用影.」 又問:「用主如何?」 曰:「白屋之家不可用, 只用牌子可矣. 如某家主式, 是殺諸侯之制也. 大凡影不可用祭, 若用影祭, 須無一毫差方可, 若多一莖鬚, 便是別人.」

22上-48 棣又問:「克已復禮, 如何是仁?」 曰:「非禮處便是私意. 旣是私意, 如何得仁? 凡人須是克盡已私後, 只有禮, 始是仁處.」

22上-49 謝用休問「入太廟, 每事問.」 曰:「雖知亦問, 敬謹之至.」 又問:「旅祭之名如何?」 曰:「古之祭名皆有義, 如旅亦不可得而知.」

22上-50 棣問:「如儀禮中禮制, 可考而信否?」 曰:「信其可信. 如言昏禮云, 問名·納吉·納幣·皆須卜, 豈有問名了而又卜? 苟卜不吉, 事可已邪? 若此等處難信也.」 「又嘗疑卜郊亦非, 不知果如何?」 曰:「春秋却有卜郊, 但卜上辛不吉, 則當卜中辛, 中辛又不吉, 則當便用下辛, 不可更卜也. 如魯郊三卜, 四卜, 五卜, 至於不郊, 非禮.」 又問:「三年一郊, 與古制如何?」 曰:「古者一年之間, 祭天甚多, 春則因民播種而祈穀, 夏則恐旱暵而大雩, 以至秋則明堂, 冬則圓丘, 皆人君爲民之心也. 凡人子不可一日不見父母, 國君不可一歲不祭天, 豈有三年一親郊之禮[理].

22上-51 用休問北郊之禮. 曰:「北郊不可廢. 元祐時朝廷議行, 只爲五月間天子不可服大裘, 皆以爲難行. 不知郊天郊地, 禮制自不同. 天是資始, 故凡用物皆尙純, 藉用藁秸, 器用陶匏, 服用大裘, 是也. 地則資生, 安可亦用大裘? 當時諸公知大裘不可服, 不知別用一服. 向日宣仁山陵, 呂汲公作大使, 某與坐說話次, 呂相責云:『先生不可如此. 聖人當時不曾如此, 今先生敎朝廷怎生則是?』 答曰:『相公見聖人不如此處怎生? 聖人固不可跂及, 然學聖人者, 不可輕易看了聖人. 只如今朝廷, 一北郊禮不能行得, 又無一人道西京有程某, 復問一句也.』 呂公及其壻王某等便問:『北郊之禮當如何?』 答曰:『朝廷不曾來問, 今日豈當對諸公說邪?』 是時蘇子瞻便據『昊天有成命』之詩, 謂郊祀同. 文潞公便謂譬如祭父母, 作一處何害? 曰:『此詩冬至夏至皆歌, 豈不可邪? 郊天地又與共祭父母不同也. 此是報本之祭, 須各以類祭, 豈得同時邪?』」

22上-52 又問六天之說. 曰:「此起於讖書, 鄭玄之徒從而廣之甚可笑也. 帝者, 氣之主也. 東則謂之靑帝, 南則謂之赤帝, 西則謂之白帝, 北則謂之黑帝, 中則謂之黃帝. 豈有上帝而別有五帝之理? 此因周禮言祀昊天上帝, 而後又言祀五帝亦如之, 故諸儒附此說.」 又問:「周禮之說果如何?」 曰:「周禮中說祭祀, 更不可考證. 六天之說, 正與今人說六子是乾·坤退居不用之時同也. 不知乾·坤外甚底是六子? 譬如人之四肢, 只是一體爾. 學者大惑也.」

22上-53 又問:「郊天冬至當卜邪?」 曰:「冬至祭天, 夏至祭地, 此何待卜邪?」 又曰:「天與上帝之說如何?」 曰:「以形體言之謂之天, 以主宰言之謂之帝, 以功用言之謂之鬼神, 以妙用言之謂之神, 以性情言之謂之乾.」

22上-54 又問:「易言『知鬼神之情狀』, 果有情狀否?」 曰:「有之.」 又問:「旣有情狀, 必有鬼神矣.」 曰:「易說鬼神, 便是造化也.」 又問:「[如]名山大川能興雲致雨, 何也?」 曰:「氣之蒸成耳.」 又問:「旣有祭, 則莫須有神否?」 曰:「只氣便是神也. 今人不知此理, 纔有水旱, 便去廟中祈禱. 不知雨露是甚物, 從何處出, 復於廟中求耶? 名山大川能興雲致雨, 却都不說著, 却於山川外木土人身上討雨露, 木土人身上有雨露耶?」 又問:「莫是人自興妖?」 曰:「只妖亦無, 皆人心興之也. 世人只因祈禱而有雨, 遂指爲靈驗耳. 豈知適然? 某嘗至泗州, 恰値大聖見. 及問人曰:『如何形狀?』 一人曰如此, 一人曰如彼, 只此可驗其妄. 興妖之人皆若此也. 昔有朱定, 亦嘗來問學, 但非信道篤者, 曾在泗州守官, 値城中火, 定遂使兵士舁僧伽避火. 某後語定曰:『何不舁僧伽在火中? 若爲火所焚, 卽是無靈驗, 遂可解天下之惑. 若火遂滅, 因使天下人尊敬可也. 此時不做事, 待何時邪?』 惜乎定識不至此.」

22上-55 貴一問:「日月有明, 容光必照.」 曰:「日月之明有本, 故凡容光必照; 君子之道有本, 故無不及也.」

22上-56 用休問「老者安之, 少者懷之, 朋友信之.」 曰:「此數句最好. 先觀子路·顔淵之言. 後觀聖人之言. 分明聖人是天地氣象.」

22上-57 孟敦夫問:「莊子齊物論如何?」 曰:「莊子之意欲齊物理耶? 物理從來齊, 何待莊子而後齊? 若齊物形, 物形從來不齊, 如何齊得? 此意是莊子見道淺, 不柰胸中所得何, 遂著此論也.」

22上-58 伯溫問:「祭用祝文否?」 曰:「某家自來相承不用, 今待用也.」 又問:「有五祀否?」 曰:「否. 祭此全無義理. 釋氏與道家說鬼神甚可笑. 道家狂妄尤甚, 以至說人身上耳目口鼻皆有神.」

22上-59 同[周]伯溫見, 問:「『至大』, 『至剛』, 『以直』, 以此三者養氣否?」 曰:「不然. 是氣之體如此.」 又問:「養氣以義否?」 曰:「然.」 又問:「『配義與道』, 如何?」 曰:「配道言其體, 配義言其用.」 又問:「『我知言, 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如何?」 曰:「知言然後可以養氣, 蓋不知言無以知道也. 此是答公孫丑『夫子烏乎長』之問, 不欲言我知道, 故以知言養氣答之.」 又問:「『夜氣』如何?」 曰:「此只是言休息時氣淸耳. 至平旦之氣, 未與事接, 亦淸. 只如小兒讀書, 早晨便記得也.」 又問:「孔子言血氣, 如何?」 曰:「此只是大凡言血氣, 如禮記說『南方之强』是也. 南方人柔弱, 所謂强者, 是理義之强, 君子居之. 北方人强悍, 所謂强者, 是血氣之强, 故小人居之. 凡人血氣, 須要理義勝之.」

22上-60 又問:「『吾不復夢見周公』, 如何?」 曰:「孔子初欲行周公之道, 至於夢寐不忘; 及晩年不遇·哲人將萎之時, 自謂不復夢見周公矣.」 因此說夢便可致思, 思聖人與衆人之夢如何? 夢是何物? [又問:]「高宗夢得說, 如何?」 曰:「此是誠意所感, 故形於夢.」

22上-61 又問:「金縢, 周公欲代武王死, 如何?」 曰:「此只是周公之意.」 又問:「有此理否?」 曰:「不問有此理無此理, 只是周公人臣之意, 其辭則不可信, 只是本有此事, 後人自作文足此一篇. 此事與舜喜象意一般, 須詳看舜·周公用心處. 尙書文顚倒處多, 如金縢尤不可信.」

22上-62 高宗好賢之意, 與易姤卦同. 九五「以杞包瓜, 含章, 有隕自天.」 杞生於最高處, 瓜美物生低處, 以杞包瓜, 則至尊逮下之意也. 旣能如此, 自然有賢者出, 故有隕自天也. 後人遂有天祐生賢佐之說.

22上-63 棣問:「福善禍淫如何?」 曰:「此自然之理, 善則有福, 淫則有禍.」 又問:「天道如何?」 曰:「只是理, 理便是天道也. 且如說皇天震怒, 終不是有人在上震怒? 只是理如此.」 又問:「今人善惡之報如何?」 曰:「幸不幸也.」

22上-64 「知者樂水, 仁者樂山」, 言其體動靜如此. 知者樂, 所 一作凡. 運用處皆樂; 仁者壽, 以靜而壽. 仁可兼知, 而知不可兼仁. 如人之身, 統而言之, 則只謂之身; 別而言之, 則有四支.

22上-65 世間術數多, 惟地理之書最無義理. 祖父葬時, 亦用地理人, 尊長皆信, 惟先兄與某不然. 後來只用昭穆法. 或問:「憑何文字擇地?」 曰:「只昭穆兩字一作眼. 便是[地理]書也. 但風順[調]地厚處足矣. 某用昭穆法葬一穴, 旣而尊長召地理人到葬處, 曰:「此是商音絶處, 何故如此下穴?」 某應之曰:「固知是絶處, 且試看如何.」 某家至今, 人已數倍之矣.

22上-66 在講筵時, 曾說與溫公云:「更得范純夫在筵中尤好.」 溫公彼時一言亦失, 却道他見修史自有門路. 某應之曰:「不問有無門路, 但筵中須得他.」 溫公問何故, 某曰:「自度少溫潤之氣, 純夫色溫而氣和, 尤可以開陳是非, 道人主之意.」 後來遂除侍講.

22上-67 用休問:「井田今可行否?」 曰:「豈有古可行而今不可行者? 或謂今人多地少, 不然. 譬諸草木, 山上著得許多, 便生許多. 天地生物常相稱, 豈有人多地少之理?」

22上-68 嘉仲問:「封建可行否?」 曰:「封建之法, 本出於不得已. 柳子厚有論, 亦窺測得分數. 秦法固不善, 亦有不可變者, 罷侯置守是也.」

22上-69 伯溫問:「夢帝與我九齡.」 曰:「與齡之說不可信. 安有壽數而與人移易之理?」 棣問:「孔子夢坐奠於兩楹之間, 如何?」 曰:「於理有之.」

22上-70 陳貴一問:「人之壽數可以力移否?」 曰:「蓋有之.」 棣問:「如今人有養形者, 是否?」 曰:「然, 但甚難. 世間有三件事至難, 可以奪造化之力: 爲國而至於祈天永命, 養形而至於長生, 學而至於聖人. 此三事, 功夫一般分明, 人力可以勝造化, 自是人不爲耳. 故關朗有『周能過厤[歷], 秦止二世』之說, 誠有此理.」

22上-71 棣問:「孔·孟言性不同, 如何?」 曰:「孟子言性之善, 是性之本; 孔子言性相近, 謂其稟受處不相遠也. 人性皆善, 所以善者, 於四端之情可見, 故孟子曰:『是豈人之情也哉?』 至於不能順其情而悖天理, 則流而至於惡, 故曰:『乃若其情, 則可以爲善矣.』 若, 順也.」 又問:「才出於氣否?」 曰:「氣淸則才善, 氣濁則才惡. 稟得至淸之氣生者爲聖人, 稟得至濁之氣生者爲愚人. 如韓愈所言·公都子所問之人是也. 然此論生知之聖人. 若夫學而知之, 氣無淸濁, 皆可至於善而復性之本. 所謂『堯·舜性之』, 是生知也; 『湯·武反之』, 是學而知之也. 孔子所言上知下愚不移, 亦無不移之理, 所以不移, 只有二, 自暴自葉是也.」 又問:「如何是才?」 曰:「如材植是也. 譬如木, 曲直者性也; 可以爲輪轅, 可以爲梁棟, 可以爲榱桷者才也. 今人說有才, 乃是言才之美者也. 才乃人之資質, 順性修之, 雖至惡可勝而爲善.」 又問:「性如何?」 曰:「性卽理也, 所謂理, 性是也. 天下之理, 原其所自, 未有不善. 喜怒哀樂未發, 何嘗不善? 發而中節, 則無往而不善. 凡言善惡, 皆先善而後惡; 言吉凶, 皆先吉而後凶; 言是非, 皆先是而後非.」 又問:「佛說性如何?」 曰:「佛亦是說本善, 只不合將才做緣習.」 又問:「說生死如何?」 曰:「譬如水漚, 亦有些意思.」 又問:「佛言死生輪回, 果[可]否?」 曰: 「此事說有說無皆難, 須自見得. 聖人只一句盡斷了, 故對子路曰:『未知生, 焉知死?』佛亦是西方賢者, 方外山林之士, 但爲愛脇持人說利害, 其實爲利耳. 其學譬如以管窺天, 謂他不見天不得, 只是不廣大.」

22上-72 問:「喪止於三年, 何義?」 曰:「歲一周則天道一變, 人心亦隨以變. 惟人子孝於親, 至此猶未忘, 故必至於再變; 猶未忘, 又繼之以一時.」

22上-73 伯溫問:「『盡其心則知其性, 知其性則知天矣』, 如何?」 曰:「盡其心者, 我自盡其心; 能盡心, 則自然知性知天矣. 如言『窮理盡性以至於命』, 以序言之, 不得不然, 其實, 只能窮理, 便盡性至命也.」 又問事天. 曰:「奉順之一本無之字. 而已.」

22上-74 富公嘗語先生曰:「先生最天下閑人.」 曰:「某做不得天下閑人. 相公將誰作天下最忙人?」 曰:「先生試爲我言之.」 曰:「禪伯是也.」 曰:「禪伯行住坐臥無不在道, 何謂最忙?」 曰:「相公所言乃忙也. 今市井賈販人, 至夜亦息. 若禪伯之心, 何時休息?」

22上-75 先生嘗與一官員一僧同會. 一官員說條貫, 旣退, 先生問僧曰:「曉之否邪?」 僧曰:「吾釋子不知條貫.」 曰:「賢將竟一作作. 三界外事邪? 天下豈有二理?」

22上-76 貴一問:「『興於詩』如何?」 曰:「古人自小諷誦, 如今謳唱, 自然善心生而興起. 今人不同, 雖老師宿儒, 不知詩也. 『人而不爲周南·召南』, 此乃爲伯魚而言, 蓋恐其未盡治家之道爾. 欲治國治天下, 須先從修身齊家來. 不然, 則猶『正墻面而立.』」 22上-77 或問:「『伯夷·叔齊不念舊惡』, 如何?」 曰:「觀其淸處, 其衣冠不正, 便望望然去之, 可謂隘矣, 疑若有惡矣, 然却能不念舊惡, 故孔子特發明其情. 武王伐紂, 伯夷只知君臣之分不可, 不知武王順天命誅獨夫也.」 問:「武王果殺紂否?」 曰:「武王不曾殺紂, 人只見洪範有『殺紂』字爾. 武王伐紂而紂自殺, 亦須言殺紂也. 向使紂曾殺帝乙, 則武王却須殺紂也. 石曼卿有詩, 言伯夷『恥居湯·武干戈地, 來死唐·虞揖讓墟』, 亦有是理. 首陽乃在河中府虞鄕也.」 問:「不食周粟如何?」 曰:「不食祿耳.」

22上-78 用休問:「陳文子之淸, 令尹子文之忠, 使聖人爲之, 則是仁否?」 曰:「不然. 聖人爲之, 亦是淸忠.」

22上-79 鄕黨分明畫出一箇聖人出. 「降一等」是自堂而出降階, 當此時, 放氣不屛, 故「逞顔色」. 「復其位」, 復班位之序. 「過位」是過君之虛位. 「享禮有容色」, 此享燕賓客之時, 有容色者, 蓋一在於莊, 則情不通也. 「私覿」則又和悅矣. 皆孔子爲大夫出入起居之節. 「緇衣羔裘, 素衣麑裘, 黃衣狐裘」, 各有用. 不必云緇衣是朝服, 素衣是喪服, 黃衣是蜡服. 麑是鹿兒. 「齊必有明衣布」, 欲其潔. 明衣如今凉衫之類. 緇衣明衣, 皆惡其文之著而爲之也. 「非帷裳必殺之」, 帷裳固不殺矣, 其他衣裳亦殺也. 「吉月必朝服而朝」者, 子在魯致仕時月朔朝也. 「鄕人儺」, 古人以驅厲氣, 亦有此理, 天地有厲氣, 而至誠作威嚴以驅之. 式凶服, 負版, 盖在車中.

22上-80 居敬則自然簡. 「居簡而行簡」, 則似乎簡矣, 然乃所以不簡. 蓋先有心於簡, 則多却一簡矣. 居敬則心中無物, 是乃簡也.

22上-81 「仁者先難而後獲」, 何如? 曰:「有爲而作, 皆先獲也, 如利仁是也. 古人惟知爲仁而已, 今人皆先獲也.」

22上-82 又問:「『述而不作』, 如何?」 曰:「此聖人不得位, 止能述而已.」

22上-83 公山弗擾·佛肹召, 子欲往者, 聖人以天下無不可與有爲之人, 亦無不可改過之人, 故欲往. 然終不往者, 知其必不能改也. 子路遂引「親於其身爲不善」爲問, 孔子以堅白匏瓜爲對. 「繫而不食」者, 匏瓜繫而不爲用之物, 「不食」, 不用之義也. 匏瓜亦不食之物, 故因此取義也.

22上-84 唐棣之華乃千葉郁李, 本不偏反, 喩如兄弟, 今乃偏反, 則喩兄弟相失也. 兄弟相失, 豈不爾思, 但居處相遠耳. 孔子曰:「未之思也. 夫何遠之有?」 蓋言權實不相遠耳. 權之爲義, 猶稱錘也. 能用權乃知道, 亦不可言權便是道也. 自漢以下, 更無人識權字.

22上-85 「我不欲人之加諸我, 吾亦欲無加諸人」, 正中庸所謂「施諸己不願, 亦勿施於人」.

22上-86 「蓋有不知而作之者」, 凡人作事皆不知, 惟聖人作事無不知.

22上-87 或問:「善人之爲邦, 如何可勝殘去殺?」 曰:「只是能使人不爲不善. 善人, 『不踐迹亦不入於室』之人也. 『不踐迹』是不踐已前爲惡之迹, 然未入道也.」

22上-88 又問:「『王者必世而後仁』, 何如?」 曰:「三十曰壯, 有室之時, 父子相繼爲一世. 王者之效則速矣.」 又問:「善人敎民七年, 亦可以卽戎矣.」 曰:「敎民戰至七年, 則可以卽戎矣. 凡看文字, 如七年一世百年之事, 皆當思其如何作爲, 乃有益.」

22上-89 問小畜. 曰:「小畜是所畜小, 及所畜雖大而少, 皆小畜也. 不必專言君畜臣, 臣畜君.」

22上-90 問「大德不踰閑, 小德出入可也.」 曰:「大德是大處, 小德是小處, 出入如可以取可以無取之類是也.」 又問:「『言不必信, 行不必果』, 是出入之事否?」 曰:「亦是也, 然不信乃所以爲信, 不果乃所以爲果.」

22上-91 范公甫將赴河淸尉, 問:「到官三日, 例須謁廟, 如何?」 曰:「正者謁之, 如社稷及先聖是也. 其他古先賢哲, 亦當謁之.」 又問:「城隍當謁否?」 曰:「城隍不典. 土地之神, 社稷而已. 何得更有土地邪?」 又問:「只恐駭衆爾.」 曰:「唐狄仁傑廢江·浙間滛祠千七百處, 所存惟吳太伯·伍子胥二廟爾. 今人做不得, 以謂時不同, 是誠不然, 只是無狄仁傑耳. 當時子胥廟存之亦無謂.」

22上-92 暢中伯問:「密雲不雨, 自我西郊.」 曰:「西郊陰所, 凡雨須陽倡乃成, 陰倡則不成矣. 今雲過西則雨, 過東則否, 是其義也. 所謂『尙往』者, 陰自西而往, 不待陽矣.」

22上-93 凡看文字, 先須曉其文義, 然後可求其意; 未有文義不曉而見意者也. 學者看一部論語, 見聖人所以與弟子許多議論而無所得, 是不易得也. 讀書雖多, 亦奚以爲?

22上-94 子文問:「民可使由之, 不可使知之.」 曰:「不可使知之者, 非民不足與知也. 不能使知之爾.」

22上-95 或問:「諸葛孔明亦無足取. 大凡殺一不辜而得天下, 則君子不爲, 亮殺戮甚多也.」 先生曰:「不然. 所謂殺一不辜, 非此之謂. 亮以天子之命, 誅天下之賊, 雖多何害?」


22上-96 周伯溫見先生, 先生曰:「從來覺有所得否? 學者要自得. 六經浩眇, 乍來難盡曉, 且見得路逕後, 各自立得一箇門庭, 歸而求之可矣.」 伯溫問:「如何可以自得?」 曰:「思. 『思曰睿, 睿作聖』, 須是於思慮間得之, 大抵只是一箇明理.」 棣問:「學者見得這道理後, 篤信力行時, 亦有見否?」 曰:「見亦不一, 果有所見後, 和信也不要矣.」 又問:「莫是旣見道理, 皆是當然否?」 曰:「然. 凡理之所在, 東便是東, 西便是西, 何待信? 凡言信, 只是爲彼不信, 故見此是信爾. 孟子於四端不言信, 亦可見矣.」

22上-97 伯溫又問:「孟子言心·性·天, 只是一理否?」 曰:「然. 自理言之謂之天, 自稟受言之謂之性, 自存諸人言之謂之心.」 又問:「凡運用處是心否?」 曰:「是意也.」 棣問:「意是心之所發否?」 曰:「有心而後有意.」 又問:「孟子言心『出入無時』, 如何?」 曰:「心本無出入. 孟子只據操舍言之.」 伯溫又問:「人有逐物, 是心逐之否?」 曰:「心則無出入矣, 逐物是欲.」


卷二十二下: 附雜錄後 ; 伊川先生語八下

22下-01 問:「鄭伯以璧假許田, 左氏以謂易祊田, 黎淳以隱十一年入許之事破左氏, 謂許田是許之田, 如何?」 曰:「左氏說是也. 旣是許之田, 如何却假之於魯? 十一年雖入許, 許未嘗滅, 許叔已奉祀也.」

22下-02 問:「桓四年無秋冬, 如何?」 曰:「聖人作經備四時也. 如桓不道, 背逆天理, 故不書秋冬. 春秋只有兩處如此, 皆言其無天理也.」

22下-03 用休問哀公問社於宰我之事. 曰:「社字本是主字, 文誤也. 宰我不合道, 『使民戰慄』, 故仲尼有後來言語.」

22下-04 先生曰: 「誠不以富, 亦祗以異」, 本不在「是惑也」之後, 乃在「齊景公有馬千駟」之上, 文誤也.

22下-05 問:「『揖讓而升, 下而飮』, 是下堂飮否?」 曰:「古之制罰爵皆在堂下.」 又問:「唯不勝下飮否?」 曰:「恐皆下堂, 但勝者飮不勝者也.」

22下-06 思叔問:「荀彧如何?」 曰:「彧才高識不足.」 孟純問:「何顒常稱其有王佐才.」 曰:「不是王佐才.」 嘉仲問:「如霍光·蕭·曹之徒如何?」 曰:「此可爲漢時王佐才.」 棣問:「史稱董仲舒是王佐才, 如何?」 曰:「仲舒是言其學術. 若論至王佐才, 須是伊·周, 其次莫如張良·諸葛亮·陸宣公.」

22下-07 問:「『夏, 逆婦姜於齊』, 何故, 便書婦?」 曰:「此是文公在喪服將滿之時納幣, 故聖人於其逆時, 便成之爲婦, 罪其居喪而取也. 春秋微顯闡幽, 乃在如此處. 凡事分明可見者, 聖人更不微文以見意, 只直書而已. 如桓三年及宣元年逆女, 皆分明在喪服中成昏, 故只書逆女也. 文公則但在喪服納幣, 至逆女却在四年, 聖人欲顯其居喪納幣之罪, 故書『婦姜』, 便成之爲婦也. 其意言雖至四年方逆女, 其實與喪昏同也.」

22下-08 先生曰:「周公之於兄, 舜之於弟, 皆一類, 觀其用心爲如何哉? 推此心以待人, 亦只如此, 然有差等矣.」

22下-09 問:「春秋書日食, 如何?」 曰:「日食有定數, 聖人必書者, 蓋欲人君因此恐懼修省, 如治世而有此變, 則不能爲災[灾], 亂世則爲災[灾]矣. 人氣血盛, 雖遇寒暑邪穢, 不能爲害, 其氣血衰, 則爲害必矣.」

22下-10 問:「熒惑退舍, 果然否?」 曰:「觀宋景公, 不能至是.」 問:「反風如何?」 曰:「亦未必然. 成王一中才之主, 聖人爲之臣, 尙幾不能保. 金縢書, 成王亦安知? 只是二公知之, 因此以示王. 弭變, 非有動天之德, 不能至也.」

22下-11 問:「四岳一人否?」 曰:「然. 以二十二人數考之, 固然. 觀對堯言衆則曰僉, 四岳則曰岳, 亦可見也.」

22下-12 晉侯之執曹伯, 是否? 曰:「曹伯有弑逆之罪, 卽執之是也. 晉與之同盟而後執之, 故書『曹伯』而不去其爵. 晉侯不奪爵, 未至於奪爵也. 『歸自京師』, 則言若無罪, 而歸罪天王不能行爵賞也. 凡言『歸』者, 易辭; 『歸之』者, 强歸之辭.」

22下-13 問:「龍能有能無, 如何?」 曰:「安能無? 但能隱見耳. 所以能隱見者, 爲能屈伸爾. 非特龍, 凡小物甚有能屈伸者.」

22下-14 問:「書『至』, 如何?」 曰:「告廟而書, 亦有不緣告廟而書者.」 又問「還復.」 曰:「還只是歸復, 如今所謂倒廻.」 又問「隱皆不書至.」 曰:「告廟之禮不行.」

22下-15 先生指庭下羣雀示諸弟子曰:「地上原有物, 則羣雀集而食之. 人故與之, 則不卽來食, 須是久乃集, 蓋人有意在爾. 若負粟者過, 適遺下, 則便集而食矣.」

22下-16 問:「禘於太廟用『致』, 夫人是哀姜否?」 曰:「文姜也. 文姜與桓公如齊, 終啓弑桓之惡, 其罪大矣, 故聖人於其遜於齊, 致於廟, 皆止曰夫人, 而去其姜氏, 以見大義與國人已絶矣. 然弑桓之惡, 文姜實不知, 但緣文姜而啓爾, 莊公母子之情則不絶, 故書夫人焉. 文姜遜齊, 止稱夫人; 此禘致於廟, 亦只稱夫人, 則是文姜明矣. 此最是聖人用法致嚴處, 可以見大義, 又以見子母之義. 本朝太祖皇帝立法, 極合春秋之義[意], 法中有夫因婦而被殺者, 以婦爲首正與此合.」

22下-17 問:「禘是如何?」 曰:「禘是天子之祭, 五年一禘, 祭其祖之所自出也.」 又問祫. 曰:「祫, 合祭也, 諸侯亦祭祫. 只是祠禴嘗烝之祭, 爲廟禮煩, 故每年於四祭中, 三祭合食於祖廟, 惟春則徧祭諸廟也.」

22下-18 問:「祧廟如何?」 曰:「祖有功, 宗有德, 文·武之廟永不祧也. 所祧者, 文·武以下廟.」 曰:「兄弟相繼, 如何?」 曰:「此皆自立廟. 然如吳太伯兄弟四人相繼, 如何若上更有二廟不祧, 則遂不祭祖矣. 故廟雖多, 亦不妨祧, 只祧得服絶者, 以義起之可也. 如本朝太祖·太宗皆萬世不祧之廟, 河東·閩·浙諸處皆太宗取之, 無可祧之理.」

22下-19 問:「孀婦於理似不可取, 如何?」 曰:「然. 凡取, 以配身也. 若取失節者以配身, 是己失節也.」 又問:「或有孤孀貧窮無託者, 可再嫁否?」 曰:「只是後世怕寒餓死, 故有是說. 然餓死事極小, 失節事極大.」

22下-20 或問:「漢高祖可比太祖否?」 曰:「漢高祖安能比太祖? 太祖仁愛, 能保全諸節度使, 極有術. 天下旣定, 皆召歸京師, 節度使竭土地而還, 所畜不貲, 多財, 亦可患也. 太祖逐人賜地一方, 蓋第, 所費皆數萬. 又嘗賜宴, 酒酣, 乃宣各人子弟一人扶歸. 太祖送至殿門, 謂其子弟曰:『汝父各許朝廷十萬緡矣.』 諸節度使醒, 問所以歸, 不失禮於上前否? 子弟各以緡事對. 翌日, 各以表進如數. 此皆英雄御臣之術.」

22下-21 宣仁山陵時, 會呂汲公於陵下. 公曰:「國家養兵乃良策, 凡四方有警, 百姓皆不知.」 先生曰:「相公豈不見景德中事耶? 驅良民刺面, 以至及士人. 蓋有限之兵, 忽損三五千人, 將何自而補? 要知兵須是出於民可也.」

22下-22 太祖初有天下, 士卒人許賞二百緡. 及卽位, 以無錢久不賜, 士卒至有題詩於後苑. 太祖一日遊後苑見詩, 乃曰好詩, 遂索筆和之. 以故, 每於郊時, 各賜賞給, 至今因以爲例, 不能去. 或問:「今欲新兵不給郊賞, 數十年後可革否?」 曰:「新兵本無此望, 不與可也, 不數十年可革.」

22下-23 思叔問:「孟子言『善推其所爲』是歟?」 曰:「聖人則不待推.」

22下-24 霍光廢昌邑, 其始乃光之罪. 當時不合立之, 只被見是武帝孫, 擔當不過, 須立之也. 此又與伊尹立太甲不同也. 伊尹知太甲必能思庸, 故放之桐三年. 當時湯旣崩, 太丁未立而死, 外丙方二歲, 仲壬方四歲, 故須立太甲也. 太甲又有思庸之資, 若無是質, 伊尹亦不立也. 史記以孟子二年四年之言, 遂言湯崩六年之後, 太甲方立. 不知年只是歲字. 頃呂望之曾問及此, 亦曾說與他. 後來又看禮, 見王巡狩, 問百年者, 益知書傳亦稱歲爲年. 二年四年之說, 縱別無可證, 理亦必然. 且看尙書, 分明說成湯旣沒, 太甲元年. 又看王徂桐宮, 居憂三年, 終能思庸, 伊尹以服冕奉嗣王. 可知凡文字理是後, 不必引證.

22下-25 問:「東向西向, 以南方爲上; 南向北向, 以西方爲上; 如何?」 曰:「此言坐位, 非祭祀昭穆之位. 昭穆之位, 太祖面東, 左昭右穆, 自內以及外. 古之坐位, 皆以右爲尊. 范文甫問:「韓信得廣武君, 使東向坐, 而西面師事之, 是否?」 曰:「今則以左爲尊, 是或一道也.」

22下-26 問:「『僑如以夫人姜氏至』, 書『以』, 如何?」 曰:「當然. 此却言公子能主其事, 以夫人至也. 如書『公與夫人如齊』, 只書『與』而不書『及』, 却有意, 蓋言『及』則主在公也, 言『與』則公不能制明矣.」

22下-27 孔子願乘桴浮於海, 居九夷, 皆以天下無一賢君, 道不行, 故言及此爾. 子路不知其意, 便謂聖人行矣. 「無所取材」, 言其不能斟酌也.

22下-28 問:「『肆大眚』, 如何?」 曰:「大眚而肆之, 其失可知. 書言眚灾肆赦者, 言眚則肆之, 眚是自作之罪也. 災則赦之, 災是過失之事故也. 凡赦何嘗及得善人? 諸葛亮在蜀, 十年不赦, 審此爾.」

22下-29 兵强弱亦有時. 往時陳·許號勁兵, 今陳·許最近畿, 亦不聞勁. 今河東最盛.

22下-30 學者不可不通世務. 天下事譬如一家, 非我爲則彼爲, 非甲爲則乙爲.

22下-31 子路「片言可以折獄」, 故魯願與小邾·射盟, 而射止願得季路一言, 乃其證也.

22下-32 曰「予欲無言」, 蓋爲子貢多言, 故告之以此.

22下-33 問「務民之義.」 曰:「如項梁立義帝, 謂從民望者是也.」

22下-34 棣問:「『天王使宰咺來歸惠公·仲子之賵』, 如何?」 答曰:「書天王者, 以春秋之始, 周方書此一件事, 且存天王之號以正名分, 非謂此事當理而書也, 故書宰之名以示貶. 仲子是惠公再娶之夫人, 諸侯無再娶理, 故只書惠公·仲子, 不稱夫人也.」 又問:「左氏以爲未薨, 預凶事, 非禮也.」 曰:「不然, 豈有此理? 夫人子氏自是隱公之妻, 不干仲子事.」

22下-35 又問:「再娶皆不合禮否?」 曰:「大夫以上無再娶禮.」 凡人爲夫婦時, 豈有一人先死, 一人再娶, 一人再嫁之約? 只約終身夫婦也. 但自大夫以下, 有不得已再娶者, 蓋緣奉公姑, 或主內事爾. 如大夫以上, 至諸侯天子, 自有嬪妃可以供祀禮, 所以不許再娶也.」

22下-36 春秋書盟, 如何? 先王之時有盟否? 或疑周官司盟者. 曰:「先王之時所以有盟者, 亦因民而爲之, 未可非司盟也. 但春秋時信義皆亡, 日以盟詛爲事, 上不遵周王之命, 春秋書, 皆貶也. 唯胥命之事稍爲近正, 故終齊·衛二君之世不相侵伐, 亦可喜也.」

22下-37 「紀子伯莒子盟于密」, 此是伯上脫一字也, 必是三人同盟. 若不是脫字, 別無義理.

22下-38 「齊高固來逆叔姬, 公·穀有子字, 如何?」 曰:「子者言是公女, 其他則姊妹之類也.」

22下-39 又問:「『丁丑, 夫人姜氏入』, 何故獨書曰『入』?」 曰:「此娶仇女, 故書『入』, 言宗廟不受也.」

22下-40 又問「公子結媵陳人之婦于鄄, 遂及齊侯·宋公盟.」 曰:「此是本去媵婦, 却遂及諸侯盟, 聖人罪之之意, 在遂事也.」

22下-41 又問:「『祭公來, 遂逆王后于紀』, 如何?」 曰:「此祭公受命逆后, 却因過魯, 遂行朝會之禮, 聖人深罪之, 故先書其來, 使若以朝魯爲主, 而逆后爲遂也.」 曰:「或說逆王后, 亦使魯爲主, 如何?」 曰:「築王姬之舘, 單伯送王姬之類, 皆是魯爲主. 蓋只是王姬下嫁, 則同姓諸侯爲主, 如逆王后, 無使諸侯爲主之理.」

22下-42 問:「獨宋共姬書首尾最詳, 何故?」 曰:「賢伯姬, 故詳錄之. 昔胡先生常說伯姬是婦人中伯夷, 爲其不下堂而死也.」 曰:「如成八年·九年·十年, 三書來媵, 皆以伯姬之故書否?」 曰:「然.」 「媵之禮如何?」 曰:「古有之.」

22下-43 又問:「漢儒談春秋災異, 如何?」 曰:「自漢以來, 無人知此. 董仲舒說天人相與之際, 亦略見些模樣, 只被漢儒推得大過. 亦何必說某事有某應?」


卷二十三: 鮑若雨錄 ; 伊川先生語九

23-01 今語小人曰不違道, 則曰不違道, 然卒違道; 語君子曰不違道, 則曰不違道, 終不肯違道. 譬如牲牢之味, 君子曾嘗之, 說與君子, 君子須增愛; 說與小人, 小人非不道好, 只是無增愛心, 其實只是未知味. 「守死善道」, 人非不知, 終不肯爲者, 只是知之淺, 信之未篤.

23-02 志不可不篤, 亦不可助長. 志不篤則忘廢. 助長, 於文義上也且有益, 若於道理上助長, 反不得. 杜預云:「優而柔之, 使自求之; 厭而飫之, 使自趣之; 若江海之浸, 膏澤之潤, 渙然氷釋, 怡然理順, 然後爲得也.」 此數句煞好.

23-03 論語是孔門高弟所撰, 觀其立言, 直是得見聖人處. 如「閔子侍側, 誾誾如也; 子路行行如也, 冉有·子貢侃侃如也, 子樂.」 不得聖人處, 怎生知得子樂? 誾誾·行行·侃侃, 亦是門人旁觀見得. 如「子溫而厲, 威而不猛, 恭而安」, 皆是善觀聖人者.

23-04 夫子刪詩, 贊易, 叙書, 皆是載聖人之道, 然未見聖人之用, 故作春秋. 春秋, 聖人之用也. 如曰:「知我者, 其惟春秋乎! 罪我者, 其惟春秋乎!」 便是聖人用處.

23-05 人謂盡已之謂忠, 盡物之謂恕. 盡已之謂忠固是, 盡物之謂恕則未盡. 推已之謂恕, 盡物之謂信.

23-06 問:「武未盡善處, 如何?」 曰:「說者以征誅不及揖讓, 征誅固不及揖讓, 然未盡善處, 不獨在此, 其聲音節奏亦有未盡善者. 樂記曰:『有司失其傳也.』 若非有司失其傳, 則武王之志荒矣. 孔子『自衛反魯, 然後樂正, 雅·頌各得其所』, 是知旣正之後, 不能無錯亂者.」

23-07 小人之怒在己, 君子之怒在物. 小人之怒, 出於心, 作於氣, 形於身, 以及於物, 以至於無所不怒, 是所謂遷也. 若君子之怒, 如舜之去四凶.

23-08 問:「『吾道一以貫之』, 而曰『忠恕而已矣』, 則所謂一者, 便是仁否?」 曰:「固是. 只這一字, 須是子細體認. 一還多在忠上? 多在恕上?」 曰:「多在恕上.」 曰:「不然. 多在忠上. 纔忠便是一, 恕卽忠之用也.」

23-09 又問:「令尹子文忠矣. 孔子不許其仁, 何也?」 曰:「此只是忠, 不可謂之仁. 若比干之忠, 見得時便是仁也.」

23-10 螟蛉蜾臝, 本非同類, 爲其氣同, 故祝則肖之. 又况人與聖人同類者? 大抵須是自强不息, 將來涵養成就到聖人田地, 自然氣貎改變.

23-11 問:「『有殺身以成仁, 無求生以害仁.』竊謂苟所利者大, 一身何足惜也?」 曰:「但看生與仁孰重. 夫子曰:『朝聞道, 夕死可矣.』 人莫重於生, 至於捨得死, 道須大叚好如生也.」 曰:「旣死矣, 敢問好處如何?」 曰:「聖人只賭[睹]一箇是.」

23-12 問:「夫子曰:『吾不復夢見周公』, 聖人固嘗夢見周公乎?」 曰:「不曾. 孔子昔嘗寤寐間思周公, 後不復思爾. 若謂夢見周公, 大段害事, 卽不是聖人也.」 又曰:「聖人果無夢乎?」 曰:「有. 夫衆人日有所思, 夜則成夢, 設或不思而夢, 亦是舊習氣類相應. 若是聖人, 夢又別. 如高宗夢傳說, 眞箇有傳說在傳嚴也.」

23-13 問:「富貴·貧賤·壽夭, 固有分定, 君子先盡其在我者, 則富貴·貧賤·壽夭, 可以命言; 若在我者未盡, 則貧賤而夭, 理所當然, 富貴而壽, 是爲徼[僥]倖, 不可謂之命.」 曰:「雖不可謂之命, 然富貴·貧賤·壽夭, 是亦前定. 孟子曰:『求則得之, 舍則失之. 是求有益於得也, 求在我者也. 求之有道, 得之有命, 是求無益於得也, 求在外者也.』 故君子以義安命, 小人以命安義.」


23-14 中庸之說, 其本至於「無聲無臭」, 其用至於「禮儀三百, 威儀三千」. 自「禮儀三百, 威儀三千」, 復歸於「無聲無臭」, 此言聖人心要處. 與佛家之言相反, 儘敎說無形迹, 無色, 其實不過無聲無臭, 必竟有甚見處? 大抵論語間不難見. 如人論黃金曰黃色, 此人必是不識金. 若是識金者, 更不言, 設或言時, 別自有道理. 張子厚嘗謂佛如大富貧子. 橫渠論此一事甚當.

23-15 聖人與理爲一, 故無過, 無不及, 中而已矣. 其他皆以心處這箇道理, 故賢者常失之過, 不肖者常失之不及.

23-16 陳恒弑其君, 孔子沐浴而朝, 請討之. 左氏載孔子之言, 謂「陳恒弑其君, 民之不與者半, 以魯之衆加齊之半, 可克也.」 恁地是聖人以力角勝, 都不問義理也. 孔子請伐齊, 以弑君之事討之. 當時哀公能從其請, 孔子必有處置, 須使顔回使周, 子路使晉, 天下大計可立而遂. 孔子臨老, 有此一件事好做, 柰何哀公不從其請, 可惜.

23-17 問:「橫渠言『由明以至誠, 由誠以至明』, 此言恐過當.」 曰:「『由明以至誠』, 此句却是. 『由誠以至明』, 則不然, 誠卽明也. 孟子曰:『我知言, 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只『我知言』一句已盡. 橫渠之言不能無失, 類若此. 若西銘一篇, 誰說得到此? 今以管窺天, 固是見北斗, 別處雖不得見, 然見北斗, 不可謂不是也.」

23-18 問:「孔子對冉求曰:『其事也, 非政.』 政與事何異?」 曰:「閔子騫不肯爲大夫, 曾晳不肯爲陪臣, 皆知得此道理. 若季路·冉求, 未能如此. 夫政出於國君. 冉求爲季氏家臣, 只是家事, 安得爲政? 當時季氏專政, 孔子因以明之.」 或問:「季路·冉求稍聞聖人之道, 何不知此?」 曰:「當時陪臣執國命, 目見耳聞, 習熟爲常, 都不知有君, 此言不足怪. 季氏問季路·冉求, 可謂大臣與? 孔子曰: 『所謂大臣者, 以道事君, 不可則止. 今由與求也, 可謂具臣矣.』 『然則從之者與?』 曰:『弑父與君, 亦不從也.』 除却弑父與君, 皆爲之.」

23-19 「期月而已, 三年有成」, 何也? 曰:「公孫弘謂『三年有成, 臣切遲之.』 唐文宗時, 李石責以宰相之職, 謂『臣猶以爲太速』. 二者皆不是. 須是知得遲速之理. 昔嘗對哲宗說此事曰:『陛下若問 如何措置, 三年有成, 臣卽陳三年有成之事; 若問如何措置, 期月而已, 臣卽陳期月之事. 當時朝廷無一人問著, 只李邦直但云稱職稱職, 亦不曾問著一句.」

23-20 春秋書隕石隕霜, 何故不言石隕霜隕? 此便見得天人一處. 昔嘗對哲宗說:「天人之間甚可畏, 作善則千里之外應之, 作惡則千里之外違之. 昔子陵與漢光武同寢, 太史奏客星侵帝座甚急. 子陵匹夫, 天應如此, 况一人之尊, 擧措用心, 可不戒愼!」

23-21 「暴其民甚, 則身弑國亡; 不甚, 則身危國削, 名之曰幽·厲, 雖孝子慈孫, 百世不能改也.」 漢之君, 都爲美諡, 何似休因問:「桀·紂是諡否?」 曰:「不是. 天下自謂之桀·紂.」

23-22 「王天下有三重」, 三重卽三王之禮. 三王雖隨時損益, 各立一箇大本, 無過不及, 此與春秋正相合.

23-23 先生前日敎某思「君子和而不同」. 某思之數日, 便覺胸次廣濶, 其意味有不可以言述. 竊有一喩, 願留嚴聽. 今有人焉, 久寓遠方, 一日歸故鄕, 至中途, 適遇族兄者, 俱抵旅舍, 異居而食, 相視如途人. 彼豈知爲族弟, 此亦豈知爲族兄邪? 或告曰:彼之子, 公之族兄某人也; 彼之子, 公之族弟某人也. 旣而懽然相從, 無有二心. 向之心與今之心, 豈或異哉? 知與不知而已. 今學者苟知大本, 則視天下猶一家, 亦自然之理也. 先生曰:「此乃善喩也.」

23-24 先生敎某思孝弟爲仁之本. 某竊謂:人之初生, 受天地之中, 禀五行之秀, 方其禀受之初, 仁固已存乎其中. 及其旣生也, 幼而無不知愛其親, 長而無不知敬其兄, 而仁之用於是見乎外. 當是時, 唯知愛敬而已, 固未始有事物之累. 及夫情欲竇於中, 事物誘於外, 事物之心日厚, 愛敬之心日薄, 本心失而仁隨喪矣. 故聖人敎之曰:「君子務本, 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 其爲仁之本與!」 蓋謂修爲其仁者, 必本於孝弟故也. 先生曰:「能如此尋究, 甚好. 夫子曰:『敬親者不敢慢於人, 愛親者不敢惡於人.』 不敢慢於人, 不敢惡於人, 便是孝弟. 盡得仁, 斯盡得孝弟; 盡得孝弟, 便是仁.」 又問:「爲仁先從愛物上推來, 如何?」 曰:「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 謂之悖禮, 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 謂之悖德, 故君子『親親而仁民, 仁民而愛物』. 能親親, 豈不仁民? 能仁民, 豈不愛物? 若以愛物之心推而親親, 却是墨子也.」 因問:「舜與曾子之孝, 優劣如何?」 曰:「家語載耘瓜事, 雖不可信, 却有義理. 曾子耘瓜, 誤斬其根. 曾晳建大杖以擊其背, 曾子仆地, 不知人事, 良久而蘇, 欣然起, 進曰:『大人用力敎參, 得無疾乎?』 乃退, 援琴而歌, 使知體康. 孔子聞而怒. 曾子至孝如此, 亦有這些失處. 若是舜, 百事從父母, 只殺他不得.」 又問:「如申生待烹之事, 如何?」 曰:「此只是恭也. 若舜, 須逃也.」

23-25 問:「先生曰:『盡其道謂之孝弟.』 夫以一身推之, 則身者資父母血氣以生者也. 盡其道者則能敬其身, 敬其身者則能敬其父母矣. 不盡其道則不敬其身, 不敬其身則不敬父母, 其斯之謂歟?」 曰:「今士大夫受職於君, 尙期盡其職事, 又况親受身於父母, 安可不盡其道?」

23-26 夫民, 合而聽之則聖, 散而聽之則愚. 合而聽之, 則大同之中, 有箇秉彝在前, 是是非非, 無不當理, 故聖. 散而聽之, 則各任私意, 是非顚倒, 故愚. 蓋公義在, 私欲必不能勝也.


卷二十四 : 鄒德久本 ; 伊川先生語十

24-01 「天下雷行, 物與無妄」, 先天後天皆合於天理者也, 人欲則僞矣.

24-02 修身, 當學大學之序. 大學, 聖人之完書也, 其間先後失序[次]者, 已正之矣.

24-03 詩言后妃之德, 非指人而言, 或謂太姒, 大失之矣. 周公作樂章, 欲一作歌之. 以感化天下, 其後繼以文王詩者, 言古之人有行之者, 文王是也. 周南天子之事, 故繫之周. 周, 王室也. 召南諸侯之事, 故繫之召. 召, 諸侯長也. 曰公者, 後人誤加之也. 夫婦道一, 關雎雖后妃之事, 亦可歌於下. 至若鹿鳴以下, 則各主其事, 皇華遣使臣之類是也. 頌有二: 或美盛德, 則燕饗通用之: 或告成功, 則祭祀專用之.

24-04 詩有六義: 曰風者, 謂風動之也; 曰賦者, 謂鋪陳其事也; 曰比者, 直比之, 「溫其如玉」之類是也; 曰興者, 因物而興起, 「關關雎鳩」·「瞻彼淇·澳」之類是也; 曰雅者, 雅言正道, 「天生蒸民, 有物有則」之類是也; 曰頌者, 稱頌德美, 「有匪君子, 終不可諼兮」之類是也.

24-05 國風·大·小雅·三頌, 詩之名也. 六義, 詩之義也. 篇之中有備六義者, 有數義者. 一本章首云「能治亂絲者, 可以治詩.」

24-06 四始, 猶四端也.

24-07 十五國風, 各有次序, 看詩可見.

24-08 詩大序, 孔子所爲, 其文似繫辭, 其義非子夏所能言也. 小序, 國史所爲, 非後世所能知也.

24-09 人心私欲, 故危殆. 道心天理, 故精微. 滅私欲則天理明矣.

24-10 太誓書曰:「一月.」 曰:「商歷已絶, 周歷未建, 故用人正, 今之正月也. 不書商歷, 已見紂自絶於天矣. 聖人一言一動, 無不合於天理如此.」

24-11 看書, 須要見二帝·三王之道. 如二典, 卽求堯所以治民, 舜所以事君.

24-12 「五年須暇」者. 聖人討伐, 必不太早, 自當緩之, 非再駕之謂也. 此周公所知, 無顯迹可推也.

24-13 犬·牛·人, 知所去就, 其性本同. 但限以形, 故不可更. 如隙中日光, 方圓不移, 其光一也. 惟所稟各異, 故生之謂性. 告子以爲一, 孟子以爲非也.

24-14 庾公之斯遇子濯孺子, 虛發四矢, 甚無謂也. 國之安危在此擧, 則殺之可也; 舍之而無害於國, 權輕重可也. 何用虛發四矢乎?

24-15 「堯·舜性之」, 生知也. 「湯·武身之」, 學而知之也.

24-16 「仁之於父子, 至知之於賢者」, 謂之命者, 以其禀受有厚薄淸濁故也. 然其性善, 可學而盡, 故謂之性焉. 禀氣有淸濁, 故其材質有厚薄. 禀於天謂性, 感爲情, 動爲心, 質幹爲才.

24-17 「生之謂性」, 與「天命之謂性」, 同乎. 性字不可一槩論. 「生之謂性」, 此訓所稟受也. 「天命之謂性」, 此言性之理也. 今人言天性柔緩, 天性剛急, 俗言天成, 皆生來如此, 此訓所稟受也. 若性之理也則無不善, 曰天者, 自然之理也.

24-18 「天下言性, 則故而已」者, 言性當推其元本, 推其元本, 無傷其性也.

24-19 伊尹受湯委寄, 必期天下安治而已. 太甲如不終惠, 可廢也. 孟子言貴戚之卿與此同. 然則始何不擇賢? 蓋外丙二歲, 仲任四歲, 惟太甲長耳. 使太甲有下愚之質, 初不立也. 苟無三人, 必得於宗室; 宗室無人, 必擇於湯之近戚; 近戚無人, 必擇於天下之賢者而與之, 伊尹不自爲也. 劉備託孔明以嗣子, 「不可, 使自爲之」, 非權數之言, 其利害昭然也. 立者非其人, 則劉氏必爲曹氏屠戮, 寧使孔明爲之也. 霍光廢昌邑, 不待放, 知其下愚不移也, 始之不擇, 則光之罪大矣. 若伊尹與光是太甲·昌邑所用之臣, 而不受先王之委寄, 諫不用, 去之可也, 放廢之事, 不可爲也, 義理自昭然.

24-20 先生始看史傳, 及半, 則掩卷而深思之, 度其後之成敗, 爲之窺畫, 然後復取觀焉. 然成敗有幸不幸, 不可以一槩看.

24-21 看史必觀治亂之由, 及聖賢修已處事之美.

24-22 孔明有王佐之心, 道則未盡. 王者如天地之無私心焉, 行一不義而得天下不爲. 孔明必求有成, 而取劉璋. 聖人寧無成耳, 此不可爲也. 若劉表子琮, 將爲曹公所幷, 取而興劉氏可也.

24-23 孔明不死, 三年可以取魏, 且宣王有英氣, 久不得伸, 必沮死不久也.

24-24 孔明庶幾禮樂.

24-25 孔明營五丈原, 宣王言「無能爲」, 此僞言安一軍耳, 兵自高地來可勝. 先生嘗自觀五丈原, 非 非, 一作日言. 此地不可據, 英雄欺人, 不可盡信.

24-26 荀爽從董卓辟, 遜迹避禍, 君子亦有之, 然聖人明哲保身, 亦不至轉身不得處. 如揚子投閣, 失之也. 荀爽自度其材, 能興漢室乎, 起而圖之可也. 知不足而强圖之, 非也.

24-27 西漢儒者有風度, 惟董仲舒·毛萇·揚雄. 萇解經未必皆當, 然味其言, 大槩然耳[矣].

24-28 東漢趙苞爲邊郡守, 虜奪其母, 招以城降, 苞遽戰而殺其母, 非也. 以君城降而求生其母, 固不可. 然亦當求所以生母之方, 柰何遽戰乎? 不得已, 身降之可也. 王陵母在楚, 而使楚質以招陵, 陵降可也. 徐庶得之矣.

24-29 義訓宜, 禮訓別, 智訓知, 仁當何訓? 說者謂訓覺, 訓人, 皆非也. 當合孔·孟言仁處, 大槩硏窮之, 二三歲得之, 未晩也.

24-30 先生云:「吾四十歲以前讀誦, 五十以前硏究其義, 六十以前反覆紬繹, 六十以後著書.」 著書不得已.

24-31 人思如湧泉, 浚之愈新.

24-32 釋道所見偏, 非不窮深極微也, 至窮神知化, 則不得與矣.

24-33 先生在經筵時, 上服藥, 卽日就醫官問動止. 天子方幼, 建言選宮人四十以上者侍左右, 所以遠紛華·養心性.

24-34 盡巳爲忠, 盡物爲信. 極言之, 則盡己者盡己之性也, 盡物者盡物之性也. 信者, 無僞而已, 於天性有所損益, 則爲僞矣. 易无妄曰:「天下雷行, 物與无妄」, 動以天理故也. 其大略如此, 更須硏究之, 則自有得處.

24-35 韓文不可漫觀, 晩年所見尤高.

24-36 在天曰命, 在人曰性. 貴賤壽夭命也, 仁義禮智亦命也.

24-37 動物有知, 植物無知, 其性自異, 但賦形於天地, 其理則一.

24-38 四端不言信者, 旣有誠心爲四端, 則信在其中矣.

24-39 充實而有光輝, 所謂脩身見於世也.

24-40 婚禮執鴈者, 取其不再偶爾, 非隨陽之物.

24-41 亞夫夜半軍擾, 直至帳下, 堅臥不動, 安在其持重也.

24-42 聖人無優劣, 有則非聖人也.

24-43 主一者謂之敬, 一者謂之誠. 主則有意在.

24-44 荀氏八龍, 豈盡賢者? 但得一二賢子弟相薰習皆然耳.

24-45 犬吠屠人, 世傳有物隨之, 非也, 此正如海上鷗爾.


卷二十五: 暢潛道錄胡氏註云:「識者疑其間多非先生語. ; 伊川先生語十一

25-01 大學曰:「物有本末, 事有終始, 知所先後, 則近道矣.」 人之學莫大於知本末終始. 致知在格物, 則所謂本也, 始也; 治天下國家, 則所謂末也, 終也. 治天下國家, 必本諸身, 其身不正而能治天下國家者無之. 格猶窮也, 物猶理也, 猶曰窮其理而已也. 窮其理, 然後足以致之, 不窮則不能致也. 格物者適道之始, 欲思格物, 則固已近道矣. 是何也? 以收其心而不放也.

25-02 知者吾之所固有, 然不致則不能得之, 而致知必有道, 故曰「致知在格物」.

25-03 大學論誠意以下, 皆窮其意而明之, 獨格物則曰「物格而後知至」, 蓋可以意得而不可以言傳也. 自格物而充之, 然後可以至聖人. 不知格物而先欲意誠心正修身者, 未有能中於理者.

25-04 「致知在格物」, 非由外鑠我也, 我固有之也. 因物有遷, 迷而不知, 則天理滅矣, 故聖人欲格之.

25-05 隨事觀理, 而天下之理得矣. 天下之理得, 然後可以至於聖人. 君子之學, 將以反躬而已矣. 反躬在致知, 致知在格物.

25-06 學莫貴於自得, 得非外也, 故曰自得.

25-07 學莫大於平心, 平莫大於正, 正莫大於誠.

25-08 君子之學, 在於意必固我旣亡之後, 而復於喜怒哀樂未發之前, 則學之至也.

25-09 心至重, 鷄犬至輕. 鷄犬放則知求之, 心放則不知求, 豈愛其至輕而忘其至重哉? 弗思而已矣. 今世之人, 樂其所不當樂, 不樂其所當樂; 慕其所不當慕, 不慕其所當慕; 皆由不思輕重之分也.

25-10 顔淵歎孔子曰:「仰之彌高, 鑽之彌堅, 瞻之在前, 忽焉在後, 夫子循循然善誘人, 博我以文, 約我以禮, 欲罷不能, 旣竭吾才, 如有所立卓爾, 雖欲從之, 末由也已.」 此顔子所以善學孔子而深知孔子者也.

25-11 有學不至而言至者, 循其言亦可以入道. 荀子曰:「眞積力久則入.」 杜預曰:「優而柔之, 使自求之; 厭而飫之, 使自趨之.」 管子曰:「思之思之, 又重思之, 思之而不通, 鬼神將通之, 非鬼神之力也, 精神之極也.」 此三者, 循其言皆可以入道, 而荀子·管子·杜預初不能及此.

25-12 自其外者學之, 而得於內者, 謂之明. 自其內者得之, 而兼於外者, 謂之誠. 誠與明一也.

25-13 聞見之知, 非德性之知. 物交物則知之, 非內也, 今之所謂博物多能者是也. 德性之知, 不假聞見.

25-14 君子不以天下爲重而身爲輕, 亦不以身爲重而天下爲輕. 凡盡其所當爲者, 如「可以仕則仕」, 「入則孝」之類是也, 此孔子之道也. 蔽焉而有執者, 楊·墨之道也.

25-15 能盡飮食言語之道, 則可以盡去就之道; 能盡去就之道, 則可以盡死生之道. 飮食言語, 去就死生, 小大之勢一也. 故君子之學, 自微而顯, 自小而章. 易曰:「閑邪存其誠.」 閑邪則誠自存, 而閑其邪者, 乃在於言語飮食進退與人交接之際而已矣.

25-16 人皆可以至聖人, 而君子之學必至於聖人而後已. 不至於聖人而後已者, 皆自棄也. 孝其所當孝, 弟其所當弟, 自是而推之, 則亦聖人而已矣.

25-17 多權者害誠, 好功者害義, 取名者賊心.

25-18 君貴明, 不貴察; 臣貴正, 不貴權.

25-19 稱性之善謂之道, 道與性一也. 以性之善如此, 故謂之性善. 性之本謂之命, 性之自然者謂之天, 自性之有形者謂之心, 自性之有動者謂之情, 凡此數者皆一也. 聖人因事以制名, 故不同若此. 而後之學者, 隨文析義, 求奇異之說, 而去聖人之意遠矣.

25-20 自性而行, 皆善也. 聖人因其善也, 則爲仁義禮智信以名之; 以其施之不同也, 故爲五者以別之. 合而言之皆道, 別而言之亦皆道也. 舍此而行, 是悖其性也, 是悖其道也. 而世人皆言性也, 道也, 與五者異, 其亦弗學歟! 其亦未體其性也歟! 其亦不知道之所存歟!

25-21 道孰爲大? 性爲大. 千里之遠, 數千歲之日, 其所動靜起居, 隨若亡矣. 然時而思之, 則千里之遠在於目前, 數千歲之久無異數日之近, 人之性則亦大矣. 噫! 人之自小者, 亦可哀也已. 人之性一也, 而世之人皆曰吾何能爲聖人, 是不自信也. 其亦不察乎!

25-22 自得者所守固, 而自信者所行不疑.

25-23 學貴信, 信在誠. 誠則信矣, 信則誠矣. 不信不立, 不誠不行.

25-24 或問:「周公勳業, 人不可爲也已.」 曰:「不然. 聖人之所爲, 人所當爲也. 盡其所當爲, 則吾之勳業, 亦周公之勳業也. 凡人之弗能爲者, 聖人弗爲.」

25-25 君子之學, 要其所歸而已矣.

25-26 民可明也, 不可愚也; 民可敎也, 不可威也; 民可順也, 不可强也; 民可使也, 不可欺也.

25-27 孔子曰:「棖也慾, 焉得剛?」 甚矣慾之害人也. 人之爲不善, 欲誘之也. 誘之而弗知, 則至於天理滅而不知反. 故目則欲色, 耳則欲聲, 以至鼻則欲香, 口則欲味, 體則欲安, 此皆有以使之也. 然則何以窒其欲? 曰思而已矣. 學莫貴於思, 唯思爲能窒欲. 曾子之三省, 室欲之道也.

25-28 好勝者滅理, 肆欲者亂常.

25-29 可以仕則仕, 可以止則止, 可以久則久, 可以速則速, 此皆時也, 未嘗不合中, 故曰「君子而時中」.

25-30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 中也者, 言寂然不動者也. 故曰「天下之大本」. 「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和也者, 言感而遂通者也, 故曰「天下之達道」.

25-31 學也者, 使人求於內也. 不求於內而求於外, 非聖人之學也. 何謂不求於內而求於外? 以文爲主者是也. 學也者, 使人求於本也. 不求於本而求於末, 非聖人之學也. 何謂不求於本而求於末? 考詳略, 採同異者是也. 是二者皆無益於身, 君子弗學.

25-32 墨子之德至矣, 而君子弗學也, 以其舍正道而之他也. 相如·太史遷之才至矣, 而君子弗貴也, 以所謂學者非學也.

25-33 莊子, 叛聖人者也, 而世之人皆曰矯時之弊. 矯時之弊, 固若是乎? 伯夷·柳下惠, 矯時之弊者也, 其有異於聖人乎? 抑無異乎? 莊周·老聃, 其與伯夷·柳下惠類乎? 不類乎? 子夏曰:「雖小道, 必有可觀者焉, 致遠恐泥.」 子曰:「攻乎異端, 斯害也已.」 此言異端有可取, 而非道之正也.

25-34 君子以識爲本, 行次之. 今有人焉, 力能行之, 而識不足以知之, 則有異端者出, 彼將流宕而不知反. 內不知好惡, 外不知是非, 雖有尾生之信, 曾參之孝, 吾弗貴矣.

25-35 學莫貴於知言, 道莫貴於識時, 事莫貴於知要. 所聞者所見者外也, 不可以動吾心.

25-36 孟子曰:「其爲氣也, 至大至剛, 以直養而無害.」 此蓋言浩然之氣至大至剛且直也, 能養之則無害矣.

25-37 伊尹之耕於有莘, 傅說之築於傅巖, 天下之事, 非一一而學之, 天下之賢才, 非一一而知之, 明其在己而已矣.

25-38 君子不欲才過德, 不欲名過實, 不欲文過質. 才過德者不祥, 名過實者有殃, 文過實者莫之與長.

25-39 或問:「顔子在陋巷而不改其樂, 與貧賤而在陋巷者, 何以異乎?」 曰:「貧賤而在陋巷者, 處富貴則失乎本心. 顔子在陋巷猶是, 處富貴猶是.」

25-40 通乎晝夜之道, 而知晝夜, 死生之道也.

25-41 知生之道, 則知死之道; 盡事人之道, 則盡事鬼之道. 死生人鬼, 一而二, 二而一者也.

25-42 孔子曰:「有德者必有言.」 何也? 和順積於中, 英華發於外也. 故言則成文, 動則成章.

25-43 學不貴博, 貴於正而已矣. 言不貴多, 貴於當而已矣. 政不貴詳, 貴於順而已矣.

25-44 意必固我旣亡之後, 必有事焉, 此學者所宜盡心也. 夜氣之所存者良知也, 良能也, 荀擴而充之, 化旦晝之所害爲夜氣之所存, 然後可以至於聖人.

25-45 孟子曰:「盡其心者知其性也, 知其性則知天矣.」 心也, 性也, 天也, 非有異也.

25-46 人皆有是道, 唯君子爲能體而用之. 不能體而用之者, 皆自棄也. 故孟子曰:「苟能充之, 足以保四海; 苟不能充之, 不足以事父母.」 夫充與不充, 皆在我而已.

25-47 德盛者, 物不能擾而形不能病. 形不能病, 以物不能擾也. 故善學者, 臨死生而色不變, 疾痛慘戚而心不動, 由養之有素也, 非一朝一夕之力也.

25-48 心之躁者, 不熱而煩, 不寒而慄, 無所惡而怒, 無所悅而喜, 無所取而起. 君子莫大於正其氣, 欲正其氣, 莫若正其志. 其志旣正, 則雖熱不煩, 雖寒不慄, 無所怒, 無所喜, 無所取, 去就猶是, 死生猶是, 夫是之謂不動心.

25-49 志順者氣不逆, 氣順志將自正. 志順而氣正, 浩然之氣也. 然則養浩然之氣也, 乃在於持其志無暴其氣耳.

25-50 中庸曰:「道不可須臾離也, 可離非道也.」 又曰:「道不遠人.」 此特聖人爲始學者言之耳. 論其極, 豈有可離與不可離而遠與近之說哉?

25-51 學爲易, 知之爲難. 知之非難也, 體而得之爲難.

25-52 「致曲」者, 就其曲而致之也.

25-53 人人有貴於己者, 此其所以人皆可以爲堯·舜.

25-54 學者當以論語·孟子爲本. 論語·孟子旣治, 則六經可不治而明矣. 讀書者, 當觀聖人所以作經之意, 與聖人所以用心, 與聖人所以至聖人, 而吾之所以未至者, 所以未得者, 句句而求之, 晝誦而味之, 中夜而思之, 平其心, 易其氣, 闕其疑, 則聖人之意見矣.

25-55 人之生也, 小則好馳騁弋獵, 大則好建立功名, 此皆血氣之盛使之然耳. 故其衰也, 則有不足之色; 其病也, 則有可憐之言. 夫人之性至大矣, 而爲形氣之所役使而不自知, 哀哉!

25-56 吾未見嗇於財而能爲善者也, 吾未見不誠而能爲善者也.

25-57 君子之學也, 「使先知覺後知, 使先覺覺後覺」, 而老子以爲「非以明民, 將以愚之」, 其亦自賊其性歟[矣]!

25-58 有求爲聖人之志, 然後可與共學; 學而善思, 然後可與適道; 思而有所得, 則可與立; 立而化之, 則可與權. 25-59 「非禮勿視, 非禮勿聽, 非禮勿言, 非禮勿動」, 視聽言動一於禮之謂仁, 仁之於禮非有異也. 孔子告仲弓曰:「出門如見大賓, 使民如承大祭, 已所不欲, 勿施於人.」 夫君子能如是用心, 能如是存心, 則惡有不仁者乎? 而其本可以一言而蔽之曰「思無邪」.

25-60 無好學之志, 則雖有聖人復出, 亦無益矣. 然聖人在上而民多善者, 以涵泳其敎化深且遠也, 習聞之久也.

25-61 禮記除中庸·大學, 唯樂記爲最近道, 學者深思自求之. 禮記之表記, 其亦近道矣乎! 其言正.

25-62 學者必求其師. 記問: 文章不足以爲人師, 以所學者外也. 故求師不可不愼. 所謂師者何也? 曰: 理也, 義也.

25-63 「少成若天性, 習慣成自然.」 雖聖人復出, 不易此言. 孔子曰:「性相近也, 習相遠也, 唯上智與下愚不移.」 下愚非性也, 不能盡其才也.

25-64 君子所以異於禽獸者, 以有仁義之性也. 苟縱其心而不知反, 則亦禽獸而已.

25-65 形易則性易, 性非易也, 氣使之然也.

25-66 「禮儀三百, 威儀三千」, 非絶民之欲而强人以不能也, 所以防其欲, 戒其侈, 而使之入道也.

25-67 「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所以明理也.

25-68 至顯者莫如事, 至微者莫如理, 而事理一致, 微顯一源. 古之君子所謂善學者, 以其能通於此而已.

25-69 君子之學貴乎一, 一則明, 明則有功.

25-70 盛德者言傳, 文盛者言亦傳.

25-71 名數之學, 君子學之而不以爲本也. 言語有序, 君子知之而不以爲始也.

25-72 孔子之道, 發而爲行, 如鄕黨之所載者, 自誠而明也. 由鄕黨之所載而學之, 以至於孔子者, 自明而誠也. 及其至焉, 一也.

25-73 「聞善言則拜」, 禹所以爲聖人也. 「以能問不能, 以多問寡」, 顔子所以爲大賢也. 後之學者有一善而自足, 哀哉!

25-74 爲學之道, 必本於思, 思則得之, 不思則不得也. 故書曰:「思曰睿, 睿作聖.」 思所以睿, 睿所以聖也.

25-75 學以知爲本, 取友次之, 行次之, 言次之.

25-76 信不足以盡誠, 猶愛不足以盡仁.

25-77 董仲舒曰:「正其誼, 不謀其利; 明其道, 不計其功.」此董子所以度越諸子.

25-78 堯·舜之爲善, 與桀·跖之爲惡, 其自信一也.

25-79 老子曰:「失道而後德, 失德而後仁, 失仁而後義, 失義而後禮.」 則道德仁義禮, 分而爲五也.

25-80 聖人無優劣, 堯·舜之讓, 禹之功, 湯·武之征伐, 伯夷之淸, 柳下惠之和, 伊尹之任, 周公在上而道行, 孔子在下而道不行, 其道一也.

25-81 不深思則不能造於道, 不深思而得者, 其得易失. 然而學者有無思無慮而得者, 何也? 曰:以無思無慮而得者, 乃所以深思而得之也. 以無思無慮爲不思而自以爲得者, 未之有也.

25-82 原始則足以知其終, 反終則足以知其始, 死生之說, 如是而已矣. 故以春爲始而原之, 其必有冬; 以冬爲終而反之, 其必有春. 死生者, 其與是類也.

25-83 「其次致曲」者, 學而後知之也, 而其成也, 與生而知之者不異焉. 故君子莫大於學, 莫害於畫, 莫病於自足, 莫罪於自棄. 學而不止, 此湯·武所以聖也.

25-84 「古之學者爲己」, 其終至於成物. 今之學者爲物, 其終至於喪己.

25-85 「杞柳」, 荀子之說也. 「湍水」, 楊子之說也.

25-86 聖人所知, 宜無不至也; 聖人所行, 宜無不盡也; 然而書稱堯·舜, 不曰: 刑必當罪, 賞必當功, 而曰:「罪疑惟輕, 功疑惟重, 與其殺不辜, 寧失不經.」 異乎後世刻核之論矣.

25-87 自夸者近刑, 自喜者不進, 自大者去道遠.

25-88 君子之學必日新, 日新者日進也. 不日新者必日退, 未有不進而不退者. 唯聖人之道無所進退, 以其所造者極也.

25-89 事上之道莫若[如]忠, 待下之道莫若怒.

25-90 中庸之書, 學者之至也, 而其始則曰:「戒愼乎其所不睹, 恐懼乎其所不聞.」 蓋言學者始於誠也.

25-91 揚子, 無自得者也, 故其言蔓衍而不斷, 優游[柔]而不決. 其論性則曰:「人之性也善惡混, 修其善則爲善人, 修其惡則爲惡人.」 荀子, 悖聖人者也, 故列孟子於十二子, 而謂人之性惡. 性果惡邪? 聖人何能反其性以至於斯邪?

25-92 聖人之言遠如天, 近如地. 其遠也若不可得而及, 其近也亦可得而行. 揚子曰:「聖人之言遠如天, 賢人之言近如地.」 非也.

25-93 或問賈誼. 曰:「誼之言曰:『非有孔子·墨翟之賢』, 孔與墨一言之, 其識末矣, 其亦不善學矣.」

25-94 必井田, 必封建, 必肉刑, 非聖人之道也. 善治者, 放井田而行之而民不病, 放封建而使之而民不勞, 放肉刑而用之而民不怨. 故善學者, 得聖人之意而不取其迹也. 迹也者, 聖人因其一時之利而制之也.

25-95 夫人幼而學之, 將欲成之也; 旣成矣, 將以行之也. 學而不能成其學, 成而不能行其學, 則烏足貴哉?

25-96 待人有道, 不疑而已. 使夫人有心害我邪? 雖疑不足以化其心. 使夫人無心害我邪? 疑則已德內損, 人怨外生. 故不疑則兩得之矣, 疑則兩失之矣, 而未有多疑能爲君子者也.

25-97 昔者聖人「立人之道曰仁曰義」. 孔子曰:「仁者人也, 親親爲大; 義者宜也, 尊賢爲大.」 唯能親親, 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唯能尊賢, 故「賢者在位, 能者在職」. 唯仁與義, 盡人之道; 盡人之道, 則謂之聖人.

25-98 學者不可以不誠, 不誠無以爲善, 不誠無以爲君子. 修學不以誠, 則學雜; 爲事不以誠, 則事敗; 自謀不以誠, 則是欺其心而自棄其忠[志]; 與人不以誠, 則是喪其德而增人之怨. 今小道異端, 亦必誠而後得, 而况欲爲君子者乎? 故曰:學者不可以不誠. 雖然, 誠者在知道本而誠之耳.

25-99 古者卜筮, 將以決疑也. 今之卜筮則不然, 計其命之窮通, 校其身之達否而已矣. 噫! 亦惑矣.

25-100 不思故有惑, 不求故無得, 不問故不知.

25-101 世之服食欲壽者, 其亦大愚矣. 夫命者, 受之於天, 不可增損加益, 而欲服食而壽, 悲哉!

25-102 見攝生者而問長生, 謂之大愚. 見卜者而問吉凶, 謂之大惑.

25-103 或問性. 曰:「順之則吉, 逆之則凶.」

25-104 孔子沒, 曾子之道日益光大. 孔子沒, 傳孔子之道者, 曾子而已. 曾子傳之子思, 子思傳之孟子, 孟子死, 不得其傳, 至孟子而聖人之道益尊.

25-105 孟子曰:「可以仕則仕, 可以止則止, 可以久則久, 可以速則速, 孔子也. 孔子, 聖之時者也.」 故知易者, 莫若孟子. 孟子曰:「王者之迹熄而詩亡, 詩亡然後春秋作. 春秋無義戰, 彼善於此則有之矣.」 征者上伐下也, 敵國不相征也. 故知春秋者, 莫若孟子.

25-106 禮之本, 出於民之情, 聖人因而道之耳. 禮之器, 出於民之俗, 聖人因而節文之耳. 聖人復出, 必因今之衣服器用而爲之節文. 其所謂貴本而親用者, 亦在時王斟酌損益之耳[爾].


附錄

明道先生行狀

見伊川先生文集

門人朋友叙述

序見伊川先生文集

河間劉立之曰: 先生幼 集有而字. 有奇一作異. 質, 明慧驚人, 年數歲, 卽有成人之度. 嘗賦酌貪泉, 詩曰: 「中心如自固, 外物豈能遷?」 當世先達許其志操. 及長, 豪勇自奮, 不溺於流俗. 從汝南周茂叔問學, 窮性命之理, 率性會道, 體道成德, 出處孔·孟, 從容不勉. 踰冠, 應書京師, 聲望藹然, 老儒宿學, 皆自以爲不及, 莫不造門願交.
釋褐, 主永興軍鄠縣簿. 永興帥府, 其出守皆禁密大臣, 待先生莫不盡禮. 爲令晉城, 其俗朴陋, 民不知學, 中間幾百年, 無登科者. 先生擇其秀異, 爲置學舍糧具, 聚而敎之. 朝夕督厲, 誘進學者, 風靡日盛. 熙寧元豐間, 應書者至數百, 登科者十餘人. 先生爲政, 集無爲政二字. 條敎精密, 而主之以誠心. 晉城之民, 被服先生之化, 暴桀子弟至有恥不犯. 迄先生去, 三年間, 編戶數萬衆, 罪入極典者纔一人, 然鄕閭猶以不遵敎令 集無令字. 爲深恥. 熙寧七年, 立之得官晉城, 距先生去已十餘年, 見民有聚口衆而不析異者. 問其所以, 云守程公之化集有者字. 也. 其誠心感人如此.
薦爲御史, 神宗召對, 問所以爲御史. 對曰:「使臣拾遺補闕, 裨贊朝廷, 則可; 使臣掇拾臣下短長, 以沽直名, 則不能.」 神宗歎賞, 以爲得御史體. 神宗厲精求治, 王荊公執政, 議法改令. 言者攻之甚力, 至有發憤肆罵, 無所不至者. 先生獨以至誠, 開納君相. 疏入輒削藁, 不以示子姪. 常曰:「揚己矜衆, 吾所不爲.」 嘗被旨赴中堂議事, 荊公方怒言者, 厲色待之. 先生徐曰:「天下之事, 非一家私議, 願公平氣以聽.」 荊公爲之愧屈善談.
太中公得請領崇福, 先生求折資監當以便養. 歸洛, 從容親庭, 日以讀書勸學爲事. 先生經術通明, 義理精微, 樂告不倦. 士大夫從之講學者, 日夕盈門, 虛往實歸, 人得所欲.
先生在御史, 有南士游執政門者, 方自南還, 未至 集無未至二字. 而附會之說先布都下, 且其人素議虧闕, 先生奏言其行. 後先生被命判武學, 其人已位通顯, 懼先生復進, 乃抗章言, 先生新法之初, 集作行. 首爲異論. 先生笑曰:「是豈誣我邪?」 復以便親乞汝州監局. 先生高才遠業, 淪屈卑宂, 人爲先生歎息, 而先生處之恪勤匪懈, 曰:「執事安得不謹!」
今皇帝卽位, 以宗正丞召. 朝廷方且用之, 未赴闕, 得疾以終. 先生有天下重望, 士民以其出處, 卜時隆汚. 聞訃之日, 識與不識, 莫不隕涕.
自孟軻沒, 聖學失傳, 學者穿鑿妄作, 不知入德. 先生傑然自立於千載之後, 芟闢榛穢, 開示本原, 聖人之庭戶曉然可入, 學士大夫始知所向. 然高才世希, 集作希世. 能 集作得. 造其藩閾 集作閫. 者蓋集無蓋字. 鮮, 况堂奧乎?
先生德性充完, 粹和之氣盎於面背, 樂易多恕, 終日怡悅. 立之從先生三十年, 未嘗見其一有有字. 忿厲之容. 接人溫然, 無賢不肖, 皆使之集無之字. 款曲自盡. 聞人一善, 咨嗟獎勞, 惟恐其不篤. 人有不及, 開導誘掖, 惟恐其不至. 故雖桀傲不恭, 見先生, 莫不感悅而化服. 風格高邁, 不事標飾, 而自有畦畛. 望其容色, 聽其言敎, 則放心邪氣不復萌於胸中.
太中公告老而歸, 家素淸窶, 僦居洛城. 先生以祿養, 族大食衆. 菽粟僅足. 而老幼各盡其歡. 中外幼孤窮無託者, 皆收養之, 撫育誨導, 期於成人. 嫁女娶婦, 皆先孤遺而後及己子. 食無重肉, 衣無兼副. 女長過期, 至無貲以遣.
先生達於從政, 以仁愛爲本, 故所至, 民戴之如父母. 立之嘗問先生以臨民, 曰:「使民集作人. 各得輸其情.」 集有又嘗二字. 問御史, 曰:「正已以集無以字. 格物.」 雖愚不肖, 佩服先生之訓, 不敢忘怠. 集作忽.
先生抱經濟大器, 有開物成務之才, 雖不用於時, 然至誠在天下, 惟恐一物不得其所, 見民疾苦, 如在諸己. 聞朝廷興作小失, 則憂形顔色. 嘗論所以致君堯·舜, 措俗成·康之意, 其言感激動人. 千五百年, 一生斯人, 時命不會如此, 美志不行, 利澤不施, 惜哉!
立之家 集無家字. 與先生有累世之舊, 先人高爽有奇操, 集無此上五字. 與先生集有情字. 好尤密. 先人早世, 立之方數歲, 先生兄弟取以歸, 敎養視子姪, 卒立其門戶. 末世俗薄, 朋友道衰, 聞先生之風, 宜有愧恥. 集無此上四十三字.
立之從先生最久, 聞先生敎最多, 得先生行事爲最 集無此最字. 詳. 先生終, 繫官朔陲, 不得與於行服之列, 哭泣之哀, 承訃悲號, 摧裂肝膈. 集無此上二十七字. 先生大節高誼, 天下莫不聞, 至於集作乎. 委曲纖細, 集作悉. 一言一行, 足以垂法來世, 而人所不及知者, 大懼堙沒不傳, 以爲門人羞, 輒書所知, 以備採摭.
沛國朱光庭曰: 鳴呼! 道之不明不行也久矣. 自子思筆之於書, 其後孟軻倡之. 軻死而不得其傳, 退之之言信矣. 大抵先生之學, 以誠爲本. 仰觀乎天, 淸明穹窿, 日月之運行, 陰陽之變化, 所以然者, 誠而已. 俯察乎地, 廣博持載, 山川之融結, 草木之蕃殖, 所以然者, 誠而已. 人居天地之中, 參合無間, 純亦不已者, 其在茲乎! 蓋誠者天德也. 聖人自誠而明, 其靜也淵停, 其動也神速, 天地之所以位, 萬物之所以育, 何莫由斯道也?
先生得聖人之誠者也. 自始學至於成德, 雖天資穎徹, 絶出等夷, 然卓然之見, 一本於誠. 故推而事親則誠孝, 事君則誠忠, 友於兄弟則綽綽有裕, 信於朋友則久要不忘, 修身愼行則不愧於集無於字. 屋漏, 臨政愛民則如保乎集無乎字. 赤子. 非得夫聖人之誠, 孰能與於斯? 才周萬物而不自以爲高, 學際三才而不自以爲足, 行貫神明而不自以爲異, 識照古今而不自以爲得. 至於六經之奧義, 百家之異說, 硏窮搜抉, 判然胸中. 天下之事雖萬變交於前, 而燭之不失毫釐, 權之不失輕重. 凡貧賤富貴死生, 皆不足以動其心, 眞可謂大丈夫者. 集有與字. 非所得之深, 所養之厚, 能至於是歟?
嗚呼! 天之生斯人, 使之平治天下, 功德豈小補哉? 方當聖政日新, 賢者彙進, 殆將以斯道覺斯民, 而天奪之速, 可謂不幸之甚矣. 孔子曰:「朝聞道, 夕死可矣.」 自孟軻以來, 千有餘歲, 先王大道得先生而後傳. 其補助天地之功, 可謂盛矣. 雖不得高位以澤天下, 然而以斯道倡之於人, 亦已較著, 其間見而知之, 尙能似之, 先生爲不亡矣.
河間邢氏恕曰: 先生德性絶人, 外和內剛, 眉目淸峻, 語聲鏗然. 恕早從先生之弟學, 初見先生於磁州. 其氣貎, 淸明夷粹; 其接人, 和以有容; 其斷義, 剛而不犯; 其思索, 集有微字. 妙造精義; 其言近, 而測之益遠. 恕蓋始恍然自失, 而知天下有成德君子, 所謂完人者, 若先生是已.
先生爲澶州幕官, 歲餘罷歸. 恕後過澶州, 問村民, 莫不稱先生, 咨嗟歎息. 蓋先生之從政, 其視民如子, 憂公如家. 其誠心感人, 雖爲郡僚佐, 又止歲餘而去, 至使田父野人皆知其姓名, 又稱歎其賢. 使先生爲一郡, 又何如哉? 使先生行乎天下, 又如何哉?
旣不用於朝廷, 而以奉親之故, 祿仕於筦庫以爲養. 居洛幾十年, 玩心於道德性命之際, 有以自養其渾浩冲融, 而集無而字. 必合集作由. 乎規矩準繩. 蓋直顔氏之流, 黃憲·劉迅之徒不足道也. 洛實別都, 乃士人之區藪. 在仕者皆慕化之, 從之質疑解惑; 閭里士大夫皆高仰之, 樂從之游; 學士皆宗師之, 講道勸義; 行李之往來過洛者, 苟知名有識, 必造其門, 虛而往, 實而歸, 莫不心醉歛袵而誠服. 於是先生身益退, 位益卑, 而名益高於天下.
今皇帝卽位, 太皇太后同聽斷, 凡集無凡字. 政事之利者存, 害者去, 復起司馬公君實以爲門下侍郞, 用呂公晦叔爲尙書左丞, 而先生亦以宗正丞召. 執政日須其來, 將大集作白. 用之. 訃至京師, 諸公人人歎嗟, 爲朝廷惜; 士大夫下至布衣諸生聞之, 莫不相弔, 以爲哲人云亡也.
嗚呼! 惟先生以直道言事不合, 去國十有七年. 今太母制政下令, 不出房闥, 天下固已晏然. 方大講求政事之得失, 救偏矯枉, 資人材以成治功之時, 如先生之材, 大小左右內外, 用之無不宜. 蓋其所知, 上極堯·舜·三代帝王之治, 其所以包涵博大, 悠遠纖悉, 上下與天地同流, 其化之如時雨者, 先生固已黙而識之; 至於興造禮樂, 制度文爲, 下至行師用兵, 戰陣之法, 無所不講, 皆造其極; 外之夷狄情狀, 山川道路之險易, 邊鄙防戍城寨斥堠控帶之要, 靡不究知; 其吏事操決文法簿書, 又皆精密詳練. 若先生, 可謂通儒全才矣. 而所有不試其萬一又不究於高年, 此有志之士所以慟哭而流涕也.
成都范祖禹曰: 先生爲人, 淸明端潔, 內直外方. 其學, 本於誠意正心, 以聖賢之道[學]可以必至, 勇於力行, 不爲空文. 其在朝廷, 與道行止, 主於忠信, 不崇虛名. 其爲政, 視民如子, 慘怛敎愛, 出於至誠, 建利除害, 所欲必得. 故先生所至, 民賴之如父母, 去久集無久字. 而思之不忘. 先生嘗言, 縣之政可達於天下, 一邑者天下之式也.
先生以親老, 求爲閒官, 居洛陽殆十餘 集無餘字. 年, 與弟伊川先生講學於家, 化行鄕黨. 家貧, 疏食或不繼, 而事親務養其志, 賙贍族人必盡其力. 士之從學者不絶於舘, 有不遠千里而至者. 先生於經, 不務解析爲枝詞, 要其用在已而明於知天. 其敎人曰:「非孔子之道, 不可學也.」 蓋自孟子沒而中庸之學不傳, 後世之士不循其本而用心於末, 故不可與入堯·舜之道. 先生以獨智自得, 去聖人千有餘歲, 發其關鍵, 直睹堂奧, 一天地之理, 盡事物之變. 故其貎肅而氣和, 志定而言厲, 望之可畏, 卽之可親, 叩之者無窮, 從容以應之, 其出愈新, 眞學者之師也. 成就人才, 於時爲多. 雖久去朝廷, 而人常以其出處爲時之通塞. 旣除宗正丞, 天下日望先生入朝, 以爲且大用. 及聞其亡, 上自公卿, 下至閭巷士民, 莫不哀之, 曰時不幸也, 其命矣夫!

書行狀後 - 游酢

先生道德之高致, 經綸之遠圖, 進退之大節, 伊川季先生與門人高弟旣論其實矣, 酢復何言? 謹拾其遺事, 備採錄云.
先生生而有妙質, 聞道甚早. 年逾冠, 明誠夫子張子厚友而師之. 子厚少時自喜其才, 謂提騎卒數萬, 可橫行匈奴, 視叛羌爲易與耳, 故從之游者, 多能道邊事; 旣而得聞先生論議, 乃歸謝其徒, 盡棄其舊學, 以從事於道. 其視先生雖外兄弟之子, 而虛心求益之意, 懇懇如不及, 逮先生之官, 猶以書抵扈, 以定性未能不動致問. 先生爲破其疑, 使內外動靜, 道通爲一, 讀其書可考而知也. 其後子厚學成德尊, 識者謂與孟子比, 然猶秘其學, 不多爲人講之. 其意若曰:「雖復多聞, 不務畜德, 徒善口耳而已.」 故不屑與之言. 先生謂之曰:「道之不明於天下久矣, 人善其所習, 自謂至足, 必欲如孔門不憤不啓, 不悱不發, 則師資勢隔, 而先王之道或幾乎熄矣. 趣今之時, 且當隨其資而誘之, 雖識有明暗, 志有淺深, 亦各有得焉, 而堯·舜之道庶可馴致.」 子厚用其言, 故關中學者躬行之多, 與洛人並. 推其所自, 先生發之也. 擢爲御史, 睿眷甚渥, 亟承德音, 所獻納必據經術, 事常辨於早而戒於漸. 一日, 神宗縱言及於辭命. 先生曰:「人主之學, 唯當務爲急, 辭命非所先也.」 神宗爲之動顔. 會同天節宮嬪爭獻奇巧, 爲天子壽. 先生旣言於朝, 又顧謂執政戒之. 執政曰:「宮嬪實爲, 非上意也, 庸何傷?」 先生曰:「作滛巧以蕩上心, 所傷多矣, 公之言非是.」 執政辭遂屈. 是時有同在臺列者, 志未必同, 然心慕其爲人, 嘗語人曰:「他人之賢者, 猶可得而議也. 乃若伯淳, 則如美玉然, 反復視之, 表裏洞徹, 莫見疵瑕.」
先生平生與人交, 無隱情, 雖僮僕必託以忠信, 故人亦不忍欺之. 嘗自澶淵遣奴持金詣京師貿用物, 計金之數可當二百千. 奴無父母妻子, 同列聞之, 莫不駭且誚. 旣而奴持物如期而歸, 衆始歎服. 蓋誠心發於中, 暢於四支, 見之者信慕, 事之者革心, 大抵類此.
先生少長親闈, 視之如傷, 又氣象淸越, 灑然如在塵外, 宜不能勞苦; 及遇事, 則每與賤者同起居飮食, 人不堪其難, 而先生處之裕如也. 嘗董役, 雖祁寒烈日, 不擁裘, 不御蓋, 時所巡行, 衆莫測其至; 故人自致力, 常先期畢事. 異時夫伍, 中夜多譁, 一夫或怖, 萬夫競起, 姦人乘虛爲盜者, 不可勝數; 先生以師律處之, 遂訖去無譁者. 及役罷夫散, 部伍猶肅整如常.
初至鄠, 有監酒稅者, 以賄播聞, 然怙力文身, 自號能殺人, 衆皆憚之, 雖監司州將未敢發. 先生至, 將與之同事. 其人心不自安, 輒爲言曰:「外人謂某自盜官錢, 新主簿將發之. 某勢窮, 必殺人.」 言未訖, 先生笑曰:「人之爲言, 一至於此! 足下食君之祿, 詎肯爲盜? 萬一有之, 將救死不暇, 安能殺人?」 其人黙不敢言, 後亦私償其所盜, 卒以善去. 州從事有旣孤而遭祖母喪者, 身爲嫡孫, 未果承重. 先生爲推典法意, 告之甚悉, 其人從之, 至今遂爲定令, 而天下縉紳始習爲常. 蓋先生御小人使不麗於法, 助君子使必成其美, 又大抵類此.
先生雖不用, 而未嘗一日忘朝廷. 然久幽之操, 確乎如石, 胸中之氣冲如也. 所至, 士大夫多棄官從之學, 朝見而夕歸, 飮其和, 茹其實, 旣久而不能去. 其徒有貧者, 以單衣御冬, 累年而志不變, 身不屈. 蓋先生之敎, 要出於爲已. 而士之游其門者, 所學皆心到自得, 無求於外, 以故甚貧者忘饑寒, 已仕者忘爵祿, 魯重者敏, 謹細者裕, 强者無拂理, 愿者有立志, 可以修身, 可以齊家, 可以治國平天下. 非若世之士, 妄意空無, 追詠昔人之糟粕, 而身不與焉, 及措之事業, 則倀然無據而已也.
方朝廷圖任眞儒, 以惠天下, 天下有識者謂先生行且大用矣. 不幸而先生卒. 嗚呼! 道之行與廢, 果非人力所能爲也. 悲夫! 哭而爲之贊曰: 天地之心, 其太一之體歟! 天地之化, 其太和之運歟! 確然高明, 萬物覆焉; 隤然博厚, 萬物載焉; 非以其一歟! 陽自此舒, 陰自此凝; 消息滿虛, 莫見其形; 非以其和歟! 夫子之德, 其融心滌慮, 黙契於此歟! 不然, 何穆穆不已, 渾渾無涯, 而能言之士, 莫足以頌其美歟! 嗟乎! 孰謂此道未施, 此民未覺, 而先覺者逝歟! 百世之下, 有想見夫子而不可得者, 亦能觀諸天地之際歟!

哀詞 - 呂大臨

嗚呼! 去聖遠矣. 斯文喪矣. 先王之流風善政, 泯沒而不可見; 明師賢弟子傳授之學, 斷絶而不得聞. 以章句訓詁爲能窮遺經, 以儀章度數爲能盡儒術; 使聖人之道玩於腐儒諷誦之餘, 隱於百姓日用之末; 反求諸己, 則罔然無得; 施之於天下, 則若不可行; 異端爭衡, 猶不與此.
先生負特立之才, 知大學之要; 博聞强識, 躬行力究; 察倫明物, 極其所止; 渙然心釋, 洞見道體. 其造於約也, 雖事變之感不一, 知應以是心而不窮; 雖天下之理至衆, 知反之吾身而自足. 其致於一也, 異端並立而不能移, 聖人復起而不與易. 其養之成也, 和氣充浹, 見於聲容, 然望之崇深, 不可漫也; 遇事優爲, 從容不迫, 然誠心懇惻, 弗之措也. 其自任之重也, 寧學聖人而未至, 不欲以一善成名: 寧以一物不被澤爲己病, 不欲以一時之利爲已功. 其自信之篤也, 吾志可行, 不苟潔其去就; 吾義所安, 雖小官有所不屑.
夫位天地, 育萬物者, 道也; 傳斯道者, 斯文也; 振已墜之文, 達未行之道者, 先生也. 使學不卒傳, 志不卒行, 至於此極者, 天也. 先生之德, 可形容者, 猶可道也; 其獨智自得, 合乎天, 契乎先聖者, 不可得而道也. 元豐八年六月, 明道先生卒. 門人學者皆以所自得者名先生之德, 先生之德未易名也, 亦各伸其志爾. 汲郡呂大臨書.

明道先生墓表

見伊川先生文集

伊川先生年譜

先生名頤, 字正叔, 明道先生之弟也. 明道生於明道元年壬申, 伊川生於明道二年癸酉. 幼有高識, 非禮不動. 見語錄. 年十四五, 與明道同受業於舂陵周茂叔先生. 見哲宗·徽宗實錄. 皇祐二年, 年十八, 上書闕下, 勸仁宗以王道爲心, 生靈爲念, 黜世俗之論, 期非常之功, 且乞召對, 面陳所學. 不報, 間游太學. 時海陵胡翼之先生方主敎導, 嘗以顔子所好何學論試諸生. 得先生所試, 大驚, 卽延見, 處以學職. 見文集. 呂希哲原明與先生鄰齋, 首以師禮事焉. 旣而四方之士, 從游者日益衆. 見呂氏童蒙訓. 擧進士, 嘉祐四年廷試報罷, 遂不復試. 太中公屢當得任子恩, 輒推與族人. 見涪陵記善錄. 治平·熙寧間, 近臣屢薦, 自以爲學不足, 不願仕也. 見文集. 又按呂申公家傳云:「公判太學, 命衆博士卽先生之居, 敦請爲太學正. 先生固辭, 公卽命駕過之.」 又雜記:「治平三年九月, 公知蔡州, 將行, 言曰:『伏見南省進士程頤, 年三十四, 有特立之操, 出羣之姿. 嘉祐四年, 已與殿試, 自後絶意進取, 往來太學, 諸生願得以爲師. 臣方領國子監, 親往敦請, 卒不能屈. 臣嘗與之語, 洞明經術, 通古今治亂之要, 實有經世濟物之才, 非同拘士曲儒, 徒有偏長. 使在朝廷, 必爲國器. 伏望特以不決旌用.』 明道行狀云:「神宗嘗使推擇人材, 先生所薦數十人, 以父表弟張載曁弟頤爲稱首.」
元豐八年, 哲宗嗣位. 門下侍郞司馬公光, 尙書左丞呂公公著, 及西京留守韓公絳, 上其行義於朝. 見哲宗·徽宗實錄. 按: 溫公集與呂申公同薦箚子曰:「臣等竊見河南處士程頤, 力學好古, 安貧守節, 言必忠信, 動遵禮義, 年逾五十, 不求仕進, 眞儒者之高蹈, 聖世之逸民. 伏望特加召命, 擢以不次, 足以矜式士類, 裨益風化. 又按: 明文定公文集云:「是時諫官朱光庭又言, 頤道德純備, 學問淵博, 材質勁正, 有中立不倚之風; 識慮明徹, 至知幾其神之妙; 言行相顧而無擇, 仁義在躬而不矜. 若用斯人, 俾當勸講, 必能輔養聖德, 啓道天聰, 一正君心, 爲天下福.」 又謂「頤究先王之蘊, 達當世之務, 乃天民之先覺, 聖代之眞儒. 俾之日侍經筵, 足以發揚聖訓; 兼掌學校, 足以丕變斯文.」 又論「祖宗時起陳搏·种放, 高風素節, 聞於天下. 揆頤之賢, 搏·放未必能過之. 頤之道, 則有搏·放所不及知者. 觀其所學, 眞得聖人之傅, 致思力行, 非一日之積, 有經天緯地之才, 有制禮作樂之具. 乞訪問其至言正論, 所以平治天下之道.」 又謂「頤, 以言乎道, 則貫徹三才而無一毫之或間; 以言乎德, 則幷包衆美而無一善之或遺; 以言乎學, 則博通古今而無一物之不知; 以言乎才, 則開物成務而無一理之不總. 是以聖人之道, 至此而傳. 况當天子進學之初, 若俾眞儒得專經席, 豈不盛哉!」 十一月丁巳, 授汝州團練推官, 西京國子監敎授. 見實錄. 先生再辭, 尋召赴闕.
元祐元年三月, 至京師. 王巖叟奏云:「伏見程頤; 學極聖人之精微, 行至君子之純粹, 早與其兄顥, 俱以德名顯於時. 陛下復起頤而用之, 頤趣召以來, 待詔闕下, 四方俊乂, 莫不翹首向風, 以觀朝廷所以待之者如何, 處之者當否, 而將議焉. 則陛下此擧, 繫天下之心. 臣願陛下加所以待之之禮, 擇所以處之之方, 而使高賢得爲陛下盡其用, 則所得不獨頤一人而已. 四海潛光隱德之士, 皆將相招而爲朝廷出矣.」 除宣德郞, 秘書省校書郞. 先生辭曰:「祖宗[神宗]時, 布衣被召, 自有故事. 今臣未得入見, 未敢祗命.」 王巖叟奏云:「臣伏聞聖恩特除程頤京官, 仍與校書郞, 足以見陛下優禮高賢, 而使天下之人歸心於盛德也. 然臣區區之誠, 尙有以爲陛下言者. 願陛下一召見之, 試以一言, 問爲國之要, 陛下至明, 遂可自觀其人. 臣以頤抱道養德之日久, 而潛神積慮之功深, 靜而閱天下之義理者多, 必有嘉言以新聖聽, 此臣所以區區而進頤. 然非爲頤也, 欲成陛下之美耳. 陛下一見而後命之以官, 則頤當之而無愧, 陛下與之而不悔, 授受之間, 兩得之矣.」 於是召對. 太皇太后面喩, 將以爲崇政殿說書. 先生辭不獲, 始受西監之命. 且上奏, 論經筵三事: 其一, 以上富於春秋, 輔養爲急, 宜選賢德, 以備講官, 因使陪侍宿直, 陳說道義, 所以涵養氣質, 薰陶德性. 其二, 請上左右內侍宮人, 皆選老成厚重之人, 不使侈靡之物·淺俗之言, 接於耳目, 仍置經筵祗應內臣十人, 使伺上在宮中動息, 以語講官, 其或小有違失, 得以隨事規諫. 其三, 請令講官坐講, 以養人主尊儒重道之心, 寅畏祗懼之德. 而曰:「若言可行, 敢不就職? 如不可用, 願聽其辭.」 箚子三道, 見文集. 又按劉忠肅公文集有章疏論先生辭卑居尊, 未被命而先論事爲非是, 蓋不知先生出處語黙之際, 其義固已精矣. 旣而命下, 以通直郞充崇政殿說書. 見實錄. 先生再辭而後受命.
四月, 例以暑熱罷講. 先生奏言:「輔導少主, 不宜踈略如此. 乞令講官以六參日上殿問起居, 因得從容納誨, 以輔上德.」 見文集. 五月, 差同孫覺·顧臨及國子監長貳, 看詳國子監條制. 見實錄. 先生所定, 大槩以爲學校禮義相先之地, 而月使之爭, 殊非敎養之道, 請改試爲課, 有所未至, 則學官召而敎之, 更不考定高下; 制尊賢堂, 以延天下道德之士; 鐫解額, 以去利誘; 省繁文, 以專委任; 勵行檢, 以厚風敎; 及置待賓吏師齋, 立觀光法, 如是者亦數十條. 見文集. 舊實錄云:「禮部尙書胡宗愈謂先帝聚士以學, 敎人以經, 三舍科條固已精密, 宜一切仍舊, 因是深詆先生謂不宜使在朝廷.
六月, 上疏太皇太后, 言今日至大至急, 爲宗社生靈長久之計, 惟是輔養上德; 而輔養之道, 非徒涉書史, 覽古今而已. 要使跬步不離正人, 乃可以涵養薰陶, 成就聖德. 今間日一講, 解釋數行, 爲益旣少. 又自四月罷講, 直至中秋, 不接儒臣, 殆非古人旦夕承弼之意. 請俟初秋, 卽令講官輪日入侍, 陳說義理; 仍選臣僚家十一二歲子弟三人, 侍上習業. 且以邇英迫隘暑熱, 恐於上體非宜, 而講日宰臣史官皆入, 使上不得舒泰悅懌; 請自今, 一月再講於崇政殿, 然後宰臣史官入侍, 餘日講於延和殿, 則後楹垂簾, 而太皇太后時一臨之. 不惟省察主上進業, 其於后德, 未必無補, 且使講官欲有所言, 易以上達, 所繫尤大. 又講讀官例兼他職, 請亦罷之, 使得積誠意以感上心. 皆不報.
八月, 差兼判登聞鼔院. 先生引前說, 且言入談道德, 出領訴訟, 非用人之體, 再辭不受. 見文集. 楊時曰:「 事道與祿仕不同. 常夷甫以布衣入朝, 神宗欲優其祿, 令兼數局, 如鼓院染院之類, 夷甫一切受之. 及伊川先生爲講官, 朝廷亦欲使兼他職, 則固辭. 蓋前日所以不仕者爲道也, 則今日之仕, 須其官足以行道乃可受, 不然是苟祿也. 然後世道學不明, 君子辭受取舍, 人鮮知之. 故常公之受, 人不以爲非, 而先生之辭, 人亦不以爲是也.」
二年, 又上疏論延和講讀垂簾事, 且乞時召講官至簾前, 問上進學次第. 又奏邇英暑熱, 乞就崇政·延和殿, 或他寬凉處講讀. 給事中顧臨以殿上講讀爲不可, 有旨修展邇英閣. 先生復上疏, 以爲修展邇英, 則臣所請遂矣. 然祖宗以來, 並是殿上坐講, 自仁宗始就邇英, 而講官立侍, 蓋從一時之便耳, 非若臨之意也. 今臨之意, 不過以尊君爲說, 而不知尊君之道. 若以其言爲是, 則誤主上知見. 臣職當輔導, 不得不辨.
先生在經筵, 每當進講, 必宿齋預戒, 潛思存誠, 冀以感動上意; 見文集. 而其爲說, 常於文義之外, 反復推明, 歸之人主. 一日當講「顔子不改其樂」章. 門人或疑此章非有人君事也, 將何以爲說, 及講旣畢文義, 乃復言曰:「陋巷之士, 仁義在躬, 忘其貧賤. 人主崇高, 奉養備極, 苟不知學, 安能不爲富貴所移? 且顔子, 王佐之才也, 而簞食瓢飮; 季氏, 魯國之蠹也, 而富於周公. 魯君用捨如此, 非後世之監乎?」 聞者歎服, 見胡氏論語詳說. 而哲宗亦常首肯之. 見文集. 不知者或誚其委曲已甚. 先生曰:「不於此盡心竭力, 而於何所乎?」 上或服藥, 卽日就醫官問起居, 見語錄. 然入侍之際, 容貎極莊. 時文潞公以太師平章重事, 或侍立終日不懈, 上雖喩以少休, 不去也. 人或以問先生曰:「君之嚴, 視潞公之恭, 孰爲得失?」 先生曰:「潞公四朝大臣, 事幼主, 不得不恭. 吾以布衣職輔導, 亦不敢不自重也.」 見邵氏見聞錄. 嘗聞上在宮中起行潄水, 必避螻蟻. 因請之曰:「有是乎?」 上曰:「然, 誠恐傷之爾.」 先生曰:「願陛下推此心以及四海, 則天下幸甚.」 見語錄.
一日, 講罷未退, 上忽起憑檻, 戲析桞枝. 先生進曰:「方春發生, 不可無故摧折.」 上不悅. 見馬永鄕所編劉諌議語錄. 且云:「溫公聞之亦不悅.」 或云:「恐無此事.」 所講書有容字, 中人以黃覆之, 曰:「上藩邸嫌名也.」 先生講罷, 進言曰:「人主之勢, 不患不尊, 患臣下尊之過甚而驕心生爾. 此皆近習輩養成之, 不可以不戒. 請自今舊名嫌名皆勿復避.」見語錄. 時神宗之喪未除, 而百官以冬至表賀. 先生言節序變遷, 時思方切, 請改賀爲慰. 及除喪, 有司又將以開樂致宴. 先生又奏請罷宴曰:「除喪而用吉禮, 則因事用樂可矣. 今特設宴, 是喜之也.」 見文集. 嘗聞後苑以金製水桶, 問之, 曰:「崇慶宮物也.」 先生曰:「若上所御, 則吾不敢不諌.」 在職累月, 不言祿, 吏亦弗致, 旣而諸公知之, 俾戶部特給焉. 又不爲妻求邑封. 或問之, 先生曰:「某起於草萊, 三辭不獲而後受命. 今日乃爲妻求封乎?」見語錄. 經筵承受張茂則嘗招諸講官啜茶觀畫. 先生曰:「吾平生不啜茶, 亦不識畫.」 竟不往. 見龜山語錄. 或云:「恐無此事.」 文潞公嘗與呂·范諸公入侍經筵, 聞先生講說, 退相與歎曰:「眞侍講也.」 一時人士歸其門者甚盛, 而先生亦以天下自任, 論議褒貶, 無所顧避. 由是, 同朝之士有以文章名世者, 疾之如讐, 與其黨類巧爲謗詆. 見龜山語錄·王公繫年錄, 呂申公家傳及先生之子端中所撰集序. 又按: 蘇軾奏狀亦自云:「臣素疾程某之姦, 未嘗假以辭色.」 又按: 侍御史呂陶言:「明堂降赦, 臣僚稱賀訖, 而兩省官欲往奠司馬光. 是時, 程頤言曰:『子於是日哭則不歌, 豈可賀赦才了, 却往弔喪?』 坐客有難之曰:『子於是日哭則不歌, 卽不言歌則不哭. 今已賀赦了, 却往弔喪, 於禮無害.』 蘇軾遂以鄙語戲程頤, 衆皆大笑. 結怨之端, 蓋自此始.」 又語錄云:「國忌行香, 伊川令供素饌. 子瞻詰之曰:『正叔不好佛, 胡爲食素?」 先生曰:『禮, 居喪不飮酒, 不食肉. 忌日, 喪之餘也.』 子瞻令具肉食, 曰:『爲劉氏者左袒.』 於是范醇夫輩食素, 秦·黃輩食肉.」 又鮮於綽傳信錄云:「舊例, 行香齋筵, 兩制以上及臺諌官並設蔬饌, 然以粗糲, 遂輪爲食會, 皆用肉食矣. 元祐初, 崇政殿說書程正叔以食肉爲非是, 議爲素食, 衆多不從. 一日, 門人范醇夫當排食, 遂具蔬饌. 內翰蘇子瞻因以鄙語戲正叔. 正叔門人朱公掞輩銜之, 遂立敵矣. 是後蔬饌亦不行.」 又語錄云:「時呂申公爲相, 凡事有疑, 必質於伊川. 進退人才, 二蘇疑伊川有力, 故極詆之.」 又曰:「朝廷欲以游酢爲某官, 蘇右丞沮止, 毁及伊川. 宰相蘇子容曰:『 公未可如此, 頌觀過其門者, 無不肅也.』」 又按: 劉諫議盡言集亦有異論, 劉非蘇黨, 蓋不相知耳.
一日赴講, 會上瘡疹, 不坐已累日. 先生退詣宰臣, 問上不御殿, 知否? 曰:「不知.」 先生曰:「二聖臨朝, 上不御殿, 太皇太后不當獨坐. 且人主有疾, 而大臣不知, 可乎?」 翌日, 宰臣以先生言, 奏請問疾, 由是大臣亦多不悅. 而諫議大夫孔文仲因奏先生汙下憸巧, 素無鄕行, 經筵陳說, 僭橫忘分, 遍謁貴臣, 歷造臺諫, 騰口間亂, 以償恩讐, 致市井目爲五鬼之魁, 請放還田里, 以示典刑.
八月, 差管勾西京國子監. 見舊實錄. 又文仲傳載呂申公之言曰:「文仲爲蘇軾所誘脇, 其論事皆用軾意.」 又呂申公家傳亦載其與呂大防·劉摯·王存同駁文仲所論朱光庭事, 語甚激切. 且云:「文仲本以抗直稱, 然惷不曉事, 爲浮薄輩所使, 以害忠良, 晩乃自知爲小人所紿, 憤鬱嘔血而死.」 按: 舊錄固多妄, 然此類亦不爲無據, 新錄皆刪之, 失其實矣. 又范太史家傳云:「元祐九年, 奏曰:『臣伏見元祐之初, 陛下召程頤對便殿, 自布衣除崇政殿說書, 天下之士, 皆謂得人, 實爲稀闊之美事. 而纔及歲餘, 卽以人言罷之. 頤之經術行誼, 天下共知. 司馬光·呂公著皆與頤相知二十餘年, 然後擧之. 此二人者, 非爲欺罔以誤聖聰也. 頤在經筵, 切於皇帝陛下進學, 故其講說語常繁多, 草茅之人, 一旦入朝, 與人相接, 不爲關防, 未習朝廷事體, 而言者謂頤大侫大邪, 貪黷請求, 奔走交結, 又謂頤欲以故舊傾大臣, 以意氣役臺諫, 其言皆誣罔非實也. 盖當時臺諫官王巖叟·朱光庭·賈易皆素推服頤之經行, 故不知者指以爲頤黨. 陛下愼擇經筵之官, 如頤之賢, 乃足以輔導聖學. 至如臣輩, 叨備講職, 實非敢望頤也. 臣久欲爲頤一言, 懷之累年, 猶豫不果. 使頤受誣罔之謗於公正之朝, 臣每思之, 不無愧也. 今臣已乞去職, 若復召頤勸講, 必有補於聖明, 臣雖終老在外, 無所憾矣.』」 先生旣就職, 再上奏乞歸田里曰:「臣本布衣, 因說書得朝官. 今以罪罷, 則所授官不當得.」 三年又請, 皆不報, 乃乞致仕至再, 又不報. 五年正月, 丁太中公憂去官.
七年服除, 除直秘閣, 判西京國子監. 王公繫年錄云:「元祐七年三月四日, 延和奏事, 三省進呈, 程頤服除, 欲與舘職判檢院. 簾中以其不靖, 令只與西監, 遂除直秘閣, 判西京國子監. 初頤在經筵, 歸其門者甚盛; 而蘇軾在翰林, 亦多附之者, 遂有洛黨蜀黨之論. 二黨道不同, 互相非毁, 頤竟爲蜀黨所擠. 今又適軾弟轍執政, 纔進禀, 便云: 但恐不肯靖. 簾中入其說, 故頤不復得召.」 先生再辭, 極論儒者進退之道. 見文集. 而監察御史董敦逸奏, 以爲有怨望輕躁語. 五月, 改授管勾崇福宮. 見舊錄. 未拜, 以疾尋醫.
元祐九年, 哲宗初親政, 申秘閣西監之命. 先生再辭不就. 見文集. 紹聖間, 以黨論放歸田里.
四年十一月, 送涪州編管. 見實錄. 門人謝良佐曰:「是行也, 良佐知之, 乃族子公孫與邢恕之爲爾.」 先生曰:「族子至愚不足責, 故人情厚不敢疑. 孟子旣知天, 焉用尤臧氏?」 見語錄.
元符二年正月, 易傳成而序之. 三年正月, 徽宗卽位. 移峽州. 四月, 以赦復宣德郞, 任便居住 制見曲阜集. 還洛. 記善錄云:「先生歸自涪州, 氣貎容色髭髮, 皆勝平昔. 十月, 復通直郞, 權判西京國子監. 先生旣受命, 卽謁告, 欲遷延爲尋醫計, 旣而供職. 門人尹焞深疑之. 先生曰:「上初卽位, 首被大恩, 不如是, 則何以仰承德意? 然吾之不能仕, 蓋已決矣. 受一月之俸焉, 然後唯吾所欲爾.」 見文集·語錄. 又劉忠肅公家私記云:「此除乃李邦直·范彝叟之意.」 建中靖國二年五月, 追所復官, 依舊致仕. 前此未嘗致仕, 而云依舊致仕, 疑西監供職不久, 卽嘗致仕也. 未詳.
崇寧二年四月, 言者論其本因姦黨論薦得官, 雖嘗明正罪罰, 而敘復過優; 已追所復官, 又云叙復過優, 亦未詳. 今復著書, 非毁朝政. 於是有旨追毁出身以來文字, 其所著書, 令監司覺察. 語錄云:「范致虛言程某以邪說詖行, 惑亂衆聽, 而尹焞·張繹爲之羽翼. 事下河南府體究, 盡逐學徒, 復隸黨籍.」 先生於是遷居龍門之南, 止四方學者曰:「尊所聞, 行所知可矣. 不必及吾門也.」 見語錄.
五年, 復宣義郞, 致仕. 見實錄. 時易傳成書已久, 學者莫得傳授, 或以爲請. 先生曰:「自量精力未衰, 尙覬有少進耳.」 其後寢疾, 始以授尹焞·張繹. 尹焞曰:「先生踐履盡易, 其作傳只是因而寫成, 熟讀玩味, 卽可見矣.」 又云:「先生平生用意, 惟在易傳, 求先生之學者, 觀此足矣. 語錄之類, 出於學者所記, 所見有深淺, 故所記有工拙, 蓋未能無失也.」 見語錄.
大觀元年九月庚午, 卒於家, 年七十有五. 見實錄. 於疾革, 門人進曰:「先生平日所學, 正今日要用.」 先生力疾微視曰:「道著用便不是.」 其人未出寢門而先生沒. 見語錄. 一作門人郭忠孝. 尹子云:「非也. 忠孝自黨事起, 不與先生往來, 及卒, 亦不致奠.」
初明道先生嘗謂先生曰:「異日能使人尊嚴師道者, 吾弟也. 若接引後學, 隨人材而成就之, 則予不得讓焉.」 見語錄. 侯仲良曰:「朱公掞見明道於汝州, 踰月而歸, 告人曰:『光庭在春風中坐了一月. 游定夫·楊中立來見伊川. 一日先生坐而瞑目, 二子立侍, 不敢去. 久之, 先生乃顧曰:「二子猶在此乎? 日暮矣, 姑就舍.」 二子者退, 則門外雪深尺餘矣. 其嚴厲如此. 晩年接學者, 乃更平易, 蓋其學已到至處, 但於聖人氣象差少從容爾. 明道則已從容, 惜其早死, 不及用也. 使及用於元祐間, 則不至有今日事矣.』」 先生旣沒, 昔之門人高弟, 多已先亡, 無有能形容其德美者. 然先生嘗謂張繹曰:「我昔狀明道先生之行, 我之道蓋與明道同. 異時欲知我者, 求之於此文可也.」 見集序. 尹焞曰:「先生之學, 本於至誠, 其見於言動事爲之間, 處中有常, 疏通簡易, 不爲矯異, 不爲狷介, 寬猛合宜, 莊重有體. 或說匍匐以弔喪, 誦孝經以追薦, 皆無此事. 衣雖紬素, 冠襟必整; 食雖簡儉, 蔬飯必潔. 太中年老, 左右致養無違, 以家事自任, 悉力營辦, 細事必親, 贍給內外親族八十餘口.」 又曰:「先生於書, 無所不讀, 於事無所不能.」 謝良佐曰:「伊川才大, 以之處大事, 必不動聲色, 指顧而集矣.」 或曰:「人謂伊川守正則盡, 通變不足, 子之言若是, 何也?」 謝子曰:「陜右錢以鐵, 舊矣, 有議更以銅者, 已而會所鑄子不踰母, 謂無利也. 遂止. 伊川聞之曰:『此乃國家之大利也. 利多費省, 私鑄者衆; 費多利少, 盜鑄者息. 民不敢盜鑄, 則權歸公上, 非國家之大利乎?』 又有議增解鹽之直者. 伊川曰:『價卑則鹽易洩, 人人得食, 無積而不售者, 歲入必倍矣, 增價則反是.』 已而果然. 司馬公旣相, 薦伊川而起之. 伊川曰:『將累人矣. 使韓·富當國時, 吾猶可以有行也. 及司馬公大變熙·豐, 復祖宗之舊, 伊川曰:『役法當討論, 未可輕改也.』 公不然之, 旣而數年紛紛不能定. 由是觀之, 亦可以見其梗槩矣.」

祭文- 張繹

嗚呼! 利害生於身, 禮義根於心. 伊此心喪於利害, 而禮義以爲虛也, 故先生踽踽獨行斯世, 一作於世.而衆乃以爲迂也. 惟尙德者以爲卓絶之行, 而忠信者以爲孚也; 立義者以爲不可犯, 而達權者以爲不可拘也. 在吾先生, 曾何有意? 心與道合, 一作道會. 泯然無際. 無欲可以繫覊兮, 自克者知其難也; 不立意以爲言兮, 知言者識其要也. 德猶如毛, 毛猶有倫; 無聲無臭, 夫何可親? 嗚呼! 先生之道, 不可得而名也; 一作某等不得而名也. 伊言者反以爲病兮, 此心終不得而形也. 惟泰山 惟, 一作維. 以爲高兮, 日月以爲明也; 春風以爲和兮, 嚴霜以爲淸也.
在昔諸儒, 各行其志; 或得於數, 或觀於禮; 學者趣之, 一作趨之. 世濟其美. 獨吾先生, 淡乎無味; 得味之眞, 死其乃已.
自某之見, 一作某等受敎. 七年於茲; 含孕化育, 以蕃以滋. 天地其容我兮, 父母其生之; 君親其臨我兮, 夫子其成之. 欲報之心, 何日忘之? 先生有言, 一本上有昔字. 見於文字者有七分之心, 繪於丹靑者有七分之儀. 七分之儀, 固不可益; 七分之心, 猶或可推. 而今而後, 將築室於伊·雒之濱, 望先生之墓, 以畢吾此生也. 一無吾字.
嗚呼! 夫子沒而微言絶, 則固不可得而聞也. 一本上有某等字. 然天不言而四時行, 地不言而百物生. 惟與二三子, 一本無此五字, 有「益當」字. 洗心去智, 格物去意, 期黙契斯道, 在先生爲未亡也. 嗚呼! 二三子之志, 一作某等之志. 不待物而後見; 先生之行, 不待誄而後徵; 然而山頹梁壞, 何以寄情? 凄風一奠, 敬祖[祀]於庭; 百年之恨, 倂此以傾.
尹子曰: 先生之葬, 洛人畏入黨, 無敢送者, 故祭文惟張繹·范域·孟厚及焞四人. 乙夜, 有素衣白馬至者, 視之, 邵溥也, 乃附名焉. 蓋溥亦有所畏而薄暮出城, 是以後. 又按: 語錄云: 先生以易傳授門人曰: 「只說得七分, 學者更須自體究.」 故祭文有七分之語云.

奏狀節畧- 胡安國

伏見元祐之初, 宰臣司馬光·呂公著秉政當國, 急於得人, 首薦河南處士程頤, 乞加召命, 擢以不次, 遂起韋布, 超居講筵. 自司勸講, 不爲辨辭, 解釋文義, 所以積其誠意, 感通聖心者, 固不可得而聞也. 及當官而行, 擧動必由乎禮; 奉身而去, 進退必合乎義. 其修身行法, 規矩準繩, 獨出諸儒之表, 門人高弟, 莫獲繼焉. 雖崇·寧間曲加防禁, 學者向之, 私相傳習, 不可遏也. 其後頤之門人, 如楊時·劉安節·許景衡·馬伸·吳給等, 稍稍進用, 於是士大夫爭相淬礪. 而其間志於利祿者, 託其說以自售, 學者莫能別其眞僞, 而河·洛之學幾絶矣.
壬子年, 臣嘗至行闕, 有仲幷者言伊川之學, 近日盛行. 臣語之曰:「伊川之學, 不絶如綫, 可謂孤立而以爲盛行何也. 豈以其說滿門人人傳寫, 耳納口出, 而以爲盛乎?」 自是服儒冠者, 以伊川門人妄自標榜, 無以屈服士人之心, 故衆論洶洶, 深加詆誚. 夫有爲伊·洛之學者, 皆欲屛絶其徒, 而乃上及於伊川, 臣竊以爲過矣.
夫聖人之道, 所以垂訓萬世, 無非中庸, 非有甚高難行之說, 此誠不可易之至論也. 然中庸之義, 不明久矣. 自頤兄弟始發明之, 然後其義可思而得. 不然, 則或謂高明所以處己, 中庸所以接物, 本末上下, 析爲二途, 而其義愈不明矣. 士大夫之學, 宜以孔·孟爲師, 庶幾言行相稱, 可濟時用. 此亦不可易之至論也. 然孔·孟之道不傳久矣, 自頤兄弟始發明之, 而後其道可學而至也. 不然, 則或以六經·語·孟之書資口耳, 取世資, 而干利祿, 愈不得其門而入矣. 今欲使學者蹈中庸, 師孔·孟, 而禁使不得從頤之學, 是入室而不由戶也. 不亦誤乎?
夫頤之文: 於易, 則因理以明象, 而知體用之一源; 於春秋, 則見諸行事, 而知聖人之大用, 於諸經·語·孟, 則發明其旨, 而知求仁之方, 入德之序. 然則狂言怪語, 滛說鄙論, 豈其文也哉? 頤之行: 其行已接物, 則忠誠動於州里; 其事親從兄, 則孝弟顯於家庭; 其辭受取捨, 非其道義, 則一介不以取與諸人, 雖祿之千鍾, 有必不顧也. 其餘則亦與人同爾, 然則幅巾大袖, 高視濶步, 豈其行也哉?
昔者伯夷·柳下惠之賢, 微仲尼, 則西山之餓夫·魯國之黜臣爾. 本朝自嘉祐以來, 西都有邵雍·程顥及弟頤, 關中有張載. 此四人者, 皆道學德行, 名於當世; 會王安石當路, 重以蔡京得政, 曲加排抑, 故有西山·東國之阨. 其道不行, 深可惜也.
今雍所著有皇極經世書, 載有正蒙書, 頤有易·春秋傳; 顥雖未及著述, 而門弟子質疑請益答問之語, 存於世者甚多, 又有書疏銘詩, 並行於世, 而傳者多失其眞. 臣愚伏望陛下, 特降指揮, 下禮官討論故事, 以此四人加之封號, 載在祀典, 以見聖世雖當禁暴誅亂·奉詞伐罪之時, 猶有崇儒重道·尊德樂義之意; 仍詔舘閣裒集四人之遺書, 委官校正, 取旨施行, 便於學者傳習. 羽翼六經, 以推尊仲尼·孟子之道, 使邪說者不得乘間而作, 而天下之道術定, 豈曰小補之哉?

각주

  1. <예기> <곡례상> 若夫,坐如尸,立如齊。
  2. <주역> 복괘 <단전> 復亨;剛反,動而以順行,是以出入无疾,朋來无咎。反復其道,七日來復,天行也。利有攸往,剛長也。復其見天地之心乎?
  3. <대학장구> 전3장. 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
  4. <주역> 간괘 <단전> 艮其止,止其所也。
  5. <논어> <안연> 1. 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6. <맹자> <이루하> 12. 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